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返璞歸真

2020-12-23 國學書舍

菜根譚: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返璞歸真。

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種自我淨化功能,他會不斷完善自我,正所謂說「人生即是修行」。

但是一個人在不斷認知自我,升級自身的路上,會朝著一個方向前進,這個方向,叫做:返璞歸真。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不失其所者久

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拋開表象看本質,找到最純粹和自然的本性。

事物有表裡之分,有智慧的人洞悉本質,一眼看到底,找到事物的根源,因為事物的表象都是由根源而衍生的一種外化現象。但是這一種表象,卻會隨著時間和自己的經歷變化和沉淪,唯有內在的本質和根源,無論外在事物怎麼變化,本質仍然存在。

就好像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德行去收穫財富和名譽一樣,名位和財富是靠自己的本領獲得的,它會出現變化,但是一個人擁有的品德,可以常伴他的一生而存在。

所以當一個人學會拋開浮華表象看到本質,懂得把自己的眼光放在那一些世俗之後的本質上面時,才是真正的智慧。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驚奇喜異者,終無遠大之識;苦節獨行者,要有恆久之操

一個喜歡獵奇愛好怪異的人,必然不會有高深的學問和遠大的見識,一個真正有遠大志向的人,表現也恰恰非常平常,並且自己的追求和喜好都是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怪異之處,但是相處久了,才能感覺到他的不平凡的地方。

古代的陶淵明就用自己一生的經歷,詮釋了淡泊寧靜的人生至高境界。

當陶淵明厭倦了塵世浮華之後,離開仕途生涯,隱居在東南山下,寫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

錢鍾書學富五車,閉門謝客,靜心於書齋之中,潛心鑽研,著書立說,並且留下了曠世名篇。

齊白石晚年謀求畫風變革,閉門謝客,後來畫技騰飛,最終成為了國畫巨匠。

真正的高手是追求淳樸淡然,幸福的人生也是在淡泊中度過,淡薄使人寧靜,使人自由,使人不受外物的羈絆,讓人遠離喧囂和糾纏。

但是淡泊和寧靜絕對不是外在世俗的逃離,因為外在世俗逃離也是特立獨行的一種形式化生活,而真正的灑脫則是居於世俗之中,仍然有一份淳樸和恬淡,讓自己可以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體驗歡樂,在淡泊中充實自己。

不管人生取得了多少功績和成就,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平淡之中度過的,那一些好的事情或者極壞的事情,都只是佔據了人生的某一些片刻而已。

所以在人生的整個過程中,用淡泊的心境去面對這一切,享受人生的淳樸和淡然,不刻意追求浮華,更不刻意追求特立獨行,拋開表象看本質,找到幸福真正的根源,才是我們應該秉持的處世哲學和智慧。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國學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相關焦點

