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不去瑪吉阿米,就不解西藏風情

2021-02-23 中國國家歷史

人們去西藏慕名雪域高原、世界之巔、藏傳佛教、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大小昭寺、林芝魯朗、唐古拉山、珠峰大本營、進藏路線等等,其實真正該去的是瑪吉阿米。不去瑪吉阿米,就不解西藏風情!

在拉薩有很多的茶館,這是普通百姓最常去的地方,也是人們休閒聊天聚會的場所,在八廓街最好的喝茶發呆的地方,那就是「瑪吉阿米」了。 瑪吉阿米餐廳位於八廓街的東南角,於1997年開張,是一座二層高的黃房子,有著濃鬱的藏式風格。

瑪吉阿米的空間並不大,沿著牆根安置著一圈古色古香的木製桌椅,中間很隨意地擺放著一張矮几和幾張沙發,屋內顯得很擁擠,卻很隨意、舒適。在有些發黑的牆上,是瑪吉阿米的畫像和一些美麗的壁掛,各個角落都有藏式家具、古董和各種裝飾品,很多物品還都是年代久遠的古物,所有這些搭配在一起,使得整個餐廳顯得深沉、濃重,既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還略帶些神秘的味道。瑪吉阿米的平臺可以說是八廓街視野最好的地方,可以俯瞰布滿熙熙攘攘傳經人群的八廓街,既可陶醉其中,卻又能置身其外。

夜晚的瑪吉阿米最為美妙。當夜色朦朧,繁雜盡去,而八廓街和大昭寺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瑪吉阿米更是掀開她的面紗,熱情地迎接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遊客們。瑪吉阿米人氣極高,座位不能預約,只能憑運氣或等待,總是爆滿。在瑪吉阿米,耳邊匯集著各地方言,空氣裡瀰漫濃鬱的糌粑、奶茶味道,可以看到有一個人坐在那思索的,有兩個情侶喝酒的,有一幫人大鬧的……

瑪吉阿米裡除了有二樓表演式的酒吧、三樓開闊的視野,還有她最大的特色——一本本寫滿思念及悲歡離合的留言簿。

在瑪吉阿米的留言薄上看到的留言,也許是一個孤獨的旅人,寫給另一個時空自己的一段話。

你何時來?

你何時走?

你走了之後是否會再來?

你再來時是否會回到這裡?

你回到這裡時是否會回到今天?

那時的你是快樂還是憂傷?

也許是一個「巧目盼兮、巧笑倩兮」的姑娘寫下「Live the life you love,love the life you live」。也許是一位對愛人滿懷濃濃思念的「TA」,壓抑不住內心的起伏:「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想你,想你,想你!」

有一些人在簡短的留言中表達了對行走的熱愛:「行走,我的簡單生活。瑪吉阿米是我遙遙旅程中難忘驛站,窗外的夜幕,閃爍的酥油燈,都讓我感受到散發出的溫馨成分。」有一些人想要訴說自己的故事,講出自己與西藏的淵源:「一杯不涼不熱的茶水,也許正是瑪吉阿米的魅力所在。平常喝半斤白酒不在話下,在這裡喝了一瓶啤酒就醉了。這是高原反應嗎?還是瑪吉阿米的魅力所在?」

留言薄上可寫可畫,可以發洩不滿,可以化解委屈,可以借物言志,可以充滿豪情。點上一壺甜茶,靜靜翻閱留言簿上的留言,也許能在別人的隻言片語裡找到自己的歸屬感,為他們的喜怒哀樂而感染。

