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雯接受心探索採訪:身體的自然呈現就是美

2021-01-18 遇見心自在


林雅雯
林雅雯是臺灣前雲門舞集資深舞者,
為臺灣及大陸「脈輪舞動」體系創始人
很多目前活躍在大陸的很多身心靈舞動導師
都是她當年的學生。

◇◇

雅雯即將在上海開始〖心靈舞者〗4天工作坊,
這是一個「以舞入道」的心靈旅程。

點擊查看課程信息

◇◇

林雅雯:身體的自然呈現就是美

採訪、撰文|張看看
刊於|心探索雜誌78期

我沒有特別在外在上要求自己,我要在身體行為舉止上像個女人。當它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時候,那樣的特質不是因為裝出來的,不是要去扮演一個很有魅力的女人,而是讓內在的女性能量自然流動,她就會被看見。

【嘉賓】林雅雯

脈輪舞蹈創始人,前雲門舞集舞者,師從林懷民,倫敦密薩克斯大學編舞碩士,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

心探索:林懷民在書裡寫到一段話——他問,「洗完澡,會在鏡子面前看自己裸體的朋友,請舉手。」臺下總是凝著緊張的靜默。偶爾有一兩個人舉手,也是遲疑的。談身體,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尷尬。在面對自己身體最真實的樣子時,我們為什麼會感到尷尬,怎麼打破這種尷尬呢?

林雅雯:這可能來自於我們對身體的批判,來自人格、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的制約,尤其是原生家庭的教育,女孩子要表現得如何才可以稱之為端莊、優雅,這樣的觀念可能會根深蒂固地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打破這種尷尬,需要先打破舊有的負面觀念,再去建立新的對身體的正向評價。先認可自己的身體,學著從你的內在讚美身體,美是沒有定義的,無論你對自己的身形評價是什麼,它就是真實的美,不是只有像超模那樣的身材,才能叫作美,才可以去展現你的美。

心探索:怎樣讚美身體呢?

林雅雯:比如洗完澡站在鏡子前面欣賞自己的裸體,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可能一開始會不習慣,會有批判說,哎呀,我的臀部怎麼那麼大?我的腿怎麼那麼粗?通常我們有這樣的評價,是因為跟別人比較,才會有所謂的太粗、太胖的概念。但當你回歸到自己的時候,沒有比較,接受它真實的樣子,這就是讚美。

 

心探索:你之前觀察到我的站姿,習慣重心落在左腳,你解釋說左腳是聯結母性能量的,這樣一種身體姿勢上的判斷,經驗來源哪裡?

林雅雯:這是國外的一項科學研究,人的大腦分左、右腦,它們分別交叉影響我們的兩半邊身體,從而影響身體行為模式。我們的左腦交叉影響右半邊的身體,右腦交叉影響左半邊的身體。左腦是理性的、組織性的、結構性的、分析性的。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狀態是一種陽性的表現;右腦相對來講,比較圖像化、非語言類的、感性的、比較柔軟的,這樣的一種特質就是比較女性化的存在。

心探索:你是專業舞者,有著妖嬈迷人的身姿、溫柔如水,非常女性的一面,但同時看到你有非常陽性狂野的一面,你是如何調節、融合身體的陰、陽兩性的?

林雅雯:以前的我是非常不認同自己的女性身體的,我記得3歲時候的一張照片,我穿著短裙,媽媽幫我打扮成小洋娃娃的樣子,那個照片看著很可愛,其實我的表情是一副要哭的樣子。我從小就不喜歡穿裙子,穿褲子的時間多過於穿裙子,我比較外向,男性特質比較強,好動的特質多過於女性陰柔、安靜的特質。 

一路走來,我跳舞,上了很多的課,慢慢去認識自己的女性身體。當然一開始很多人也會認為,不會呀,你很女人呀。藉助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建立內在對女性的認同,慢慢的那種感覺就發展出來了。通過後來的學習,我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兩股能量,陰跟陽,就是你的內在男性跟內在女性的能量,我用這樣的關係去觀察平常的我,比如工作的時候,我的陽性能量會出來支持我;平時跟不同的人溝通或者相處的時候,我的女性特質就會出來協助我。我沒有特別在外在上要求自己,我要在身體行為舉止上像個女人。也許當它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時候,那樣的特質不是裝出來的,不是要去扮演的很有魅力的女人的角色,而是讓內在的女性能量自然流動,她就會被看見。

