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雲計算市場風起雲湧,廠商們的突圍機會在哪裡?

2020-12-27 騰訊網

我國雲計算起步較晚,2007年以後才通過市場引入、緩慢成長逐漸形成目前的格局。

不過,由於我國市場廣闊,政策、資金等因素加持,外加各方面機遇凸顯,雲計算發展的增長速度較快。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雲計算從最初的十幾億規模目前以及增長至千億,增速十分明顯

據中國信通院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334億元,同比增長在38.6%,取得了高速發展態勢與良好發展成果。

在此背景下,我國雲計算發展將迎來黃金期,未來前景令人期待。據Frost & Sullivan及相關數據預測,未來5年,國內網際網路相關雲計算(含視頻、遊戲、電商等)市場規模增速在32%左右。垂直行業雲計算(含政務雲、金融雲、教育雲、工業雲等)市場規模增速在26%左右。

據預計到2025年,網際網路相關行業雲市場規模將達到2875億元左右,垂直行業雲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365億元,行業雲整體規模突破7200億元。

從企業情況來看,當前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百度雲等已經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定份額,產業鏈上基礎電信企業、傳統IT廠商、網際網路企業、系統集成商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目前,阿里雲在全球雲計算市場排名第三,是亞太及中國市場最大贏家。據阿里2020財年業績顯示,阿里雲的收入超過400億,估值水漲船高達到770億美元。

騰訊雲憑藉騰訊在社交以及遊戲等領域的流量優勢,以及微信、小程序等強大的生態轉化能力,結合自有生態打造差異化競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華為雲,依託華為30多年政企服務經驗和自身的技術儲備,在多個季度增速都名列前茅。

百度智能雲目前的突破口是,在細分領域發揮AI解決方案的優勢。相較於去年,百度智能雲AI Cloud活躍客戶數增長65%,AI解決方案得到了部分客戶長期使用。

2020年,各雲廠商還在迅速滲透進入各個垂直行業的信息化環境,政務、金融、工業網際網路成為各企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可見傳統行業領域仍然擁有著更加廣闊的市場。

在金融雲領域,IDC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雲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規模達到19.1億美元。阿里、華為、騰訊、百度和京東數科位列前五。

另外,在2020可信雲大會上,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首批獲得「可信金融雲解決方案」的評估認證,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在政務雲領域,根據IDC發布的《2019年中國政務云云服務運營商市場份額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政務云云服務運營商中,浪潮雲以20.3%的市場份額居第一、電信雲、曙光雲分居二、三位。

由此可見,政務雲領域對於傳統廠商的服務要求更高,再慢慢遷移至雲的過程中更傾向於傳統的IT企業。

未來,我國雲計算還有哪些機遇值得關注和把握呢?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蔓延,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上展會、遠程醫療等需求倍增。傳統行業的辦公與作業朝著非接觸的網上轉移,給了雲計算極大的用武之地。

從目前情況來看,疫情短期內無法消失,把握此次機遇,加速企業上雲,將推動企業數位化、智能化發展的不斷加快,將促進雲計算市場的進一步壯大。

與此同時,新基建成為了新風口的助力。今年,新基建風口的出現,雲計算作為「新基建」的底座,勢必能成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按鈕和一環。此外,不僅雲計算發展被再次強調,與之相關的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AI等發展也受到關注。

雖然我國雲計算將迎來黃金髮展期,但仍有諸多因素制約著其加速發展。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急速崛起感到恐懼,所以經常對我國科技產業和企業進行制裁打壓,包括雲計算。今年上半年,美國出臺相關政策限制華為雲業務發展,並且要求英特爾斷供浪潮,這些舉措都給我國雲計算企業發展帶來阻礙。

此外,數據安全也成為了雲計算行業「新」的困擾。近年來,伴隨著網絡邊界被進一步打破、數據流通進一步加快,數據和網絡風險變得越來越多樣和明顯。

為應對不斷增強的安全問題,既要求我國雲計算企業加強外部防禦,也需要通過技術、監管等嚴防內部隱患,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更多的投入時間和資金,對於雲計算企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壓力。

最後,企業上雲已成趨勢但需求並未完全釋放,中小微企業上雲仍面臨諸多問題,如上雲接入會帶來新的安全問題,異構場景下資源整合困難、傳統網絡架構限制雲應用性能等,需要更多的宣傳和指導。

所謂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雲計算迎來黃金時期,未來幾年雲市場的強勁發展勢頭有望保持下去,行業發展空間巨大,雲計算領域也將迸發出更大活力,但是我們仍需看到與國外雲計算企業的差距,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抵禦風險能力。

