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0年8月20日晚,「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平安好醫生」,股票代碼 1833.HK)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未經審計中期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平安好醫生上半年實現總收入27.4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9%;毛利為8.22億元,同比增長67.1%;毛利率為29.9%;淨虧損達2.14億元,減虧22.1%。
在發布財報的同時,平安好醫生正式公布臨時董事會主席、執行長方蔚豪上任之後的公司首位管理層成員葉瀾,他將擔任平安好醫生總經理助理兼CFO(財務長),即日起生效。
自今年5月,時任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濤所領導的「阿里系」管理層集體被平安集團董事會免職後,方蔚豪臨危受命,出任平安好醫生臨時董事會主席、執行長。
方蔚豪在上任三個月內邊摸排內部業務、邊啟動戰略升級,欲為平安好醫生變陣,打造新的戰略思路,希望平安好醫生能夠與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好醫啟動聯動協作,融入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
總結看來,除了常規業績數據外,在本次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有三個值得注意的亮點:
一、新任「掌門人」方蔚豪上任三個月後首次公開亮相;
二、持續打造新一屆管理層,公布新任CFO;
三、公布新戰略、新打法,反覆提及與兄弟公司協同,三家聯動,融入平安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
收入穩健增長,平安集團繼續對其「輸血」
平安好醫生主要收入構成包括在線醫療服務、消費型醫療服務、健康商城業務和健康管理和互動這四大塊業務。
報告期內,在線醫療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6.8%至6.95億元,在四大業務中增速最快。主要收入來源於平安好醫生與商業保險的合作及會員付費。今年上半年,依託平安集團,平安好醫生與各地線下醫藥展開合作,其中14個項目投入運營,並打通湖北、東莞和銀川的當地醫保支付系統。
會員付費方面,平安好醫生日均諮詢量達到83.1萬人次,同比增長26.7%。現有的會員產品總收入超4.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從而帶動整體業績穩健增長。
消費型醫療業務2020年上半年收入增長12.2%至4.35億元。該項增長主要由體檢,醫美,口腔及基因檢測等標準化健康服務客戶的付費所貢獻的。疫情期間,各類醫療機構關閉,但到今年5月開始,線下醫療機構進行履約的情況逐步恢復正常,客戶付費率增高,因此獲得營收增長。
健康商城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7%至15.09億元。其中,企業端收入同比增長10.3%至8.17億元;個人消費者(患者)端下降3.1%至6.92億。該項增長主要反映疫情期間,企業客戶增多,大幅提昇平安好醫生在線用戶購買力。
用戶數據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達到3.46億,較2019年末增加3098萬人,過去12個月累計增加5690萬人。月活躍用戶數(MAU)增長7.3%至6730萬,月付費用戶數(MPU)增長32.3%至295萬,付費用戶轉化率上升1.4個百分點至5.1%。商城GMV達到21.69億元。
健康管理和互動服務上半年業務收入增長14.6%至1.07億元。該項增長主要由醫療廣告和其他服務貢獻。這反映疫情期間,線上流量激增,醫療廣告、免費問診等服務依然是客戶選擇的主要營銷模式。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好醫生的廣告客戶涵蓋默克,輝瑞,默沙東,賽諾菲等國際知名醫藥企業。
平安好醫生四部分業務在報告期內的營收情況(來源:財報)
平安好醫生表示,未來公司將重新調整健康管理服務,基於用戶留存在APP上的健康及行為數據,結合第三方健康服務提供方(例如心理諮詢,減肥健身,中醫保健等),重點打造個性化,定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從而提升健康管理和互動服務板塊的營收。
值得一提的是,20日晚平安好醫生同時在港交所發布《重續持續關連交易》公告,宣布與其控股股東平安集團籤訂三年的採購協議。
也就是說,未來平安好醫生將依託平安集團的客戶和採購方案,得到資金輸血,從而實現營收增長,減少巨額虧損壓力。
平安好醫生欲「變陣」,管理層先「地震」
平安好醫生尋求變陣,從管理層大地震開始。
今年5月15日,平安好醫生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濤因履行管理職責未達到董事會預期,而被免去董事會主席等職務,同時宣布方蔚豪接任臨時董事會主席兼CEO職位。
四天後,多家媒體報導,平安好醫生營運長(COO)白雪、公司董秘林源、首席產品官(CPO)吳宗遜、首席技術官(CTO)王齊等管理層人員均被免職,財務長(CFO)欣榮則和王濤做慣常性的離任審計。
這意味著,創建平安好醫生的「阿里系」高管團隊全部退出。
有媒體稱這一變動與此前平安好醫生、雪揚科技安頓「抄襲門」事件有關,但多位業內人士對鈦媒體App表示,兩者並不直接聯繫,自去年底之後,平安集團內部就商討對王濤的撤職行動,與「抄襲門」事件的發生時間並不一致。
平安好醫生財報媒體會議現場合影,從左至右是公司市場副總裁汪蕊、董秘劉程、方蔚豪、新上任CFO葉瀾
而在方蔚豪上任三個月後的中期業績會上,平安好醫生終於正式公布首位新任管理層人選——公司總經理助理兼CFO葉瀾。
