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韓信嗎?與他有關的31個成語故事,我僅僅只知道6個

2020-12-18 途觀歷史

韓信的一生充滿傳奇,本是王侯將相種,但家道中落,中年時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最後幸的蕭何賞識,劉邦重用,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戰役和有生活哲學的道理,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有31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說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

一 胯下之辱。韓信自幼好讀書,喜歡研究兵法,他胸懷大志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所以每日陪伴他的只有兵書和手中的一把劍,這樣和其他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村子裡有個惡霸,經常拉幫結派欺負人。一日,他看到韓信跟自己心愛的姑娘季桃又說有笑,心生妒忌,便聚集了一幫狐朋狗友前往找茬,韓信不想與他一般計較,便步步退讓,沒想到他變本加厲,要求韓信在他的胯下鑽過去。

韓信本想一刀殺了他,但是殺人容易,處理後事就難了,再說自己的理想抱負還沒有實現,於是在當著眾人的面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還有比這個更恥辱的事嗎?

二 一飯千金。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家中也沒有什麼資產,所以韓信一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後來靠在南昌亭長的家中蹭飯度日,但是時間久了,亭長老婆不願意了,每次故意給韓信臉色看,被韓信冷眼相待,逼著韓信無奈出走,就這樣,韓信又沒了吃飯的地方。

他一不會經商,二不會種地,所以只得到河邊釣魚想碰碰運氣,幸運的是,她在河邊碰到了貴人,嫖母。嫖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每日在河邊幫人洗衣物,漂母看韓信可憐,便將自己帶的飯糰給他吃。

在他最艱難的時候,得到漂母無私的關愛,韓信非常感激,同時許下承諾,將來必定好好的報答她,但漂母給他飯糰吃,並不是想他的報答,他只是看韓信一個大丈夫如此落魄,只想幫幫他,並不是圖報答,時過境遷,多年後,韓信功成名就,回到家鄉,找到了當年幫助自己的那位老母親,並用1千兩黃金報答漂母當年的一飯之恩。

三 推陳出新。韓信剛剛投奔劉邦時,先是被蕭何發現,便安排他管理糧倉。巴蜀之地,炎熱潮溼,時間久了,一直吃的是新糧食舊糧食因為天氣原因也就發黴了,於是他提出了這個的管理理念。

就是將糧倉設計成兩個門,前面一個後面一個,這樣吃吃舊糧存新糧,循環之下大大減少了糧食變質的問題,這無疑是倉儲管理史上的創舉。

四 解衣推食。楚漢爭霸前期,韓信本在項羽手下當兵,曾多次給項羽進言,非但沒有得到重用,更是差點兒丟了性命。

項羽看他大頭兵一個,根本沒有把韓信當回事,勸他是言不聽,計不用,所以韓信在項羽軍中只是個閒職,主要負責給項羽看大門,後來韓信轉投劉邦,經蕭何力薦,劉邦注意到了韓信,通過看韓信寫的兵書,發現了韓信的才能。

劉邦和項羽的做法完全相反,他很重視韓信,不僅把他的衣服送給韓信,而且還給他送去了食物,他對高祖非常感激,後來韓信攻下了齊國,身邊的謀士勸韓信自立為王,被韓信果斷否決,他是忘不了高祖對他的知遇之恩。這便是解衣推食的由來。

五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秦朝被推翻後,當時的項羽可謂是天下霸主,在鹹陽城給各路諸侯封王裂地,但他唯獨對劉邦很是不放心,所以便將劉邦分配到了貧瘠的巴蜀之地漢中,而且那裡地勢險要,都是山路,出入只靠著幾條棧道,想要以此困死劉邦。

劉邦在進入關中之時,就將棧道燒毀,其目的是為了能更好的蒙蔽項羽,但韓信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他一邊派人大張旗鼓的修理被燒毀的棧道,擺出架勢,讓章邯誤以為韓信要從這裡打出來。

