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史靜珍
隆冬時節,室外北風呼嘯,寒氣逼人。回家能吃上一飩豬肉燉酸菜,想起來渾身都暖暖的。
我進城住上樓房後,因為諸多不便,這幾年都不臥酸菜了。我從超市裡選了一袋東北酸菜,一塊五花肉和一塊白豆腐。回家後將五花肉洗淨切片淹好,放入鍋中煸炒後加入酸菜翻炒,然後倒入砂鍋,加上高湯燒開,放入粉條、豆腐,小火慢燉。片刻,砂鍋裡發岀了輕微地「咕嘟,咕嘟」的聲音。偶爾,鍋蓋上的蒸溜水滴下來,砂鍋外壁發出了「嗞嗞嗞」的響聲,像首小夜曲,又或是竊竊私語。
數分鐘後,當我打開鍋蓋,雲霧繚繞似的熱氣中,一種親切的、藏有許多故事和情感的味道迅速瀰漫了整個廚房,不由人下意識地咽了下口水。只見豆腐已經退去了原來稜角分明的呆板,像個喝足了水的小胖妞調皮地吹著泡泡;粉條也不像先前那麼僵硬無趣了,如魚得水,圍著胖妞上下遊動; 片片白菜更像是一群呼之欲出的玉蝶,讓人慾罷不能。我突然想起來了那個「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典故,不覺獨自笑了起來。
出鍋前我順手撒了一把綠綠的小蔥和姜蒜末,抄了一筷子油潑辣子攪在裡面,瞬間砂鍋裡呈現出一幅色彩渾厚的原生態畫面。那種獨特的、渾厚的酸辣味道,催促著家人迫不及待地開吃起來。
為了找到那種吃酸菜的感覺,我除了備有黃瓜條、蘿蔔絲等小菜外,提前特意蒸了一鍋拌有玉米面的發糕,粗糧細作,加了椒葉、芝麻和食鹽。咬一口那金黃色的滿是蜂窩眼的發糕,夾一筷子熱氣騰騰的酸菜,有種大快朵頤的感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談笑風生,直吃得渾身微熱,那叫一個酣暢。
真是大自然的造化,普普通通的白菜蘿蔔,經過涅槃重生的發酵過程,一個漂亮的華麗轉身竟升華成了人們舌尖上的美味佳餚。
我想,以酸菜溫厚樸實的性情,如果把它比做一個演員的話,既能擔當主角,以絕對的親和力會把它的前生今世詮釋的淋漓盡致;又善於做配角,與大魚大肉在一起,將「四兩撥千斤」演繹的恰如其分,讓魚肉更加鮮嫩爽口,香而不膩,使味蕾得到了充分的享受和極大的滿足,對身體也是有很多益處的。
好想誇誇這個其貌不揚的酸菜,它出身柴門,是困難時期家家戶戶能吃得起、吃得上的家常菜;是富裕年代人們念念不忘、時不時想吃上的那一口。說是草根吧,卻又堂而皇之,不卑不亢,粉絲無數,是老少皆宜的國民老公。當我搜腸刮肚想找個合適的詞語時,腦子裡突然響起了曹操那句名言:英雄不論出處。
此刻,當我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底兒朝天的砂鍋時,仿佛覺得那個叫酸菜的傢伙正掩面竊喜呢。心想:小樣兒,看把你得瑟的!
史靜珍,稷山廣電中心退休幹部。曾從事播音,編輯,記者工作。作品巜大旱之年唱大戲》,巜他把青春獻給祖國》,巜她挨打之後》等分別獲得山西省好新聞一,二,三等獎。並著有長篇小說巜父母這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