在加入平安之前,葉瀾曾先後就職於麥肯錫、華平投資等專業機構,並在智聯招聘等網際網路頭部公司擔任高管。擁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學士學位,及哈佛商學院MBA學位。
有業內人士對鈦媒體App表示,王濤離任後,方蔚豪臨危受命,與中層幹部直接進行溝通,但公司至今未有替代COO白雪的人選,公司董秘等其他管理層職位均已由平安集團指派,但暫未對外公布。
方蔚豪表示,更換管理層不會對業務帶來重大改變,同時優化及升級業務,冀與平安集團取得協同效應,未來仍然會重點發展中國市場。
中泰證券市場分析師何柄諭對鈦媒體表示,目前平安好醫生處於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龍頭地位,整個醫療服務上的布局上做得較好。平安好醫生管理層離職、改組等風波,對於資本市場並未有太大影響,
「這類比較成熟一些公司,其實管理層變更對整個業務的推進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何柄諭說,「目前來看,平安好醫生資產定價應該是在機構,而機構需要看中期和中長期階段。「
「關鍵先生」方蔚豪
本次也是平安好醫生新任「掌舵人」方蔚豪的首次亮相。
方蔚豪於2012年8月加入中國平安集團,入職至今,方蔚豪擔任平安集團內部的多個聯席職位,並且熟悉平安集團醫療科技領域的布局。平安集團稱方蔚豪在企業管理、金融,特別是醫療科技方面經驗豐富,擁有優秀的戰略領導力和突出的業績貢獻。
而當下,平安好醫生正值轉型的重要節點,方蔚豪堪稱是該公司變陣中的「關鍵先生」。
平安好醫生過去三年的核心業務集中於「賣藥」、「賣服務」——也就是電商業務這一塊,與王濤等管理層之前在阿里工作密不可分。但此刻,公司已經過了從零起步的階段,更多需要營收和生態融入,平安集團亦是此種想法,才將「平安系」方蔚豪推出來。
有業內人士對鈦媒體表示,方蔚豪作為平安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唯一掌舵人,集團對其寄予厚望。截止目前,方蔚豪共有五個身份:
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好醫生)臨時董事會主席兼CEO
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醫保科技)聯席董事長兼CEO
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平安租賃)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平安好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檢測中心)董事長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花旗於5月發布研報認為,方蔚豪的接任將提昇平安好醫生與平安集團的協同效應和商保參與度。
此前王濤更多將精力放在電商方向上,不符合平安集團如今的戰略,當下方蔚豪最大的任務,其實是讓平安好醫生與另外兩家平安集團旗下醫療健康子公司——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好醫打通,形成to C-B-G-H端(患者、企業客戶、政府機構、保單用戶)的閉環,融入平安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從而完成平安集團的戰略性部署。
變陣方向:整合提振「平安系」醫療健康生態圈
而未來平安好醫生將會往哪個方向變革?
方蔚豪在中期業績會上公布了公司的新戰略、新打法:平安好醫生啟動全面的戰略升級:以構建專業醫患溝通橋梁為使命,以信任、專業、便捷為目標,打造未來中國規模最大、模式最領先、競爭壁壘最堅實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發布的前一周,平安生態醫療圈中這三家公司——平安醫保科技、平安好醫生、平安好醫對媒體公布其最新戰略業務。儘管方蔚豪並未現身,但三家公司極力營造出聯動的氛圍。
其中,平安醫保科技未來將深入布局醫療生態圈,在政府、衛健委、藥監局、醫保局等藥品流動環節得到全方位掌控;而平安好醫在年初啟動未來五年的戰略升級,變身投資、採購、檢測等為一體的醫療管理公司,提供醫療檢驗、影像診斷、政府和企業定製化的健康管理、採購醫療器械等。兩家均將為平安好醫生的客戶提供線下、藥品等環節的一站式服務,補充其短板。
據財新此前報導,平安醫保科技和平安好醫生未來可能會有合併重組的計劃。
平安好醫生董秘、聯席公司秘書劉程在20日財報媒體會議上回應稱:「在平安集團推出了金融+科技,科技+生態的戰略下,平安好醫生作為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旗艦,未來將發揮優勢和協同效應,提升競爭優勢。」但他未對合併重組計劃細節做出回應。
本次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方蔚豪同樣強調,未來,平安好醫生作為平安集團醫療健康生態圈的旗艦單位,和其他相關的兄弟單位要保持密切協同。獲取更多的借鑑平安集團在產品、客戶、渠道的優勢,來幫助平安好醫生得到快速發展。在健康管理的方向上,能夠和平安的醫療版塊形成相互協同聯繫。
此前有分析師對鈦媒體App表示,目前平安好醫生以to C端業務為主,並且集中於線上,在網際網路醫療的大環境下,可能需要這種聯動,讓這家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獨角獸」發展壯大。
何柄諭對鈦媒體表示,如果從平安的角度來看,如果把旗下三個資源整合起來,實際上是醫藥打通,如果形成整合,肯定會有一個非常強的協同作用。從平安好醫生自身來看,這種協同效應肯定會使業務、營收更加強大。(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林志佳,編輯|趙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