心探索:一個女人真的要做到毫無顧忌、勇敢地把自己妖嬈動人、風情萬種的身姿表現出來是很難的。

林雅雯:「妖豔」是人類用語言去定義外在展現時才有的詞,「妖豔」本身並沒有好的或者壞的,對的或者錯的,高貴或者低賤這樣的評判。它就是一種不同能量的展現,人會有這樣不同的狀態,有時候你會安靜,有時候你會很好動,這是自然流動的狀態。我們不允許那樣一個「妖豔」的面向出現,也許因為它曾經在道德價值觀上被批判,被壓抑了。當你女性的一面被壓抑的時候,能量就會受阻,卡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可能就產生或者生長出另外一種被扭曲的身體行為模式,比如駝背含胸、習慣性使用右半邊身體,走路男性化等,久而久之甚至會影響到健康的層面。

心探索:身體行為舉止比較男性化的女性如何練習展現自己的女性魅力?

林雅雯:除思維上的改變之外,身體層面實際性的改變,可以透過對身體特定的使用方式的訓練來改變。很重要的一點是放鬆你的腰和臀,女人跟男人身形上的最大差異除了胸部之外就是腰跟臀,女性骨盆相對於男性比較圓潤,比較大,這其實就是女人的保障,讓人家會覺得性感。從人體七大脈輪上看,腰、臀的部位就是海底輪和臍輪附近,海底輪代表肉身實質的存在,也就是認同自己的身體,臍輪代表了生命能量,也就是情感,包含性能量的流動與滋養等。讓你的腰、臀放鬆,放柔軟,讓身體的能量像水一樣地流動,自然而然地,這樣的女性特質就會展現出來。

平常可以學習跟自己的身體對話,看到它的美,去讚美它:「臀部你好美呀!謝謝你這樣支持我。」跟它講講話,就好像你跟另外一個朋友在講話一樣,去和它溝通,身體的內在是會有感覺的,自然而然地,你的身體受到了正向的鼓勵,各個部位就會從不同的面向去支持你展現出女性魅力的一面。

 

——————————————第9K————————————————-

林雅雯:回到身體的家

採訪、撰文|張看看

 

頭腦害怕失控,它擔心一旦把主權交給身體,就失去自己的主導權了,所以很多人只信任頭腦,失去了跟身體聯結。暫時放下頭腦去和身體聯結,會幫助你打開通往身體的感知力那扇門,回到身體的家。

 

心探索:你曾經是一名職業舞者,非常熟悉如何運用肢體動作來表達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這些都是經由大腦指導身體來展現的。現在你提倡的卻是聯結身體,儘量放下頭腦層面的想法,讓身體的能量來帶動肢體表達,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

林雅雯:我參加了一些從肢體動作層面帶入自我覺察的課程。一天晚上去上課,老師說,我們今天來做一個通過舞蹈來自我覺察的靜心。我一聽馬上傻眼了,那時我在雲門舞集從早到晚排練,已經跳了一整天的舞了,膝蓋因為疲累有一些酸痛,一開始很難進入音樂,頭腦下意識地說,不要動太大,因為我的身體很累了,根本不想動。

 

舞蹈進行到一半時,老師引導我們,現在請你們放掉頭腦,讓自己完全地融入舞蹈裡面,忘記你這個人,忘掉那個跳舞的人,你就是那個舞蹈。忽然間,我不曉得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看著我的身體在那個當下,進入一個好像催眠的狀態,它開始往上面蹦,往下面鑽,強烈地上上下下躥動,甚至在地上打滾,我的手開始猛烈地拍打地板,我的大腦觀察著這樣的一種狀態,我的內在很驚慌、很恐懼,我開始吼叫哭喊,不曉得我的身體發生了什麼事情。

 

坦白說我3歲學跳舞以來,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經驗。我本身是舞者,對自己的身體比一般人了解太多了,我怎麼可能經歷到這種身體失控的狀況?我在那個當下非常害怕,我忽然間不認識自己的身體了,它怎麼跟我「分家」了?而是自己蹦蹦跳跳?

 

心探索:一般人很難有這樣頭腦和身體「分家」的奇妙經歷吧?我們怎麼能做到放下頭腦,回歸身體呢?

