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什麼是對門徒的呼召?
神的呼召因為兩件事很叫我們為難一一它向我們提出密封 的命,催促我們冒極大的風險
—— 奧斯瓦爾德·錢伯斯
因為督教從來沒有倖存在舒適的、不受約的一種論基礎 之上今天它然也不可能倖存在這個基礎之上,
—— 埃爾頓·特魯布拉德
沒有呼召跟隨他的人只是相信他,或只是接受並沉 於他的愛與饒,即使跟隨的人珍重與耶親密的個人關 系,穌對他們之陶醉也不會於以考慮穌呼召每一個信徒 與跟隨他的人,認認真真作他的門徒 呼召」按辭肉所說,就是以獨特的聲音說話,以便可以 被聽見,它是提出請求或令,號召參與某一活動一如要求 盡職或服務。「呼召」也可以意味著「使從沉睡中醒來 喚醒」那就是本書作者希望發生在信徒身上的,或發生在閱讀 這書未相信的人身上的 「作門徒」的想法有沒有激起你的興趣?這一想法激起了 我的興趣。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然而僅僅是個人的偏好或興趣。「作門徒」是極重要的新約現象,對 基督徒來說,實際上對我們的世界來說,它有著很重要的意 義 。 「 「門徒」一詞在新約中出現了269次,而「基督 徒」出現了僅三次。達拉斯·威拉德說:「新約是一本關於耶穌基督基 的門徒的書,是由門徒所寫以及為門徒所寫的書。」「門 徒 詞在希臘語中只是「學生」或「學習者」的意思。在新約中 這一詞語用於耶穌最初呼召並委任的十二使徒,也用於所有跟隨他的人。
格雷格·勞利(Greg Laurie)寫道:「每個門徒都是信徒但不是每個信徒都是門徒,這是我的信念」那麼,是不是有可能,成為基督徒卻不是門徒?你將會發現,這本書抓住了這一 問的核心及其答案 。
問題:為什麼基督徒至令未能影響並改變這一世界的文化 與權力結構?達拉斯·威拉德寫道:「跟據適中的估計,美國全部人口四分之一以上,都承認曾到福音傳道」威拉德引用 了威廉·伊弗森( William Iverson)的話,伊弗森這樣評述:一 磅肉確實會受四分之一磅鹽的影響,如果是真正的基督救,如 果是「世上的鹽,耶穌說到的影響在哪裡?
朗·賽達尖銳地問進:「要做什麼才能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他對自己問題的回答是:「它只要求一小部分今天的基督徒,真 正相信耶穌基督所導的,並且按耶生活的方式去生活。」難道 這不是關於「作門徒」全部的內涵?
基思·菲利普(Keith Phillips)說:「來拯救一個墮落 的種族,擺升一群人,他們要讚美他直到永遠。為了執行他的 使命,他作為僕人在我們中間服事,照料病人,醫治傷心的人 向眾人傳講福音,但是,他通過所有這些事,將他的注意力集 中在『使人作門徒上—成為向他學習並跟隨他腳步的人。」
關於不作門徒的基督教為什麼如此盛行,賽達至少提出部 分的理由,他說:「哪穌堅持,不舍己是不可能作門徒的,得到 即時的滿足,是現代生活的核心。代價高昂的舍已,是耶穌道 路的中心問題。」我們是願意背起十字架,還是背起柔軟的墊子?
賽達說:「正是舍已的想法,讓現代人的心很不舒服,他們 喜歡得到即時滿足這一快速毒品注射的幻覺。這一態度隱藏在 我們失控的離婚率與人工流產的後面要學會在婚姻中的互 相服,要照料不期而來又十分費事的嬰孩,實在是太困難, 且代價太高了。 」
作門徒開始於信心
正如我們在第一章中所觀察到的,作門徒開始於個人對耶 基督的信心。根據這一信心,新人類的誕生是一 而就的 , 但是新人的發展卻是在個人的基礎之上。耶穌著神的恩典逐 一呼召我們,也逐一使我們能夠實施門徒的紀律,成長為成熟 的信徒,在正常人類社會中傳播愛、智慧、神的大能。
格雷格·勞利說:「真正的作門徒,就是要讓基督徒生活回 到本來應該過的生活之中,在某一意義上,我們可以將這種生 活稱為「徹底的基督徒生活」如果我們將這種生活方式與今天 那種貧乏無活力的生活進行比較一人們認為是基督徒的生活 就是這樣一-它必定是測的…….然而我們必須熱切地接受 作門徒的生活,正如基督所提出的,門徒向這樣的生活,初期教會正是過著這樣的生活!」
作門徒就是聽呼召跟隨耶穌
關於基督徒「作門徒」,或許沒有什麼定文比「跟隨耶穌」更加好。聖經說,「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亞勒的兒子利末坐 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 (可2:14) 。
今天,在的千年中,「作門徒」的開始,也一如既往,都 是開始於個人回應耶穌的呼召——一「來,眼從我。」耶穌呼召他 的第一批門徒,成為一種模式,或「神召的樣板」,他將這樣 的呼召放在每一世代人們的心裡與生命中,耶穌正在呼召人們 跟隨他--一成為也腳前的學生。但是,回應這一時呼召意味著什 ?
