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頻臨糧食危機,中國自給率高,並不缺口糧。哪種大米好吃?

2020-12-16 歡笑八點檔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今年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一度引發了國際糧食市場的波動。近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給出了令人擔憂的預期,"至少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擔憂不無道理,從最初的蝗災再到新冠的全球流行,一些國家限制並停止了糧食出口,全球糧食供應鏈難免會受到波及,如此一來,一些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難免會很被動。

這就難免讓人想到了中國,因為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而且因為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都往城市跑,導致出現耕地拋荒的情況。

中國庫存足,自給率高。

據統計,2019年我國稻穀、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的期末總庫存為2.8億噸,其中稻穀、小麥的期末庫存量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稻穀、小麥庫存均能夠滿足全國1年以上需求。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就算國外斷貨,外糧一粒不進,14億中國人照樣有飯吃。

今年以來,上海、雲南等省市的糧食儲備庫存均居歷史高位。

而且據《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自給率達到98.75%,不存在進口依賴的問題。

對於耕地拋荒的情況,那只是個別地區。而國家對耕地保有量也早有規定。

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中國確保耕地保有量的約束性指標,也是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安全線」。

2017年,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要求我國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65億畝、18.25億畝以上。

所以我們不必擔心糧食危機的出現,說到稻穀問題,它品類繁多,哪種大米更好吃呢?

哪種大米好吃呢?

每個人口味不同,所以對大米的要求也不同。不過據很多人反饋,以下三種大米口感不錯,香糯可口,保存了大米的原汁原味。

NO1.優質的盤龍湖大米,隸屬東北長粒香的香稻品種。

東北長粒香品種,適應盤龍湖種植,成熟後米粒晶瑩,呈中長粒型,蒸熟時有醇厚的稻米香味。而隸屬東北長粒香品種的盤龍湖大米產於五常市。五常活動積溫比其他地區高2-3攝氏度,所以更適合長粒香的生長。因受氣候,獨特地理環境影響,乾物質積累,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高。

盤龍湖長粒香米,晶瑩剔透,顆粒飽滿。做出來的米飯清香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實為飯桌上的一大佳品。

NO2.盤錦大米,蟹田香米,2008年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專用米」。

遼寧省盤錦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地環境優越,且歷史悠久。2007年,盤錦大米獲得「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2008年盤錦大米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專用米」。

盤錦大米,一年只收一次。鹼性土壤,壤含量豐富 ,有天然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河水灌溉,無工業汙染,人工純天然播種,粒粒飽滿,香軟可口,軟糯勁道。

NO3.五常稻花香米,綿軟可口。

肥沃的黑土地,適合農作物生長,純天然無添加。稻花香大米的有胚芽營養會比普通大米的無胚芽營養高20%。

五常稻花香大米成飯食味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豔麗, 剩飯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選,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要想身體好,就得從純天然無汙染的美味大米開始。

