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風情展 | 西藏

2021-02-27 國關學生會

西藏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鄰新疆,東連四川,南與印度、不丹、等國家毗鄰,西與克什米爾地區接壤。

 西藏不只高海拔和佛堂經幢,從阿里4000米山頂的的星空到林芝三月的桃花無一不訴說著這片土地的變幻和神奇。這裡有著千年的傳說,悠揚的牧歌,甘甜的青稞酒。傳統與現代交織的西藏歡迎您的到來,扎西德勒!

世界第三級——阿里海拔4500多米山頂的星空


西藏小江南——林芝三月的桃花

佛教因明學---午後辯經的僧人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位於拉薩市中心,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牆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巖層。牆身全部用花崗巖砌築,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牆體抗震能力,堅固穩定。屋頂和窗簷用木製結構,飛簷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蠍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採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築風格。屋簷下的牆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滿了鮮豔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不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布達拉宮是漢藏藝術交流融合的結晶,是宗教藝術的寶庫。

大昭寺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藏面

藏式麵條:極其普遍的一道美食。麵條煮熟之後加入適量的骨湯和牛肉丁,再放一點藏式辣椒,味道簡直不能更贊。聽說早餐時間藏面和藏式甜茶更配哦。

犛牛肉乾

風乾犛牛肉:藏族喜歡吃風乾的牛(羊)肉,將早已風乾的肉取來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時無渣塞牙,肉質鬆脆,口味獨特,令人回味無窮。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把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後磨成麵粉,食用的時候和酥油茶拌和,用手捏成團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鹽茶、酸奶或青稞酒拌著吃。吃法簡單,營養豐富,攜帶方便,充飢禦寒。

犛牛酸奶

犛牛酸奶:犛牛酸奶的味道很原始,一個字:酸!但是加上蜂蜜,或者撒上白糖,舌尖上的感覺就會變得非常有趣。雪頓節必不可少。


隨堂考(答案都在推送裡哦~)



