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前,曾發生了什麼事情?日本民眾都呼籲要加快侵略中國

2021-02-13 古今歷史人物

在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及作用下,日本軍國主義及法西斯勢力充滿了侵華的內在衝動‍‌‍‍‌‍‌‍‍‍‌‍‍‌‍‍‍‌‍‍‌‍‍‍‌‍‍‍‍‌‍‌‍‌‍‌‍‍‌‍‍‍‍‍‍‍‍‍‌‍‍‌‍‍‌‍‌‍‌‍。一旦他們認為時機成熟,就付諸行動‍‌‍‍‌‍‌‍‍‍‌‍‍‌‍‍‍‌‍‍‌‍‍‍‌‍‍‍‍‌‍‌‍‌‍‌‍‍‌‍‍‍‍‍‍‍‍‍‌‍‍‌‍‍‌‍‌‍‌‍。

1926年7月,中國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兵出兩廣,中國現代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進入高潮‍‌‍‍‌‍‌‍‍‍‌‍‍‌‍‍‍‌‍‍‌‍‍‍‌‍‍‍‍‌‍‌‍‌‍‌‍‍‌‍‍‍‍‍‍‍‍‍‌‍‍‌‍‍‌‍‌‍‌‍。1926年底,國民革命軍進至長江流域。1927年春,日本金融危機爆發,在華有投資的日本工商業資產階級對於政府沒有對僑民實行「現地保護」非常憤慨,群起而攻之。軍部也認為政府外交軟弱,沒有果敢行動,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以此為背景更迭了內閣。田中內閣一組成,就邁出了新的侵華步伐。1927年5月28日,田中內閣抓住國共分裂的機會,以「保護僑民」的名義派出2000軍隊往山東省,佔領青島及膠濟鐵路沿線,並威逼濟南。儘管日本政府一再聲稱這是 「自衛上不得已之緊急措置……對中國及中國人民決無何等非友誼之意,且對南北兩軍,決不幹涉作戰,或妨害軍事行動」。注31 但田中內閣的目的,顯然是阻止國民革命軍進攻徐州,以保護當時佔據華北的張作霖軍閥政權。田中義一的設想是,作為日本同意蔣介石統一中國的代價,必須使蔣介石承認張作霖是東三省的主權者,在這個條件下進行有關滿蒙特殊權益的交易。田中內閣只同意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統一除滿蒙之外的中國領土。在蔣介石統一中國領土之前,日本必須用武力使之明白這一意圖。同時,讓張作霖明白他離不開日本的「保護」,以促其進一步傀儡化。在此壓力下,張作霖將被迫同意懸而未決的商租和敷設滿蒙地區五條鐵路的問題,用正式條約的形式確保日本在滿蒙的權益。如此,即使中國革命涉及到滿蒙,也能通過控制滿蒙的張作霖來維護日本權益。蔣介石也會承認日本在滿蒙的特殊利益。注32 後由於「寧漢合流」,國民黨全力圍攻共產黨,推遲了對華北的進攻;加之中國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鬥爭和國際輿論對日本的譴責,使田中內閣於1927年8月暫時撤回了派往山東的軍隊。

1928年春,國民政府第二次北伐開始。田中內閣再次以實施所謂對僑民「就地保護」的政策為名,向山東派遣軍隊。5月1日,福田率第6師團5000餘人抵達濟南附近。在此之前,華北日軍已派了3個中隊先期進駐濟南城。二次北伐的中國軍隊於5月1日進入濟南;5月3日,日軍即尋釁進攻,製造了令人髮指的濟南慘案。根據濟南慘案調查團隊報告,中國民眾被殺害3625名,受傷為1455名,加上軍隊士兵,總數達5000餘人,財產損失達2600餘萬元。注33 日軍製造濟南慘案的同時,日本駐華武官酒井隆向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報稱 「師團正在進行緊急部署……各方面戰況漸次激烈,依靠蔣介石的力量已不能制止中國軍隊,需要日本採取斷然措施」,敦促政府增派兵力。注34 田中內閣5月4日召開了內閣會議,迅速批准了陸軍省白川陸相的增兵提案。5月8日從日本本土調派精銳的第3師團赴山東,5月9日又從中國東北加派一個旅團去山東,迫使中國軍隊撤離了濟南,日本以此加重了與南京政府談判的籌碼。

