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時,美國揚言要用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我國啥態度?

2020-12-14 十裡桂花讀書日記

韓戰時為什麼美國沒有使用原子彈?下面來聊一聊。

01 中蘇結盟

美國羅斯福親手啟動了曼哈頓計劃,1945年他去世後,杜魯門上臺。杜魯門曾得意洋洋地向史達林炫耀,他們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炸彈。其實早在1941年美國剛開始研製原子彈時,蘇聯就得到了情報,甚至史達林比杜魯門知道原子彈的時間要早得多,後來蘇聯也搞到了關鍵性的技術情報。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國在擁有了終級武器原子彈後,很多人以為擁有這麼令人恐怖的武器,為什麼還要步兵上戰場冒雨開槍打仗呢?他們認為依賴原子彈可以削減國防預算和兵力規模,陸海軍的時代已經結束。

甚至美國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建設一支不需要一兵一卒的部隊。他們還認為有了原子彈壟斷,就可以廢棄所有的武器,創造一個軍事力量,僅由那些最富有、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掌握的世界。

毛主席一開始對原子彈的態度採取了戰略上的藐視,無所畏懼。當時毛主席在延安會上說: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鬥爭,原子彈只是空的。一年後毛主席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對原子彈的評價是:原子彈是美國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

1949年劉少奇訪蘇時,史達林請他看了原子彈紀錄片電影,劉少奇終於明白了為什麼5月蘇聯大使館還在隨國民黨政府遷到廣州,7月史達林就敢表示將同新中國建交了。

蘇聯成功地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暗示著世界秩序又發生了新的變化。美國再也不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它的核壟斷也被打破了。

韓戰時,美國原子彈的數量並不多,高層們可能認為原子彈應當保留下來,作為同蘇聯交戰時的決勝王牌。

同年12月,毛主席出訪蘇聯,主要是想廢除國民黨籤訂的不平等的中蘇舊約,籤訂新約,並尋求蘇聯的經濟與技術援助,歷經曲折最終毛主席與史達林正式籤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收回東北主權。毛主席對我國領土寸土必爭,捍衛國家的主權,令人非常地敬佩,後來他曾說虎口奪肉還是可以的嘛。

此外條約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國另一方竭盡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時候蘇聯的原子彈試爆已經成功了,這種說法就是在向美國人暗示,蘇聯將向中國提供核保護。

02 西歐戰略和國際輿論

韓戰時,麥克阿瑟被我軍打得灰頭土臉時,他曾一再放言要擴大戰爭,動用核武器。

1950年12月,美國將未裝配好的原子彈運到了停泊在朝鮮半島附近的航空母艦上,並進行核模擬襲擊,預備伺機對志願軍進行攻擊。

杜魯門是非常好鬥的,可以從他日記中憤怒的潦草字跡看出他對我國後來停戰談判的不妥協態度大為惱火。

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聲稱將採取包括原子彈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來應付目前的軍事局勢,此後更揚言要將原子彈作為普通炸彈來使用。然而他的言論不但沒嚇到中國人,反而嚇壞了歐洲人。

此時歐洲還沒從二戰的廢墟中走出來,他們認為蘇聯才是真正的威脅,美國不應該陷入亞洲的戰爭泥潭中。英國人急了,政要們聯名反對任何情況下使用原子彈,連前首相邱吉爾也認為擴大亞洲的戰爭會削弱歐洲的防禦力量,威脅美國的安全。

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分為兩大陣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為了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美國在歐洲搞了個馬歇爾計劃,下了很大的血本幫助恢復經濟,部署歐洲戰略計劃。