家鄉風情展 | 安徽

家鄉風情展 | 湖北

家鄉風情展 | 江蘇

家鄉風情展 | 上海

家鄉風情展 | 浙江

編輯 | 蘭昕

責編 | 侯棽鈜



相關焦點

  • 武漢西藏中學學子「觸摸」家鄉變化
    11月22日,「觸摸家鄉變化·傾聽黨的聲音」內地西藏班民族團結教育藏漢文化交流活動在武漢西藏中學舉行。由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的宣講團走進該校,為學子們講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及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就。
  • 西藏「波央」傳承人央宗:「為家鄉歌唱,我無怨無悔」
    央宗是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多吉鄉人,是西藏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波央」的傳承人。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多吉鄉,央宗在練習「波央」(10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波央」是波密的民歌,是唱而不舞的歌,反映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民俗風情,讚揚勞動者的智慧和勤勞勇敢的精神。
  • 邊巴 / 藏·緣——西藏當代美術作品邀請展(2019.11.24-12.20李可染基金會美術館)
    1999年,作品《響年》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容谷》在拉薩市美術家展中獲優秀獎;2001年,水彩作品《加措崗》獲第四屆「民族百花」少數民族畫展優秀獎;2004年,參加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舉辦的「雪域彩練——西藏當代繪畫展」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的巡迴展;2005年,參加新加坡舉辦的「西藏畫派展」;2006年,應中國文聯邀請參展在日本舉辦的「東亞美術交流節
  • 以為丁真在西藏是什麼梗?丁真家鄉在哪裡?
    日前,一則網紅藏族小哥丁真為家鄉四川甘孜拍攝的宣傳片曝光,視頻中丁真以自述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向觀眾展示了最原始最淳樸的藏族生活,美景配上帥哥,令人心生嚮往。  網友們在看完這則宣傳片以後,竟然紛紛表示:「好想去西藏。」原來,大部分網友都以為丁真是西藏人,不知道他其實是四川人。
  • 氆氌:生活裡的西藏風情
    ▍生活裡的氆氌糌粑、酥油、牛羊肉和氆氌,似乎是世人們總結西藏特點時必提的物品。▍氆氌的織成工序早在1300多年前,西藏的文獻裡就已經出現了氆氌,文成公主進藏前後,西藏的氆氌類織品已經非常普遍,而到了元朝
  • 原創 | 不去瑪吉阿米,就不解西藏風情
    人們去西藏慕名雪域高原、世界之巔、藏傳佛教、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大小昭寺、林芝魯朗、唐古拉山、珠峰大本營、進藏路線等等,其實真正該去的是瑪吉阿米。不去瑪吉阿米,就不解西藏風情!在拉薩有很多的茶館,這是普通百姓最常去的地方,也是人們休閒聊天聚會的場所,在八廓街最好的喝茶發呆的地方,那就是「瑪吉阿米」了。
  • 團市委慰問瀋陽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西藏班學生
    團市委慰問瀋陽市藝術幼兒師範學校西藏班學生   瀋陽日報
  • 「藏韻聖宴——西藏文物珍品展」現已開幕
    這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帶著「藏韻盛宴——西藏文物珍品展」來了。40多年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功舉辦了多項影響深遠的臨時展覽,形成了自身較為系統的臨展體系。「藏韻盛宴——西藏文物珍品展」的舉辦,既拓展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為世界遺產地的展示內容,也對藏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西藏亞東首屆國際邊貿旅遊文化節,展邊貿人文風情
    6月2日,「2019年首屆亞東國際邊貿旅遊文化節」在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舉行
  • 資訊丨「藏韻聖宴——西藏文物珍品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幕
    為進一步促進西藏自治區和陝西省兩地的文物資源共享和文化交流,由陝西省文物局、西藏自治區文物局主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藏自治區羅布林卡管理處和西藏自治區布達拉宮管理處承辦的「藏韻聖宴——西藏文物珍品展」於2021年1月28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陳列廳開幕,展期9個月。
  • 【風情國旅】日光之城--聖域天堂,西藏朝聖之旅.
    晨起巴塘出發跨過金沙江,觀山高谷深、激流洶湧的金沙江峽谷自然風光,過橋後便正式進入了進入西藏地域,車開始在三江流域穿行,進入川藏公路較為艱險的旅途,在滇藏與川藏公路的交匯處,進入西藏後的第一個縣城—芒康縣城用午餐
  • 2020國際陶瓷藝術大展在麗水龍泉開展_地方_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2020國際陶瓷藝術大展 在龍泉開展  近日,2020國際陶瓷藝術大展在麗水龍泉正式拉開帷幕,展覽匯集了德國、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名藝術家的3000餘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獨具匠心,每一項體驗都各具特色,是一場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
  • "徽風皖韻——安徽省文創作品展"在西藏山南市舉行
    中安在線、安徽文明網、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6日,「徽風皖韻——安徽省文創作品展」在山南市群眾藝術館開展,本次展覽由安徽省文化廳、山南市人民政府主辦,省文化廳非遺處和安徽博物院承辦
  • 沒見過冬天的西藏,那你就錯過了真正的天堂!
    很多人都喜歡夏季的西藏,喜歡它青山綠水般純淨的時光,但一到冬季,卻有很多人會把它遺忘。 衍樂在路上其實冬天的西藏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冷,這裡陽光充足,甚至比許多北方城市都要暖和許多。 candicemm而且冬天的西藏,不止是有你記憶中的風雪漫天,在某些地方,它也有似水的流光,有被人遺忘的百味人生。
  • 去西藏,為了天堂裡的風景!
    去西藏吧去看看卓瑪的故鄉雪域高原 美麗天路那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再帶朵格桑花回到家鄉相互依偎的青唐古拉山和納木措湖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聖湖,在西藏古老的神話裡,它們還是生死相依的情人。紅色的布達拉宮莊嚴的聳立在藍天白雲的布景之下,一股濃濃的異域風情擊中前往的每一人。。每上一步階梯,都感覺離通悟大道更近了一步,聽壁畫、靈塔訴說故事,感受經幢、寶瓶、摩羯魚承載的靈魂。
  • 宋鍾基化身都市雅痞男 短髮風衣展男人細膩風情
    宋鍾基化身都市雅痞男 短髮風衣展男人細膩風情     電影網訊(編譯/Ben)據韓國媒體報導,花美男宋鍾基日前為時尚雜誌拍攝寫真,變身成為都市雅痞男
  • 西藏和藏區分不清?理塘之外,丁真的家鄉還可能被誤認為這些地方
    「丁真效應」持續近一個月了,一句「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薩」讓西藏文旅躺贏,網友以為丁真來自西藏,也想躺贏的全國各地的文旅宣傳部門加班加點,有「好客」的山東,有「人文」的陝西,有「美麗」的河北,還有「津津有味」的天津,都「一致對川」地喊話,讓不明就裡的網友納悶兒:「這個讓各地文旅兒們隨時恭候的人到底是哪裡人
  • 西藏,扎西德勒!
    金秋的高原,格桑花開,幸福綻放!「我們的國家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西藏的未來前程似錦、充滿希望。」堅定有力的話語,點燃了廣場上所有人的熱情,人們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和彩旗,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感激。觀禮的人群中,第七批北京援藏幹部馬新明說:「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為西藏改革發展穩定描繪了宏偉的藍圖。作為一名援藏幹部一定要以捨我其誰的擔當,當好民族團結的使者,用責任與大愛譜寫好中國夢的西藏篇章。」
  • 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大漢風情展在鄭州美術館開幕
    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大漢風情展於12月30日上午在鄭州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為「黃河故事展」系列專題之一,共展出反映我國漢朝政治、經濟、民風、民俗、科技、文化等的畫像石、畫像磚、碑刻、題記拓本100餘件,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漢時社會現狀和華夏文明的發展進程,是黃河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文化活動: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 展家鄉風採耀工院舞臺
    中國江蘇網訊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演講表達能力,厚植學生家國情懷,11月10日晚,第十三屆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展家鄉風採,耀工院舞臺」校園主持人大賽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校團委、學工處、婦委會等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並擔任評委,400多名同學現場觀看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