田中內閣三次出兵中國山東的戰略意圖,旨在幹涉中國內政,維繫奉系軍閥傀儡政權以確保滿蒙,是其大陸政策的具體實施。田中內閣一面出兵山東,一面要求張作霖停止在華北與二次北伐部隊的對抗,保存實力,撤回關外。日本希圖以此完全將張作霖掌握在手中,鞏固其在東北的既得地位與權益。為此,田中內閣於1928年5月18日發表強硬聲明稱:如 「戰爭進展至京津地方,其禍亂禍及滿洲之時,我國政府為維持滿洲治安起見,或將不得已採取適當而且有效之措置」。注35 同時,將駐旅順的關東軍司令部移駐瀋陽,完成了佔領中國東北並完全控制張作霖的軍事布置與態勢。

張作霖雖是日本帝國主義扶植的軍閥,但並不甘於在一切方面都對日本政府及其軍隊俯首帖耳,充當完全的傀儡。懾於全國反帝浪潮的高漲,他對日本提出的在東北的某些權益要求,未能作出令日本滿意的答覆。在築路等問題上還接受英美貸款,使英美勢力伸入東北,對抗日本。除此之外,張作霖反對撤回關外,並指責日本政府迫使其撤退是幹涉中國內政。張作霖和日本政府產生的一系列矛盾,妨礙了日本完全控制東北企圖的實現,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因此準備暗殺張作霖,直接吞併東北。1928年6月3日,張作霖終因戰敗和日本方面的強迫,撤出北京,退往東北。當其乘坐的專列於6月4日凌晨經過京奉鐵路(今京瀋鐵路)與南滿鐵路交會處的皇姑屯車站時,被預先埋置的炸藥炸毀,張作霖傷重身亡,此即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駐東北的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在軍方首腦的支持下,一手策劃並組織實施的。在張作霖撤退之前,河本特派了關東軍石野芳男大尉和神田泰之助、武田丈夫兩名中尉前往山海關和錦州以東的京奉鐵路各要地,要他們及時報告張作霖專列通過的時間,並派遣駐朝鮮日軍某旅團所屬工兵隊在皇姑屯車站的旱橋下埋置了炸藥,由關東軍獨立守備隊中隊長東宮鐵男大尉擔任現場爆炸指揮。關東軍首腦和河本大作的原定計劃是:先殺掉張作霖,使東三省權力地方軍閥化,在東三省製造混亂局面,然後關東軍以保護日本僑民和維持社會治安的名義出動,佔領東北全境, 侵吞東三省。注36 由於當時的東北當局妥善處理了這一事件,張學良將軍迅速穩定了東北全境,東北並未產生日本軍國主義希望出現的大混亂局面,關東軍無機可乘,致使皇姑屯事件最終未能達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略目的。但它確實是三年後九一八事變的前奏和演習。

