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調查丨案例③:突圍國內市場的帽子生產製造商

2021-01-11 浙江在線

2020-08-07 09:29 |《浙商》雜誌官微 |姚恩育記者

「帽子這個行業在國內來說,還處於萌芽時期的『混沌』狀態。與國外市場消費群體成熟、消費習慣明確、消費場景細分等情況相比,國內消費者對於帽子從過去的保暖、防曬等,向美觀、時尚等消費需求進發。這將是行業內從混亂到有序的一次變革,這也是我們高普服飾未來發展的重要機遇。」浙江高普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普服飾)董事長朱智慧對《浙商》記者如是說。

高普是浙江帽子外貿出口的龍頭企業,這家以外貿出口為主的帽子生產製造商,正向國內市場發起衝擊。

握手國內品牌 成功布局國內市場

「這次疫情對於帽子行業,特別是外貿類帽子生產商的影響非常大。過去,3至5月間是帽子消費的旺季,一般3月銷售行情見漲,4至5月是高峰,這段時間是我們企業的生產『黃金期』,一旦錯過,很難追趕。」恰在2020年,帽子生產和消費的「黃金時間」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朱智慧和同行們都面臨著黑天鵝事件的挑戰與影響。「相較於過去,今年3至5月份我們的產能萎縮了6成。」朱智慧說。

本來,高普一直是浙江帽子外貿出口的龍頭企業。26年來在帽子生產領域的專業和專注,使它被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選中,成為其在中國份額最大的花色帽供應商。同時也是百年運動時尚品牌FILA和英國的百年品牌馬莎的供應商。

「3月中旬,迪卡儂一個電話打進來,告訴我先暫停出貨。我一想,大事不好了。緊接著,不到一周,國外訂單基本處於暫停狀態,這真是有麻煩了。」隨著一個個外貿訂單的取消,朱智慧也在思考著。「短短一個月時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要做的不是坐以待斃,而是考慮如何活下去。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轉內銷,在國內找訂單。」

在梳理客戶檔案時,朱智慧發現去年有一個名叫「蕉下」的中國品牌來找過高普尋求合作。「去年開始,蕉下發現防曬帽有市場空間,經過調研後就開發了一款防曬帽,光是這一款單品就做了80萬頂,一款帽子的銷售額就超了億元。」蕉下如今已經是紅遍全網的白領階層「網紅」品牌。

公司業務經理馬上邀請蕉下前來高普考察參觀。3天後,蕉下考察團就抵達高普工廠,參觀完現場,對於高普的品質、供應鏈等方面都非常滿意;高普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專業的水準,得到蕉下團隊的信任。蕉下隨後馬上下了一張測試單,如果高普生產的測試單品質驗貨通過,就有機會展開進一步合作。

「我們一次性就通過了測試單,隨後就接到了蕉下的正式訂單。」朱智慧表示,15天時間,高普在這特殊時期迅速轉身,這也可以說是高普成功由外貿轉內銷的標誌。

如今,高普與蕉下的合作已經度過了起初的磨合期,在拿下了防曬帽的訂單後,高普又拿下了蕉下秋冬款帽類產品中的5款新品訂單。「這是我們幫助蕉下開發的5款產品。由於和品牌的合作起點較晚,我們著手開發新品時,另一些廠商的樣品已經出來了。不過,憑藉著高普強大的技術研發和市場開發能力,我們做到了『後來居上』,成功獲得了蕉下的認可和信任。」

藉由成功向國內市場的布局,高普的產能也在漸漸恢復。疫情之前,高普的產能約為單月百萬頂。「單在國內市場,如果我們能站穩腳跟突破市場,每年預計都將有30%-50%的增量。在產能方面,我希望到明年能恢復原有產能,後年開始增量。」未來,朱智慧打算將產能提升到120萬頂/月,來應對未來國內國外市場縱深布局的需求。

「過去,高普面對的是成熟的國外市場和消費者群體,如今,我們關注國內消費者和產品開發,即使聽起來像是『降維打擊』,但在實際的生產與經營過程中,高普面臨的是轉型升級、快速響應的挑戰與困難。」

對於多年來長於外貿訂單的高普而言,生產和排期更像是按部就班,外貿客戶總是會早早將下一階段的生產計劃交付給高普。而在面對新的合作夥伴時,高普總要時刻準備迎接「突發」的考驗。

「蕉下定位於時尚白領人士,主要的發力渠道在電商平臺,而電商模式中,快消品主要是做爆款。可能大部分的情況下,某一款產品日均產能只需達到數千頂就可以滿足需求,但一旦這款產品成為爆款,生產商需要面臨日均增長10倍甚至更高的產能需求。這對我們的快速響應、備料等都形成了巨大考驗。爆品來了,你能把『爆鏈』吃下來,才是真本事。而品牌對於工廠的信賴,也正是經由這樣的重重考驗才會產生。」為此,高普也開始調整布局,以應對快節奏的生產交付模式。「只有大規模生產,才有可能降低柔性化生產對於成本增加的壓力,只有經得起爆款的考驗,工廠才能在電商生態中紮下根。」

另一方面,電商發展中的不少創新模式,令朱智慧感到了欣喜與機遇。「比如直播帶貨,事實上,帽子是非常適合直播模式的產品。」

除了與蕉下這樣的新興電商品牌合作之外,如今,高普也開始更為積極地與國內品牌商合作。「過去,我們已經和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家等品牌展開了合作,今年將繼續推進這方面的工作。」朱智慧介紹,由於疫情的影響,服裝行業面臨業績下滑的壓力,對此,更換或增加細分品類成為企業尋求突破的普遍招術,而帽子作為服裝配飾中的重要品類,將成為更多國內服裝品牌考慮的對象。「從經驗和歷史來看,服裝行業的挑戰,對帽子行業而言將是一次機遇,能不能順利抓住機遇,和服裝品牌一起突圍,也將是我們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

