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著名主持人張漠寒在微博上發了一篇長文,聲淚俱下地控訴丈夫張培萌的家暴行為。
文章一經發出,立即引發全網熱議。
這原是一對幸福得羨煞眾人的夫妻。
丈夫張培萌,著名的短跑名將,是中國第一個百米成績跑進10秒的飛人,全運會短跑冠軍,裡約奧運會4X100米接力第四名,與蘇炳添並稱為「百米雙雄」。
妻子張漠寒同樣具有極高的人氣,她常年活躍在各大電視熒幕,是一位有顏有實力的美女主持,也是很多觀眾心中的體育女神。
2019年5月20日13點14分,張培萌在鳥巢前向心愛的人求婚,當時浪漫而感人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但僅僅過去一年多,這對夫妻就爆出反目+出軌+家暴的新聞,實在令人唏噓。
文章的內容非常多,樁樁件件都讓人看得心驚膽寒。
懷孕3個月,被抓衣服和胳膊掄來甩去。
搶手機時,為了讓我鬆手,他幾乎掰了我每一個指甲。被他按倒在地後,他掐著我的脖子扇我耳光。產後6個月,抓住胳膊被來回掄打……
為了不留下證據,他很會掌握「分寸」,「沒有那種很嚴重的傷口,只有一言不合、或清醒或酒後的扇嘴巴、掐脖子、抓著我頭髮撞牆、用腳踹我或者抓著我胳膊把我掄在地上。」
為了防止自己的出軌和家暴行為被曝光,他多次沒收手機,不允許張漠寒和外界聯繫。
為了不離婚,他在「暴風驟雨」後會為自己的衝動道歉,誠懇的知錯悔過讓張漠寒一次又一次選擇妥協和原諒。
為了搶回孩子,他在張漠寒母親家蹲點,甚至還將拳頭伸向了老人。
如果上述指控是真的,那可怕至極。
目前,輿情還在發酵,張培萌也進行了辯駁。
我們等待調查結果。
但有件事是真理:女人一輩子最好的投資是選對伴侶,而毀掉女人最快的方式真的就是家暴。
有人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在婚姻中得到愛的滋養和在婚姻裡被消耗的女人,過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旦嫁錯了人,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和生命交給了惡魔,那便註定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那麼這些生存在法治社會的高知女性是如何遭受家暴而不知自救的?到底發生了什麼阻止了她們的自救?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
一、文化中勸和不勸分,限制了女性對家暴的自救行為
漠寒的經歷,只是中國萬千已婚女性的一個縮影。
根據全國婦聯統計,在我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女性遭受過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一名妻子被丈夫毆打。
但只有9.5%的受害者,在平均被虐待35次後,才會選擇報警求助。
漠寒已經算是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的女性了,她兩年中報警3次,還驗傷保留了證據。
圖源微博@漠寒Roxana
其實在文化中對夫妻、親子之間的權力的界定不清,藏著孕育暴力的土壤。
夫妻有肌膚之親,關係間為負距離。所以夫妻間的距離和正常交往時的距離不同,不太好掌握。夫妻有相互體諒和幫扶的作用。一方犯錯,對方會認為有義務去幫助他。這本是夫妻這個組合有優勢的部分。
但是人都是貪心的,若是一開始幫助一點點有效的話,為何不能提出更大的要求。若是一點點錯誤,可以得到包容和原諒,那麼為什麼不能再放肆一點呢。
社會文化也對家庭抱有同樣的期待,希望家庭能夠塑造和改變一個人。
通常一方有問題的時候,會對另外一方說「你管管他」。若是一方有暴力行為,也會被訴諸於環境因素,如太憤怒了,喝酒了等。
通常情況下,不會因為一次暴力行為就要求離婚。總是希望對方只是一時失手,本質上是不壞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也是張漠寒經常用在張培萌身上的一句話。
女性之間的話題總離不開如何尋找對的男性,如何經營婚姻。所以婚姻的失敗,很容易讓女性聯想到自己的失敗。會讓女性更容易選擇原諒對方。
這些社會因素雖然會導致女性求助意願減弱,然而這並非佔最主要的原因。
在一場能夠自救卻不自救的家暴裡,女性並非只是受害者,而是共謀。
二、家庭暴力,女性並非受害者
對施暴者的縱容體現在對暴力行為概念弱化——經常體現為「和稀泥」。和稀泥是如何操作的呢?就是偷換概念。
就以家暴這個詞來說,跟這個詞相關的詞是,「打人」,「傷人」,「輕輕碰一下」。
實施者和接受者對這幾個詞彙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實施者強調主動意願和動作,而接受者形成概念在於後果。所以,實施者感覺」輕輕碰一下」,接受者感覺到疼痛,也會覺得實施者」打人」。
在這個案例中,若張培萌認為他只是「憤怒失手打人」,夫妻之間也只在「為什麼這樣對我」這個層次上探討。概念上的模糊,就很難對施暴者形成有效的威脅,就更難形成有效的約束。
原諒暴力累計道德資本。在每對家暴之後,夫妻雙方有一個蜜月期。在這對案例當中也有「每次道歉都特別誠懇」。甚至在警察來之後,演出了「賠錢和道歉」的戲碼,用5200塊錢來表達了伉儷情深。
這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舉動,在施暴者眼中,就是用這樣小的代價就能換得肆無忌憚,那麼下一次,還猶豫什麼?