我們知道,對於在一世紀跟隨耶穌的人來說,這意味著跟 從耶穌,但是,我們是不是有現代的榜樣?以下 個範例,在二十世紀中葉真正徹底作門徒的範例。
真正作門徒以及真正跟隨的榜樣
1956年1月,五個年輕宣教士的故事震了整個世界,他 們在厄瓜多的密林中被人用長矛刺死。這些人想把福音與基督的愛。帶給原始的奧卡(Auca)印第安部落 。這些宣教完全知道,奧多人因他們殘的部落內戰 初 與時「外者」的慢聞名,他們在神相互起,在受 擊時,是在對死亡的時候,他們也決不自衛 是什麼使得內特( Nate Saint,古姆·伊利奧特(Jim E),·德安(Roger Youdarian)愛德·麥卡利( Mey得· Peter弗明( Flemig),甘路放棄他們的生 ,作出如此在的的?又是什麼便得言姆·伊利奧的遺 與內特的能,接過她們殺害的人傳下的接力棒,並 在三年內然生活在卡人之中,應用基本的醫學知識,學 語言,分享的故事? 大約四十年後,今天該部落文化之一,就展示了基督的 的大象,了,如,你可以發現內特的兒子史答 (Steve Srint)與六個卡人圍坐在火旁,正是那六個人參 與殺害的父親與另外四個士,你聽到奧卡人講述殺跌 如何生的評情,他們這樣說一點都不害報復,因為他們已 經西了燒與和好的大能,他們都聽到了的呼召,要認 認,並且有勇氣回這一召 還有許多其的例子,在史的每一頁上都法有穌門 的。如果我回應「作門」的呼存,這可能並不意味著按 字所說的,但是如我認真真隨絲,我必須明白 它什麼召「作門」味什麼 「作門徒」就是聽呼召要有愛的關係 隨的呼,首先是呼召一個人調整生活中的。當 有人問耶穌什麼是最大的誡命時,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是相仿,就是愛人如己,這兩條誠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 的總綱」(太22:37-40)
跟隨耶穌的呼召,是對於一種關係的呼召 ——一 種愛的關 系的呼召,神首先要這樣的關係,亨利·布克比(Hery BIackby)在他頗受人歡迎的《經歷神》一書中寫:「神要你以你全部的生命去愛他,超過你可能做的所有其他的事,他為了 這個目的創造了你,如你廢棄了愛的關係,所有與認識。行動 ,經歷神的旨意有關的每件事,必將陷入困境。 」
當然,愛是建立在「信靠」之上,所以跟隨耶穌的呼召, 也是信靠的呼召。這是個人對救主個人的信靠。這是相信他真 是他自己所說的,他是道路、真理,生命。這是相信哪穌不但 是世界的救主與贖主,而且是我個人的救主……相信他對我 的生命有更好的計劃
「作門徒」就是聽呼召要順服
第特裡奇·潘霍華思考利未立回即應穌的呼召,問道 「關於『作門徒』的含意,聖經經文給了我們什麼信息?」他 回答了他自己的問題,說:「跟隨我,跟在我後面奔跑!僅此而已。」
潘霍華確實簡明扼要直達「作門徒」的核心,但是它需要 一點解釋。或許他用「作門徒」的「含意」所表示的意思,與 「作門徒」的「代價」有著密切的關係。這至少是他經典著作 《作門徒的代價》一書的標題,並可能恰如其分地提出了正真 作門徒的核心 。
播霍華堅決反對安逸的信仰,這種安逸的信仰在生命上沒 有一點改變,也沒有在實際事情上的順服。布菜克比寫道:「順服是我們真理的要素。它顯明了我真正相信神,顯明了我是不 是願意經歷他的大能在我裡面成就,以及通過我成就他的大能, 我是不是願意在內心深處更加來認識他。」
