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公募基金投資範圍料不會擴大至「非標」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消息人士:公募基金投資範圍料不會擴大至「非標」】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預計公募基金的投資範圍不會超出標準化投資標的,「非標」應該不會被納入。另有基金研究人士直言,非標投資與公募基金傳統投資存在較大差異,公募基金不會輕易試水,即使能投短期內也不敢投。

  對於近期監管層表態「完善公募基金投資策略、適時拓展投資範圍,豐富基金產品類型」,有業內人士分析,公募基金投資範圍擴大,有助於適度向銀行理財投資範圍靠攏,防範監管套利。

  不過,相較於銀行公募理財可以投資「非標」,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預計公募基金的投資範圍不會超出標準化投資標的,「非標」應該不會被納入。另有基金研究人士直言,非標投資與公募基金傳統投資存在較大差異,公募基金不會輕易試水,即使能投短期內也不敢投。

  【相關報導】

  公募年底積極布局權益產品

  近期新發基金情況顯示,9月份以來,有12隻普通股票型和33隻偏股型基金髮行,加上24隻靈活配置型產品,有超過60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將要上場。而今年前9個月, 新發普通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分別為44隻和78隻,近兩個月兩類基金髮行數量顯著增加。

  滬上一家正在發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大盤指數下跌近20%,A股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加之近期政策面提振,大盤繼續下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此時布局權益類產品有望收穫較好的中長期收益。

  另一家公募分管投研的副總經理也表示,現在布局權益類基金,對新產品的管理和未來業績都有好處,一旦市場出現轉機,權益類產品將成為資金配置的重點對象。「我們本月將發行一隻偏股混合型產品,此外,公司正考慮把一些權益類基金髮行檔期提到春節前。」

  在9月份以來發行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出現了多位明星績優基金經理。如加盟中庚基金的丘棟榮,其在新東家的首隻產品——中庚價值領航本周開始發售;由國聯安基金旗下績優基金經理王超偉管理的國聯安行業領先基金也於近日開售;此外,國泰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彭凌志、匯添富明星基金經理雷鳴、永贏權益投資總監李永興等近期均有權益類基金髮行。

  從公司角度看,近兩個多月,多家公募發行主動偏股型基金數量超過2隻,如銀華基金、凱石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等。

  從近期發行的主動偏股型基金銷售情況來看,大部分仍以保成立為主。上海一家公募渠道部人士坦言,目前零售渠道認購熱情還是不高,基金不太好賣,大部分是保成立就好,後面看市場情況再做持續營銷。

  華南一家正在發行權益類產品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旗下的新基金目前已募集了一個多億,到發行期結束預計可以到兩億多。

  從已發行結束的產品看,10月23日開始發行的東方紅恆元五年定開規模達到13.38億元,中銀雙息回報的發行規模也有8.83億元。(來源:證券時報)

