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李白:青蓮劍仙的俠客行

2021-01-10 楊哥論歷史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俠客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中李白借信陵君結交侯嬴和朱亥兩位俠客的故事,抒發了自己對俠客的仰慕之情,同時也表達出詩人對執劍天涯並立功於世的嚮往。

金庸先生的小說《俠客行》也是以此詩作為總綱,最後還將它化為絕世武功「太玄經」,此功法把外家功法、內家功法、輕功合而為一,並能自動打通經脈使人百穴歸一,威力之大,可藐視天下武學。金庸先生能給予此詩這麼高的評價,恐怕不止是佩服李白詩寫的好這麼簡單,很可能是對李白劍術的認可所致。

在我國唐代,俠客風曾流行一時,據說李白從小受此影響頗深,《新唐書文苑傳》記載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李白自己也在《與韓荊州書》中這樣說過:「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這短短的幾句自白,可以看出李白文武皆有所成。

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中說李白曾拜師於唐代第一劍客裴旻的門下,並附會說李白劍術排名第二。這裡的真實性至今仍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李白肯定會劍術,而且絕不會太差,魏萬在《李翰林集序》中就說:「少任俠,手刃數人」。

李白自年少時就做過道士,對道家的思想頗有見地,這也與他習武好劍有著直接的關係。李白曾有位老師,名叫趙蕤 (ruí),是位傑出的縱橫家,李白的道家思想和豪俠的作風都是師承於此。

我們讀李白的詩歌可以發現,文中含「劍」字的地方數不勝數。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過自己二十五歲時就「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可見李白是經常隨身佩劍的,加上李白常年遠遊,以劍防身絕對馬虎不得。