皇姑屯事件之後,日本直接侵吞東三省的企圖暫時受挫,但其既定的大陸政策仍在加緊準備實行。1929年4月,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中佐在《扭轉國運的根本國策——滿蒙問題解決案》中鼓吹:「為了消除國內的不安,需要對外進擊」,「滿蒙問題的解決,是日本的唯一出路」,「隨著滿蒙的合理開發,日本的繁榮會自然恢復,失業的有識之士亦可有救」。只有行使武力才能「佔有滿蒙」,如果 「不得已而引起戰爭,則乾脆連中國本部的要害地區也歸我所有」。注37 石原的侵略思想得到日本政府和軍方高級人士的賞識。1929年至1931年三年期間,日本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四次秘密偵察東北三省,繪製東北軍兵力分布情況圖,據以制定軍事進攻之方案。1931年1月23日,前滿鐵副總裁松岡洋佑在日本第59次議會上宣稱:「滿蒙問題是關係到我國生死存亡的問題,是我國的生命線‍‌‍‍‌‍‌‍‍‍‌‍‍‌‍‍‍‌‍‍‌‍‍‍‌‍‍‍‍‌‍‌‍‌‍‌‍‍‌‍‍‍‍‍‍‍‍‍‌‍‍‌‍‍‌‍‌‍‌‍。無論在國防上還是經濟上都是如此。」「是帝國國防的第一線」, 「如果單純地使用外交和平手段,終究是不能解決滿蒙問題的」。同期,日本進行了由濱松到大連之間的轟炸機直航演習。4月,將經過特殊訓練適應寒冷氣候條件下作戰的第2師團調往東北地區。5月,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在對部隊的訓示中赤裸裸地提出:「唯滿蒙之地,對帝國國防及其生存,具有極深的特殊關係」,日本要 「打開現狀,謀求國運的發展,第一步是從根本上解決滿蒙問題」。注40 儘管遭受了最嚴重經濟危機的打擊,日本政府的軍費開支在1928~1929年比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年)增長了159.1%;1932年,劇增為1913年的343.9%。注411930年前後,在關於把東北完全變成日本殖民地的問題上,日本帝國主義內部存在兩種不同道路及方式的爭論:一種強調1931年直接以武力佔領;另一種堅持暫不以武力直接佔領,維持並擴大原來的半殖民地局面。注42 窮兵黷武的田中內閣因金融—經濟危機和皇姑屯事件真相敗露而倒臺,取而代之的濱口內閣仍堅持帝國主義政策,積極建立總體戰體制,但主張先採取第二種方式,軍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1930年11月,法西斯分子暗殺了濱口,櫻會將校準備直接組建軍部內閣。後此舉未得逞,被若槻內閣取代。但櫻會將校大量調往關東軍就任要職,與參謀本部和陸、海軍省的同夥上下通謀,計劃挑起戰爭。若槻內閣的要員以及若槻本人也日趨與軍隊及其法西斯勢力一致,轉向第一種方式,稱其為「建立舉國一致的內閣」。

