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史靜珍//翠花,上酸菜

2021-02-17 后稷文苑

稷山  史靜珍

隆冬時節,室外北風呼嘯,寒氣逼人。回家能吃上一飩豬肉燉酸菜,想起來渾身都暖暖的。

我進城住上樓房後,因為諸多不便,這幾年都不臥酸菜了。我從超市裡選了一袋東北酸菜,一塊五花肉和一塊白豆腐。回家後將五花肉洗淨切片淹好,放入鍋中煸炒後加入酸菜翻炒,然後倒入砂鍋,加上高湯燒開,放入粉條、豆腐,小火慢燉。片刻,砂鍋裡發岀了輕微地「咕嘟,咕嘟」的聲音。偶爾,鍋蓋上的蒸溜水滴下來,砂鍋外壁發出了「嗞嗞嗞」的響聲,像首小夜曲,又或是竊竊私語。

數分鐘後,當我打開鍋蓋,雲霧繚繞似的熱氣中,一種親切的、藏有許多故事和情感的味道迅速瀰漫了整個廚房,不由人下意識地咽了下口水。只見豆腐已經退去了原來稜角分明的呆板,像個喝足了水的小胖妞調皮地吹著泡泡;粉條也不像先前那麼僵硬無趣了,如魚得水,圍著胖妞上下遊動; 片片白菜更像是一群呼之欲出的玉蝶,讓人慾罷不能。我突然想起來了那個「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典故,不覺獨自笑了起來。

出鍋前我順手撒了一把綠綠的小蔥和姜蒜末,抄了一筷子油潑辣子攪在裡面,瞬間砂鍋裡呈現出一幅色彩渾厚的原生態畫面。那種獨特的、渾厚的酸辣味道,催促著家人迫不及待地開吃起來。

為了找到那種吃酸菜的感覺,我除了備有黃瓜條、蘿蔔絲等小菜外,提前特意蒸了一鍋拌有玉米面的發糕,粗糧細作,加了椒葉、芝麻和食鹽。咬一口那金黃色的滿是蜂窩眼的發糕,夾一筷子熱氣騰騰的酸菜,有種大快朵頤的感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談笑風生,直吃得渾身微熱,那叫一個酣暢。

真是大自然的造化,普普通通的白菜蘿蔔,經過涅槃重生的發酵過程,一個漂亮的華麗轉身竟升華成了人們舌尖上的美味佳餚。

我想,以酸菜溫厚樸實的性情,如果把它比做一個演員的話,既能擔當主角,以絕對的親和力會把它的前生今世詮釋的淋漓盡致;又善於做配角,與大魚大肉在一起,將「四兩撥千斤」演繹的恰如其分,讓魚肉更加鮮嫩爽口,香而不膩,使味蕾得到了充分的享受和極大的滿足,對身體也是有很多益處的。

好想誇誇這個其貌不揚的酸菜,它出身柴門,是困難時期家家戶戶能吃得起、吃得上的家常菜;是富裕年代人們念念不忘、時不時想吃上的那一口。說是草根吧,卻又堂而皇之,不卑不亢,粉絲無數,是老少皆宜的國民老公。當我搜腸刮肚想找個合適的詞語時,腦子裡突然響起了曹操那句名言:英雄不論出處。 

此刻,當我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底兒朝天的砂鍋時,仿佛覺得那個叫酸菜的傢伙正掩面竊喜呢。心想:小樣兒,看把你得瑟的!

 

史靜珍,稷山廣電中心退休幹部。曾從事播音,編輯,記者工作。作品巜大旱之年唱大戲》,巜他把青春獻給祖國》,巜她挨打之後》等分別獲得山西省好新聞一,二,三等獎。並著有長篇小說巜父母這輩子》。