(文章來源:中證網)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焦點

  • 尚智逢源:公募基金引領風向 投資專業化駛入發展快車道
    其中,公募基金A股交易金額佔比和持倉佔比明顯高於其他類型的境內專業機構,成為A股市場最為閃耀的專業投資力量。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雙向開放加快推進,融資端和投資端改革持續發力,專業機構參與熱情明顯上升,投資者結構出現邊際改善,特別是公募基金參與的積極性明顯高於其他類型的境內專業機構,依託市場生態的變化
  • 從0到18萬億元,公募基金正道致遠,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持續助力...
    自1998年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實現了從0至18萬億元的蓬勃發展。作為資本市場價值投資先行者,公募基金通過長期挖掘企業價值,為廣大基民實現了顯著的財富保值增值。在養老投資需求持續釋放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業將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以創新產品和穩健回報為養老投資需求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 公募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未來如何選擇
    原標題:公募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   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募基金規模為18.31萬億元,基金數量為7682隻,管理人為145家。相比之下,2019年底的公募基金規模和數量分別為14.77萬億和6544隻。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和數量就已經分別增長24%和17%。
  • 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破冰 風控重點關注這三大指標
    作者: 郭璐慶  新三板轉板制度落地的同日,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也正式「破冰」。包括南方創新精選一年定開發起式等首批6隻新三板公募基金6月3日獲批。  根據測算,新三板市場中市值3億元以下的公司居多,市值10億元以上的公司僅380家左右。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及防範諸如流動性不足等風險,對公募基金提出了較高要求。
  • 公募基金髮行火熱B面:年內24隻公募發行敗北
    一位公募行業人士指出,由於公募產品本身存在較強的同質化問題,中小公募機構不能結合自身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勢必將面臨越來越殘酷的市場考驗。這並不是近來公募產品發行失敗的唯一案例,12月11日,農銀匯理旗下的中長期純債基金農銀匯理金碩也遭遇了發行失敗的情形。據一位公募渠道人士指出,由於上述兩隻發行失敗的產品均屬於債券類基金,其發行失敗大概率與約定好的委託人的「臨時撤資」有關。
  • ...多家基金公司上報化工產業ETF;大商所將上線非標倉單交易業務
    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晶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金十數據)  證券要聞  【高盛集團將100%持股高盛高華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來了】12月8日,有消息稱,高盛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的程序。證券時報記者向高盛方確認該消息屬實,高盛集團已於近日和合資夥伴籤署了最終協議,收購高盛高華證券全部剩餘股權。
  • 從0到18萬億元 公募基金正道致遠
    自1998年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實現了從0至18萬億元的蓬勃發展。作為資本市場價值投資先行者,公募基金通過長期挖掘企業價值,為廣大基民實現了顯著的財富保值增值。在養老投資需求持續釋放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業將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以創新產品和穩健回報為養老投資需求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 永遠的19歲:公募基金這一年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召開基金評價業務座談會,會議叫停貨基規模排名,同時貨幣基金禁止宣傳,要求公募基金公司重視主動管理能力,公募基金規模排名再次迎來大洗牌。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受嚴監管影響最大的並非公募基金行業。
  • 公募REITs再傳大消息 5個項目接近「撞線」!
    公募REITs再傳大消息,5個項目接近「撞線」! 摘要 【最新!公募REITs再傳大消息 5個項目接近「撞線」!】備受市場關注的公募REITs再迎關鍵進展。近期,有業內人士透露,此前參與答辯的近30個公募REITs項目中,約有5個項目由發改委推薦給證監會,以基建類項目為主。
  • 公募基金規模大躍進 基金經理們如何回應靈魂拷問?
    文|《財經》記者黃慧玲 實習生 張世晨編輯|陸玲即將過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12月16日,今年以來成立新基金1355隻,平均每天有3.7隻基金問世,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04萬億元。
  • 公募基金規模大躍進,基金經理們如何回應靈魂拷問?
    如轉戰公募不久的專戶老將王明旭、易方達基金副總經理馮波、鵬華基金董事總經理王宗合,他們的投資經驗都在十年左右。一些基金經理已然成為「流量擔當」,撐起了所在公司主動權益類新發基金的半邊天。作為權益類基金的「課代表」,周應波站上了戰配基金的舞臺。另一邊,螞蟻的動作引發了銀行渠道的不滿。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與螞蟻正面對峙,也為周應波「量身定製」了一款新產品,募集規模100億元。經此一役,周應波的管理規模直接翻番,躍至450億元,困擾再度升級。在三季報裡,周應波一如既往地誠實記錄下心路:「我們經歷了數個季度的規模擴大持續挑戰,回頭來看有諸多應對失當之處。」
  • 中基協公募基金專業委員會:堅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12月24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近日,協會公募基金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委員會會議認為,隨著融資端改革逐步深化,今年IPO速度較快,市場的資金需求量較大,公募基金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表現亮眼。
  • 私募基金的期中成績單不及公募 平均收益13.28%
    業內人士表示,私募行業存在著「規模是業績殺手」的說法,不少私募的業績會因為規模的擴大而受到一定的影響。規模過大,操作的靈活性降低,同時配置的難度也會加大,相較於中小私募更難獲得超額回報。積極布局下半年上半年醫藥、科技等板塊帶來了不錯的投資機會和賺錢效應,但不少私募感慨,「還是跑不贏公募」。「整體上做不過公募,很多公募基金業績更好。產品發行上,雖然老牌私募和頭部私募情況不錯,但在資金募集上熱度不及公募。」一家平均業績超20%的頭部私募人士說。
  • 火熱行情激發公募創業熱情?又一家「個人系」公募上報,海富通基金...
    原董事楊倉兵自4月26日起擔負海富通基金新一任董事長。公開信息顯示,此前,張文偉歷任交通銀行鄭州分行鐵道支行行長、紫荊山支行行長、私人金融處處長、海通證券辦公室主任、海通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2003年至2013年5月任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2013年5月至2019年3月任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 山東首家公募基金興華基金24日正式啟航
    興華基金董事長張磊在儀式現場表示,截至目前,興華基金已經建立起一支超過30人的專業團隊。這些人員大多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公募基金同業,其中投資研究交易等核心崗位人員超過10人,為青島市財富管理市場輸入了一批專業人才。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今年市場火熱,一個基金一天的募集數據能突破數百億甚至上千億這在以前很難想像,而一些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也激增至數百億。近兩年賺錢效應持續,公募基金比較好賣。」華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爆款持續發力年末的市場依舊火熱。
  • 直接申請公募基金公司
    聯博香港申請公募基金牌照此前業內傳出的聯博集團在業內招兵買馬,籌備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申請事宜的消息,隨著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正式遞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請,最終正式「落地」。貝萊德投資表示,根據中國證監會8月28日披露的批覆文件,證監會核准本公司的關聯方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設立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貝萊德公募)。鑑於貝萊德公募將來擬開展的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與本公司的現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高度重合,根據相關監管要求,需要對本公司的既有業務進行處理,以防範相關利益衝突風險。
  • 年內基金髮行突破三萬億 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
    截至12月24日,年內新成立的基金髮行總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而這一數值也逼近2017至2019年三年基金髮行總規模之和。從基金類型來看,主動權益基金、「固收+」等產品增勢突出,其中主動權益基金髮行總規模超過1.5萬億元,佔據年內基金髮行的「半壁江山」。
  • 尚智逢源:分化加速 公募基金投資優勢有望維持
    2020年為公募基金「大年」,基金管理規模屢創歷史新高。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出現大幅增長,半數取得30%以上的收益率。從日前發布的公募基金2021年投資策略來看,多機構認為,隨著A股市場進一步分化,具有強大選股能力的公募基金有望在明年延續優勢,而收益穩健的債券基金或成為銀行理財的替代品。
  • 大成基金譚曉岡:感恩中國 致敬公募 | 70華誕
    公募基金行業在偉大祖國的滋養下,20餘年來持續跨越式發展,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居民財富的保值增值不斷貢獻專業力量。20世紀末,包括大成基金在內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相繼成立,公募基金從萌芽破土到如今碩果纍纍,已走過了二十一載。20餘年來,公募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從成立初期的40億元發展到目前的14萬億元,基金管理人增至1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