參考資料:《中國新聞周刊》中的《大國糧策

相關焦點

  •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地主無餘糧,病毒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增多,病蟲災害呈高發態勢,尤其是在2019年,全球旱災頻發,美國、阿根廷等多個國家糧食減產,美洲的草地貪夜蛾和非洲的沙漠蝗,已肆虐多國,各國糧食生產面臨巨大挑戰。
  •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 糧食危機要來?A股批量漲停潮...
    限糧囤糧引發市場恐慌  全球糧食危機是大概率事件?  由於疫情的蔓延,各國恐慌性囤積糧食行為開始增加。不少專家擔心,這種疫情引來的行為變化,將使全球糧食危機的出現變得不可避免。  中國糧食儲備夠麼?  相比而言,面對各國恐慌疊加引發的囤糧行為和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是否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呢?
  • 接下來 全球糧食危機?這是大國博弈最後的籌碼!
    近兩年極端氣候頻現,洪災、旱災、火災等災害不斷,亞非地區世紀蝗災爆發,又遇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擴散。有的國家確實有點兒「慌」,伊拉克告急,需求進口百萬噸小麥,印尼和菲律賓著急,糧食儲備頂多維持三個月。糧食大國也火上澆油,先是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俄羅斯宣布穀物出口暫停10天,又限制穀物出口總量。緊接著,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宣布,暫停大米及大米產品出口;全球重要小麥出口國哈薩克斯坦也宣布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等11種農產品。全球12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
  • 發改委:未來中國人仍能養活自己 糧食安全基礎牢固
    因此,在比較我國與國外的糧食安全水平時,採用穀物自給率代替糧食自給率,更具有統計上的可比性。我國的糧食生產以穀物為主,穀物產量一般佔糧食總產的90%左右。目前我國糧食自給率處於什麼水平姜長雲認為,在計算糧食自給率時,如果按照國際可比的穀物概念作為糧食口徑,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糧食平均自給率達到100.5%。
  • 我國糧食進口數量緣何增加?國內需求增長是主要原因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糧食生產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不夠高,與歐美國家家庭農場幾十公頃、幾百公頃的規模有較大差距,國內糧食在價格上沒有太多競爭優勢。適度進口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穀物自給率超過95%以上,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超過100%,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
  •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 A股批量漲停潮先來了
    又一國家宣布封關囤糧多個國家宣布糧倉告急全球疫情惡化,比金融危機更怕的糧食危機可能正在醞釀。目前,越南不僅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越南禁止出口的舉措對全球市場構成直接影響。越南工業及貿易部此前在另外一位聲明中稱,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增加31.7%,達到92.88萬噸。如果大米出口保持這樣的步伐,那麼越南國內消費者可能面臨大米供應短缺的局面。
  • 中國三大主糧可以自給自足,大豆或漲價,全球糧食安全核心在非洲
    疫情衝擊下全球糧食供應鏈異動對中國糧食市場帶來什麼影響?民眾吃飯問題是否會受到波及?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中國部分糧食進口雖有短暫壓力,但總體風險尚在可控範圍內。多年來,中國糧食安全戰略排在首位的是「確保口糧絕對安全」,也就是確保小麥和大米的自給自足。
  • 1.3億噸糧食缺口?打贏糧食問題勝仗,做好這3件事……
    作者:王德培編輯:三三來源:正和島今年以來,糧食問題屢次被提及,中國最大產糧國、最大消費國格局天然決定了其在糧食市場的影響力,但對於擁有14億多人的大國而言,糧食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糧食危機背後的推手是什麼?中國的糧食問題狀況如何?如何解決糧食危機?
  • 風暴在非洲醞釀 全球糧食危機會再襲?
    當前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除了健康危機之外,還將造成一系列其他的影響,比如許多糧食專家現在都已經回憶起了2007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糧價大漲的歷史。一位糧食安全領域的重量級專家接受《新科學人》雜誌採訪時就警告說,如果處置不當,這一次的麻煩完全可能變得更大。01 嚴重飢餓人口將翻番?
  • 中國早稻產量扭轉七年頹勢 三大主糧自給率超98%
    農業問題專家、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於曉華表示,一直以來中國口糧基本上實現自給,這也是國家最優先的政策之一。根據他的調查,此次疫情對中國的糧食生產基本沒有影響,但是洪澇災害對部分地區的晚稻生產有部分影響。但到目前為止,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總體可控。在播種面積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我國早稻今年迎來了大豐收。
  • 國際述評:民以「食」為天 全球糧食安全臨疫情大考
    (抗擊新冠肺炎)國際述評:民以「食」為天 全球糧食安全臨疫情大考中新社北京3月29日電 題:民以「食」為天 全球糧食安全臨疫情大考中新社記者 吳旭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66萬,疫情不僅影響到了全球工業原材料和醫療用品的生產、交易,食品供應也受到了極大威脅。
  • 美國倒10萬加侖牛奶,9國禁止糧食出口……但我還是不建議你囤糧
    本次糧食恐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背景下,「糧食民族主義」和國內糧食災害帶來的。 國際上,截至4月3日,多個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包括俄羅斯、土耳其、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印度、埃及、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基於本國糧食安全考慮,已暫停大米、小麥、菜籽油等多種農產品的對外出口。
  • 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
    0130年來第1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每年需要進口約200萬噸大米。中國2013年-2019年曆年大米進口量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年出口量超過600萬噸,連續8年保持大米第一出口國的地位。30年來,這倆最大的買家和賣家,愣是沒有做過大米的生意。中國之所以不願意買印度的大米,是因為印度的大米質量不行。
  • 生物降解塑料:四大糧商預謀進一步操控中國糧食安全的世紀陰謀
    就像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官員所稱,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颶風」。在麵包和大米零售價格驟然暴漲的衝擊下,近20個國家出現動蕩。那次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敘利亞、葉門等國的社會危機,發源於國內出現的高通脹、高失業,尤其是高學歷人群的失業,導致了這樣一場大規模的「街頭政治」。這是全球經濟危機正在蔓延的標誌,也是美國等國金融危機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轉嫁的表現。
  • 【眾資訊】我國的糧食生產是什麼水平?這些數字告訴你
    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中國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 2020年下半年會爆發糧食危機嗎?
    可以看出,糧食浪費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全球性問題,但是下半年爆發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我就先上個結論:2020年下半年的糧食危機,中國不會,世界可能。
  • 2017-2018年度土耳其農作物自給率提高
    據土耳其國家統計局4月19日報導,2017-2018年度土糧食總產量2150萬噸,與2016-2017年度相比增長4.4%,自給率98%,同比提高了0.8個百分點。其中小麥自給率111.7%,大麥90.2%,黑麥100.0%,燕麥99.4%,玉米73.3%,大米67.2%。
  • 國金證券:農作物受疫情影響有限 玉米及白糖存在產需缺口
    2)我國主要糧食作物自給率均超過安全水平95%,稻穀、小麥、玉米自給率分別為98.72%、96.67%、98.48%,因此疫情全球化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我國主要糧食市場影響較小;但國內大豆、白糖進口依存度偏高,大豆短期或受疫情影響供貨推遲,白糖需關注主要製糖國家市場:巴西需關注疫情下油價對製糖比的影響;泰國受氣候及疫情影響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禁播大胃王,美國卻把糧食當燃料燒掉!
    糧食浪費問題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全球性問題,近些年也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201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稱,全球糧食浪費嚴重。就在前幾天,聯合國多次警告: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前幾天,央視媒體央視狠批:「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姜文來: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姜文來: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姜文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面臨糧食危機的風險,但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對於糧食危機能夠從容應對。這主要是我們糧食生產能力充足,再加上生產逐漸恢復,糧食生產基礎相對牢固,特別是對口糧絕對安全抓得牢,讓中國飯碗裝中國糧有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