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雪域之王喟嘆「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瑪吉阿米,她是誰?

2020-12-23 舒放的後花園

去年年底,朋友終於實現首次西藏之旅。四十五歲的她,算是圓了一個久遠的夢。西藏對於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迷惑和答案。是的,有迷惑才有答案。這種迷惑是出發前,一種說不清的嚮往所產生,等雙腳踏上西藏的土地,才有答案。

去過西藏的人都說:人這一生,必須要去一趟西藏。西藏對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這樣一種必須,我想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答案,關鍵在於你想去尋找什麼。

朋友拍了瑪吉阿米餐廳的照片發給我。

按時下的話,這是絕對的網紅打卡地。而在網紅一詞尚未出現,甚至網絡還沒普及乃至沒出現的時候,這個位於八廓街上的小黃樓就是某種象徵。

在這裡面,住著一位永遠年輕美貌的女子:瑪吉阿米。

朋友甚是好奇,問我,是否真的有過這樣一位女子,這裡,是否真的就是他們約會的地點?還是說這裡就是當年的那家酒廬,就是化名宕桑汪波的神王混跡拉薩街頭時的落腳點?

我淺笑著反問她:「你覺得呢?」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在西藏,我感覺傳說和現實,虛構和真實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我都糊塗了。

看來西藏之旅確然產生了作用,如果說「糊塗了」,恰恰是一種清醒,是剛剛開始的清醒:傳說和現實,虛構和真實之間為什麼要有界限,真的有這樣一個界限,那也只是我們自己認定的界限,我們如何知道所認定的真實和現實,是不是另一個更大虛構裡的細節呢?

朋友若有所思的樣子。

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白白的月亮,瑪吉阿米的面容,浮現在我的心上。

太多文字和想像不斷豐腴著這位始終躲在月亮背後的神秘女子。想你的時候,我就看一盞月亮。盛一碗月光,飲下,以解思念苦。

在很多人眼裡,瑪吉阿米是月亮女神,然而不是。月亮是達娃,達娃央宗、達娃拉姆才是。「瑪吉阿米」其意不可解,正是「她」神秘的一部分。這是倉央嘉措自創的一個詞,三百年以來,有關瑪吉阿米這個詞的解釋,爭議不斷。虔誠嚴肅的宗教界、學界人士,認定這是尊者對眾生的慈悲,瑪吉阿米,字面意思是未曾生育過我的母親,就是指眾生,詩意一點就是「如母眾生」;而那些研究西藏政治歷史的人,確信這是尊者對第巴·桑結嘉措的隱喻;至於更多普羅大眾就很直接:瑪吉阿米就是一位姑娘的名字啊,這有什麼好懷疑的。

於是,瑪吉阿米不但有了家鄉、父母、一路前往拉薩的傳奇,還有他們之間那些纏綿而又令人心慟不已的故事流傳至今。

當你途經我的盛放——為了給這樣一個美麗的不死鳥安身立命之處,這棟小樓理所當然聳立於時間之外。

有沒有過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還重要嗎?

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在科幻小說《三體》裡,未成為面壁者之前的邏輯,在作家女友的鼓動下,嘗試著寫一部小說,作家女友只要求小說中的女主角必須是羅輯心中所認為的完美女性。羅輯剛開始沒當真,直到後來,他愛上了這個自己虛構的女孩子,可以和這個「她」在冬天的荒郊野外一起坐在篝火旁取暖。當他逐漸疏遠生活中的作家女友時,這個始作俑者登門,看了一眼餐桌後說:「還好,你還沒痴迷到給她擺上一副碗筷的地步。」

這個被邏輯愛著的女孩子,同樣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

古往今來,很多作家一邊創作一邊慟哭,說誰誰誰(小說中的人物)太慘了,就要死了!旁人奇怪,這是你寫的呀,你不那麼寫就不不會發生?「不,不,不,完全不是這樣。」作家回答說:「他們有自己的命運,我無法左右他們。」這些人物也是一種真實存在。

美國科幻作家奧森·卡德的科幻小說《死者代言人》裡,安德魯帶著倖存的蟲族女王來到一個有其他智慧生命的星球,那個星球的原住民是一種被人類稱為豬族的坡奇尼奧人。等安頓好之後,安德魯將蟲族女王從隱藏的行囊中取出,讓它開始繁殖。安德魯輕輕說:「這樣,這個星球將會是三個智慧種族共生共存的局面:人類、蟲族以及坡奇尼奧人。」而就在這時,安德魯又不無悲戚地說:「不是三種,是四種。」