  • 周國平: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周國平說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從前,人生見山是山,見海是海,一股腦扎進欲望的洪流裡面,並不為了追求夢想,只為了金錢財富。後來見山不是山,見海不是海,是因為受到了打擊和挫折才看的那麼一點,人生本來的面目,卻也不參透不清。
  • 盤點那些藏在菜根譚中的寶寶好名:個個正心修身、明心見性
    清中出處: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閒適-菜根譚「清中」選自《菜根譚-閒適》,這句話的意思是:清涼微風充斥滿屋月光灑滿几案,坐在其中各種器物都顯現上天心意,告訴我們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點時間和空間,靜靜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 《菜根譚》:能鬧中取靜,在苦痛中感受安然,才是境界
    小隱於山野,大隱於市朝,很多人提及人生清淨之時,第一想到的都是找一個脫塵離俗的山野遠方,覺得那裡有自己想要的清靜。但是人生真正的清靜,並不是外在環境的逃避,而是身處世俗的淡然。《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寧靜的環境中保持的平靜,並非是真正的平靜,若在喧鬧的環境中仍然保持平靜的心態,才算是天性的真境界。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菜根譚》裡有這麼一句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誠然,一個沒有長遠目標的人,無法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瑣事,更別提成就一番事業了,俗話說「眼界決定人生的高度和 境界」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教育寶寶時,也會不停地強調目光長遠的重要性,告訴寶寶要上進、要刻苦,這樣才能收穫美好的未來。
  • 《菜根譚》| 中國人的處世智慧,全在這8句話裡了
    為人低調,方能看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菜根譚》一個「低」字,卻演繹出了深厚的境界,風範,哲學。李嘉誠曾給自己的兒子開出了一條訓詞:「樹大招風,低調做人。」古往今來多少成功者,都是從中領悟處世之道。三國時諸葛亮對蜀國居功至偉,劉備本想以皇位相讓,但諸葛亮謹守屬臣本分,低調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讓後人敬佩不已。
  • 金庸武學的五重境界,張三丰入神坐照,獨孤求敗返璞歸真!
    第一層境界:爐火純青。這層境界的武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著重點在於外招,讀過《雪山飛狐》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胡斐僅僅只是學了父親那門厲害無比的【胡家刀法】,這門刀法綿綿之中似有陰有陽,有剛猛亦有柔和。使刀之時,而緩慢,且收斂得多。刀刀攻守並備,不求守而自守,不必攻卻猛攻,使這用這套刀法的訣竅是,與其以主欺客,不如以客犯主。嫩勝於老,遲勝於急。
  • 國學文化《菜根譚》:別把自己繃得太緊,放鬆一些,人生會更好
    國學文化《菜根譚》:別把自己繃得太緊,放鬆一些,人生會更好。人生需要「勞逸結合」,永遠記住一句話,別把自己繃得太緊,繃緊了琴弦容易斷。釋迦牟尼有一個弟子叫二十億耳尊者,有一天二十億耳尊者念經的時候,顯得有一些浮躁。這個時候釋迦牟尼就問他:「為什麼念經的時候這麼急躁?」
  • 《菜根譚》:成就人生大功業的前提,是對於德行的修養
    《菜根譚》:成就人生大功業的前提,是對於德行的修養。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魎猖狂。古人強調一個道理,就是進德修業,德為學問的根基,由內心演化,又表現於外,任何的學問和人生都需要以德行為基礎,否則即便是有學問,也難以在人生中發揮該有的價值與光芒。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雖然文化不高,妻子也不是名門閨秀,但是他的孩子倒是特別出色,這最終都要歸於朱元璋對於孩子德行的培養。
  • 《菜根譚》:能在成功時想到失敗的人,智商普遍很高,你是嗎?
    《菜根譚》原文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有一樂境界,就有一不樂的相對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尋常家飯,素位風光,才是個安樂的窩巢。簾櫳高敞,看青山綠水吞吐雲煙,識乾坤之自在;竹樹扶疏,任乳燕鳴鳩送迎時序,知物我之兩忘。知成之必敗,則求成之心不必太堅;知生之必死,則保生之道不必過勞。
  • 《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文/飛魚《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 《菜根譚》精選10句,老祖宗的處世謀略,讀懂掌握人生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的1個闡述涵養、人的一生、為人處事、問世的語錄集,為不世稀有的奇至寶訓。針對人的正行修養身心、修性育德,有難以置信的耳濡目染的能量。《菜根譚》優選十句,老祖先的為人處事智謀,了解把握人生智慧明朝洪應明老先生,以「安心茅舍穩,性定菜根香」為主題思想,寫出了廣為流傳迄今、經久不衰的經典菜莖語錄經典《菜根譚》,這本書深度融合了儒釋道3家觀念的精粹,從入門到精通的為何各位敘述了為人處事的聰慧和社會學,是難能可貴的一冊神書。
  • 菜根譚:人生的失衡,源自錯誤的認知和追求
    菜根譚:人生最好的智慧,是正確平衡物質與人生的關係。01在這樣一個時代,有一個非常畸形的價值觀,那就是以物質作為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如今這樣能夠擁有完全統一的價值觀,那麼多的人都將物質當做了人生唯一成功的追求。因為過度追求成功而厭惡了平凡,看不見本該看見的人生美好,痛苦災禍皆源於此。
  • 《菜根譚》: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菜根譚》中有言: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無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對待別人應該寬容,要善於原諒別人的過失,把有過錯當作無過錯,這樣相處就能平心靜氣;對待自己應該嚴格,在自己沒有過錯時要能找到自己的缺點,這樣品德就會不斷增進。
  • 《菜根譚》中的7句話,道出「人生際遇」的大不同,讀完豁然開朗
    說起《菜根譚》,其實就是明朝一個叫洪應明的道人,寫的一本有關為人處事、修養身心的書。只不過到了近現代,不知為什麼,突然有那麼一撥人,把這本書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合在一起,稱為「處世三大奇書」。這其中,尤其推崇《菜根譚》。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菜根譚》斷斷續續看過很多遍,對於當中不少名句甚是喜歡。2020年初,和大家一樣,立下了大大小小的許多計劃,關於工作、關於生活、關於學習,很明顯我沒有做到。閒話休說,回到文章要聊的《菜根譚》。《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菜根譚:不要虛度光陰;造就無憾人生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一一一《菜根譚》01天地的運行永恆不變,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生百年光陰,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就不可不知人生的樂趣,也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虛度一生。
  • 《菜根譚》:為人厚道,自帶光芒
    《菜根譚》:為人厚道,自帶光芒 人生哲理
  • 南懷瑾:開悟的人最可怕,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20字!
    中國古代時期,上至王侯將相、官宦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無不推崇《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傳頌千年,已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人都喜歡《金剛經》中這一句話,表示句話道出人生至高境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2020寶寶取名:120個菜根譚裡哲理豐富、寓意極佳的好名字
    《菜根譚》講的是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對人的正心修身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正所謂「非死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芳」,一個人的氣質與修養是由內而外的,氣質高雅的人不需要藉助外物,也能讓別人感受到他的清新脫俗、與眾不同。《菜根譚》中蘊含的深刻的道理,能讓我們一生受益。
  • 從《西遊記》中,看透人生的三重境界
    三種心境,三份修為,其實,更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悟淨:戒掉情緒,守得靜心佛說:「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西遊記》中,沙悟淨原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外貌神武,武藝高強。《菜根譚》說:「心亂靜中亂,心靜亂中靜。」心清則目明,心靜則智生,守得一方淨土,修得一顆靜心,這正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