林雅雯:這是因為頭腦害怕失控,它擔心一旦把主權交給身體,就失去自己的主導權了,所以很多人只信任頭腦,失去了跟身體聯結,當身體發出一些病變的信息時仍無知無覺,直到身體垮掉,無法正常運作為時已晚。我們已經太習慣活在頭腦裡面了,用頭腦去掌控所有的事情。很多時候,失控是不被一般的道德價值觀所允許的,怕做出什麼胡亂的事情來,但允許自己放下頭腦,不是你什麼都不管,而是放下之後,你仍然帶著觀照的心,看著這一切發生。暫時放下頭腦去和身體聯結,會幫助你打開通往身體的感知力那扇門,回到身體的家。

 

心探索:身體可以不受頭腦的控制,怎麼理解呢?難道身體有自己的主張嗎?

林雅雯:美國一位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萊恩曾經研究過,其實我們人類的大腦是三位一體,第一位爬蟲類腦,就是我們的生存本能,控制著血液的流動、呼吸、心率、體溫,這都不是一般我們認定可以用大腦控制的。第二位腦稱為邊緣系統,所謂的哺乳類腦,就是本能與情緒的腦。第三個腦叫做心腦皮質,只有在人類這種高等動物中會發展出這種腦,可以開始思考的大腦,例如我們可能會有心機,會有計劃等更高模式的思維。

 

身體比較偏向於前面的兩位腦的狀態,所以身體也是有記憶的。我在舞團的時候,需要從學習和記憶動作開始,記動作你肯定要用到第三位大腦,經過一個階段學習,慢慢將動作內化到身體的層面時,就成了身體的記憶了。學習了一支舞蹈,排練完成之後,上臺演出,你不可能每一次都會透過大腦去搜尋,這是第一個動作,接第二個動作,當時、當下你根本沒有時間用大腦傳達指令到身體,然後再去做動作,這樣你可能就落拍子了,可能就跟不上團隊了。但是你的身體會自然發生,會自己把動作串起來,有好幾次,可能那段舞我很久沒跳了,頭腦再怎麼回憶,也只能想出一兩個動作,就在我比劃的同時,忽然間我的身體就自然地串到下一個動作,我一下就記起來整段舞蹈,這就是身體的記憶,不是用大腦去記憶的。

 

類似的經驗比如綁鞋帶、騎腳踏車、開車,運用的都是身體的記憶,當你內化到身體層面之後,你的大腦完全不用傳達指令去指導身體,第一步先如何,接著第二步又做什麼,你的身體完全可以遊刃有餘進行。也有一種說法,一些未釋放的情緒會特定地被記錄下來,存儲在身體的某些部位。

 

心探索:不好的情緒存儲在身體上,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存儲,不記憶?

林雅雯:這是你無法控制的,當情緒不被允許去完成的時候,就會儲存在身體裡面。情緒是一種能量,例如「憤怒」,如果你拿掉人們用來界定這股能量的字眼「憤怒」,它在身體上的展現是力量,當你很憤怒的時候,呼吸會急促,你開始握拳,身體開始緊繃,好像蓄勢待發,隨時都可以打出一拳。

 

很多人提到情緒管理,我不這樣認為,情緒可以通過身體的管道,被疏解,被允許表達出來,而不是被管理。管理就是當你的憤怒來臨時,在當下那種狀態,你的情商很高,控制不讓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但憤怒產生的能量還是存在的。你的身體會自動儲存未被疏導的能量,你無法從頭腦的層面去設定,只有去允許它,疏解它,理解它,觀察它,引導那股能量在恰當的時機經由身體管道轉變或呈現出來,比如到無人的地方動起來,或者發出聲音來,允許能量有一個出口,慢慢地那個內在的能量就會有所改變。

 

心探索:心靈成長中的覺知、冥想、靜心都是靜態的方式,看起來這些都是頭腦的事情,到底心靈成長跟身體有什麼關係呢?

