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 l 湖南人的霸蠻氣質是如何形成的?

2020-12-22 品質中國

以下文章來源於文史砍柴 ,作者十年砍柴公號

《鄉野與國士》是我寫故鄉的第三本書,比兩本起前《進城走了十八年》《找不回的故鄉》,此書寫得頗為艱難。

這艱難,乃是寫作時的境地、心態與年輕時大不同使然。《進城走了十八年》是一本對自己上大學前在故鄉長大的十八載時光的回憶,記錄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一個南方鄉村少年的經歷,這種散文筆法追求的是輕盈而活潑,有畫面感。因為是自己的故事,寫起來較為流暢。《找不回的故鄉》則是記述故鄉湘中一帶多被歷史所湮沒的人與事,寫作起來亦比較輕鬆。

寫作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時,我已是年過不惑,經歷了人生中最為煎熬與痛苦的時期。在過去的十年,父親和母親先後患重病,數次住院治療,且在三年之內相繼謝世。父母在世,我從未意識到自己已不再年輕,因為心中尚有一份童真氣;父母俱亡,一下子就覺得自己不再是以前的我了,歲月如流、馬齒徒長的中年心態日益濃烈。在這樣生活狀態、情感狀態大變動的時期,靜下心來寫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因為患病的雙親,我在過去的十年內必須一次次返鄉。得益於中國交通條件極大改善特別是北京到湖南的高鐵開通,我的返鄉較之以前,變得很便捷。從2010年春天父親患病送市人民醫院ICU搶救過來,到2015年4月父親去世,再到2018年1月母親患肺癌去世,這些年中,我每年要回湖南六七次。

頻繁的返鄉,使我有機會回到已經疏離多年的老家熟人社會,得以觀察親戚、族人、鄉鄰和老家同學的為人處事。他們身上有一種很明顯的性格、氣質,我年少時在家鄉生活卻渾然不覺。

任何一個地區都有不少質樸尚氣、堅韌執著的人,但在湖南特別是湘中地區,擁有這類氣質的人似乎比例很大。這類人的處世特點褒之可說是愛憎分明;貶之可用我老家的一句俗話形容:喜歡一個人願意割頭給他墊坐,討厭一個人屙尿也不朝他那方向。做事特點褒之可形容為敢於擔當、百折不撓;貶之則是傻大膽,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外省份的人看湖南人,大約就是兩個字可形容之:「霸蠻」。十八歲前我在老家時,對這點沒什麼感覺。而今離開湖南三十年,足履踏遍中國,與其他地區的人比較,我深感湖南人裡面有這種「霸蠻」氣質的確實太多了。和湖南人交往,評價其像不像一個湖南人,似乎就憑是否有這種氣質,沒有什麼統計數據可作支撐。

在湖南省內,這樣性格和氣質的人扎堆在一起,弊大於利。人際交往容易爭強鬥勝,往往到了不計成本的地步。如一個村或一個單位的兩人,為了一點過節,互相爭鬥十幾年,搞得兩敗俱傷,誰也不願意主動退步。「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在湖湘就很容易演變為鬥氣。曾國藩曾說過一個「挺經」的故事:湘鄉縣鄉下兩個挑擔子的人在只容一人過身的田埂上相遇,誰也不願意下水田讓對方先過去。——在那時候的湖南鄉下,農民多是穿草鞋或赤腳走路,下水田是常有的事,並不麻煩。兩人都不下田讓路就是不願意向對方低頭認輸,於是兩人站立對峙,從早晨耗到中午。對峙一方的父親見兒子遲遲不回,前來尋找,才打破這一僵局。

這種善「挺」的人如果走出湖南,到有文化差異的其他地區,就未必是件壞事。在艱難困苦時期,做大事或與人比拼,往往是意志力的較量,誰能挺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湖南人這種標識明顯的集體氣質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我以為最早不會超過明代中後期。因為從明初開始,才有大批江西等外省移民遷往湖廣。洞庭湖以南山區的移民與當地土著在爭奪、合作、通婚等過程中,外來的強勢文化勝過了當地的苗、侗、瑤等山地民族的文化,但也不知不覺地受到山地文化深深的影響,一種雜糅中原—江右講忠孝、重秩序的儒家正統文化和重然諾、輕生死、有血性的本地文化的民風民氣得以形成。

