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麼是體育體制呢?體育體制是國家組織管理體育的各種機構設置、權限劃分以及各項制度的總稱。它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體育的組織機構,即各級體育行政機構設置、體育社會組織的建立;二是各級體育行政機構、體育社會組織的職責、權限、利益的劃分;三是由體育行政機構和體育社會組織頒布的各項體育管理制度。
那麼,體育體制的類型有哪些呢?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所採用的體有體制按照管理權力的歸屬,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政府主導型、社會主導型、結合型(或中間型)。
(一)政府主導型。政府主導型體育體制的主要特點是政府沒有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而且這些機構的權力商度集中,幾乎行使全部的體育管理職能,採用行政的方式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面進進行的從制定體育的總體發展規劃,直至運動員的選拔和培養、運動員和教練員等級的戰任的零核與公布、運動會的組織與管理等等。總之,事無具組,統包洗攬。而各級各類的社會體育組織則經常形同虛設, 不具備實質性的管理能力。政府主導型體育體制的最大優點是有利於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實現預期目標。但是另方面它也容易抑制社會力最對體有的參與和交持,不易於發揮社會各種力量的積極性,導型體育體制的國家主要是從而影響體育的發展。
(二)社會主導型。社會主導型體育體制的特點是主要由各種社會體育組織來管理體育,政府般不設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也很少直接介入體育事務。美國的體育體制是典型的社會主導型。美國政府沒有專門的體育主管部門,也沒有單垂直的權威機構來負責全面的體育協調工作。多個專門的社會組織和私人企業在體育運動發展中扮演著主要角色。這是美國體育體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在美國,職業體育項目的最高管理機構是相應的職業體育聯盟(即職業體育聯合會),各隊的所有者對職業體育聯盟進行集體領導。職業體育聯盟控制著職業體育項目的各個方面,從比賽規則規程的制定到球隊分布的地點和數量;從勞資關係到設施標準;從決定運動員的分配到運動員的流動;從全國性電視轉播到門票收入的分成等各個方面對職業體育進行控制。
對業餘體育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各種體育組織來進行,這些組織都保持者很強的獨立性和自治性,這些體有組織大體有以下幾類:一是學校系統。 美國的全國中學生體育聯合會負責協調有關全國性的中學生體育事務:在地方由各學校和地區級中學生體協負責管理,絕大部分州也設立了州級中學生體育聯合會。大學體育與中學生體育類似,也建立了地方級、地區級和全國性的大學生體育組織。全國性大學生體育組織主要有三個一-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初級大學體育聯合會和大學間的體育聯合會。
二是社會體有組織。美國奧委會是美國業餘體育最重要的協調機構,該組織包括41個全國單項運動協會、9個附屬體育組織、10個以社區為基礎的綜合體育組織、4個學校體育組織、7個傷殘人體育組織和1個軍隊體育組織。它的管理權限遠遠超出奧林匹克的範圍。目前美國奧委會是美國業餘體育管理機構中最具權威的組織。美國業餘體育聯合行動是負責管理青少年體育運動的社會組織。美國健康、體育、娛樂和舞蹈聯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群眾性組織,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會員包括公共和私立教育機構的近3萬名有關健康、體育、娛樂和舞蹈方面的專業人士。以上各領域都有規模很大的研究部門來促進這些領域工作的發展。它在美國業餘體育中發揮者重要作用。另外,美國大約有206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和行業體育組織,這些運動協會分別建立了地方級和地區級分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各自的體育項目,在各自體育項目管理上,享有最高的管理權限。
三是其它社會組織。美國的宗教組織在體育運動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宗教團體主要是通過開展青少年體育運動來宣傳自己的宗教思想。如天主教青年會、基督教基督教女青年會這些宗教組織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三)結合型(中間型)。所謂結合型體制體制也就是由政府和社會體育組織共同管理體育的管理體制。政府對體育實行宏觀管理,即制定方針政策,發揮協調、監督的職能。社會體育組織負責體育的具體業務管理,如制定項目發展規劃、各種規章制度,組織訓練和比賽,開展大眾體育等。
結合型體制有利於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鼓勵社會各種力量對體育的支持和參與。但在權限劃分和利益分配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目前在體育管理體制上有一種由兩極向結合型發展的趨勢,一些過去採用政府主導型的國家,如中國,開始鼓勵社會組織與政府共同骨理體育。而一些過去採用社會主導型的國家,如加拿大等,政府逐漸介人體育事務,並設立了相應的體育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