瑪吉阿米這種濃厚的人文色彩給西藏這座神秘而又莊嚴的城市增添絲絲地溫情,而瑪吉阿米背後的故事也給這座城市賦予了浪漫的情懷。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著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傷心的倉央嘉措以詩寄情: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頂,每當一輪明月升起 
那一刻,瑪吉阿米的笑臉,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鄉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的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有人說「瑪吉阿米」在藏文中是「未嫁的姑娘」之意,正是暗示了倉央嘉措念念不忘的如月亮般的姑娘。也有人說「瑪吉阿米」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未曾生育我的母親」。其實這個詞的真正意思是年輕的倉央嘉措看到東山升起的皎潔月亮,心中升起像明月光輝一樣廣大無限的慈悲情懷,於是,「母親般的眾生」形象,清晰地浮現在年輕活佛的腦海。所以,「瑪吉阿米」應該為翻譯為「眾生如母」。並非是那個如月亮般的少女,也就是說,「瑪吉阿米」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不管「瑪吉阿米」是不是美麗的誤會,我們都寧願相信,在三百年多年前的拉薩八廓街,月夜下,多情的活佛邂逅美麗的姑娘,回眸間,愛情悄然盛開。

倉央嘉措能夠寫下那麼多膾炙人口的情歌,主要得益於他從小受到門巴族男女愛戀婚俗的影響。在門巴族,年輕男女的婚前社交比較自由,女子一般到了十六歲,男子一般到了十八歲,彼此之間便開始自由交往。這時,無論男方或女方,都會唱起情歌,或表達對對方的傾慕與愛戀,或傾訴對情侶的痴痴思念,或抒發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些情歌大多4句,採用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雙方有了較深感情後,經徵得父母同意,於是由男方請媒人或由其父母帶上竹筒酒和哈達去女方家提親,如對方同意這門親事就會喝酒並收下哈達,然後擇期舉行訂婚儀式,半年或一年之後再正式結婚。婚禮那天,男方家身穿節日盛裝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女方家的舅、姑、兄弟等陪同前往,在途中新郎要敬女方家三道酒。新娘到了男方家後即被帶入內室,裡裡外外換上男家的新衣和首飾,表示新娘從此屬於婆家人。之後新娘和新郎登堂入座,鄉親們向兩人一邊敬獻哈達和敬酒,一邊高唱薩瑪酒歌。婚禮第二天,娘家以舅父為主的客人以酒不香濃、敬酒女郎臉無笑容為藉口,高聲責罵男家,並掀翻酒碗杯盤,這時男家急忙端上好酒好菜,向娘家人賠罪,最後以舅父接受男家的「賠罪酒」而平息。婚禮期間,人們豪飲大吃,狂歌勁舞,高潮迭起,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正是從小的這種耳濡目染,為倉央嘉措的情歌創作提供了豐厚的素養,同時也點燃了他身上的文學天賦和激情,使他成為了一個享譽文壇,深受人們喜愛的傑出詩人。

瑪吉阿米神話般的故事,說明西藏不僅僅有佛教經文,更有愛情詩歌;不僅僅有虔誠信徒,更有痴情王子;不僅僅有冰雪世界,更有浪漫情懷……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

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

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

會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倉央嘉措

★她,成就了中國甚至世界,卻也毀了中國!

英國乃至歐洲愛喝茶的好習慣,就這樣被中國人培養起來了。但在幾個世紀中,愛喝茶的歐洲人,卻沒有人見過一棵真正的茶樹。以至於長期以來,他們一直相信:茶樹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綠茶樹產綠茶,紅茶樹產紅茶。直到多年以後,一個叫福瓊的西方人,告訴了所有的西方人,特別是那些品茗者和植物學家:綠茶和紅茶,其二者的區別,只在於制茶工藝的不同而已。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 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幾天, 其中一件大事,一個細節, 一段鮮活的歷史, 被屏蔽、被掩埋了!

三支大軍,不多不少,整整百萬,是名副其實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東路軍35萬人,由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指揮,在南京浦口至南通的張黃港渡江。中路軍30萬人,由第三野戰軍副政治委員譚震林指揮,在蕪湖裕溪口至樅陽鎮段渡江。西路軍35萬人,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在江西湖口至安徽樅陽鎮段渡江。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307