湖廣省在清康熙年間才正式分為湖北、湖南兩省。此前湖廣北、南兩地的民風應該已呈現較大的差異,只是不為外人注意而已。到了清鹹、同年間,這種原屬一省的兩地民風似乎已截然不同。湖北人以精明、通達而著稱,故有「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說,當是受湖北大部分地區是一望無際、土地肥沃、河湖密布而交通方便的江漢平原之地理環境影響甚大。而湖南呢?如錢基博先生在《近百年湖南學風》一書中所言:「湖南之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嶺,西接黔蜀,群苗所萃,蓋四塞之國。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嶺,灘河峻激,而舟車不易為交通。頑石赭土,地質剛堅,而民性多流於倔強。以故風氣錮塞,常不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風氣自創,能別於中原人物以獨立。」

封閉的地理環境造成湖南人普遍倔強,推崇「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小時候在老家常見到父母長輩問年輕人做某事:「你出不出得湖呀」,年長後才明白這句俗語是用能越過洞庭湖到外地闖蕩來指代有能力做成一件事。

可否「出得湖」成為湖南民間對一個人能力的衡量標準。然而在農耕時期,對大多數湖南人來說,有沒有「出湖」的機會才是最為重要的。明清兩代,湖南人不擅長出省做買賣,而能「出得湖」的,幾乎只能是少數通過科考出仕的精英,是陶澍、羅繞典、賀長齡、賀熙齡、曾國藩、胡林翼這樣的讀書種子。真正讓湖南人第一次大批「出湖」的是鹹豐初年因太平天國起事,湘軍應勢而起,湖南全省特別是湘中州縣的大批農民,扔下鋤頭,跟著同鄉的統兵官出省打仗。他們憑著一股不怕死的精神,去掙錢養家,博取富貴。這是循正常的科舉路徑不可能做到的事。許多人魂斷異鄉,活下來的一些人獲得了財富和功名,也開闊了眼界,歷練了本領。一些原本在鄉下平平常常的人,也做出了大事業。如,湘鄉的蔣益澧,是一位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文童,後來位列封圻;吾鄉邵陽的魏光燾,在老家不過是一名淘金工,入湘軍後積功一步步升遷,直至兩江總督;還有同族前輩李臣典,在家鄉為生計所迫而從軍,後立下了攻佔金陵的首功........

這些鄉野裡的普通人,最後成為「國士」,分析其原因難免容易犯倖存者偏差之病,但我依然以為,他們的人生成功與湘人獨特的氣質是分不開的。從此,湖南人「出湖」基本上循兩條路徑:讀書和當兵。

我年少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序幕,社會開始鬆動。此前,中國社會有著三十年清貧、平和而少流動的時期,我父母那一代人,絕大多數是沒機會「出湖」,甚至「出縣」的。包括我父母在內,這些人中間不乏聰明堅韌者。回想起兒時目睹鄉鄰為一隻雞、一棵樹、幾尺地起爭執,直至發生鬥毆的場景,我總會設想一下,如果這些人生活在曾國藩練湘軍的時代,沒準能跟著曾大帥出徵,做成一番大事,何必在鄉下為蠅頭小利爭個你死我活?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我在寫這些文章時,已不復當初寫《進城走了十八年》《找不回的故鄉》時的輕快、酣暢,總想把我對湖湘文化特別是湖南人特質的關注付諸行文之中,希望自己述說的那些從湖南鄉野進入廟堂之上的「國士」之人生故事,能給讀者帶來更深入的思考。想法一多,寫作時有筆端凝滯,一些問題沒說透,一些話欲言又止。這樣的寫作或許是賣力不討好,尚祈讀者鑑之、諒之。

繼湘軍興起之後,湖南人最近一次大規模的「出湖」是改革開放以來,大批年輕人出省打工、經商、讀書,這次「出湖」人數之多,遠勝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和湘軍前輩憑軍功博富貴不同的是,這次湖湘青年的「出湖」,我認為必將在經濟、文化、科技領域開花結果。姑且待之。

我也想以這本書來紀念先父先母。他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兄弟姐妹養大,他們無機緣「出湖」,他們的三個兒子今天皆已「出湖」。這當然主要是拜大時代之所賜,我不敢因此而自誇不負父母養育之恩。