古今歷史人物

person-history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古今歷史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前,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策劃侵略中國的?
    日本侵華在中國人的心理是難以釋懷的,因為日本侵華對中國同胞難以原諒的罪行。他們在中國燒殺搶掠,壞事做盡,讓中國的無辜人民遭受到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其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南京大屠殺,日本軍屠殺中國同胞這件事情是無數個中國人,乃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無法忘記的事情,也無法原諒的事情。
  • 日本當年到底為啥要侵略中國?
    近代的中國因為落後而飽受戰爭的摧殘,一提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由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日本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教訓。日本其實和我國的淵源頗深,據記載在秦始皇時期,徐福第一次東渡就是去的日本,還給日本帶去了一些文明。
  • 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呢?
    在對我國進行了14年的抗日戰爭進行回顧時,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除了我國頑強鬥爭的抗日軍民以外,還能想到侵華日軍在中華大地上實施的種種暴行。很多人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疑問,上世紀的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從兩國所處的位置上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同為亞洲國家,是隔海相望的鄰國。
  • 那麼多國家都侵略過中國,為何就恨日本呢?日本人一番言論道明
    中國人對日本的人怨念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當年的釣魚島事件,國內甚至全面出現了反日的風潮。 當然,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主要就是因為日本的 侵華戰爭 。日本在中國做盡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給中國幾千萬的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男人在侵華,那日本的女人都在幹什麼?
    相信大家對日本在二戰期間所犯的罪行都有所聽聞,日本領土只是一片島嶼連接在一起,不僅領土小,資源也是十分的不足。而且日本這個國家,作為一個島國,總是發生大大小小的海嘯以及地震。
  • 日本為何總想侵略中國?因為總惹事被吊打,害怕被報復
    日本侵略中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行為,從明朝時候倭寇開始,一直侵擾中國,到近代更是野心膨脹,直到侵華戰爭,甚至都想全盤佔領中國。為何日本自古至今一直想侵略中國呢?究其原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總是喜歡搞趁火打劫的事情,唐王朝的時候,就曾經夥同高句麗發動侵略唐王朝的戰役。只是當時唐王朝實力空前絕後,很快就打的日本屁滾尿流,算是把日本真正打怕了。唐宋年間,日本頻頻來到中土學習,甚至以嫁到這邊來為榮。日本人很羨慕中國人的生活,不僅文化豐富,而且地大物廣,安居樂業。明朝中後期,豐臣秀吉就想滅掉大明,遷都到中國去,豐臣秀吉都想瘋了。
  • 日本侵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日本何時開始計劃侵略中國的?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讓日本軍方覺得中國軟弱可欺,是清政府的"閉關鎖國"還是軍閥混戰的亂世煙雲?又是什麼時候開始讓他們覺得中國人軟弱可欺的呢?是老子"無為而治"的學說嗎?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和為貴"的思想?
  • 日本右翼為何否認侵華歷史,竟敢把「侵入中國」換為「進入中國」
    進入21 世紀以來,中日關係取得較大發展,但是在日本國內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諧的論調,日本右翼勢力否定侵華事實的聲音依舊甚囂塵上。而這些否定侵華事實言論產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日本天皇制度的保留、東京審判的不徹底等政治原因,也有日本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受害者賠償等經濟原因,而究其根源則必然要回歸到日本獨特的歷史文化中去。
  • 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其實在當時已經是早晚的事
    事實上,日本覬覦中國的土地並不只有侵華戰爭,早前當西方列強敲開中國大門之後,日本就已經加入到他們的隊伍,比如最開始的中日甲午戰爭,日軍一舉殲滅了滿清的海軍力量,中國的國防自此成為一張薄如蟬翼的白紙。當然如果我們縱觀中國歷史就能發現,早期的日本對中國只有畏懼和崇拜,他們也接受了許多中國文化,所以歷史中日保持了長久的建交關係,但看看日本近代的表現,它對中國已經完全沒有敬畏之心,瘋狂的找滿清割地賠錢,所以日本到底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 日本延續四百年的侵華戰略
