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到底戰死多少人?

2020-12-18 唐朝一秀才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血腥至極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持續4年多時間,波及15億人口,殘酷無比,被後世稱為人肉絞肉機。各參戰國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都用盡渾身解數,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軍隊投入這場絞肉戰中。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到底戰死了多少人呢?

一戰中的英軍

英國:英國是協約國的主力,於1914年8月4日參加一戰,並派遣遠徵軍赴歐洲大陸對德國作戰。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中,英國動員了570萬軍隊參戰,還有大批殖民地軍隊跟隨英軍作戰,僅印度殖民地就動員了130萬印度軍隊遠赴歐洲作戰。整個一戰期間,英國本土軍隊戰死了90萬,另有30餘萬的殖民地軍隊戰死,所以英國共戰死了120餘萬人。

法國:法國素來是歐洲陸軍強國,一戰爆發前法軍就有上百萬常備軍,是對抗德軍的主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軍本土一共動員了790萬人參戰,另有大批的非洲殖民地軍隊跟隨法軍作戰。

正在作戰的法軍

整個一戰期間,法國共陣亡了124萬士兵,這還沒有算上殖民地軍隊的陣亡。因為法國是一戰的主戰場,很多大型會戰都在法國本土上打的,所以法國平民也傷亡慘重。據戰後法國政府統計,持續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法國20到30歲的年輕人損失了58%,怪不得很多人都說一戰讓法國失去了一代年輕人。

俄國:沙皇俄國被稱為歐洲壓路機,陸軍龐大無比,為世界之最。整個一戰期間,俄國總共動員了1580萬人參戰,佔整個協約國總動員兵力的三分之一,冠絕諸國。俄國雖然動員的兵力多,但因為工業落後,軍工生產跟不上前線的消耗,很多俄軍士兵連步槍都配不全。所以俄軍戰力低下,被德國打的節節敗退,喪失大片土地。俄軍傷亡也是極高,總共陣亡170萬人,而且沙俄組織落後,統計數據也準確,據戰後推測,沙俄軍隊的傷亡應該遠超這個數據。

一戰中的俄軍

義大利:一戰爆發前,義大利是同盟國成員,和德國、奧匈帝國締結盟約。但是一戰真正爆發後,義大利卻背叛了同盟國,於1915年加入協約國,對德奧開戰。整個一戰期間,義大利總共戰死65萬人。

美國:美國是在1917年底參戰一戰的,當時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集團已經血戰三年,筋疲力盡。美國看準時機,果斷加入協約國,給同盟國致命一擊。美國參戰後,不到一年,同盟國就投降了,所以美國傷亡很少,僅陣亡5萬餘人。

一戰中的美國遠徵軍

德國:德國是同盟國的絕對主力,相當於以一國之力單挑英法俄三大軍事強國,關鍵還不落下風。德國不是敗在戰場上,而是敗在戰爭資源枯竭,後勤不濟上面。德國在一戰期間動員了1100萬人參戰,佔整個國家總人數的六分之一,陣亡177萬,是戰死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德國是戰敗國,本土受到蹂躪。所以德國平民也傷亡極多,達到760萬人。

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是同盟國的第二大主力,一戰的導火索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刺殺。奧匈帝國是面積僅次於沙俄的歐洲第二大國,人口眾多,工業發達,但因國內民族複雜,紛爭不斷,導致奧匈帝國在一戰戰場上表現很差,不僅打不過俄軍,連塞爾維亞軍隊都打不過。奧匈在一戰期間動員了900萬人參戰,陣亡120萬人。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因戰敗而瓦解。

