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文公十七年,齊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二十四年,文公之賤妾曰燕姞,夢天與之蘭,曰:「餘為伯鯈。餘,爾祖也。以是為而子,蘭有國香。」以夢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蘭為符。遂生子,名曰蘭。
譯文:鄭文公十七年(前656),齊桓公率軍打敗了蔡國,又攻打楚國,一直打到召陵。二十四年(前649),文公有一個名叫燕姞[jí]的賤妾,夢到天帝給她一株蘭草說:「我是伯鯈[tiáo]。我是你的祖先。用這株蘭草做你的兒子,蘭草有濃烈醇正的香氣。」燕姞把此夢告訴文公,文公便與她同房了。並贈送她蘭草作為憑證。於是燕姞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蘭。
原文:三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過,文公弗禮。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賢,且又同姓,窮而過君,不可無禮。」文公曰:「諸侯亡公子過者多矣,安能盡禮之!」詹曰:「君如弗禮,遂殺之;弗殺,使即反國,為鄭憂矣。」文公弗聽。
譯文:三十六年(前637),晉公子重耳路過鄭國,鄭文公沒有禮待他。文公的弟弟叔詹說:「重耳是賢人,又與咱們同姓,走投無路之下來拜訪您,您不能對他無禮。」文公說:「諸侯中逃亡的公子路過此處的太多了,怎麼能全部按禮招待他們呢!」叔詹說:「您如果不禮待他,就殺死他。不殺,他假使返回國內,就是鄭國的憂患了。」文公不聽從叔詹的意見。
原文:三十七年春,晉公子重耳反國,立,是為文公。秋,鄭入滑,滑聽命,已而反與衛,於是鄭伐滑。周襄王使伯犕請滑。鄭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櫟,而文公父厲公入之,而惠王不賜厲公爵祿,又怨襄王之與衛滑,故不聽襄王請而囚伯犕。王怒,與翟人伐鄭,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鄭,鄭文公居王於氾。三十八年,晉文公入襄王成周。
譯文:三十七年(前636)的春天,晉公子重耳返回晉國,即位了,這就是晉文公。秋季,鄭國攻入滑國,滑國唯鄭命是聽,不久,滑國又親附衛國,於是鄭國又攻打滑國。周襄王讓伯犕[bèi]替滑國說情,鄭文公怨恨惠王曾逃到櫟,是文公的父親厲公護送惠王回朝復位的,但惠王卻沒有賞賜厲公爵位俸祿,又怨恨襄王與衛國、滑國親近,所以文公不聽從襄王為滑國的說情反而囚禁了伯犕。襄王十分生氣,聯合翟[zhái]人攻打鄭國,沒有獲勝。冬季,翟人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到鄭國,鄭文公讓襄王住在氾[fàn]。三十八年(前635),晉文公把周襄王送回成周。
原文:四十一年,助楚擊晉。自晉文公之過無禮,故背晉助楚。四十三年,晉文公與秦穆公共圍鄭,討其助楚攻晉者,及文公過時之無禮也。
譯文:四十一年(前632),鄭國幫助楚國攻擊晉國。因晉文公當年路過鄭,鄭對他無禮,所以鄭國背叛晉國幫助楚國。四十三年(前630),晉文公與秦繆公共同包圍鄭都,討伐鄭君幫助楚國攻打晉國,以及文公路過時鄭君的無禮。
原文:初,鄭文公有三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蘭奔晉,從晉文公圍鄭。時蘭事晉文公甚謹,愛幸之,乃私於晉,以求入鄭為太子。晉於是欲得叔詹為僇。鄭文公恐,不敢謂叔詹言。詹聞,言於鄭君曰:「臣謂君,君不聽臣,晉卒為患。然晉所以圍鄭,以詹,詹死而赦鄭國,詹之原也。」乃自殺。鄭人以詹屍與晉。晉文公曰:「必欲一見鄭君,辱之而去。」鄭人患之,乃使人私於秦曰:「破鄭益晉,非秦之利也。」秦兵罷。晉文公欲入蘭為太子,以告鄭。鄭大夫石癸曰:「吾聞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後當有興者。子蘭母,其後也。且夫人子盡已死,餘庶子無如蘭賢。今圍急,晉以為請,利孰大焉!」遂許晉,與盟,而卒立子蘭為太子,晉兵乃罷去。
譯文:當初,鄭文公有三位夫人,五個寵愛的兒子,都因罪早死。鄭文公很生氣,趕走了各位公子。子蘭逃到晉國,跟從晉文公包圍鄭都。當時子蘭事奉晉文公很恭敬,晉文公十分寵幸他。他在晉暗中活動,藉機要求回鄭做太子。晉國這時想得到叔詹並殺死他。鄭文公很害怕,不敢對叔詹說,叔詹聽到這個情況,告訴鄭君說:「我曾對您說,要殺死重耳,您卻不聽從我的意見,晉國終於成為我國的憂患了。可是晉國之所以包圍鄭都就是因為我,我死了而能赦免鄭國,這是我的心願。」於是叔詹自殺了。鄭人把叔詹屍首送給晉國。晉文公說:「我一定要見一下鄭君,汙辱他後再離去。」鄭人擔心這件事,就派人私下對秦國說:「打敗了鄭國對晉國有好處,並非對秦國有利。」秦軍聽後撤了軍。晉文公把想讓子蘭做太子的想法告訴鄭國。鄭國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姓姞的女兒是后稷的元配,她的後裔應當有興發的。子蘭的母親就是他的後裔。況且夫人的兒子都已不在世了,剩下的庶子沒有比子蘭賢能的。現在晉國包圍鄭都很急迫,晉國替子蘭請求回鄭,沒有比這個條件更好的了!」於是鄭國答應了晉國,與晉國訂立盟約,立子蘭為太子,晉軍才撤走。
原文:四十五年,文公卒,子蘭立,是為繆公。
譯文:四十五年(前628),鄭文公逝世了,子蘭即位,這是鄭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