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戰,二戰中戰死多少人?

2021-01-19 高博新視野

日本自明治維新(1868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解散日本帝國軍。

日本法西斯一共戰死了多少軍人。

靖國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諭而建,供奉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軍等日本兵。

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是日本不承認侵略的證據。以下是數據:

戊辰戰爭:7751西南戰爭:6971甲午戰爭:13619臺灣討伐:1130義和團事變:1256

日俄戰爭:88429第一次世界大戰:4850五三慘案:185九一八事變:17176中日戰爭(1937—1941):191250

中日戰爭(1941—1945)及太平洋戰爭:2133915其他:41

合計:2466532人

一戰 德意志帝國戰死:1,770,000人。

二戰 納粹德國戰死:德國 680萬(軍人470萬,其中在蘇德戰場死亡350萬)

美國自從1775年開始獨立戰爭-2017年。

直接戰死大約45萬人,因戰爭死亡大約25萬軍人,南北戰爭戰死62萬人。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到底戰死多少人?
    各參戰國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都用盡渾身解數,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軍隊投入這場絞肉戰中。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到底戰死了多少人呢?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中,英國動員了570萬軍隊參戰,還有大批殖民地軍隊跟隨英軍作戰,僅印度殖民地就動員了130萬印度軍隊遠赴歐洲作戰。整個一戰期間,英國本土軍隊戰死了90萬,另有30餘萬的殖民地軍隊戰死,所以英國共戰死了120餘萬人。法國:法國素來是歐洲陸軍強國,一戰爆發前法軍就有上百萬常備軍,是對抗德軍的主力。
  • 義大利在一戰時背棄德國,為什麼二戰德國還要與其結盟
    #二戰德國#我們都知道,一戰時期,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組成了三國同盟。而正是義大利的背叛導致一戰交戰雙方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使得戰爭天平倒向了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最終德國戰敗,德國人民背負了巨額的戰爭賠款,為二戰埋下了禍根。時間來到二戰,德國還是與義大利籤訂了同盟條約,確定了同盟關係。這不禁讓人心生好奇,德國為什麼還願意和一戰時拋棄自己的義大利結盟呢?
  • 戰死人數和德國相當,為何法國會認為一戰雖勝猶敗?數據說明一切
    有網友問:一戰中德國和法國誰的傷亡更大?為什麼法國人會認為一戰雖勝猶敗?實際上法國人提出的雖勝猶敗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一戰中整個西線的主戰場都擺在了法國,這意味著法國本土承受的打擊是非常致命。再來就是兩國的一戰中的傷亡,我們先來說說法國。法國從進入到一戰,開戰四個月不到就死傷超過90萬人,等到一戰徹底結束,根據法國自己的數據統計,約200萬人死於戰場之中,而傷殘數量更是達到了500萬人,數十萬人被列為重度傷殘。
  • 一戰時法國打不過德國,可為什麼二戰時法國仍然打不過?
    一戰時法軍是協約國的主力,法國本土也是西線的主戰場。不過法軍非常賣力氣,明明不可能打敗德國,仗著有一群幫手打贏了。 然而到了二戰的時候,法國仍然是德國的目標。可這一次法國幾乎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了,自從德國攻破了馬奇諾防線後,法國是徹底失去了信心,一路潰退,最終只能投降了事。
  • 為什麼一戰時法國打敗德國 二戰時卻被德國吊打 六周就全面淪陷?
    一戰時,法國作為同盟國,最後拼死終於取得了勝利,那麼為什麼到了二戰的時候,不到六周就被德國打敗,全面淪陷了呢?兩個戰爭之間也只是相差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裡面,為什麼法國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一戰時法國打贏戰爭也是非常吃力的,而且還損失了一大批人。
  • 德國一戰後到底賠多少錢?難怪二戰入侵法國
    在戰爭中,戰爭的發起國必須對戰爭的結果負全責。德國作為戰敗國在一戰後面臨的是各國的審判,其中除了放棄殖民地以外,最重要的便是賠償各國直接的經濟損失,也就是戰爭賠款。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但是德國的賠款卻是在2010年才還清。雖然戰爭帶來的苦難以經濟賠款方式不能抹去,但是德國的賠款時間未免讓人吃驚,以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一戰的賠償金竟然賠償了近一百年,到底賠了多少錢?
  • 二戰德國佔領巴黎,不僅是火車羞辱,還炸掉一戰紀念碑
    【話說軍世】在二戰中,形勢與一戰有很大的不同,曾經德國的「小夥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曾經何德軍開戰的日本,成了新的「小夥伴」,但是戰略不太靠譜,也不一定比沒有強,畢竟就是它把美國拉下了水,氣得德軍直跳腳。
  • 一戰中德國把猶太人當做自己公民,為什麼二戰中要將其趕盡殺絕?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公然發動的,但是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均已失敗告終,雖然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高層對待猶太人的態度出現了兩極分化,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彈就是猶太人愛因斯坦製造出來的,那是什麼原因讓德國在一戰中把猶太人當做自己的公民
  • 二戰德國海軍軍艦命名來源,帶你一次認全二戰德國海軍
    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德國二戰期間唯一一級戰列巡洋艦是沙恩霍斯特級,兩艘戰艦的名字來源於19世紀初普魯士陸軍改革領導者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和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兩人是普魯士總參謀部的重要創建人,兩人也都擔任過總參謀長