還有一種,是安德魯稱為「簡」的智能體,有點類似AI,但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不斷進化幾乎無所不能——除了沒有一個實體之外。

安德魯和簡的聯繫,是通過之內置耳蝸,有一天在和外人談話時,出於禮節,他粗暴地關閉了耳蝸,那時,簡正在和他說著話。而這一關閉,使得安德魯從此失去了簡。

簡還在,只是不再和大安德魯親近,繼而和另一個人建立了親密關係。

生命的形式,何止千萬種,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簡不是生命的的某種神秘形式呢。

不論多少人失戀,多少人對自己曾愛過的人失望,愛情本身不增不減。哪怕全世界的人同時都在戀愛,愛情也沒有被瓜分為無數個,從而被稀釋。瑪吉阿米何嘗不是這樣一個愛的象徵,替所有沒能實現愛情理想的我們去實現一個有關愛情的傳奇。

從這點出發,瑪吉阿米是誰,一點也不重要。

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和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相反,沒在一起的,才被千古傳誦。不論是瑪吉阿米還是「梁祝」。從這點而言,傳說和現實,虛構和真實之間沒有界限的,又豈止是西藏,我們漢地不也一樣?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相關焦點

  • 孤獨西藏之八廓街的瑪吉阿米
    想像著當年青春年少的倉央嘉措在某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脫下僧袍,換上公子哥的服裝,化名宕桑旺布,走出布達拉宮的某個暗道,來到小酒館約會瑪吉阿米的情景,想像著瑪吉阿米如明月般醉人的姣顏,想像著他們美好但不被世俗容納的愛情。
  • 誰是誰的瑪吉阿米?流浪在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街角的瑪吉阿米轉完八廓街的地攤兒小店,回到大院正趕上熱心驢友給大家普及藏區知識。「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尤其是他與瑪吉阿米的故事。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大約300年前的某個夜晚,倉央嘉措趁著月色來到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裡,恰巧一位美麗純潔的姑娘也不期而至。姑娘美麗的容顏和神情深深印在了倉央嘉措的心底。
  • 生活在拉薩:不負如來不負卿
    「到了拉薩,我請你吃央卿倉的藏式火鍋。」這句話變成了現實。從大理出發,已是半月前,恍若隔日,丙察察的騎行也宛如夢幻。央卿倉餐廳的背景音樂是循環播放《倉央嘉措之歌》專輯,這部專輯並不是某一個人的作品,而是很多歌手的合集,全是藏語版。
  • 不負如來不負卿 | 倉央嘉措最美詩集
    《住進布達拉宮》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執子之手》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
  • 「寧負如來不負卿」究竟是什麼意思?
    有朋友私信問「寧負如來不負卿」的意思。「寧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話應該是網絡改編的。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 瑪吉阿米是「情人」還是「母親」?
    瑪吉阿米已經成為了藏族餐飲業最著名的品牌;也是率先進入內地市場的藏餐連鎖企業,某種意義上她已經成為藏餐文化的象徵和表率。這樣的成績不僅來源於瑪吉阿米餐飲本身的魅力,更多的來源於融於其中的文化魅力。下面讓我們來解析瑪吉阿米的文化符號和文化效應。瑪吉阿米用一首情歌和一段與情歌緊密相連的動人故事為企業打造了品牌。故事說:大約在幾百年前的某個星月之下,坐落在古城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裡,來了一位神秘人。他看似普通,卻是一個不尋常的人。恰巧這時一位月亮般純美的少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麗的容顏和深情深深地印在了這位神秘人的心裡和夢裡。從此,他常常光顧這家酒館,期待著與這位月亮姑娘的重逢。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不是倉央嘉措的詩
  • 原創 | 不去瑪吉阿米,就不解西藏風情
    人們去西藏慕名雪域高原、世界之巔、藏傳佛教、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大小昭寺、林芝魯朗、唐古拉山、珠峰大本營、進藏路線等等,其實真正該去的是瑪吉阿米。不去瑪吉阿米,就不解西藏風情!在拉薩有很多的茶館,這是普通百姓最常去的地方,也是人們休閒聊天聚會的場所,在八廓街最好的喝茶發呆的地方,那就是「瑪吉阿米」了。
  • 不負如來不負卿的不是只有倉央嘉措