對於韓戰的爆發,美國認為背後的主謀是史達林,是不是蘇聯設局破壞它在歐洲的布局?所以韓戰的範圍只能限制在朝鮮領土上,不能使用原子彈擴大戰爭。

有人認為聯合國除了談判撤出朝鮮外沒有出路,甚至連臺灣佔據的聯合國中的席位也可以讓位。

但是杜魯門堅決不同意,他們開會吵了幾天,杜魯門最後同意不會使用原子彈,但要體面地退出戰爭。

此外,世界輿論不支持這種令人憎惡的武器,不是特殊情況,在道德上是不允許使用的,況且美國發動的是不義的侵略戰爭。

03 坑道防禦和無畏態度

美國在朝鮮戰場上多次用核武器來恐嚇我國。印度大使潘尼迦曾暗示,憑美國的軍事能力,可以把我國打回半個世紀之前。

聶榮臻說:那又怎麼樣呢?他們可能會殺死幾百萬人。但如果沒有犧牲,就不可能保衛一個國家的獨立。美國人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原子彈又能發揮多大的威力呢?聶榮臻非常清晰的傳達了毛主席的觀點。

面對韓戰的局勢,毛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時間要打多久,我看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由艾森豪或者美國的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這讓美國意識到利用原子彈訛詐中國,在談判桌上取得籌碼,幾乎是不可能的。

確實在朝鮮戰場上,美國很快發現原子彈的作用十分有限,只能用來威懾、恐嚇,在陣地戰時派不上用場,美國人對原子彈的信仰在韓戰中完全破滅,早先認為有了原子彈可以不用陸海軍、空軍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意識到如果想贏得最後的勝利,必須建立強大的地面部隊。

雖然杜魯門迫於輿論壓力,承諾不使用核武器,但是卻無恥地實行了細菌戰,後來受到國際組織的實地調查,全世界震怒了,美國不得不悄悄停止了細菌戰計劃。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的坑道防禦工事令人嘆為觀止,也令美國人束手無策。

志願軍挖的坑道長達1250公裡,挖的各種戰壕、交通壕總長度達到6240公裡,比萬裡長城還長。志願軍為此外挖出的土石方高達6000萬立方米。這些都是戰士們用雙手幹出來的,他們的手掌上布滿了極其堅硬的血繭。

後期的坑道頂部厚度已由先前的30米達到50米,連原子彈都炸不塌了,而且坑道至少挖了兩個出口,達到了防空、防化、防彈、防毒等七防要求。

有了坑道防禦工事,美軍的炮彈殺傷力降低了十幾倍。

美國人恐懼地將志願軍稱為「閉居洞中的龍」,空軍和囂張的海軍也打起了退堂鼓,聯合國軍的士氣大大地降低了。

從軍事上講,原子彈用以對付分散在數百英裡山地中的步兵是得不償失的。前面說過美國人還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果擴大戰爭,絕大多數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原子彈又能發揮多大的威力呢?又需要多少顆原子彈呢?也就是說原子彈威力適合人口密集的城市。當時美國原子彈數量有限,還要用來對付蘇聯。

綜上所述,韓戰中美國之所以沒有用原子彈,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蘇結盟,蘇聯已經研製出原子彈,美國的原子彈數量有限;

二、基於歐洲戰略布局的考慮,如果擴大戰爭,深陷亞洲戰爭泥潭,不利於歐洲防禦力量和安全;

三、迫於國際輿論壓力,世界人民憎恨核武器,不願再發生世界大戰,從道德上講,原子彈不能隨意使用;

四、戰場上志願軍的超強的坑道防禦工事,令原子彈的威力大大降低;

五、毛主席對原子彈毫不畏懼、強硬的態度,而且原子彈對山地和廣大農村,發揮不出應有的威懾力。

@作者 十裡桂花

兩個熊孩子的溫柔媽媽,居住於南京,熱愛閱讀,喜愛花卉,致力於閱讀和自我成長!