相關焦點

  • 「霸蠻湖南人」明清木雕展正式啟動
    紅網時刻長沙10月26日訊(通訊員 胡晴 姜河)10月24日,湖湘明清木雕館暨「霸蠻湖南人」主題展啟動儀式在長沙市天心區太平老街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非遺處主任陳沙琳,天心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肖雄偉,省非遺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歐陽金保出席。
  • 金網商學 課程回顧|新消費時代,一碗霸蠻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
    9月16日晚,霸蠻品牌創始人張天一,為企業經營者們帶來《新消費時代,一碗湖南米粉的數位化之路》的深度解讀,以自己的創業經歷現身說法,帶領企業家朋友一起推開數位化轉型的「新大門」。張天一將霸蠻過去幾年的路徑總結成三條曲線:第一曲線,產品即內容在霸蠻出現之前,北京基本沒有湖南米粉,而且北方人習慣吃麵條,很多北方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米粉,那麼,如何改良產品去適應市場需求?
  • 「霸蠻」常德,憑什麼成為「湖南第三城」?
    原創 風物菌 地道風物 收錄於話題#中國2#湖南1#常德1#歷史2#地理2▲ 常德沅江水鄉風光。 攝影/陳敏捷-風物君語-「桃花源」裡的「霸蠻第三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 @長沙丨靠的就是這股子「霸蠻」
    長沙,是一座「霸蠻」之城。「霸蠻」,意為堅韌、敢作敢為,豪邁、不屈不撓,是長沙人獨有的精神氣質。從古至今,長沙人都以「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的性格聞名,以湖湘血性著稱。歷經千年積澱,「霸蠻」精神已經滲透到長沙人的血液與靈魂中,成就了長沙人敢想敢闖、熱情友善的內功。長沙人不僅有火辣辣的熱情,還有一股「霸蠻」的執著勁。這種執著,為長沙邁向更高水準的文明之城,全力打造美麗富饒幸福之城,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 哈弗大狗"霸蠻三郎"附體無畏挑戰正面剛
    眼下,就有一款在湖南炙手可熱的網紅SUV——哈弗大狗,新車上市兩個月時間即「橫掃」瀟湘各區域市場,備受用戶追捧,3/4刻度的哈弗大狗與刀剛火辣的湖南人英雄相「吸」。所以同樣散發著自信氣質的哈弗大狗,一下子就吸引了湖南人的關注。哈弗大狗的外觀設計理念,是從自然界感受力量,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轉化為設計元素,從而將力量感融入設計之中。
  • 十年砍柴:商人買頂官帽有何用?
    內容簡介《家國與世情:晚清歷史的側影》是著名文史作家十年砍柴的新近力作。本書既書寫了晚清名臣曾、左、李等,也書寫了諸多晚清歷史重要時刻的「另類人物」如毓賢、連文衝、耆英等。這些人或多或少具有家國情懷,但他們無力挽救王朝衰亡的局面,有些人內心充溢的道義優越感,卻反而害了家與國。作者以歷史人物的人際交往為著眼點,細微觀察和客觀審視歷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借一個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儘量還原晚清王朝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歷史路徑,解鎖了大清王朝終結的根源和迷局。
  • 【霸蠻社】活動第二屆「雀德」杯爭霸賽
    在湖南肯定是找幾個人搓麻將北京找不到老鄉打麻將?差「腿」?找到了老鄉沒地兒打?技癢的實在沒辦法?好久不打麻將感覺智商都降低了?這些都不是問題,桌子擺好了不差腿,來霸蠻社坐下搓一把!11月23日,霸蠻社第二屆「雀德」杯麻將爭霸賽,等你來戰此外,現場還提供桌球、電子遊戲各種酷玩遊戲奧伏牛堂將提供午餐米粉一份【活動地點】:東城區瀚海海運倉大廈B1樓13149撞球俱樂部
  • 白居易,一個具有暖男氣質的成功人士 十年砍柴專欄
    文_十年砍柴
  • 霸蠻米粉創始人張天一:「無界餐飲」時代正在到來
    作為霸蠻湖南米粉創始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他壓力倍增。僅2月份的供應商應付帳款就達到2000萬,60多家直營門店堂食卻被迫關閉,收入基本為零。"能活多久?可能也就三個月" 張天一說,通過發力數位化和外賣業務,霸蠻米粉的自救行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4年賺了5個億!