相關焦點

  • 翠花上酸菜 14種酸菜品
    ,待看到大量水蒸氣出現,用鏟子翻炒,再將酸菜堆到一旁,鋼盆中央加豆油,大火加熱,下入五花肉,煎香,加紅幹辣椒、蔥花,撒十三香(要多放一些),再淋一些豆油,將酸菜推到鋼盆中央,兩隻鏟子快速翻炒,炒勻炒香,炒的時候還要加適量豆油,翻勻,淋東古醬油,炒香,將部份菜品盛入燒熱的鋼盆上,剩下的再加蒜苗,翻勻炒香,盛入鋼盆上,上桌後鋼盆繼續加熱即可。
  • 【舌尖上的東北】醃菜帝國的崛起——翠花,上酸菜~
    洗淨酸菜缸,在底下撒一層大粒海鹽,然後擺放上白菜,依次重複直到把缸填滿。  在最上面放上一塊洗淨的石頭,最好是大塊河卵石。  最後添上純淨水,如果想白菜快點醃製好可以放熱水,可以提前一周醃好。(水剛好淹沒大白菜為準,缺水可隨時添加)大概醃製20天就能發酵,35天左右就能醃製好。
  • 翠花,上大骨酸菜煲咯!
    【湯煲】★ 6H大骨濃湯酸菜煲*1份 32元【燒烤】★ 街邊兒肥瘦於黃昏日落時,尋覓煙火處約上三五好友用一頓燒烤暢聊心事一切疲勞,在美食上桌後便煙消雲散翠花,上酸菜嘞!正宗東北酸菜,酸爽直擊靈魂優選上等白菜,密封醃製
  • 【稷山文苑】稷山的輝煌時刻:民國初年//稷山 黃建中
    在政治上,清末民初,小陽村段國垣先生擔任了黑龍江省高等檢察廳檢察長,在審判和檢察分立的基礎上,和黑龍江高等審判廳組成獨立的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黑龍江省公署)、立法機關(黑龍江省議會)形成明確的三權分立,建立起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在教育上,開始興辦新式學校,成立了初級小學和完全小學(俗稱完小),並破天荒地成立了女子學校。
  • 東北酸菜
    酸菜分為東北酸菜、四川酸菜、貴州酸菜、雲南富源酸菜等,不同地區的酸菜口味風格不盡相同,東北人說的酸菜是用白菜所做的。    過去,東北人的家裡有兩樣東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醃酸菜用的大石頭。以前東北地區十分寒冷,冬季沒有反季節的大棚作物,人們為了能吃到綠色蔬菜而發明了積酸白菜的方法。
  • 【蟲兒】依舊懷想酸菜心兒
    酸菜的發明,我總覺得應該算是東北人智慧的一種表現,也是對窮的一種救贖,很可能還能證明北方人一直在北,但並不敗北的一種心境。現在來說,一個蔬菜大棚就能扣住一個春天,萬物生長不靠太陽已經被好幾個國家做到了,當然包括我們中國。但酸菜餡兒的餃子,酸菜涮火鍋,甚至是最流行的一句話:翠花上酸菜,都似乎還能證明東北人的某一種懷舊,或者是某一種舌尖上的記憶。
  • 酸心的稷山酸菜:西北風颳地呼啦啦,咱屋的酸菜窩哈一鋪沓
    那年代過來的好多人,對酸菜懷有刻骨銘心的怨恨,真不是現在一些人說的百吃不厭、常吃常香。其實對酸菜不可詆毀,翻閱酸菜的履歷,屢建功勳,普度眾生。遠古時代酸菜名叫菹(讀zu),《詩經》、《周禮》、《齊民要術》均對酸菜作了詳細記載。貧窮年代,一到冬天,哪家不窩一小甕酸菜過活。相對於啃樹皮吃觀音土過活,能吃上酸菜,已是奢侈幸福的日子了。酸菜本該熱油翻炒,配上燒肉、粉條、豆腐,才算一道好菜。
  • 佳節安康新年好 | 酸菜豬肉水餃
    當然,最受歡迎的幾種餃子餡兒還當屬三鮮餡兒、白菜豬肉餡兒、韭菜雞蛋餡兒、豬肉大蔥餡兒和我們今天的主角——酸菜豬肉餡兒水餃!筋道白嫩的餃子皮兒包裹著飽滿多汁的酸菜豬肉餡兒,由內而外散發著無比的鮮香和酸嫩,想想這個味道就口水直流!
  • 最東北的東北味兒——酸菜燉骨棒和粘豆包兒
    不要小瞧這酸菜,雖然算不上什麼好東西,但的確是俺們東北的代表食材。俺們東北這疙瘩地域雖然遼闊,物產雖然豐富,但天氣確實是賊拉拉的冷,所以早年間每到冬天就沒有新鮮蔬菜吃。不過那時候俺們東北人少,地廣人稀生態好,棒打狍子瓢舀魚,吃肉也就夠了。但天天吃肉也會膩啊,整天兒抱著肘子啃誰也受不了不是?
  • 綠配粉,「李小龍」秒變「翠花」?這位花滑選手的服裝真是看不懂
    這綠+粉的配色,田田的荷葉婷婷的荷,這更偏向女性化的側襟,都讓人不由得想一邊唱著「俺們那噶都是東北人兒」,一邊大喊一句「翠花,上酸菜啊!」甚至於,2012年還是Novice選手時,他滑這個曲子的考斯滕,都比現在這套「翠花」,更貼切曲目些。當然,這樣的考斯滕現在看來也是太素了。
  • 轉載:佳節安康新年好 | 酸菜豬肉水餃
    當然,最受歡迎的幾種餃子餡兒還當屬三鮮餡兒、白菜豬肉餡兒、韭菜雞蛋餡兒、豬肉大蔥餡兒和我們今天的主角——酸菜豬肉餡兒水餃!筋道白嫩的餃子皮兒包裹著飽滿多汁的酸菜豬肉餡兒,由內而外散發著無比的鮮香和酸嫩,想想這個味道就口水直流!
  • 稷山王月芳//拾來的餅子