林雅雯:你要修行、要靜心、要冥想,請問你的身體可以不參與嗎?身體是靈魂或者靈性的載體,也就是說它是你的工具,是你在這個三維度空間的家。

 

從身體脈輪的系統來講,由下往上(由海底輪往上到頂輪)是一個解脫之道,由上往下(由頂輪往下到海底輪)是顯化之道。顯化就是把無形無相的東西慢慢落實下來,創造出來,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比如建築一棟房子,由最初的創意到最後變成有形的實體。由下往上的解脫之道,就是要從這個物質實相的世界,一路抽絲撥繭,完全回到意識形態的過程。

 

修行是雙向的,你要往上修,但是同時你知道身體的重要性,它是你的地基,可以協助你往上走,而不能一味地否定它。一個人根本沒有處理好人的事情,怎麼解脫?如果你真的要修行,在生活裡修,而不是去閉關,坐在一個山洞裡,我想通了,我悟道了,但是搬回都市,跟一群人相處了三天,情緒又爆發出來。入世的修行才是更高的修行。


撰文:林雅雯|能量律動引導師

註:<靈妙體與肉身體>

靈魂停駐在兩種身體中──靈妙體和肉身體。肉身體是由塵土與水所構成,所以會隕落、會死亡。但那些由細微如絲狀的思想、感受、振動所構成的靈妙體,則會繼續。這些由細微能量所構成的靈妙體和靈魂,會再一次地踏上另一個旅程,再一次地進入另一個肉身體,展開新生。

參考書目:「脈輪能量書:回歸存在的意識地圖|奧修|生命潛能出版社 」 

雅雯帶領
〖心靈舞者〗工作坊
喚醒你的內在舞者

最新的工作坊時間:
<初階>
@上海 9月7-10日(4天) 
<高階>
 @上海 9月13-16日(4天)
〉點擊了解詳情〈

前「雲門舞集」專業舞者長達八年舞臺經歷,「脈輪舞蹈」創始人,大陸及臺灣將舞動訓練整合運用到身心成長第一人。最高學歷英國倫敦密薩克斯大學編舞碩士學位,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與文大教育推廣中心特聘講師。

林雅雯,為大陸和臺灣地區身心動態感知訓練的開創先驅,兼具表演和教育長項。自幼習舞,出身於文化家庭,接受中西式教育,於二十五歲那年,走上心靈成長道路,透過書籍自助修行,並遠赴印度、南美、美西、歐洲各國,跟隨多位國際知名身心靈大師學習。雅雯融匯所學與領悟,結合身心整合教育理論,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身心動態感知課程。 

擁有四十年以上舞蹈專業、二十年以上教學、2000 小時帶領團體、500 小時給予個案經驗。教學範圍涵蓋舞蹈專業與身心動態感知領域,包含:西方舞蹈技巧、舞蹈即興創作、肢體開發、感官復甦、呼吸療癒、身心開發、動態感知覺察、脈輪舞蹈、專業舞者、心靈舞者及師資培訓等。 

於 2007 年創辦「林雅雯·脈輪舞蹈」,是大陸及臺灣將舞動訓練整合運用到身心成長課程第一人。近年來,活躍於兩岸,藉由她帶領的身心動態感知訓練而在身心內外受益的廣大學員,對於雅雯和她的課程推崇備至。 

因為雅雯在課程內外流露出的暢達真性情,曾被學員驚呼為『最真實的老師!』,同時也因為兼具教學與演出實力,被喻為『東方心靈舞后』。其專業、嚴謹和不斷擴展完善的訓練體系,受到眾多身心課程帶領者的認可,兩岸幾乎所有從事有關脈輪舞蹈的導師都曾跟隨雅雯學習過。 

雅雯期許,將個人的生命經驗和體悟持續帶入課程,並將課程內容普及化,讓一般大眾也開始去意識到,如果我們在平常就能帶著覺察與觀照的心來過生活,將會創造很多美好的轉變。雅雯同時也對身心動態感知訓練之發展有著深遠的願景,盡心期許將此願景推廣到學術教育及企業界。◇◇◇