投稿郵箱:zggjls@126.com

QQ群: 460382533

電話:025-83200848

相關焦點

  • 孤獨西藏之八廓街的瑪吉阿米
    這就是300多年前五世達賴倉央嘉措和賣酒美女瑪吉阿米(於瓊卓嘎)約會的地方。在酒館下面轉了幾圈,不同角度照了幾張相,本想進去看看,但大門緊閉,半天未見一個人進出,只好作罷。想像著當年青春年少的倉央嘉措在某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脫下僧袍,換上公子哥的服裝,化名宕桑旺布,走出布達拉宮的某個暗道,來到小酒館約會瑪吉阿米的情景,想像著瑪吉阿米如明月般醉人的姣顏,想像著他們美好但不被世俗容納的愛情。
  • 藏藍的天,雪白的山,瑪吉阿米的笑顏,女人心中的「西藏情結」
    從兒時跳起藏族舞開始,對西藏的初始情感就已經建立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西藏的神秘感和嚮往的心逐漸濃厚,女性朋友們在一起時也經常談起各種和西藏有關的事情,會互相推薦西藏的歌曲和舞曲,聊起西藏的迷人風景,說到藏地密碼的故事,生日約聚藏餐吧去和藏族演員們跳個鍋莊舞等,總之,西藏情結已經滲透到我們的身體中了,愛到陶醉其中。
  • 讓雪域之王喟嘆「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瑪吉阿米,她是誰?
    去年年底,朋友終於實現首次西藏之旅。四十五歲的她,算是圓了一個久遠的夢。西藏對於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迷惑和答案。是的,有迷惑才有答案。這種迷惑是出發前,一種說不清的嚮往所產生,等雙腳踏上西藏的土地,才有答案。去過西藏的人都說:人這一生,必須要去一趟西藏。
  • 瑪吉阿米是「情人」還是「母親」?
    這樣的成績不僅來源於瑪吉阿米餐飲本身的魅力,更多的來源於融於其中的文化魅力。下面讓我們來解析瑪吉阿米的文化符號和文化效應。瑪吉阿米用一首情歌和一段與情歌緊密相連的動人故事為企業打造了品牌。故事說:大約在幾百年前的某個星月之下,坐落在古城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裡,來了一位神秘人。他看似普通,卻是一個不尋常的人。
  • 誰是誰的瑪吉阿米?流浪在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街角的瑪吉阿米轉完八廓街的地攤兒小店,回到大院正趕上熱心驢友給大家普及藏區知識。「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尤其是他與瑪吉阿米的故事。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大約300年前的某個夜晚,倉央嘉措趁著月色來到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裡,恰巧一位美麗純潔的姑娘也不期而至。姑娘美麗的容顏和神情深深印在了倉央嘉措的心底。
  •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真的存在嗎?
    在拉薩八廓街上有一座黃房子,傳說是當年倉央嘉措與情人瑪吉阿米約會的地方,現在是一家比較有名的藏餐吧。
  • 閒逛在八廓街,想念那瑪吉阿米的笑臉
    第一站就是去那傳說中的黃房子----傳說倉央嘉措與他的女神瑪吉阿米相會的地方。根據導航,走了好一陣終於在一個三岔路口看到了那標誌性的黃房子,入口是一塊厚厚的帘子,帘子旁邊是一幅玻璃框的畫,畫上一個穿著藏服的美麗女子,寫著瑪吉阿米。盯著這個女子看了一會,不知道為什麼會生出一種難過的悲哀。
  • 倉央嘉措與瑪吉阿米——西藏風物趣談
    「倉央嘉措原創詩作應為60多首,一些出版物中竟收錄數百首,許多譯本更是錯誤百出。」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宗英舉例說,將「綠松石」誤譯成「小白玉」,將「心上人」誤譯成「彌勒佛」之類的錯誤比比皆是。除了偏離原意,翻譯中淺嘗輒止的問題也不少。
  • 詩人倉央嘉措與心上人幽會的地方,在拉薩瑪吉阿米餐吧你來過嗎?