如果你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讚吧,多謝閱讀。

相關焦點

  • 韓戰中,麥克阿瑟明明已經準備了26顆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
    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就發動了韓戰,韓戰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勝利的戰爭,也是美國戰爭史上的一大恥辱,在韓戰末期的時候,有人叫囂要用原子彈結束這場戰爭,而美國的戰爭狂人麥克阿瑟也正式的向美國總統提出了使用原子彈的報告,並且秘密準備了26顆原子彈,但是最後卻沒有使用。這是為什麼呢?
  • 韓戰持續3年,為何美國始終沒有動用原子彈?並非心慈手軟
    在韓戰時期,由於戰場局勢的急轉直下。美國政府從上到下也一直叫囂著動用原子彈對我國志願軍進行打擊,然而為何卻在叫囂之後卻不了了之呢?早在志願軍入朝參戰後的第4天,美國內部高官就開始叫囂動用原子彈對志願軍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為何寧可戰敗也不用原子彈?毛主席一語道破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為何寧可戰敗也不用原子彈?毛主席一語道破1950年新中國成立才僅僅一年時間,就對世界上第一超級大國開戰,秘密派遣部隊進入朝鮮,打了一場讓全世界驚呆的大戰。那麼,我們不僅想問一句,當時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核武器,為何不使用核武器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而是要在這裡承受無休止的傷亡,以及最終的戰敗結果?事實上,美國確實有用原子彈解決問題的計劃。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大聲宣布自己打算對中國使用原子彈,美國的聯合國軍第一任總司令麥克阿瑟也提交了一個原子彈投放計劃。
  • 在韓戰中,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 麥克阿瑟曾揚言向我國投擲26枚原子彈,為何華盛頓方面極力反對?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曾是美國西點軍校的校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是一位著名的戰將。在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又參與到了韓戰中,這次可以說他輸得一敗塗地。在那個時期,麥克阿瑟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腦子一熱,就想要將戰爭「升級」,他提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建議:對中國進行核打擊,投放26顆原子彈!
  • 越南戰爭,美國如果用原子彈,可以輕鬆取勝,卻為何一直不用?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繼韓戰失敗之後,依舊對東亞地區賊心不死,一方面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能源,另一方面想要遏制中俄的發展。最終越南內戰讓美國再次看到希望,美國毅然派兵進駐南越。中俄自然早已看出了美國目的,所以一直在暗中支持北越,最終,這場歷時將近20年的戰爭以美軍敗走、越南統一為結局。這場戰爭是二戰之後美國在亞洲地區第二次嘗到失敗的滋味,要知道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投入可不小。二戰之後的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地區兩連敗必然會讓美國「懷疑人生」。
  • 韓戰時,麥克阿瑟想在我國投放原子彈,被誰阻止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戰爭的結束,也讓全世界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從那以後,各國都開始研發原子彈與核武器。不過,原子彈並不是那麼容易研發出來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寥寥無幾。
  • 抗美援朝時,為何美國寧願失敗,也沒用原子彈?美國:真不敢用了
    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在朝鮮戰場上又想故技重施,想對中國和朝鮮進行核打擊,核戰爭一觸即發。在韓戰中,因為中國志願軍的參戰,美國想在短時間內擊潰朝鮮的陰謀被粉碎,美軍已經被中國志願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了三八線附近,美國甚至向外界表示必要的時候甚至可能使用最後的王牌,原子彈,但是即使到最後,美國也沒有使用原子彈。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當今社會因為核武器的誕生,世界格局進入了恐怖的平衡,大國之間對於戰爭都保持著克制,這個平衡的要素就是兩個國家都有核武器,然而在韓戰的時候,這種平衡是不存在的,美國的實力對於當時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以說是單方面壓倒性的實力,既沒有先進的飛機大炮,更沒有毀天滅的的原子彈,那麼為啥抗美援朝期間,美國為何沒有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動用原子彈呢
  • 美國二戰用原子彈轟炸日本,越南戰爭為何寧願敗北,也不使用?