章邯便布置重兵防守在道,另一邊率領大軍西出勉縣轉折北上,沿原來的老道路。進軍陳倉。陳倉盛產糧食,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章邯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調往防禦道口,陳倉兵力不足,他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下了陳倉,而且進入陳倉,就等於是到了章邯軍隊的後方,更是打了章邯一個措手不及。

這是韓信第一次亮相之作,也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由來時。

六 多多益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句話是說韓信的作戰指揮能力非常強。有一次高祖問他,如果我帶兵,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道:陛下可帶10萬兵,劉邦又問,那你可以帶多少兵呢?韓信笑著說,多多益善,縱觀韓信所有的戰役,無論他手下有多少兵,他都能將之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著名的垓下之戰中,霸王項羽被逼自刎於烏江,這是韓信集結了五路大軍層層圍困的成果,從中更是體現出韓信指揮軍隊的才能,無論人數多寡,他都能遊刃有餘,多多益善,便是由此而來。

那麼你還知道多少有關韓信的成語呢?下期繼續分享!

相關焦點

  • 韓信,史上有關成語最多的人,關於他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韓信(?-前196年),秦末漢初人,協助漢王劉邦統領三軍,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韓信十分善於用兵,可以說是整個歷史上最會用兵的將帥了,因此有關他的典故自然不少,他是目前歷史上成語和典故最多的人。下面分別來講述下韓信那些相關的成語和典故:韓信(清藏本)【胯下之辱】韓信年輕時,父母相繼去世,時常流落於市井。
  • 與韓信有關的10大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功績很大:「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下面我們一起盤點與韓信有關的十大成語典故!
  • 渾身是「梗」的男人——韓信一人便身負20餘個成語典故
    韓信是漢朝的有力大將,西漢的建立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同時他在思想、軍事上都有他獨特的見解,文武均擅長。這麼著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出名的故事和典故,因此他也被成為"成語專業戶",是成語"代言人"。
  • 4個與漢相蕭何有關的成語,我敢說至少有一個你不知道!
    劉邦曾說:」運籌帷幄劉邦不如張良;理財治國他不如蕭何;領兵打仗他不如韓信......但這三位人中豪傑卻無一不伏耳聽令於他。「大家都知道,一個巨大的集團想要運行起來,必須要有一個頭腦精明的管家。蕭何,無疑是西漢王朝這個集團的財務總監。劉邦能夠讓蕭何管理他家的所有財物,足以說明蕭何深得劉邦的信任。
  • 與韓信相關的31個成語
    他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贊他:「戰必勝,攻必取」;楚漢時期,人們評價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後人奉為他為「兵仙」、「神帥」……他是韓信—
  • 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咱們中國人講話寫文章,願意使用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歷史故事、歷史典故,講出來很有文採。咱們這麼講吧,一個古人如果你的故事能被縮編成一個成語,那麼你這個人是很容易被後世很多代人記住的,你是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名人了,所以真正能被編進成語的名人不是很多。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上)
    >項羽是我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跡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本章我們輯錄了與項羽有關的32個成語,配以32個成語故事,從另一個角度,凸顯項王的神武本質。 一、項羽事跡演化而成的成語及故事1.萬人敵【解釋】指兵法,也可指勇力可敵萬人。
  • 歷史上有關此人的成語最多,其中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成語的來源,一個是名作,一個是故事。故事又有編撰的故事和歷史真實故事。在真實的故事中就會有真實的人物,在那麼多歷史人物中,誰的成語會最多呢?答案是韓信。下來我們看看韓信身上都有哪些成語,讀者們看看到底有多少。這些成語從時間順序編排的話,也反映了韓信的一生。一、一飯千金。就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意思。
  • 你知道嗎?一個成語一段往事,我把成語背後的故事寫給你看
    回憶過往,我離開校園也十年之久了,在這段歲月裡,也很少能像那時候的自己,可以全神貫注地去做一件事。回憶總是美好的,青春也總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我翻開筆記本,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不知翻過多少頁之後,我把目光停留在特別顯眼的一句話上,「每個成語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故事,只有了解故事的本身,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個成語的含義。」