    西藏也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高原地區,有拉薩的白宮,千萬年的歷史文化聚集景區。愛旅遊的人,一生必來西藏一次。來西藏旅行其中一個情愫,為了更多地了解倉央嘉措。來西藏旅行的人都會說,瑪吉阿米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倉央嘉措與心上人就是在這裡幽會的。據說這裡是一個會讓人油然而生流浪之感,遭遇瞬息情緣的地方。但也因那次雪夜幽會,倉央嘉措的腳印留在了雪上而被識破,最終他被幽禁在布達拉宮中。
  • 拉薩不等於西藏,但它是打開西藏大門的鑰匙
    許多沒有來過西藏的人,或是對西藏缺乏了解的人最初也許會有一種誤解,以為拉薩就是西藏,或是以為西藏就是拉薩。所以,他們最初對於西藏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拉薩這座「日光之城」身上,可是當他們終於有一天到達了拉薩,卻徹底傻眼了。
  • 第一次來西藏,一定要去的五個地方,三天就能逛完還不累
    上一次小甜甜帶大家去了西藏的林芝,很多小夥伴覺得西藏好像江南風景一樣,但是小甜甜要告訴大家的是,林芝是西藏海拔比較低的地方,有豐富的氧氣,所以景色很美麗。但是去了林芝不是真的到了西藏,它還有另外一副面孔。
  • 西藏:保留最真實的自己,去尋找一份心靈淨土,忘掉一切憂愁
    西藏:保留最真實的自己,去尋找一份心靈淨土,忘掉一切憂愁很多人都說,去西藏是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僅僅是因為這個名字,它就足夠讓人魂牽夢繞。是啊,不知道什麼時候,西藏成為了很多人的心靈淨土,夢想中的天堂。我們理解的西藏是那高高的山峰,古老的文化,和那段不甚了解的歷史。
  • 西藏是一種病,不去治不好
    西藏是一種病,不去治不好。來自螞蜂窩用戶@糖之蜜旅雪域餐廳、瑪吉阿米、太陽部落、光明港瓊甜茶館等,嘗一嘗藏家的酥油茶、甜茶,吃一頓地道的藏餐。來自螞蜂窩用戶@cd淡墨去這裡其實並不是衝著大峽谷,而且衝著南迦巴瓦峰。
  • 瑪吉阿米看街景,大昭寺前曬太陽,布達拉宮拍夜景
    這是我第一次來西藏。不,嚴格來說,這是第二次去西藏,第一次去拉薩。14: 15歲。我走出貢嘎機場,明亮的陽光和乾爽的空氣把我席捲入睡。我獨自選擇了機場巴士。一個多小時後,我去了拉薩市中心。我在各種媒體上見過無數次的宏偉而神秘的布達拉宮就出現在我面前。拉薩,我來了!公共汽車的終點站是民航大樓。
  • 去了拉薩不知道怎麼玩?打開這份拉薩自由行的詳細攻略
    拉薩這個在藏族人民心中被稱為聖城的地方這個國人心中永遠燦爛的陽光城 而我所牽掛的是它四季變幻的風貌是它街頭巷尾的西藏風情 這地方基本能讓你對清朝以來中央和西藏的關係窺見一二。政治歷史、藏文化愛好者非常值得去一趟。
  • 西藏旅行|拉薩旅遊攻略
    拉薩邦達倉古建酒店 這家客棧呢也是非常久遠的了,在大昭寺附近,瑪吉阿米的旁邊,風格和裝修都不錯,價格在50-300左右,背包客很多以上列舉的呢,都是客棧和青旅,名氣較大,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是名副其實的西藏範兒,拉薩還有很多著名的酒店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疑問的可以留言喲。
  • 西藏,你終其一生都應該去一次的地方
    我坐在拉薩的街頭,心中默念著倉央嘉措的詩詞,瑪吉阿米的招牌似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循循善誘,讓我的靈魂無限接近數百年前的浪漫往事。 然而漫遊西藏時,我所倚仗的絕不僅是「想去看看世界的熱血」,而是藉由西藏之行尋得一場心靈的回歸。
  • 日光之城拉薩:傳唱不朽的等待,是倉央嘉措一生圓不了的夢
    關於西藏,許多人都帶著虔誠的心意,嚮往有朝一日能去探秘。現在交通的發達,讓即便是千裡之外的西藏也沒有那麼遙遠了。飛機、火車、大巴,四條進藏線路可以選擇。唯一的猶豫是你想好要怎麼出發了嗎?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