    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一)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二)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三)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四)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五)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六)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七)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八)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九)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十)稷山王月芳//養母淚:喜迎女兒(之十一)
  • 【古運新城•推介】稷山麻花
    現在方便多了,每每逢年過節,人們走親訪友,或是出門拜訪,來客回禮,提上這兩樣東西,自我感覺體面風光的多,即使價格要貴一些,但是大家都還喜歡買,成為名聞遐邇的美食品牌。有一次我去稷山出差,一位朋友的朋友就是當地一位炸麻花的高手,姓薛,有一個臨街門店,於是他請我去實地探訪了一番,讓我開了眼界。首先在麵團製作上,當面和成後要靜置一會兒,等面醒了以後將麵團開塊,切成需要重量的小條,然後逐只搓成約40~50釐米粗細均勻的長條。
  • 稷山高臺花鼓晉級「直通之夜」
    參加央視《我要上春晚》獲最高票稷山高臺花鼓參加《我要上春晚》節目錄製運城晚報訊 於11月12日至16日赴京參加央視《我要上春晚》節目錄製後,稷山高臺花鼓表演團隊日前載譽歸來。憑藉281票的得票數,該團隊將參加「直通之夜」。
  • 【稷山文苑】家鄉人民永遠懷念張漢民// 稷山中學 焦義民
    稷山中學 焦義民張漢民(1903——1935)是稷山籍的第一位共產黨員,隨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稷山人了解了其長期在楊虎城將軍部隊從事兵運工作,為紅軍的發展壯大所做的貢獻,但對他在青年時期在家鄉生活片段卻知之甚少,尤其是為村民所辦的幾件好事更是鮮為人知。
  • 稷山 解秋菊//騙術(一)免費體檢
    點擊下面加粗字連結,品讀《后稷文苑》寶葫蘆:后稷寶葫蘆  文苑新年禮走進解秋菊的文字世界(2020.10.25)解秋菊老師作品集(2020.12.29)稷山 解秋菊//繼母情深育兒女 子女盡孝報母恩稷山 解秋菊//新年感懷稷山 解秋菊// 說 "鬼"
  • 稷王與稷山
    道光二十三年,有個叫李景椿的雲南人來稷山做了知縣,他是個崇尚農業的官員,知道對稷王的祭祀於這一方水土有著怎樣的意義,而這一方土地上的糧豐林茂於他這個地方官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性。凝聚人心不僅僅靠官威和律令,中國人需要的是宗教,是被統領,在天高皇帝遠的小小縣城,在朝廷每年派員祭祀的農神故鄉,稷王就是農民的宗教領袖,讓稷王再現於世,去統領安撫一方民眾,這該是最智慧的一步棋吧?
  • 稷山縣長董警吾,視死如歸灑熱血
    一樁殺害稷山縣民主縣長董警吾和稷山公安局長 張雄 等十位共產黨稷麓區領導人的血醒慘案終現真相,大白天下。     董警吾,於一九一三年二月出生在原萬泉縣漢薛鎮南坡村,從小聰明好學,考到運城中學,畢業後當了小學教師。早期接觸革命刊物和共產黨人,曾多次組織學生運動。一九三八年三月五日,在地下黨介紹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對筱翠花最好的紀念是演好他的戲
    最近在蓬蒿劇場上演的小劇場話劇《筱老闆》(又名《筱翠花與張伯駒》),不可否認是創作者對前輩京劇藝術家筱翠花的致敬之作。但遺憾的是,它不僅無法讓人充分認識和理解筱翠花這個人和他的藝術人生的獨特性,相反,還直接暴露了今天的創作者對戲曲和戲曲藝術家認識上的種種誤區:以京劇為代表的傳統藝術已經被臆想為脫離歷史、脫離現實、脫離生活的高雅趣味易碎品。
  • 尋找「稷山第一」(2):無核金絲蜜棗發明人——陳德山
    稷山板棗的幹品(幹棗)是紅的發紫,綿軟香甜,拿上一顆品嘗,甜蜜由嘴到心,迴蕩全身,久久不能忘記。 稷山蜜棗的珍品一般是用稷山板棗加工,也有的企業用稷山以外的各種青棗加工製成稷山蜜棗。稷山蜜棗,晶瑩透亮,金絲閃耀,每一顆稷山蜜棗入嘴,強烈的甜蜜,濃鬱的棗香,勁道的口感,讓你覺得蜜棗更適宜用於飲品或者作為美食的輔料,才能發揮出蜜棗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