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一生充滿傳奇,本是王侯將相種,但家道中落,中年時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最後幸的蕭何賞識,劉邦重用,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戰役和有生活哲學的道理,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有31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說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
一 胯下之辱。韓信自幼好讀書,喜歡研究兵法,他胸懷大志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所以每日陪伴他的只有兵書和手中的一把劍,這樣和其他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村子裡有個惡霸,經常拉幫結派欺負人。一日,他看到韓信跟自己心愛的姑娘季桃又說有笑,心生妒忌,便聚集了一幫狐朋狗友前往找茬,韓信不想與他一般計較,便步步退讓,沒想到他變本加厲,要求韓信在他的胯下鑽過去。
韓信本想一刀殺了他,但是殺人容易,處理後事就難了,再說自己的理想抱負還沒有實現,於是在當著眾人的面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還有比這個更恥辱的事嗎?
二 一飯千金。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家中也沒有什麼資產,所以韓信一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後來靠在南昌亭長的家中蹭飯度日,但是時間久了,亭長老婆不願意了,每次故意給韓信臉色看,被韓信冷眼相待,逼著韓信無奈出走,就這樣,韓信又沒了吃飯的地方。
他一不會經商,二不會種地,所以只得到河邊釣魚想碰碰運氣,幸運的是,她在河邊碰到了貴人,嫖母。嫖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每日在河邊幫人洗衣物,漂母看韓信可憐,便將自己帶的飯糰給他吃。
在他最艱難的時候,得到漂母無私的關愛,韓信非常感激,同時許下承諾,將來必定好好的報答她,但漂母給他飯糰吃,並不是想他的報答,他只是看韓信一個大丈夫如此落魄,只想幫幫他,並不是圖報答,時過境遷,多年後,韓信功成名就,回到家鄉,找到了當年幫助自己的那位老母親,並用1千兩黃金報答漂母當年的一飯之恩。
三 推陳出新。韓信剛剛投奔劉邦時,先是被蕭何發現,便安排他管理糧倉。巴蜀之地,炎熱潮溼,時間久了,一直吃的是新糧食舊糧食因為天氣原因也就發黴了,於是他提出了這個的管理理念。
就是將糧倉設計成兩個門,前面一個後面一個,這樣吃吃舊糧存新糧,循環之下大大減少了糧食變質的問題,這無疑是倉儲管理史上的創舉。
四 解衣推食。楚漢爭霸前期,韓信本在項羽手下當兵,曾多次給項羽進言,非但沒有得到重用,更是差點兒丟了性命。
項羽看他大頭兵一個,根本沒有把韓信當回事,勸他是言不聽,計不用,所以韓信在項羽軍中只是個閒職,主要負責給項羽看大門,後來韓信轉投劉邦,經蕭何力薦,劉邦注意到了韓信,通過看韓信寫的兵書,發現了韓信的才能。
劉邦和項羽的做法完全相反,他很重視韓信,不僅把他的衣服送給韓信,而且還給他送去了食物,他對高祖非常感激,後來韓信攻下了齊國,身邊的謀士勸韓信自立為王,被韓信果斷否決,他是忘不了高祖對他的知遇之恩。這便是解衣推食的由來。
五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秦朝被推翻後,當時的項羽可謂是天下霸主,在鹹陽城給各路諸侯封王裂地,但他唯獨對劉邦很是不放心,所以便將劉邦分配到了貧瘠的巴蜀之地漢中,而且那裡地勢險要,都是山路,出入只靠著幾條棧道,想要以此困死劉邦。
劉邦在進入關中之時,就將棧道燒毀,其目的是為了能更好的蒙蔽項羽,但韓信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他一邊派人大張旗鼓的修理被燒毀的棧道,擺出架勢,讓章邯誤以為韓信要從這裡打出來。
章邯便布置重兵防守在道,另一邊率領大軍西出勉縣轉折北上,沿原來的老道路。進軍陳倉。陳倉盛產糧食,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章邯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調往防禦道口,陳倉兵力不足,他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下了陳倉,而且進入陳倉,就等於是到了章邯軍隊的後方,更是打了章邯一個措手不及。
這是韓信第一次亮相之作,也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由來時。
六 多多益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句話是說韓信的作戰指揮能力非常強。有一次高祖問他,如果我帶兵,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道:陛下可帶10萬兵,劉邦又問,那你可以帶多少兵呢?韓信笑著說,多多益善,縱觀韓信所有的戰役,無論他手下有多少兵,他都能將之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著名的垓下之戰中,霸王項羽被逼自刎於烏江,這是韓信集結了五路大軍層層圍困的成果,從中更是體現出韓信指揮軍隊的才能,無論人數多寡,他都能遊刃有餘,多多益善,便是由此而來。
那麼你還知道多少有關韓信的成語呢?下期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