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中記載:「周穆王南徵,一軍盡化,君子為猨為鶴,小人為蟲為沙。」這一典故為後代文人詠猿畫猿時廣泛引用,構建了長臂猿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形象,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也曾提到過長臂猿相關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古人行至巴山楚水之地常託長臂猿言志,然而今天我們再到三峽兩岸想要憑猿懷古卻再難聽到它們的吟嘯,隨著棲息地被破壞、長臂猿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難,目前長臂猿數量加起來還沒大熊貓多。
為讓更多的朋友能了解長臂猿、了解認識中國的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我們的環境,7月31日阿里雲創新中心(重慶)將攜手雲山保護舉辦「願千山長青,猿聲常鳴」-保護中國猿公益活動!
活動主題:「願千山長青,猿聲常鳴」-保護中國猿
主辦單位:阿里雲創新中心(重慶)、雲山保護
活動形式:線上
專注於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著力探索社區保護的發展。跑得了野外,上得了講堂,目前正在努力讓中國長臂猿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這個看上去「不太野外」的95後姑娘,大多數時間都是行走於雲南深山與周邊的社區之中,尋找並記錄人與長臂猿的曾經與現在,並期待著屬於它們與他們永續的未來。
識別下方二維碼進行報名:
雲山保護全稱大理白族自治州雲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
2015年6月在大理州註冊成立,發起人是幾位長期關注中國西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獸類學家、鳥類學家、生態攝影師、自然教育導師、以及NGO保護項目管理者。
致力於打造一個當地社區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典範。在實地保護中我們選擇以長臂猿和其他靈長類旗艦物種為突破口,進而保護我國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
是由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和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基於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新經濟方向的產業垂直創新孵化與企業服務平臺。其坐落於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內設獨立辦公區、會議區、洽談區、接待室、休息區及路演區等功能分區,總面積11450平方米。
項目致力於發展成為重慶市數字經濟產業「新引擎」、「新功能平臺」、「新協同中心」。著眼未來,協同產業龍頭企業、中小微創新創業企業、院校院所產業人才、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面向國內外數字新經濟方向產業/企業,開展「雲、大、物、智、移」行業資源對接、項目引進、企業孵化、人才培育,以持續助力數位化、智能化為驅動的西部創新中心「窗口」建設,精準服務區域數字新經濟發展。新經濟新產業催生新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方式,在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雲專業委員會、重慶數字經濟產業聯盟、重慶數字經濟產教融合人才發展聯盟指導下由CloudX雲智能學院成功發布了人才培育計劃和青雲計劃兩大人才服務產品,並預計在未來半年內開展100期「青雲計劃」《數字經濟第一課》,搭建共享、共創、共生、共贏的重慶產教融合人才協同創新生態,有效助力區域數字經濟方向產教融合工作。我們歡迎優秀的創新企業和團隊入駐,將從市場推廣、投融資等方面對企業和團隊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孵化;也歡迎各大院校、企業加入重慶數字經濟產教融合人才發展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