一戰中的德軍

整個一戰期間,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共動員了6500萬人參戰,1000餘萬人戰死,2000多萬人受傷。而且一戰結束時,西班牙大流感爆發,流感被各參戰國軍隊帶回家鄉,導致4000萬人喪生。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德國一戰,二戰中戰死多少人?
    日本法西斯一共戰死了多少軍人。靖國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諭而建,供奉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軍等日本兵。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是日本不承認侵略的證據。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二戰,各參戰國被敵軍俘虜的最高將領是誰?
    大家都知道,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戰死沙場不是最可怕的,被敵軍俘虜才是最令人絕望的。因為戰死沙場是將軍的榮譽,而被俘則是恥辱。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參戰國被俘的最高將領是誰呢?保盧斯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為人沉著冷靜,擅長戰略策劃。1939年保盧斯擔任德軍第10集團軍的參謀長,負責波蘭戰役,因功晉升為中將。蘇德戰爭爆發後,保盧斯出任第6集團軍司令,率軍向史達林格勒進軍,在哈爾科夫一帶俘虜25萬蘇軍,晉升為上將。
  • 乘坐長春306公交車 讓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1914年6月:斐迪南王子被殺。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起戰爭。1914年8月:德國向俄、法宣戰併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1915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對於全世界而言,其實這一天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日。百年前的今日,德國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結束了令整個歐洲滿目瘡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從當時大使往來的電報、信件,各國領導人的傳記、回憶錄、文章,各國報紙,重新審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責任相關的種種觀點,試圖還原這場浩劫的「遠因」與「近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類經過半個世紀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擁有了飛速膨脹的生產力。也正因為工業革命,在不足百年的時間內,人類就創造出了超過此前數千年文明總和的物質財富。
  • 第一次世界大戰,你知道多少?
    德國與俄國的鏖戰開始了,東線戰場異常殘酷與激烈,西線的索姆河戰役與號稱鉸肉機的凡爾登戰役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殺戮戰場,無數人在戰火中掙扎煎熬,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名士兵受傷死去。隨著西線的戰事逐漸明朗,僵局終於被打破,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 第一次世界大戰:被遺忘的偉大戰爭
    上篇提要:從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到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共打了四年。戰場橫跨歐亞非三大陸,參戰人員約6500萬人,約2000萬人負傷,死亡人數超過1600萬人,曾經繁盛的歐洲打得殘破不堪,各國忙於收拾社會紊亂、經濟蕭條的殘局。
  • 二戰期間,各參戰國士兵打仗時都吃什麼?中國的看起來最心酸
    二戰期間,各參戰國士兵打仗時都吃什麼?中國的看起來最心酸 二戰是人類史上消耗最大的一場戰爭,對於各個參戰國的國力都是極大的挑戰,當然習慣上把義大利剔除。難怪有人說,第四次世界大戰將回到冷兵器時代,沒錢真的打不起仗呀。今天來看一下二戰時各國的士兵的夥食,中國的夥食排在最後。
  • 【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上)
    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民主國家之間的戰爭——破民主和平論
    從方法論上看,如果一個旨在研究如何避免戰爭、維護和平的理論,無法解釋世界大戰,就根本站不住。讓我們的目光回到80多年前。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暗殺是一次只殺死了兩個人的恐怖襲擊事件,但它竟然在1個多月後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把世界上3/4的人口拖入戰爭,讓1000萬人死於戰場,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假如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你是躲進山洞,還是去參軍打仗呢
    假如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傳統海、陸、空的作戰方式,也會融入更多的軍事核科技或者改變傳統的作戰模式。相比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運用的武器也會更加的先進了。這樣才會給予侵略者有效的打擊,以及作戰人員也是需要專業訓練過的精英才能勝任。咱們國家如今軍事武器的發達,可以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參戰國所運用到的武器加以對比。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法國的雪恥之戰
    世仇,指世世代代有仇的人、家族或國家。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被以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美國、義大利為首的協約國擊敗。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無可避免的嗎?
    人們總是能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內政外交方面的深層次原因按其輕重緩急、直接間接來進行歸類排序。數以百萬的軍人奉令奔赴戰場,在鏖戰中陣亡。讓他們奔赴疆場的決定和命令,絕非出自某種無名無姓的神秘力量,而都是由人做出並下達的。歐洲各國的民眾以及如工業家和銀行家構成的社會精英集團也並沒有做出開戰的決定,議會和記者也並未直接參與開戰的決定。
  •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名    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間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為何要主動參加,軍隊不行又派出勞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最初保持中立。袁世凱向全世界宣布,參戰國不允許在中國的領土領海,以及租借內進行交戰,並請求日本、美國出面擔保,中國的中立狀態。派兵不行,派人出去打工總可以吧!不僅可以省下大量的軍費,還賺各國的工資,相對於派兵來說,成本更低,日本也無權幹涉。剛開始的時候,袁世凱政府曾提出,派出30萬華工,並裝備10萬支槍,讓英國管理,但是這一提議,直接被英國拒絕。
  • 聊聊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些事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的一場世界級別的大決戰,生命損失,財產損失不可估量,讓參戰國家記住了血的教訓,要和平、進步、發展經濟,不要發動戰爭,戰則兩敗俱傷,和則共同進步。我們知道,歷史上總共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得不重提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士兵:不如戰死他國!
    說起上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畢竟中國也是當時的參戰國之一。中國在這場戰鬥中可謂歷經磨難,歷盡艱辛,最終勝利。而當時侵略我國的日本氣勢洶洶的來,最後卻灰溜溜的戰敗而去。當日本投降,中國戰勝的消息傳向世界的時候,每個中國人都激動不已,這是令人興奮,激動和難忘的時刻。
  • 我們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
    如果我說這世界上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因為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第三次世界大戰僅僅發生在好萊塢電影與遊戲中。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先來看看我們熟悉的那兩次世界大戰吧。(老規矩,文末有福利。)
  •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到底犧牲了多少人?
    戰爭的勝利是建立在我國士兵的屍體上的,這場戰爭,志願軍同朝鮮軍隊聯合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扭轉了朝鮮局面,但是鋼鐵戰士也是血肉做的,志願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相信有小夥伴想知道,這場戰爭究竟帶走了多少寶貴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