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有三個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呼保義與孝義黑三郎都專指宋江,但是及時雨這個綽號,梁山上似乎有人比宋江更適合。這個人就是柴進,不僅比宋江更有錢有勢,而且比宋江更仗義疏財,救濟落難之人也比宋江要多得多,柴進才更應該被稱作及時雨。
《水滸傳》中第一次提到柴進的仗義疏財是在第九回,林衝刺配滄州的路上,借一個酒店主人之口說出:
俺這村中有個大財主,姓柴名進,此間稱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喚做小旋風。他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孫,自陳橋讓位有德,太祖武德皇帝敕賜予他誓書鐵券在家中,誰敢欺負他。專一招接天下往來的好漢,三五十個養在家中。常常囑付我們:「酒店裡如有流配來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
柴進不僅有錢有勢,而且慷慨仗義,不管在什麼時候,有錢的財主都有很多,但是願意無償救濟落難之人的財主卻很少,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柴進身上的不凡之處。而且柴進不是在做虛假宣傳,他是實實在在的救濟落難之人,《水滸傳》中許多好漢都曾受到柴進的關照。發配滄州的林衝,無家可歸的武松,走投無路的宋江,這些都是後來梁山的頭領,而普通的落難之人更是不可勝舉。
柴進救助落難之人,也不是胡亂給口飯吃就打發走了,這樣做也就不能稱之為仗義疏財。柴進對待落難之人都儘量一視同仁,一盤肉,一盤餅,溫一壺酒,又一個盤子,託出一鬥白米,米上放著十貫錢,這些就是柴進給予一般落難之人的標準待遇。江湖中稍微有點名聲的好漢,柴進給予他們的待遇又大不相同,比如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就受到了格外的優待,僅僅銀子一項,柴進就花費了六十五兩之多。
雖說柴進是大財主,有用不完的銀子,但是換作別的大財主,又有誰願意把大筆的銀子拿給素不相識的人呢?柴進盡力救助落難之人,真心結交江湖中的好漢,仗義疏財欺卓茂,招賢納士勝田文,就是時人對於柴進的讚賞。
反觀宋江,一出場就已經有了及時雨的綽號,但是他又做了什麼與之相稱的事情呢?《水滸傳》中雖然也有提及宋江有樂善好施之舉,但是與柴進的仗義疏財相比,只能算是小恩小惠,而且宋江身為鄆城縣押司,其活動範圍主要就在鄆城縣附近,又能夠成為多少人的及時雨呢?根據《水滸傳》原文記載,宋江也就是曾經打算做三件善事,卻沒有一件真正幫助了別人。
第一件善事,他主動出錢幫助了走投無路的閻婆、閻婆惜,但是閻婆惜不久以後就成了宋江的小妾,最後閻婆惜又被宋江殺死,閻婆只想要宋江償命。第二件事,鄆城縣一個賣糟姜的唐牛兒,常常得宋江齎助他,可是後來宋江的命案,卻連累唐牛兒做了替死鬼,捆翻在公堂之上,差點打死。第三件事,宋江常吃王老頭賣的湯藥也不給錢,於是承諾送給王老頭一具棺木,然而宋江逃亡之前最後一次見到王老頭,也沒有給對方買棺木的錢。
可見宋江自始至終沒有過一次仗義疏財的行為,對於窮苦百姓的小恩小惠也或者是白吃白喝了別人,或者是貪圖女子的美色,根本就是個嘴上功夫了得的無恥小人。宋江根本不配擁有及時雨這樣響亮的綽號,除了給晁蓋、吳用等人通風報信,當了一回賊人的及時雨以外,他根本不曾是任何人的及時雨。
再看柴進,仗義疏財、樂善好施、說一不二、光明磊落,與出爾反爾、假仁假義、老奸巨猾的宋江形成鮮明的對比,及時雨這樣的綽號,更應該屬於柴進而不是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