此為【遇見心自在】公眾號主辦課程
我們帶著真誠的心邀請高品質老師
與你一起遇見心的全然自在

-- 遇見君 愛迪

相關焦點

  • 心探索採訪林雅雯(1):身體的自然呈現就是美
    林雅雯:身體的自然呈現就是美 採訪、撰文|張看看刊於|心探索雜誌78期我沒有特別在外在上要求自己,我要在身體行為舉止上像個女人。當它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時候,那樣的特質不是因為裝出來的,不是要去扮演一個很有魅力的女人,而是讓內在的女性能量自然流動,她就會被看見。【嘉賓】林雅雯脈輪舞蹈創始人,前雲門舞集舞者,師從林懷民,倫敦密薩克斯大學編舞碩士,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心探索:林懷民在書裡寫到一段話——他問,「洗完澡,會在鏡子面前看自己裸體的朋友,請舉手。」
  • 林雅雯2019年課程表及總覽(更新)
    兩個課程相同的是,都是經由身體來進行深入內在探索,達成身心成長。兩個課程都不需要有任何舞動基礎,也不需要任何「舞蹈」動作規範。兩個課程側重點不一樣,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誰適合「心靈舞者」課程 對舞蹈「心嚮往之」,但又不想學習規範動作或技巧性舞蹈有舞蹈基礎,但希望深入了解舞蹈與心靈的互動關係與身體失去連結,但意識到身體對身心靈發展的重要性是長期心靈舞蹈的愛好者,期望更有系統的學習在心靈成長中,希望找到一種能夠貼近內心、探索內心的方式
  • 林雅雯分享心靈舞動
    ◆喚醒你的內在舞者◆{ 寫在前面 }這是一個「以舞入道」的心靈旅程四天,26個小時,一場為持續內在探索、渴望靈魂綻放的夥伴們準備的舞動盛宴。在這裡,顛覆「舞蹈」的所有既定規則,只遵循心靈自由抒發的真諦。
  • 林雅雯·脈輪舞蹈身心訓練系統介紹
    本系列主要針對心輪、喉輪、眉心輪和頂輪進行深入工作。幫助您:-開啟愛的能量,和給與及接受愛的能力-學習愛自己與接納自己-享受生命的優雅與恩典,發展慈悲的力量-自在表達,無限創造-加強表達與聆聽的能力-開發和加強直覺力,原創力和想像力-加強與真我的連接,並依照真我的意願生活-經驗高頻能量,探索和表達內在的神性
  • 林雅雯:與我的內在舞者相遇
    我從三歲就開始跳舞,對我來說跳舞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當身與心沒有處在合一的狀態下跳舞,如同沒了靈魂的軀殼,行屍走肉般的苟言殘喘。這就是我在人生最低潮時的真實體驗。 沒了靈魂,跳舞也失去了意義。直到我放 下繼續扮演一個「專業舞者」的角色,不再把舞蹈只當作一份職業的那一刻起,我才再次的與我內在的舞者相遇。
  • 林雅雯:心靈舞蹈,就是回歸到人類最初
    身體的舞動也幫助人類連結生理與心理,在跳舞的同時,感覺內在的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藉由肢體表達出來。所以舞蹈也可以幫助個人達到健康及身心平衡的功效。心靈舞蹈,就是回歸到人類最初對舞蹈的本能需求與自我表達的能力。我們將這種連結身體、心靈與內在情感的舞蹈稱之為心靈舞蹈,或舞蹈靜心。
  • 香港駐成都經貿辦主任林雅雯:繼續做好川港合作「橋梁」
    香港駐成都經貿辦主任林雅雯:繼續做好川港合作「橋梁」 2017-02-24 14:01: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香港駐成都經貿辦主任林雅雯:川港合作迎來新機遇
    香港駐成都經貿辦主任林雅雯:川港合作迎來新機遇 掃描二維碼,觀看H5「川港24小時穿越空間的『愛戀』」。     ●對話  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林雅雯選擇在成都慶祝這個紀念日。她如何看待川港這些年的互動?對川港兩地交流交往有何祝願?6月30日,林雅雯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 林雅雯: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有新機遇
    人民網年度赴港主題採訪的其中一站來到香港特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林雅雯就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已有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接受了本網專訪。  科技創新需要「官產學研」共同推動  人民網:香港創新科技署一直致力於引領香港成為以知識為本的世界級經濟體系。請您介紹在此方面開展的重點工作?
  • 探索蔻心草費加羅國際美妝大獎背後的品牌故事