    雨中的塔爾寺現出荒涼頹敗之相,旅遊與聲名似乎並沒有帶給它輝煌延續,一些建築物毀壞了,關閉了,門上掛著生鏽的鐵鎖,傾圯的石牆上長著野草。寺門外的如來八塔上站著發呆的鴿子,並不理會來來往往的遊人。2009 年,一個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去往西藏的朋友對我說,你來寫倉央嘉措吧,借你的眼睛,幫我看一看西藏。
  • 倉央嘉措最美的一組情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誰,扶我之肩,驅我一世沉寂。誰,喚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轢。誰,棄我而去,留我一世獨殤;誰,可明我意,使我此生無憾;誰,可助我臂,縱橫萬載無雙;誰,可傾我心,寸土恰似虛彌;誰,可葬吾愴,笑天地虛妄,吾心狂。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離;伊,攬我之懷,除我前世輕浮。執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迴。
  • 不負如來恐負卿——《半壺紗》歌詞解析
    倉央嘉措曾經有一首著名的情詩,詩日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半壺紗曲調悠遠,禪意濃濃,但又不獨是禪意,更有深深的思念和男女之情。正是這曲與詞的結合,才讓她如此打動人心,百聽不厭。墨已入水 渡一池青花攪五分紅霞 採竹回家悠悠風來 埋一地桑麻一身袈裟 把相思放下歌詞前四句,刻畫了一位書生和修行者的形象,原來這就是故事的男主角。
  • 德欽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用詩歌思問有什麼辦法能夠讓自己既不違背佛陀的信仰,又不辜負良辰美景裡的塵世滋味。天上人間的德欽,大地、人煙靜默不語地詮釋著最美的答案。香巴拉並不遙遠「香巴拉」是藏語的音譯,又譯為「香格裡拉」,佛學界認為香巴拉是一個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藏傳佛教徒嚮往追求的理想淨土。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書《不負如來不負卿》,看這本書時候大概是在幾年前吧,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重新拜讀了一下,感受良多。男女主角自小相識,相愛不能相守,愛而不得的那種心情。真的是應了倉央嘉措的那句「世間得來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倉央嘉措:雪域最大的王,世間最美的情郎
    但他沒有喊出聲來,他向誰喊呢?誰來聽他喊呢?心愛的仁增汪姆,你怎麼這麼快就妥協了呢?心愛的仁增汪姆,為什麼一遇到突然的事變,就作了那樣的保證呢?阿旺嘉措又急又氣,他借著昏暗的酥油燈,寫下詩行,流下淚水,未來的一切尚難預卜,命運之神是如此強大。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 雪域之城~在瑪吉阿米尋找那一段厚重又悽美的情殤
    只因為那位雪域之王仿佛 他正從遠古的天際線走來 化身成拉薩街頭最美的情郎不,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我來了 ~ 《瑪吉阿米》不只是這一片高原淨土之地對我的莫大吸引,也因為純樸純粹的藏式餐飲文化很值得探秘。 更因為是對他星宿般的膜拜。是他, 蒼央嘉措~西藏六世達賴喇嘛。我虔誠的仰望著他。但我知道,不只是我一個人在仰望。
  •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夜幕下的布達拉宮,藏香縈繞,青煙如嘆,有梵唱不斷,「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三百年的光陰流轉,那場悽美的愛情,依然清澈得讓人扼腕。他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你說他是雪域之上最大的王,也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身上始終都流淌著一種對自由無盡的渴望,宗教的神聖,政治的詭譎,愛情的悽美,命運的無常,使他這個遁入空門的僧,一生都充滿傳奇色彩。
  • 剛分的女友發了條說說「不負如來不負卿」,她什麼意思?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害怕自己的多情有損佛法修行,一心修行卻又怕傷了美人的心。但願世間能有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既不辜負佛法也不辜負美女的一片深情。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害怕自己的多情有損佛法修行,一心修行卻又怕傷了美人的心。但願世間能有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既不辜負佛法也不辜負美女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