由此看出,稱李白「劍仙」一點也不為過,此外因他號青蓮居士,所以就有如今流行的「青蓮劍仙」的美名了。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 | 李白《俠客行》
    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 遊俠精神踐行者:李白為何會有俠客夢?《俠客行》有何特別之處?
    遊俠精神踐行者:李白為何會有俠客夢?《俠客行》有何特別之處?從古至今「俠」都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如果將「俠」字當做動詞來看,指身懷絕技或高超武藝,又願除暴安良、見義勇為之人;當將其當做名詞之時,就是一種能夠舍己助人的高尚品德,以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崇高精神。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李白的俠客夢
    在他眼裡,孟浩然此次之行快樂的很,如果是他,恐怕笑還來不及,又何必徒增傷感呢?在此前李白已遊歷多處,山河遠闊,更使其性浪漫。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
  • 朱韻《俠客行》:獨特女聲,詮釋李白俠客夢
    2020剛開年,時下大熱的網遊《王者榮耀》請來頂流藝人吳亦凡,打造了一首「李白英雄主打歌」,就叫《俠客行》。只見李白在屬於他的漫畫形象裡,變成了高鼻梁、尖下巴、髮型炫酷的翩翩少年,左手持劍藏於背後,右手舉著吳亦凡做封面的專輯,歌名還是他的一首詩。 吳亦凡的《俠客行》留給聽眾評判。說回李白,在他諸多代表詩作裡,《俠客行》是最受後人推崇的一首。
  • 王維的《少年行》VS李白《俠客行》
    《俠客行》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 李白的一首《俠客行》,成就了多少「中國風」?
    2020剛開年,時下大熱的某網遊請來「頂流」藝人吳亦凡,打造了一首「李白英雄主打歌」,就叫《俠客行》。 只見李白在屬於他的漫畫形象裡,變成了高鼻梁、尖下巴、髮型炫酷的翩翩少年,左手持劍藏於背後,右手舉著吳亦凡做封面的專輯,歌名還是他的一首詩。 吳亦凡的《俠客行》留給聽眾評判。
  • 李白的《俠客行》,重溫每個人心中的武俠夢
    我們經常聽說唐朝有三絕,而且還是文宗皇帝親自向全國詔書御封,這''三絕''是: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眾所周知,李白的詩歌揚名天下,甚至連三五歲的兒童都能背上一兩首,但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李白的劍術也是了得,他的一生中除了詩詞和酒之外,同樣醉心於劍術,真正做到了詩不離口,劍不離手。
  • 名垂千古的詩仙,放蕩不羈的俠客,李白究竟有何魅力令人神往?
    每一位從少年時代走過的人們心底,都藏著一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梁山夢,而這同樣也是李白的夢想。「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少時的李白曾隨家人長期居住於蜀中,從小性格就收到蜀中浪漫氣息的影響。相傳後來李白曾隨唐朝劍聖裴旻(他的劍舞和當時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並稱為「唐代三絕」)學習劍法。功成之後頗有醉劍風範,被譽為青蓮劍仙。
  • 南構李白俠客行|字體類型裡「最狂放不羈的字體」!
    南構李白俠客行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幾百年前做的好壞,沒那麼人猜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哈哈,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首李榮浩的音樂吧。今天呢,就要給大家介紹一款字體,叫南構李白俠客行字體。
  • 李白這首《俠客行》,帶我們重溫金庸先生的「俠客」風採
    世人都曾有俠客夢, 日思夜想得久了,於是便在心中有了一片江湖,幻想一人一馬,執劍走天涯,快意恩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好不自在。李白這首《俠客行》,寥寥幾句就勾勒了一代江湖俠客的風骨影蹤。
  • 《俠客行》李白的俠義心腸,唐詩的佼佼者李白的狂妄讓人羨慕
    《俠客行》李白的俠義心腸,唐詩的佼佼者李白的狂妄讓人羨慕。李白,無疑是唐朝的詩壇偶像,也是是個海洋裡那一艘巨大的帆船,曾經他站在浪漫的高山上,俯瞰這山下塵埃,遠處那朝堂上的權力誘惑在那一刻像風一般吹散,而他已不再眷戀,那一刻李白只想喝上一壺美酒,用筆墨紙硯寫出一首首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 《俠客行》李白最有殺氣的詩
    李白在詩歌中運用最多的三個物像就是「酒」,「月」,「劍」,據統計李白的詩中「劍」字總計出現過118次,分布在他的106首詩中。李白這麼喜歡寫劍,那他的劍術究竟如何?有人說他的劍術師從於裴旻,裴旻在唐朝時期勇冠第一,後來王維和顏真卿都寫過《贈裴將軍》的詩來讚頌他的劍術。但是正史上並無記載,所以這個說法還有待考證。
  • 「詩仙」李白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2、今天,團團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充滿俠氣的詩——李白的《俠客行》。我們不妨看一看,當「詩詞」和「武俠」兩種元素在「詩仙」的筆下相互碰撞,會迸射出怎樣奇妙的火花。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燕趙之地的俠客頭上繫著胡纓,腰間配著似霜雪一般明亮的彎刀。胯下騎著銀鞍白馬,像一閃而過的流星一樣從大街上飛馳而過。十步之內可以斬殺一人,千裡之外無人敢阻攔。事成之後,拂袖而去,未曾留下姓名。
  • 詩詞鑑賞:讀完這首《俠客行》,就能了解李白的偶像是什麼樣
    動動手指,關注世界更多趣事,為發現更多美麗點讚詩詞鑑賞:讀完這首《俠客行》,就能了解李白的偶像是什麼樣詩友們,感謝您點進這篇文章,跟小編一起品讀詩詞。俠客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標籤大多是黑衣、束袖、佩劍、帶帽,面容冷峻眼神堅定,行俠仗義打抱不平。
  • 李白最有殺氣的一首詩,金庸看了爆發靈感,創作了《俠客行》小說
    ,這首詩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大,金庸曾經看到過這首詩,因此創作了《俠客行》這部經典的武俠小說。《俠客行》作者: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 李白的《俠客行》,每每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俠義之情蕩然於胸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人稱之為「詩仙」,他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立意獨特、語言奇妙。李白除了詩寫得好以外,他的劍術還十分了得,相傳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在唐朝,劍術排第一的當屬裴旻,而李白僅次於裴旻,排在第二,可見李白的劍術有多麼高超。
  • 看武俠學知識:讀了那麼久李白的《俠客行》,裡面到底說了哪些人
    李白,不用多提,大家都知道,詩仙嘛。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像什麼醉酒撈月啊、謫仙下凡啊、刺金放還啊等等,還有人站出來說李白本身就是個劍客啊。隨著手遊的興起,很多小孩子認為李白除了是個詩人還是個刺客,其實人們誤以為李白是刺客、是劍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這首《俠客行》。
  • 金庸的「套路」:他不僅用李白《俠客行》作書名,還用它寫了大綱
    《俠客行》劇照李白的《俠客行》李白的《俠客行》,除了被金庸先生用作書名和故事開端,也是書中絕世武功的代名詞。 李白《俠客行》前四句以描述俠客的外在裝束為主;接著四句,李白續寫氣概不凡的俠客身懷高超武藝,卻淡泊名利。
  • 王者榮耀青蓮劍仙 李白之技能介紹及出裝銘文搭配篇
    那麼我們就來說一下李白這個英雄的技能介紹: 首先來說一下被動技能俠客行:李白使用普通攻擊攻擊敵人時,會積累1道劍氣,持續3秒;積累4道劍氣後會進入俠客行狀態,增加30點物理攻擊力並解除青蓮劍歌的封印,持續5秒;攻擊建築物不會積累劍氣。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聽說過李白的這首詩嗎?謫仙人,尚任俠
    相信有許多小夥伴都在王者榮耀中玩過李白這個英雄,很多人都因為當初聽到的那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徹徹底底地愛上了這個英雄,那一腔豪邁,捨我其誰的氣勢,深深地打動了你,熱血沸騰,大殺四方。這句充滿俠客精神的話出自李白的詩《俠客行》,俠客行究竟寫了什麼?李白又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你可能會說,寫俠客唄,表達他對俠客的傾慕,濟世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是的沒錯,那你知道他是怎麼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