  • 關於韓信和項羽的兩個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
    關於韓信和項羽的兩個成語,背後的歷史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相信大家都知道成語吧,這可是從古代源遠流傳下來的,博大精深,而且還有一個對應著一些歷史故事,四面楚歌,主要意思就是,自己身邊都是敵人,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逃離這裡。
  • 張良對韓信一生的評價,僅僅只有四個字!準確說出韓信的真實水平
    歷史上一直對人物的評價,很是一針見血,尤其是自己身邊的人對自己的了解最深。歷史上有許多出了名的謀士和軍事家。他們在歷史上的作為,為國家做的貢獻,都夠寫一本書了,在古代漢朝時期,有一個與彭越,英布並稱為初漢三大名將的人,他就是韓信,記得小編在讀書時還學過一句關於韓信的歇後語,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些都是古人對他們的熟知和了解,才會做出如此的評價,韓信一生戎馬,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張良曾經對韓信一生作出過評價,並且準確說出了韓信的真實水平,只有四個字!
  • 您了解與曹植有關的成語嗎?
    您了解與曹植有關的成語嗎?與曹植有關的成語非常之多,這裡僅選四個成語與大家共享。首先介紹下曹植是誰?一。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建安文學代表人物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 背成語還在死記硬背?100個成語100個故事,學習更有趣!
    前言:記憶成語不一定要生硬的死記硬背,這樣孩子記不住,只能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徒勞的花了很多功夫,當孩子試著去理解意思,聯想記憶的時候,背成語就變得容易了許多,重要的是背了之後,根據所需要的時間,來造句,寫作文才能融匯貫通,小編為大家整理常見的成語100篇,包含難點字詞拼音及每個成語背後的故事。
  • 張良對韓信一生的評價,準確道出韓信水平,只有四個字!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先來看看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吧,數量歷史第一!你就知他有多厲害了,就知古人對其的認可高到什麼程度了。而古人也必然比今人更了解真相。一共30多個成語!我稍微整理了一下: 胯下之辱,一飯千金,解衣推食,戰無不勝,國士無雙,十面埋伏,背水一戰,拔旗易幟,置之死地而後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兵仙神帥,居常鞅鞅,功高震主,金石之交,獨當一面,略不世出,不賞之功,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推陳出新,勳冠三傑,伐功矜能,偽遊雲夢,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註:此話出自晏子春秋,但卻是因韓信而聞名,從而成為成語),肝膽照人,鍾室之禍,成也蕭何
  • 「兵仙」韓信,竟有這麼多成語典故,堪稱成語專業戶!
    「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非常多,不由得不讓人稱奇。且這些典故個個堪稱經典,韓信真可謂是「成語專業戶」,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一些「兵仙」身上的典故,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讀者多多指正。
  • 一生功績無數,數十個成語典故都與他有關!
    一生功績無數,數十個成語典故都與他有關!秦末時期,群雄四起,陳勝吳廣打響了第一個反抗秦朝的戰爭,隨後的戰爭就不能用混亂來形容了,簡直就是一鍋粥,當然,劉邦和項羽兩人隨著發展逐漸成長為秦末年間最為強大的兩支勢力,兩人在打敗秦軍後繼續對立,最終項羽自刎,劉邦稱帝,成立了漢朝。
  • 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只活了35年的韓信是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
    這個屠戶就是其中之一,他想當眾羞辱一下韓信,就故意說: "韓信,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戴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這時滿街的人都站出來看笑話。韓信看了一圈,又仔仔細細地盯了屠戶一番,什麼也沒說,就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 不愧一代「兵仙」「神帥」
    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1、胯下之辱韓信落魄時,一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能忍得如此大辱的人,怎能不會成就大事呢?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韓信在平定楚國後,被劉邦收回兵權,降為楚王,後又被貶為淮陰侯,最終韓信被呂后與蕭何合謀,在長樂宮被殺。年齡定格在了35歲。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子,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