「對於我們而言,從服務國外品牌到服務國內品牌,最終都是依靠強大的製造能力,把工廠的優勢發揮好,與品牌、平臺等合作夥伴一起,通過資源整合和不同的合作模式,最終服務好國內國外的消費者。」

1596763766000

相關焦點

  • 「雙循環」新格局中尋新機——三個案例的啟示
    【經濟界面】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新格局中尋新機——三個案例的啟示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幫扶案例 • 福建篇③丨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和省工商聯籤訂合作...
    幫扶案例 • 福建篇③丨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和省工商聯籤訂合作協議 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 2020-10-12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輪胎企業巧用市場資源,打造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丨圖文來源:中國化工報(侵刪)丨作者:羅阿華面對新形勢,「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理念正興,為此,國內輪胎企業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徐蔚冰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出的時間脈絡。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劉偉: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僅是權宜之計,更是主動戰略選擇
    文丨中國網記者 蔣新宇劉偉表示,首先,國內循環是根基,只有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不受制於人,掌握髮展的主動權。其次,提升產業鏈的核心是創新,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循環起來;另一方面是制度創新,提升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完善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才可能真正形成統一的市場循環;國內循環的地區之間、部門之間要打破掣肘,實現市場化、一體化、法治化。
  • 傳化集團有限公司拓展「一帶一路」市場 打通內外「雙循環」
    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能有效助力傳統產業降低流通成本,同時連接更多生產者、消費者,進一步釋放市場潛能,在保民生、促生產、暢循環方面承擔了重要角色。通過遍布全國的智能公路港和「倉、運、配」一體化服務網絡,傳化集團有限公司不斷暢通國際國內物流供應鏈,助力推動雙循環。今年6月,上合國際道路運輸TIR通道正式測試運行。
  • 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著眼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要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攻堅克難創新驅動發展,切實增強口岸功能、貿易功能、服務功能,建設強大市場樞紐,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把湖北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開放不足是制約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 楊偉民:雙循環是國內統一市場的大循環,不是地區的小循環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了方向。
  • 專家談丨王鐵山:西部地區在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大有可為
    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要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這對受疫情影響較小、經濟社會運轉快速恢復的我國西部地區是一個重要機遇,有利於發揮西部地區在我國經濟貿易中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區應將「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與國內國際雙循環銜接起來。西部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面具有突出的地理優勢。
  • 蘇美達:堅定做「雙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
    為貼合實際深刻領會中央重大決策精神,深度研究、創新宣傳國內企業協同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實踐案例和優秀經驗,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課題調研組於9月中旬赴江蘇南京,實地考察、系統總結了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蘇美達」)在奮力實現雙循環高質量發展探索實踐中的創新案例與典型經驗,形成了一系列課題研究成果,本期推出的「蘇美達:堅定做'雙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為成果之一。
  •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國聯水產:上半年國內市場大增25.65% 雙循環發展顯成效
    分季度來看,二季度實現營收11.60億元,同比增長28.94%,環比一季度增長22.75%,顯示隨著國內消費活動和水產市場的回暖,二季度公司業績快速反彈。 分市場來看,上半年,國聯水產的國內銷售額達到整體營收9.33億元,同比增長25.65%,佔總收入44.32%,顯示出國內市場規模正加速壯大,初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楊姝琴: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楊姝琴 -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意義  有效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戰略選擇因此,在中長期內,我國更需要花大力氣進一步優化我國的營商環境,更好地吸引和留好住跨國企業,我國就自然融入進全球產業鏈的循環圈,進而深度融入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不斷擴大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交集,從而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真正互促式發展。
  • 石軍: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石軍就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闡述了四點看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次會議通過的《
  • 企業把握需求 拓雙循環市場
    圖:東莞喬鴻鞋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郭俊宏看好雙循環市場\受訪者供圖今年1到11月投資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反映市場信心正逐漸恢復。臺資企業東莞喬鴻鞋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郭俊宏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曾經一度給員工放大假。
  • 辜勝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家精神至關重要
    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萬建民 編輯丨何振紅 頭圖來源丨被訪者 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接受專訪時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
  • 製造業發展環境系列調查丨穩外貿、定信心、減稅負、聚人才
    「為應對此輪貿易影響,部分企業已經或正在採取措施應對貿易摩擦,他們的主要做法有兩類:一是加大對歐洲、南美等新興市場開拓力度,二是在東南亞等地設立加工基地或轉移美國訂單。」謝洪傑說。何為也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目前,陽光電源正努力推進印度工廠生產及營銷工作,後續將考慮將部分逆變器產品在印度工廠生產後再出口美國等相關海外市場,以減少貿易摩擦帶來的損失。
  • 雙循環發展格局:佳萊科技緊跟國家戰略,國內國際雙向發展
    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成為了2020年經濟發展的一個熱點話題, 2020年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然成為當下新發展的熱點之一。
  • 祝寶良:「雙循環」的四個具體戰略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本文作者:祝寶良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雙循環」是一個大的發展格局,不是短期內能夠形成的。我談三點看法:「雙循環」的宏觀背景一是國內生產要素的變化。我國勞動人口開始下降,人口老齡化加快,儲蓄率降低。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與發達國家技術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引進技術難度不斷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