  • 一戰中德國遭遇重創,為何還敢在二戰中,挑戰蘇美英法等強國
    眾所周知,德國崛起的時間比英法等老牌帝國要晚得多。當時世界上的殖民地基本已經被瓜分乾淨,德國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挑起了一戰。不過德國很快在一戰中失敗。失敗之後,德國被迫籤訂了《凡爾賽條約》,割讓出了近9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使得本來就不大的德國,只剩下不到5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了。除此以外,德國軍隊還被嚴格限制在10萬人之內。
  • 為何說一戰要比二戰更加慘烈?
    一戰的時間為1914至1918年,它是歐洲的戰爭史上破壞力最強的大戰之一。據統計,一共有多達6500萬人參加這場戰鬥,1000多萬人在大戰中喪生,2000多萬人受傷。當然,如果單純從數據來對比,這些紙面上的數據和二戰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可是我們再看一下以下的這些文字,看看您是否會改變最初的想法。
  • 德國在一戰中受到重創,為何完全沒有恢復,就匆忙發動二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陸軍對波蘭發動了閃電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要知道,德國在1918年剛剛經歷了一戰的失敗,整個國家還處於重傷未愈的狀態中。而這其中又以少壯派的德國軍官最為憤怒。要知道,德國在一戰中並不是完全被動挨打。在東西兩線巨大的作戰壓力下,德軍在一戰前期硬是和協約國軍隊打了個不分上下。在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後,德國東線的兵力開始向西線增援,德軍又開始在西線進行反撲。如果不是基爾港的水兵鬧事,引發了「德國十一月革命」導致威廉二世下臺,一戰恐怕還會持續上一段時間。
  • 德國為什麼不遺餘力地發動二戰?看看一戰後的德國,我們就明白了!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話說,1939年9月,納粹德國依託鋼鐵洪流,憑藉閃電戰術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拉開帷幕。雖說德國佬在二戰前期所向披靡,但最終還是戰敗,輸掉了戰爭。
  • 同樣是戰敗,一戰後德國出現革命,二戰後期德國卻能統治穩定?
    (魏瑪共和國正式稱呼的是「德意志國」) 說的這裡,有的人可能會提出一個疑問了,同樣是被戰爭搞得滿目蒼夷,為何二戰後期德國國內沒有出現像十一月革命這樣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呢?
  • 一戰末期德國國內普遍暴動,二戰末期,為何德國國內很少暴動
    在1918年到1919年間,德國國內爆發了「德國十一月革命」等一連串的國內暴動事件。這些事件不僅導致了德國在一戰中投降,更是讓德皇被迫退位。那麼,二戰後期的德國,同樣是兵敗如山倒,但國內卻並沒有爆發類似於「德國十一月革命」這樣的國內暴動事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一戰、二戰德國都堅持打法國,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
    在一戰、二戰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國太熱衷於打法國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已經準備好東擴了,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閃擊波蘭這一系列行為明顯看出德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向東,結果德國掉頭攻打法國,為什麼德國偏偏還要掉頭回來打法國? 而且縱觀法德歷史,德國都在堅持打法國,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皆如此。什麼仇什麼怨,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德國寧可兩線作戰也要打法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德兩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 拳打日本腳踢德國,從一戰用到二戰的平甲板驅逐艦
    事實上,在二戰時期,有不少艦齡達到二十多年,橫跨一戰與二戰兩場世界大戰的驅逐艦,默默在太平洋戰爭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就是美國海軍的似煙囪平甲板驅逐艦,考德威爾級、威克斯級以及克萊姆森級驅逐艦。威克斯級驅逐艦的大體設計仍然沿用了考德威爾級的構型,艦體設計,動力系統和武備基本一致,其反潛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強化,相較於考德威爾級,威克斯級改進了艦艉設計,更容易布置深彈發射裝置,考德威爾級驅逐艦和威克斯級驅逐艦中的少部分都參與了一戰,但是由於建造時間較晚,所以這兩型艦艇在一戰中並沒有大的作為,而且只有前21艘威克斯級驅逐艦趕上了一戰。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發動二戰的德國到底有多少兵力?陸上強國法國僅堅持兩個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中規模最大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捲入其中,造成5000多萬人的死亡,毫無疑問這是人類史上的一次大劫難,也很難想像,這次大浩劫竟然是三個軸心國國家(期間還有幾個小國,作用不大)挑戰世界和平的結果,德意日三個國家猶如將世界劃分為幾個大的戰場,德國肆虐歐洲,日本稱霸亞洲,而義大利顯然與另外兩個法西斯國家差距比較大
  • 德國二戰後共損失35%的領土,為何沒耿耿於懷,是覺得無所謂嗎?
    一戰的開始到二戰的結束中間共隔著31年,在這短短的三十年間,德國掀起了兩次世界大戰,也慘烈的戰敗了兩次,不僅蒙受了經濟和人口上的損失,更是直接丟失了35%的領土。德國的領土,從一戰前的54萬平方公裡,銳減至二戰後的35萬平方公裡。德國丟失的領土,大多被劃分給了波蘭,可我們從未聽說過德國與波蘭有過領土紛爭,德國也從未向波蘭提出過領土訴求,這是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