    在二戰結束後,就火急火燎地爆發了越南戰爭,但是越南戰爭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好打,不管是美國方面還是越南方面,都沒有想到這場戰爭能打十幾年。美國之所以啃不下越南這塊硬骨頭,其中也有我國的重大援助。但是後果我們也知道,客觀上我國的經濟為此多了不少的負擔,而越南在統一之後,出於國家的利益沒有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而是倒向了蘇聯。
  • 韓戰中,美國原子彈已經運到日本,為何最終沒投放?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的超級大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美國的綜合國力在目前的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超越的了。但美國也是一個霸權主義國家。多年來,大的戰爭幾乎在國際上是停息了,但局部戰爭還是存在的。而這些局部戰爭當中,很多的戰爭中就有美國的身影。
  • 韓戰,美國試圖對中國投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非要攔住它?
    1950年6月25日,正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發展事業奮鬥得熱火朝天時,韓戰爆發了,美國的插手使得這場民族內戰擴大為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在北朝鮮人民軍備打退回三八線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毫無撤兵之意,反倒不顧中方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作戰,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 借古預知:美國那些要對中國使用原子彈的狂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原子彈轟炸後的日本使得人們對這一新式武器產生了新的恐懼,因此,二戰之後美國依賴其擁有原子彈在冷戰舞臺上揮舞大棒,動不動就搞核威懾、核恐嚇,在韓戰和中國國內建設中,甚至多次揚言對中國實行核打擊,簡直是猖狂至極。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不久,美國拼湊16國「聯合國軍」支持南朝鮮對北朝鮮軍隊進行反擊,麥克阿瑟任總司令。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抗美援朝時,為何美國沒對志願軍扔原子彈?
    之所以沒有使用,是因為美方經過探討研究覺得在這裡使用原子彈效果並不會發揮到極致,最終會落下一個不擇手段的壞名聲。其次當時的朝鮮工業、居民比較分散,用了原子彈也是在浪費資源。再一個美國政府從心裡就瞧不上小小的朝鮮,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戰況發生轉變。
  • 韓戰,美國為何放棄將戰線推到我國?原因主要有兩個
    韓戰時因為美國的介入,朝鮮一時間陷入了困境,所以它選擇了向自己的老大蘇聯求助,希望蘇聯可以像美國一樣出兵朝鮮半島幫自己一把。可是蘇聯出於種種原因的考慮,沒有答應朝鮮的要求,反而是和中國商議,希望我國可以出兵,然後他們在背後提供援助,加上朝鮮也發出了請求,另一方面中國也是考慮到了自己的安全於是最終決定參戰。
  • 美軍攻打朝鮮,我軍為何要抗美援朝?只因麥克阿瑟一句話
    畢竟當時中國的最主要問題就是恢復發展,而不是和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為敵。但是為何還是決定了出兵,是因為對和平的執著追求嘛,也許有的,但不是全部,我們義無反顧的抗美援朝其實都是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逼迫。但如果僅僅是這樣,中國其實沒有必要去硬碰硬,畢竟此時的中國,百廢待興,需要的和平和建設,而不是戰爭。然而隨著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一句話,徹底激怒了中國人民。在最初美國參與到韓戰的時候,中國曾告誡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但是麥克阿瑟卻絲毫沒有放在眼裡,甚至揚言要用原子彈來攻擊中國。
  • 美國在韓戰中的三大法寶:自負、原子彈和不會爆炸的炸彈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身手,不過,在二戰結束後一躍成為與蘇聯並列的頭號軍事強國後,美國對自己的軍事實力越來越高高在上、狂妄自大,而美國這種自負的心理在韓戰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自負」了美國插手韓戰、攻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法寶之一。
  • 抗美援朝為何說是三戰的導火索?麥克阿瑟曾揚言:用原子彈炸中國
    但很多不了解歷史的人會有些疑惑,這次戰役一開始明明是美軍和朝鮮的戰役,為什麼中國會摻和進去呢?而且一次僅限於朝鮮戰場上的戰爭,為什麼會被視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中國軍隊打退美軍的行為為何能被贊為保衛了中國甚至是世界的壯舉?
  • 美國攻打朝鮮,為何不直接使用原子彈?主要是蘇聯虎視眈眈!
    然而,美軍在二戰結束後的局部戰爭卻並沒有再度使用核武器,原子彈似乎就從美軍的內部消失掉了一樣。特別是在韓戰中,隨著韓戰的焦灼,美軍雖然越打越退,但是始終沒有選擇去使用原子彈針對其韓戰。後來在我們國家的志願軍的努力抵抗下,美軍更是直接被我們打回了三八線的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