    美成就美力!美是一種態度,是堅持而改變,是內外兼修溫柔而強大。 在剛剛結束的2020美容業界權威榜單——費加羅國際美妝大獎頒獎活動中,草木心化妝品公司品牌蔻心草斬獲2020費加羅年度基底煥顏美膚人氣獎。
  • 戶外探索課程(小學) | 走進帆船世界 探索自然裡的未知(組圖)
    自然教育家約瑟夫·克奈爾在被譽為「自然教育聖經」的《與孩子共享自然》一書前言中說:  「花開得美,天高任鳥飛的恩寵,風在林間的呼嘯……在生命的倏忽間,大自然以其獨特的方式觸動著我們每一個人。自然以其神秘與純粹的美,啟示著我們生命的偉大!  我從來不曾低估與自然接觸,並融入其中那一時刻的價值。我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中得知:我們對自然深度探索的體驗中,更真切地感知了自然界的奇幻與曼妙。」
  • 美的鷺湖:到花海邂逅奇遇 在營地探索自然
    作為佛山唯一入選國家旅遊局《2016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名錄》的景區,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奇幻花海的體驗,還有營地項目、異國風情等多個玩點,成為親子旅行、春遊踏青的好去處。    美式營地體驗住宿新玩法   在白鷺湖邊伴星月而眠、隨鳥鳴而起,享受美式營地的自由氣氛,跟孩子一起親近和探索大自然……來到美的·鷺湖汽車營地,這一切都能成真。
  •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接受美媒的電視採訪,講到...
    【拜登接受採訪突然語無倫次】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接受美媒的電視採訪,講到一半時突然思路混亂,開始語無倫次起來。在主持人的提醒下,拜登才想起來自己要說什麼,採訪才得以繼續下去。據美國廣播公司(ABC)此前報導,拜登此前曾在多次公開講話中有些內容前後矛盾,且時有口誤。
  • 伊藤美誠在日本接受採訪:陳夢的主管教練馬琳臨場指揮太過分了
    中國桌球國家隊女隊教練馬琳,絕對是一個傳奇人物:1)球員時代拿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男單金牌,並且是世界盃之王,可惜就是沒有一個世錦賽男單冠軍,因此無法成就大滿貫。馬琳,王皓,王勵勤三個人的成就是一樣的,18個世界冠軍,但都不是大滿貫。
  • KeyWear 『藝境探索●美麗新境』春季趨勢時尚秀
    KeyWear 2018 KeyWear「藝境探索●美麗新境」春季趨勢大秀,04月14日在麗星郵輪盛大舉辦,此次邀請凱渥名模展演KeyWear 2018全新春夏系列新品及高級訂製服,完美呈現服裝時尚美力,驚艷現場800名頂級貴賓。
  • Skyhand:自在運動無限探索,你的身體自有答案
    Skyhand:自在運動無限探索,你的身體自有答案 Skyhand是致力於面料舒適度和科技感的運動品牌,帶來愉悅穿著體驗的同時,鼓勵消費者釋放身心,無所拘束地塑造自我。
  • 林雅雯的生命故事:我如何走上心靈舞動的教學
    歡迎進入&lt; 林雅雯心靈舞動學院 &gt;前臺灣『雲門舞集』資深舞者兩岸三地將舞動訓練整合運用到身心成長第一人10+年身心靈課程帶領· 源頭 ·我從1998年開始看印度靜心大師的書,他算是我第一個靈性導師....身為一個肢體工作者,對身體的敏銳度本來就高於一般人,所以關於印度靜心大師提及「活在當下」與「臨在」的議題,每每讀到我都很有感覺,因為舞蹈本身就是最當下臨在的。它含有存在主義裡所提到的,即席的、稍縱即逝的、以及無法重來的特質。
  • 伊藤美誠接受採訪:世界盃女單冠軍,我來了!中國女乒變陣備戰
    日本選手伊藤美誠應邀參加,她正在農村爺爺家鄉下備戰,接受採訪時說道:我的目標自然是世界盃女單冠軍我的神,難道狀態還不夠好,伊藤美誠,就問你怕不怕呢?,給了伊藤美誠研究針對的機會;而伊藤美誠近期練就了什么九陰白骨爪,我們不得而知。
  • 伊藤美誠戴著口罩接受採訪卻被網友吐槽:戴反了
    北京時間2月26日,在國內最大的桌球論壇,伊藤美誠戴著口罩接受日本媒體採訪卻被網友吐槽「戴反了」,引發球迷們的強烈關注。從照片可以看到,伊藤美誠戴著的口罩非常大,幾乎遮住了除眼部和額頭之外的臉上其他部位。
  • 預告 | RAYSONIC新品發表會:「漫遊自然、理性現代」暨臺中展廳開幕慶典, 探索工藝美學與現代都市家居生態
    未來理念設計、精湛工藝表現,由RAYSONIC與近境製作唐忠漢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美學饕鬄盛宴,能量滿滿,即將呈現。375-377號國聚花園御所(純手工鍛擊銅板工藝與伸保系統板材的融合,呈現華麗迷人,令人嚮往的入口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