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
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
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
就會冉冉浮現在我的心田
下榻北京中路的凱翔賓館,從8月21日至22日下午3點之前,先後拜謁了大昭寺、小詔寺、八廓街、羅布林卡和布達拉宮。
從布達拉宮回賓館正盤算8月23日經青藏線歸程安排,突然想起一個地方,瑪吉阿米酒館,那座小黃房子,無數文青魂牽夢繞的地方,竟然忘記了。對於文青們來說,就算你把拉薩走遍,如果錯過了「瑪吉阿米」酒館,那種遺憾,等於沒到過拉薩——像俺這樣的大叔,雖然已是文青他爹的年紀,但趕腳相同。
立刻,馬上,從節約時間計,打的前往。
從北京路往東,穿過拉薩廣場,10分鐘的時間,在北京東路和朵森格路交叉口下車,沿朵森格路往南100米之後往東,穿過兩個白色的煨桑塔冒出的滾滾桑煙,在八廓南街轉經的人群中匆匆往東。坐落在八廓東街和八廓南街相接處的一處二層樓的小黃房子,就是瑪吉阿米酒館。
抵達酒館的時候將近下午5點半了,此時西邊的太陽順著八廓南街照過來,對比周圍暗色調的房屋,在東方深藍色天幕的襯託下,整個酒館泛著明亮的黃色光芒,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如果加上用遮陽棚製作的樓頂觀景平臺,小酒館可以算作三層小樓。一樓4個門臉,掛著厚重的藏式門帘。二樓5扇木窗,木窗頂上八蘇下面懸掛著白色的窗簾。根據目測,每層面積不會超過100平米。
酒館很小,也很普通,但卻承載著藏族人民對愛情的最求,對美好的嚮往,承載著他們的羅曼蒂克!
這就是300多年前五世達賴倉央嘉措和賣酒美女瑪吉阿米(於瓊卓嘎)約會的地方。
在酒館下面轉了幾圈,不同角度照了幾張相,本想進去看看,但大門緊閉,半天未見一個人進出,只好作罷。
想像著當年青春年少的倉央嘉措在某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脫下僧袍,換上公子哥的服裝,化名宕桑旺布,走出布達拉宮的某個暗道,來到小酒館約會瑪吉阿米的情景,想像著瑪吉阿米如明月般醉人的姣顏,想像著他們美好但不被世俗容納的愛情。
倉央嘉措出生於現山南門隅那拉山下一戶普通藏民家庭,信寧瑪派紅教,紅教喇嘛可娶妻生子,比如蓮花生大師,甚至贊成夫妻雙休——既可夫妻同時修行,也不耽誤享受紅塵人生。但當時西藏是格魯派黃教的天下,黃教規定僧人不能結婚。倉央嘉措被選點為五世達賴轉世靈童之後,加上西藏與蒙古和碩特部的矛盾,當時的藏王桑傑嘉措為了本民族的獨立抑或為了大權獨攬,一直未被賦予作為達賴應有的權力。 正值荷爾蒙大爆發時期的倉央嘉措百無聊賴,終於走下達賴的神壇,出入在燈紅酒綠的拉薩街頭。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落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作為西藏黃教的最高代表,他肯定知道自己的離經叛道不會被世俗容納,但又無法按捺青春的熊熊大火,所以才有: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最後和碩特部的拉藏汗以倉央嘉措不守清規戒律,是假達賴為由,發動政變,推翻了藏王桑傑嘉措並取而代之,並將倉央嘉措解送北京中央政府,倉央嘉措也就走完了他23年的人生。
因為有這樣的一座小酒館,因為有那一首《在東邊高高的山尖》,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的愛情故事才顯得這般的動人並被世人廣為傳頌,其實在倉央嘉措23年的人生路上,有三個女人在他心中湧起過情感的漣漪。
一個是14歲離家前青梅竹馬的仁珍旺姆。
我與姑娘相見
在山南門隅林裡
除了能言鸚鵡
誰人都不知曉
其實這個仁珍旺姆才是他心中的最愛,畢竟是初戀嘛,所以在他被押解經過青海湖的時候,情不自禁賦詩:
東山的高峰
見白雲蒸騰天空
莫不是仁珍旺姆
又為我燃起神香
另一個是達娃卓瑪。倉央嘉措來到拉薩,藏王桑傑嘉措並不想讓他履行達賴的職責,就在布達拉宮後面的湖中小島上修建了一個名叫龍王潭的閣樓,邀請拉薩的青年男女和倉央嘉措一起唱歌跳舞,尋歡作樂。在這裡倉央嘉措認識了來自山南瓊結縣的達娃卓瑪並發展成戀人,但不幸的是達娃卓瑪被家人帶離了拉薩,回了老家。這段感情無疾而終,應該是家人嗅到了可能發生的血腥。目前瓊結縣最長最寬的一條大街就叫達娃卓瑪大街。
拉薩人口稠密
瓊結人兒美麗
我心心相印的人兒
是瓊結地方來的
最後才是知名度最高的瑪吉阿米(於瓊卓嘎)。達娃卓瑪走後,倉央嘉措無法排解無邊的寂寞和痛苦,在布達拉宮開了道小門,化名宕桑旺布,混跡於拉薩街頭,從雪域最大的王,搖身一變世間最美的情郎,在黃色的小酒館邂逅了美麗動人的於瓊卓嘎並一發不可收拾,日日夜出晝歸,演繹了一段浪漫最後以悲涼收尾的愛情故事。
守門的狗兒
你比人還機靈
別說我黃昏出去
別說我拂曉未歸
自此,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在小酒館的甜蜜愛情生活,一直延續到他被押解遠行。
因為這座黃色小酒館的見證,瑪吉阿米的名字得到了不斷的傳播,遠到天涯······被一代代的文青們作為不朽愛情的偉大題材,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大書特書,成為他們熱捧的打卡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