相關焦點

  • 科技股持續回調 雲計算和信息安全有望突圍
    有分析指出,隨著市場風格的持續切換,部分獲利資金已從前期強勢股中逐步退出。考慮到科技主線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投資重心,科技股在經過回調後更容易吸引資金逢低布局。在新基建加速推進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關注云計算和信息安全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更多問題可關注本人工縱號:越新談股 在線為大家解答。
  • 雲計算,巨頭們的背水一戰
    AI應用開發套件ModelArt Pro……今天咱們聊聊新基建裡的關鍵技術——雲計算,筆者認為,目前國內雲計算的格局裡,阿里技術引領,騰訊大力補貼下的跟隨戰術,華為主打性價比,華為雲產品的性價比較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筆者會給各位讀者奉上各廠商主要雲產品的橫向評測,為大家解讀雲計算乃至新基建格局背後的成因。「雲」,業界的迫切需求一年一度的春節假期,紅包大戰無疑是網際網路巨頭積極演出的一場壓軸大戲,2016年至2019年支付寶集五福的活動參與人次分別是2億、3億、3.6億、4.5億人。
  • 科技股持續回調:雲計算和信息安全有望突圍(附股)
    有分析指出,隨著市場風格的持續切換,部分獲利資金已從前期強勢股中逐步退出。考慮到科技主線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投資重心,科技股在經過回調後更容易吸引資金逢低布局。在新基建加速推進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關注云計算和信息安全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 1.
  • 2020,來「盤」|雲計算市場「馬太效應」加劇,雲原生異軍突起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可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有望達到50%以上。可以預見,在新基建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的刺激下,未來幾年雲市場的強勁發展勢頭有望保持下去,迎來黃金髮展期。01馬太效應加劇國內巨頭正在強勢追趕在這個基礎設施、技術積累、生態圈建設、資金投入缺一不可的賽道,雲計算市場的份額不斷向頭部企業集中,「馬太效應」持續凸顯。從全球市場來看,自2017年以來,全球雲計算市場3A格局(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佔據近七成市場份額。
  • 雲計算「大機會時代」 優刻得會是長局的勝利者
    來源:時刻頭條導語:雲計算正以空前的發展速度,迎來自己的「大機會時代」。在這個遍地是機會的行業裡,誰將是長局的勝利者?在國內,這個突如其來的風口中,雲計算巨頭林立,它們正在用以前可能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實現的目標,來度量當今想也不敢想的超速增長。一直以「中立」獨善其身的UCloud很值得關注。
  • 阿里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RPA行業,雲計算廠商RPA的聲量並不算大,但它們卻是一股後勁十足且不容忽視的力量。你以為推出RPA的雲計算廠商就有那麼幾家嗎?那就大錯特錯了。目前,除了阿里雲和華為雲,國內推出RPA的雲計算廠商,還有京東雲、百度雲、紫光雲、蘇寧雲、浪潮雲等等。把這些廠商往這一放,簡直就是雲計算市場分析的節奏。能看到的是,在RPA廠商們催馬奮進的同時,雲計算廠商RPA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
  • 5G射頻市場進入爆發期,卓勝微、紫光展銳和慧智微國產廠商如何突圍?
    5G射頻市場進入爆發期,卓勝微、紫光展銳和慧智微國產廠商如何突圍? 章鷹 發表於 2021-01-18 07:28:35 本站原創!
  • 盤點雲計算2020:初成的市場格局,網際網路向傳統行業縱深的分水嶺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國內,雲計算發展已有十年,2020年意義更加不同。疫情以來,雲辦公、雲課堂、雲演出、雲展覽等,讓雲計算市場迎來利好。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可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有望達到50%以上。
  • 中國電子云進軍雲計算市場,迎來又一個「黃金十年」
    雲計算正迎來又一個「黃金十年」當前,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不斷深化、傳統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物聯網走向規模複製、支持雲計算產業政策密集發布,再加上新冠疫情後按下的全行業上雲啟動鍵,這五大驅動因素決定了雲計算市場正在進入又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 春晚的「力量」:一封紅包開啟雲計算新天地