這對夫妻,自己在家裡鬧還不行,最多不過是法院就能結束的事情。一條微博,將眾人都捲入了這一場家庭戰爭當中。張漠寒在微博說事情沒那麼簡單。從頭到尾,也沒看出她自己將這些照片直接遞交法院怎麼就解決不了。
她為什麼要將微博放出?為什麼將眾人都拉入到這場戰爭當中?這和她和張培萌的形成這樣糟糕的婚姻的思維如出一轍。
認為自己不夠重要。
三、家暴就是暴力,不值得被原諒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學會隱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所以,很多女人總是懷著一顆聖母之心,希望用愛和真誠挽回對方的理智與真心。
甚至周邊的很多「旁觀者」也在勸和不勸分,給施暴者找藉口:家醜不可外揚、他不小心、他沒忍住,他不是故意的……
可現實卻是:一次次的原諒換回的不過是一次次的失望。
美國學者Lundy bancroft曾在全美做過一項調查。
通過收集和分析2000個案例,他得出結論:「幫助施暴者,只會讓他感覺良好,或短期內改善夫妻之間的關係,但並不會阻止家暴。
據資料顯示:家暴的復發率高達72%。換句話說,對於大部分家暴者而言,1次和10000次並沒有本質區別。
就如同出軌一樣,偷過腥的男人不會就吃那麼一次。家暴過的男人,斷不會是「一時情緒上頭,下次不會再犯。」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有句話:忍讓與遷就是不能感化一個心理變態的人的。遷就只能使暴力不斷升級,讓暴力成為一種習慣。
所以,醜惡面前的一味忍讓,只會縱容惡人惡事,最後受傷受害的還是自己。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當愛支配一切時,暴力就不存在了;當暴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
暴力面前,請別再依戀,更不要試圖挽回。當第一次家暴發生時,你就應該做好告別的準備。
請記住,家暴就是暴力,不會因為發生在家裡,就值得被原諒和遺忘。
四、拒絕家暴,只需一個不字
張漠寒只不過是一個極端個案,但是她的案例給全體女性一個啟示。
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而非關係,自己對自己身體具有全部的權利,自己本已富足。這些話不過老生常談,但是不管說多少遍,多少個人說,依舊有很多女性不相信。
即使她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成就,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依舊相信關係比自己重要。其他人對自己的認可比自己重要。受了委屈更多的是算了,忍讓,讓人佔自己的便宜。
可是事實是,若自己守住自己的邊界,其他人也會自在。佔人便宜的人也算是欠人情誼,隨時等著別人清算的滋味也不好受
姑娘們,如果你不幸正在遭受家暴的傷害,不妨看看以下的建議:1、儘早離開。別拿生命做賭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的「暴風驟雨」會來得多麼猛烈。2、用力發聲。不要再做「沉默的羔羊」,因為你的每次忍受只會讓施暴者更加囂張。3、積極取證。整理筆錄、受傷照片、診斷證明,然後報警求助,這些都將成為你保護自己、捍衛生命的有利武器。
姑娘,人生路還很長,千萬別給自己設限。世界那麼大,千萬別畫地為牢。
請不要害怕,因為只要你願意,每一個昨天,都會過去;每一個今天,都是新的開始;而每一個明天都將充滿無限的可能。
暴力面前,卑躬屈膝,永無退路。遠離暴力,才是你唯一的選擇!
文章來源:張德芬空間、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