詩人介紹
這首詩歌幫助許多人決志信主,愛主而跟隨耶穌,並永不回頭。此詩(《選本附錄》第151首)是一首印度民謠,原自印度東北亞撒省(Assam)山地部落之一的格羅族(Garo tribe)。亞撒省北鄰喜馬拉雅山脈,該省居民多數是山地原住民,其中三分之二居民信印度教,四分之一信回教。格羅族中有許多人受宣教士傳道而成為基督徒,但多數還是信奉他們傳統的宗教。
對格羅族民來講,要跟隨耶穌,許多人必須脫離家族親人,放棄繼承權,被社會擯棄,被朋友鄙視。要唱出:「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永不回頭。」走上這不歸路,是需要無比的勇氣。1960年夏,浸信會全球大會時,一位來自亞撒省的代表,聽到這首歌時,證實它是當地信徒決志時的宣告。
這首詩歌最早出現在1950年美國的選擇光與生命(Choice Light and Life)刊物上。
這首歌原文僅兩節,1959年刊印在聖詩集時,由柯拉克(John Clark)加上第三節,並由浸信會主日學音樂主任芮諾士(William J. Reynolds, 1920-2009)配上和聲。
此後,莊遜(Norman E. Johnson),湯默士(Eugene Thomas),及巴樂斯(Cliff Barrows)等各自將該曲調改編。
詩歌見證
某一次慕迪(D.L. Moody)聽到一篇信息說,神要用的是完全奉獻的人,不一定是有學問、有才幹的人。
他感受極深,從會場出來,一路上對神說:「禰若要用一個完全奉獻的人,我就是有這樣意願的一個人。」
他立時經歷了一個特殊的靈命經歷,成了千萬蒙神賜福的管道。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過一個完全擺上、不再回頭的人生。
投稿啟事
歡迎弟兄姊妹向本平臺投稿。內容包括:讀經心得、福音信息、教會建造、真理辨析、聚會感想、生活見證、詩歌賞析等。
投稿郵箱:messagepublis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