    經歷了兩個六年的雲計算,在今年也迎來了其走向大眾的高光時刻。本次搶紅包活動全程由百度雲進行後臺調控,數億網友的點擊背後,不僅是良好的互動體驗和實實在在的金錢收穫,更是雲計算服務的一次檢驗和正名。春節剛至,一封簡單的紅包就這麼悄然地攪動了國內雲市場的一池春水。各家廠商們還未感受到資本的春意,就已經面臨著新場景的挑戰。
  • 權威報告:私有雲計算技術發展成熟 中國市場格局初顯
    近期,國內外權威IT研究機構對當前雲計算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做出了分析。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發布了《Hype Cycle for Cloud Computing, 2020》(《2020年雲計算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對未來10年內可能對雲計算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的技術進行了多角度分析。
  • 雙循環調查丨案例③:突圍國內市場的帽子生產製造商
    與國外市場消費群體成熟、消費習慣明確、消費場景細分等情況相比,國內消費者對於帽子從過去的保暖、防曬等,向美觀、時尚等消費需求進發。這將是行業內從混亂到有序的一次變革,這也是我們高普服飾未來發展的重要機遇。」浙江高普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普服飾)董事長朱智慧對《浙商》記者如是說。高普是浙江帽子外貿出口的龍頭企業,這家以外貿出口為主的帽子生產製造商,正向國內市場發起衝擊。
  • 外有勁敵,內有憂患,國內家庭健身市場如何突圍?
    目前國內尚未能用上 Fitness+ 這項服務,但時間點可期,如果服務中國用戶,必將對Keep線上服務形成挑戰,也將對中國家庭健身市場形成衝擊。蘋果宣布 Fitness+ 上線日期的當日,知名運動廠商 Peloton 的股價應聲下跌了 2%。不過 Peloton 的 CEO John Foley 對 Fitness+ 禮貌性地送上了來自同行的祝福,表示期待蘋果對家用健身市場的推動作用。
  • 在晶片設計最為關鍵的EDA軟體市場,中國本土廠商要集體崛起?
    目前,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楷登電子)、Mentor Graphics(明導國際)和ANSYS等廠商合計佔據全球大約90%的EDA市場;其中,Synopsys、Cadence和ANSYS都是美國企業,Mentor雖然被德國西門子收購,但Mentor的總部仍然設在美國。簡而言之,美國在全球EDA市場中擁有絕對的主導權。
  • 趨勢丨C端網盤市場或成雲計算新變數
    前言:當巨頭同時開始瞄向政企市場,如何在B端之外開拓雲的新增長曲線,也是雲計算公司的新挑戰。國內公司因為大打空間戰,選擇贈空間買速度模式,導致之後國內網盤公司付費低,盈利難的結果。此外,搭建伺服器硬體就是一筆相當大的成本,而運營數據中心的電費,以及交給運營商的寬帶成本支出同樣驚人。
  • 醫藥耗材帶量採購風起雲湧 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現曙光
    原標題:醫藥耗材帶量採購風起雲湧 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現曙光 摘要 【醫藥耗材帶量採購風起雲湧 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現曙光】日前,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正式發布
  • 持續虧損、市值蒸發46億 金山雲等中小雲廠商「夾縫求生」?
    「雲計算無疑是未來重要的行業,前景廣闊。但現在整個行業來看,巨頭們已經紛紛實現盈利或者微虧,金山雲仍然在大面積虧損,情況不容樂觀。這或許證明公司市場號召力和議價能力太低,只能靠低價來維繫市場。」王超表示。
  • 雲計算簡史(完整版)
    我通過描繪雲計算技術和市場領域的發展過程,介紹關鍵技術和市場裡程碑,包括不同技術域下的核心開源項目,讓企業能夠對雲計算發展歷史和相關技術域有一個通盤的了解。有了通盤的認知,你會更容易看透本企業應該怎樣利用雲計算,未來可能的市場機會和挑戰在哪裡?
  • 全球PC出貨量回暖 知名PC廠商有望借勢突圍
    借勢PC回暖的風潮,近期國產PC領域動作頻頻:搭載華為鯤鵬920的首臺臺式PC電腦上市,龍芯新一代通用CPU產品3A4000/3B4000也於近期發布,一條國產自主可控的PC產業鏈已然形成,有望助力國產核心PC突圍。
  • 風起雲湧的商業智能BI賽道
    伴隨著新基建的熱潮,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明確指向傳統經濟要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的賦能,實現轉型,並引導社會資本和資源持續對這些領域加注。例如,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等大體量的銀行都選擇與外部BI廠商合作,雖然銀行的數位化服務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但在數據安全方面難免存在一些隱患,而且從長期發展來看,難免會受制於人。面對同樣在發展BI的網際網路巨頭,大銀行們要想在用戶體驗方面更勝一籌,還需要和其合作廠商們一起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