當彼得與約翰被耶穌呼召時,他們就撇下魚網與船(重大 的調整),並且跟隨他(順服),這是轉變成行動的信心,是 為已發生政變的生活方式而顯現出來的信念。斯坦利·瓊斯(E Stanley Jones)曾經寫道:「信念一詞在英語中拆開來是『用生命』的意思。你唯一相信的信條,就是你『用生命』去遵行的 信條 」。
小海因裡奇·阿諾爾德說:「作門徒意味著完全的奉獻。它 需要一切——全心·全意、全部的生命,包括一個人的時間、 能力、財產——為了愛的緣故。三心二意的基督教比非基督教 更糟。 」
「作門徒」就是跟隨卻不看結局
在新約的門徒以前好多個世紀,一個名叫亞伯蘭的人(以 後改名為亞伯拉罕),被神呼召,離開熟悉且安全的家與家鄉, 「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創12:1).亨利·布萊克比問道: 「神是不是呼召人們跟從他,卻不預先把所有的詳情告訴他 們?」他回答說:「許多時候,神只是呼召人們跟從他,就如同 他呼亞伯拉一樣,他很可能在某一天的某一時刻呼召你跟 隨他,而不在你開始順服他之前把所有的詳情清楚地說明。」
奧斯瓦爾德·錢伯寫道:「當耶穌基督說跟從我』的時 ,他從來不說去哪裡。其結果必定是完全由他來掌管……我 們必須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正視神的呼召這一事實,面帶微笑再 也不顧及事情的結果 。」
潘華寫到利未的回應,說:「舊的生命在後面,並完全 降服。這位門徒被迫離開較為安全的生活,進入絕對不安全的 生活之中(事實上,跟隨耶是絕對安全與平安),」
耶穌不允許有任何其他的事——甚至對家庭的忠誠——可 以與對他的忠誠相競爭。就像《天路歷程》中的「基督徒 」一樣,跟隨耶穌的人必須用手捂住耳朵,一邊奔跑,一邊高喊:「生 命!生命!水恆的生命 。」
約翰·懷特(John White)說到作門徒的代價,寫道:「我 們必須將我們的職業生涯,金錢、感情、雄心、計劃.嗜好、 以及我們的生命,都放在桌子上,並且說:「將這些東西放在這 裡,會讓我受到傷害,但我知道你能替代它們,比它們強一百 倍,讓它們被安排,或使回歸於我,或使永遠失去,它們的結 果將不影響我的選擇,我要完全跟隨你」 。
正如七世紀的神秘主義者麥可·毛利諾斯(Michael Molinos)所說:「我們只能在這樣的地方找到他,在那裡他是所 有的一切,我們什麼都不是。 跟隨耶穌不是試試看
跟隨耶穌是一個人思想上與生活方式上的改變,它需要委身 ,委身是沒有退路的,據說,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馬其 頓 的腓力,有一次將他兵在猛攻城時使用的梯子,從他們身後撤去,讓他們不能他不能放棄進攻或撤退,他們必勝,否則就 死亡。在十字軍東徵時有一個同樣的故事,再一次從海上的入侵中,士兵到命燒毀他們的船隻,這樣他們不可能離開戰場 。
在印度宣教的著名宣教士艾米.卡米奇爾(Ami CarmichaeI)問到 「船與梯子——他們是什麼?」她回答她的讀者:「它們 是從困難的事情中退卻的路,是在與心靈的強敵的戰鬥中退卻 的路,「接著她甚至更直問題:「我們有沒有尚未燒悔的船 ? 有沒有尚未丟下來梯?」
跟 隨耶穌要求我們擺脫一切的羈絆。潘霍華寫道「要單單受耶穌基督的約束,完全衝破所有的阻礙——計劃,想法,律法。因為耶穌是唯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可能是要的,除了耶穌,就沒有稱得上重要的,惟有耶穌才是重要的 。」 人們為什麼回應標的呼召?