    02張天一花了幾年的時間,用他的實際行動打臉了無數曾經不支持他的人。2014年,北京大學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後的張天一,和幾個同學湊了10萬塊,在皇城腳下的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國貿附近),開了人生第一家伏牛堂,一家僅有37平米的湖南牛肉粉小店。
  • 軟體再出發 「多情」又「霸蠻」的長沙憑什麼?
    紅網時刻記者 劉馳鋒 長沙報導 如將「多情」又「霸蠻」的長沙氣質,遷移至城市社會發展的語境中,躍然紙上的,一定是這座千年古城始終秉承「軟實力」與「硬實力」並行發展的歷史脈絡。
  • 王右軍:逆風生長最霸蠻
    霸蠻的湖南伢子 「霸蠻」是湖南方言,指專注、執著,在困難中吃得起苦。來自湖南衡陽的王右軍自言性格中就有霸蠻的成分。他出身於一個教師家庭,父親是「全國優秀教師」。在清華讀書時,王右軍學習的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在當年包括現在都未必是最火的,從事這個專業的人真得有些不怕苦的精神。
  • 張天一:牛肉粉「伏牛堂」更名為「霸蠻」,餐飲+零售,估值5個億
    伏牛堂開業之初,因為地下一層地址不好,門庭冷落,張天一與合伙人憑藉90後對網際網路創造商機的敏銳直覺,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精準營銷,微博、微信、社區論壇中凡是標籤「湖南」的用戶,都成為他們的目標顧客,因為張天一是地道的湖南人,而米粉又是湖南著名的小吃之一,所以第一批顧客自然而然就是湖南人。
  • 網紅「霸蠻」牛肉粉1批次菌落總數超標被通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1批次「霸蠻」招牌黃牛肉粉抽檢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目前霸蠻牛肉粉方面尚未給出相關聲明。據了解,該品牌是由北大碩士張天一創立的網紅產品。
  • 霸蠻米粉入選哈弗案例背後:"無界餐飲"時代正在到來
    哈佛商學院於近期正式公布英文教學案例——《霸蠻米粉:強大供應鏈構築"無界餐飲"新格局》。據了解,哈佛商學院首創"案例教學法",由他們編寫的案例佔全球商學院案例使用量的80%,已成為西方商業研究的重要路徑。
  •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在很多眼中,大學生就應該畢業後找一份體面工作,才能對得起他的才學。身為90後的張天一與合伙人憑藉對網際網路創造商機的敏銳直覺,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精準營銷,微博、微信、社區論壇中凡是標籤「湖南」的用戶,都成了他們的目標顧客。張天一的一篇自述《我碩士畢業為什麼賣米粉》在朋友圈被瘋轉,隨後他與他的伏牛堂成為熱門,逐漸火爆起來。
  • 霸蠻的廩嘎人——我的二十六年廩人文化研究感悟
    正如我們鳳凰人、原中宣部副部長劉祖春講:「這裡的人比這裡的山水更美,是從血與火鍛鍊出來的性格。他們生命中,始終潛存著一種外地人不易理解的強大的內在力量。」這種內在力量,我把它叫做「霸蠻」。正是這種「霸蠻」力量,支撐著我從一九九〇年至今,我對廩嘎土家族歷史文化研究了二十六年。九〇年——九八年,我用了八年時間,寫了本小冊子《鳳凰土家族史話》。八年,相當於中國人民對日抗戰時間。書出後,有讚揚,有貶毀。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他說,看到周圍的人擠破腦袋去當公務員,去投奔世界500強,他覺得「沒意思」。一帆風順地參加工作,然後買車買房、結婚生娃,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的是折騰,要的是創業。「喜歡吃」,是他創業的初心。然而讓初心變成事業的,是他死磕不服輸的「霸蠻」精神,是湖南人「土裡刨食」的能力和毅力。
  • 聽說:湖南米粉,天下第一?
    在嗦粉上,哪個湖南人都能跟你說出一二三四個講究來,什麼底料熬什麼湯、什麼碼子配什麼粉,在湖南的地界上,外來粉甭想立足。錘完外面的粉兒,湖南米粉在內部也得爭個一二。在常德米粉的門派裡,「霸蠻」合該擁有姓名,4年賣了1000多萬份,直接將地道的湖南米粉送上了千萬人的飯桌。
  • 一句話表明你是湖南人,你會說什麼?
    三湘四水的靈動多彩,蘊育著激越衝突型的文化思想,也孕育著霸蠻文化屬性的湖南人。一句話表明你是湖南人,你會說什麼?方言版1、你要哦該咯!長沙人說「你要哦該咯」,就是說你想怎麼樣,有挑釁的意思,對方很多時候會回一句「你又要哦該」,注意,第二個人說的時候聲音會比第一個人高,然後爭吵就升級了!2、撮巴子長沙人說撮巴子的時候要看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