    ,深刻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嚴重罪行 日本軍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曾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整個國民生活從屬於軍事及對外侵略戰爭,給亞洲乃至世界民眾帶來極大傷害和深重災難。很顯然,被日本稱為「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的福澤諭吉並沒有覺得侵略他國有什麼不對,反而在所謂「文明」的名義下,應該使歧視、侵略亞洲鄰國的行為合理化、正當化。 2.福澤諭吉的「脫亞論」為日本效仿列強侵華提供理論支持。隨著日本國力的增長和內外形勢的變化,福澤諭吉提出了「脫亞入歐論」。在他看來,中國和朝鮮如果不能像日本那樣完全西化,必會亡國。
  • 村上春樹:因父親是侵華日本軍,於是拒絕生育以及吃中國菜
    根據村上春樹的說法,他的父親是一位侵華士兵,而他則堅決反對戰爭,他對父親侵略行為深感不恥,他拒絕生育和吃中國菜,實際上是為了表達一種對中國的愧疚。 村上春樹對於侵略中國的父親備感恥辱,這種恥辱感還延伸到了他的日常生活當中。在涉及與中國相關的事情,是村上春樹都會抱有極大的尊敬。 可惜的是,雖然日本有像村上春樹這樣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罪惡的人,但依然有非常多的人死不認帳,非要美化戰爭,覺得侵華行為並沒有任何的過錯,錯只錯在他們沒有打贏這場戰爭。
  • 七七事變時日本鼓譟侵華 男女老少捐款捐物 前所未有的癲狂狀態
    儘管時隔沒多久,日本人聲稱「失蹤」的士兵志村菊次郎便已經歸隊,但日本人繼續以上述藉口與中國軍隊進行談判,而就在雙方談判之時,日軍悍然發動進攻,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就此爆發,日本也就此撕下面具開始了它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
  • 沒有美蘇中國無法打贏日本?看看中國堅持抗戰日本國內的慘澹景象
    但是多年之後,隨著日本國內的各種資料逐漸被披露出來,我才知道日本帝國主義真的是紙老虎。尤其是在1939年侵華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中國軍民雖然是處於地獄模式的難度,但日本每走一步也都是如履薄冰。固然,沒有美蘇參戰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也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 當日軍四處侵略忙於二戰時,日本國內民眾態度怎樣?他們在做什麼
    第三任、第九任首相山縣有朋就是親手炮製了甲午戰爭的人之一,後來他提出「伸張國勢」,把朝鮮、中國等國都視為日本 「利益線」的理論也大受歡迎。再之後日本和俄國幹、出兵山東、乃至「九一八」,步步推進都沒吃虧,相應地也獲得了大量國家層面的利益。日本舉國上下的軍國主義氛圍漸趨狂熱。
  • 以史為鑑,日本退休教師講解侵華日軍製造毒氣歷史
    本報記者劉軍國攝核心閱讀位於廣島縣竹原市的大久野島是日本瀨戶內海上一個周長約4公裡的小島。這個小島曾在1929年—1945年間作為日本陸軍芥子氣、路易氏氣等致死性毒氣生產基地,這座「毒氣島」生產的大量毒氣在侵華戰爭期間被運往中國,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74歲的退休教師山內正之目前擔任毒氣島歷史研究所事務局長。
  • 日本人發出「控訴」,侵華的國家有很多,為何中國只記得日本?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中間留下過輝煌萬國朝賀,也留下過血淚八國侵華,但每一個中國都不能忘記的就是日本侵華戰爭。確實如日本一些學者所說,中國人記「近仇」。日本地理位置離中國近,日本侵華也是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戰爭。
  • 日本歷史學者希望與中國學者共同對日本侵華戰爭開展實證性調研
    時不我待,希望能與中國歷史學者共同開展實證性歷史調研與合作,共同去挖掘、記錄真實的歷史,一起打下『中日友好、中日不再戰』的基礎。」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松野誠也日前說。與中國專家一起進行與二戰歷史相關的實地調研是松野的夙願。松野常年致力於侵華日軍毒氣戰領域的相關研究。
  • 【罄竹難書】日本侵華檔案公布
  • 在日本侵華歷史中,日本兵救下少女一家?這當中發生了什麼?
    前言:在日本侵華漫長的14年中,日本軍隊對中國平民百姓進行殘酷的殺戮,很多無辜的人們為此丟失了性命,在這場戰爭中痛苦的死去。由此後來的中國人民對於日本軍隊的認知,便停留在一些殘忍、沒有人性的認識上,殊不知在大大小小這麼多次的戰役中,日本軍隊中的一些士兵曾經也散發過人性的光輝,其中有一位少女及她的家人,曾被心存善意的日本士兵伍長好心救下。日軍戰地記者小俁行男,曾聽到的真實事件。
  • 中國因為日本的侵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日本為何要侵略中國?
    要說到在近代史中最讓國人難以釋懷的戰爭,那莫過於抗日戰爭了。隨著九一八事件拉開序幕,中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在無數中華兒女的奮起反抗下,我國以至少犧牲三千五百萬軍民為代價,將侵略者趕出了國土。一直以來,日本侵略中國被視為二戰中東方戰場的一場戰爭,但實際上,所謂的二戰只是一戰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