如果我們問到「樣板」——對利未簡單的呼召,我 們可能會十分好奇,猜想是什麼使利末立刻作出回應?潘霍華說 ,無論在利未回應耶穌呼召的後面在心上有怎樣的理由,聖經只 是表明對其毫無興趣。潘霍華寫道:「正是在呼召,並且正因為是耶穌,利未立刻就跟隨,這一次的相遇,是 耶穌 權柄的見證,見證了耶穌權柄是絕對的、直接的、以及無可解 釋的 。」
我們在這裡不必按「無條件的預定論」去理解這裡的意 思並不是西門得、約翰,或利未在聽到耶穌的呼召時,仿佛不能作任何選擇。然,而,正是神人相遇,使耶穌的呼召高過一 切,他們面對面來到耶穌——神的兒子——的面前 奧斯瓦爾德·錢伯斯說:「一旦我們不受羈絆地來到主耶穌 基督的面前,所有極度的喜悅與我們的經歷,在他的同在中都 變得不足道,他的主權越來越明顯,我們見到了穌,我們 以前不曾這樣見到他,神的恩典在我們裡面鞭策我們。我們必 須跟耶穌的腳步。」
亨利·布榮克比說:「神採取主動,他來到一個人的面前 他總是啟示他自己與他的行為。他的啟示一直是在邀請人,要 各人調整自己的生命,轉向神」這是在呼召,要人參與神在這 世界上正在做的。
在第三個千年是不是要回應耶穌的呼召? 有人可能會猜想:「人們是不是還要回應這位一世紀加利利 漁夫的邀請?」今天,當東方的宗教發揮新的影響力,甚至穆 斯林宗教在美國迅速擴張的時候,人們是不是還要回應耶穌的 呼召?
考慮到高科技的吸引力,有著迷人魅力與好前景的電腦 化世界,鑑於在文化中道德的崩潰.家庭結構的解體、教會在 影響我們文化上的無力(至少在西方世界),難怪人們會問 「在第三個千年的第一世紀中,是願意回應標的呼召?
有沒有人意回應?
要回答這一問題,就必須簡回顧二十個世紀的歷史,從耶穌對西門與安得烈的第一次呼召到現在,「跟從我」這一詞語 在許多人的心中,有著神秘的權與反響 。
甚至在歷史中最黑暗的時刻,無論在充滿意的尼祿時期 . 或蒙昧黑暗的時代、或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時期馬·路德將他 的《95條論綱)勇敢地張貼在威登堡的大門時,神的聲音已被 人聽見,並以高高興興順服來回應呼召,即使是那樣的順服意味著在火刑柱上燒死 。
有沒有理由可以相信,這一充滿神性的簡單話語「從我「 將失去其請的魅力,或不能在新的千年中產生神聖的影響力?正如道格拉斯·格魯蘇伊斯(Douglas Groothuis)提醒我 們的:「在這個星球上最大容量的硬碟驅動器,最快速的調製解 調器,最複雜的文字處理器,最強有力的網際網路搜索引,都 不能下載智慧到人類的心靈」它們不能下載拯救,也不能使心 靈得到長進 。
神是「說話的」神「神既在古時籍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就在這未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 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 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託住萬有(來1:1-3)
我們今天聽見的,是聖子的聲音,他在說:「跟從我,「正 是這有力的話語,在呼召完全的委身,既然我已回應這一呼召 並考慮其全部的含意,我將怎樣做一個跟隨穌的人?
思考題
1、是否已經理解,或已經「重新理解」福音書關於耶呼召第一批門 的述?
2我在這世界上看見哪些證據,耶穌仍在呼召人們跟隨他?
3、我在我自己的生命以及在這世界上看見些證據,耶穌正在呼召我作 門徒 ?
4、「作門徒,,」是呼召做什麼?
5、在我的生命中有什麼事可以使我不能「拋下一切」從而跟隨耶穌?
6、要以怎樣的方式「跟隨耶穌」。不是試試看?我有沒有正在停泊的 「船」,並隨時準備啟航?有沒有準備作退卻之用的「梯子」?
7、霍華說:「除了耶穌,任何事都沒有意義。」請討論他這句話的意思。 你是不是同
8.我是不是願意投入於福音之中(基督向他的門傳道和服事的歷史與 基督通過他的門徒傳道和事奉的歷史?
認真跟隨耶穌的禱告
耶穌你的話,你以前的門徒與殉道者,清楚地教導我, 回應你的呼召意味著什麼,請幫助我,不要從這樣的事情面前退縮,而要自由,愉快地十字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