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書
共讀國學第一期已經從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堅持了1000天,來來往往最終有近百人堅持到了最後。陸遊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來吧少年,加入咱們共讀國學第二期!玩耍規則見本篇內容後……
5606-5610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原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發: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楊齊賢註:「白帝城,公孫述所築。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註:「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雲,正指巫山之雲也。」
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
猿:猿猴。啼:鳴、叫。住:停息。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品讀:兩句大意是: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迴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說「啼不住」,是因為他乘坐飛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於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清代桂馥稱讚:「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託,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船的快速讀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進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了。這最後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宋·趙師秀《約客》
原詩: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注釋:
約客:邀請客人來相會。
黃梅時節: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陰雨綿綿的時候,稱為「梅雨季節」,所以稱江南雨季為「黃梅時節」。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處處都在下雨。
處處蛙:到處是蛙聲。
有約:即為邀約友人。
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燈花,燈芯燃盡結成的花狀物。
品讀:幾句大意是:已經過了午夜約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看著燈花一朵一朵落下。「有約不來過夜半」,這一句才點明了詩題,也使得上面兩句景物、聲響的描繪有了著落。用「有約」點出了詩人曾「約客」來訪,「過夜半」說明了等待時間之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著,本來期待的是約客的叩門聲,但聽到的卻只是一陣陣的雨聲和蛙聲,比照之下更顯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閒敲棋子落燈花」是全詩的詩眼,使詩歌陡然生輝。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漸漸快燃盡,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詩人獨自靜靜地敲著棋子,看著滿桌的燈花,友人久等不至,雖然使他不耐煩,但詩人的心緒卻於這一剎那脫離了等待,陶醉於窗外之景並融入其中,尋到了獨得之樂。全詩通過對撩人思緒的環境及「閒敲棋子」這一細節動作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一種悵惘的心情,可謂形神兼備。全詩生活氣息較濃,又擺脫了雕琢之習,清麗可誦。
【共讀規則】
第一期咱們是每天學五句左右,背記一兩句;第二期咱們進階一下,曹班長會精選合適的學習內容推送,單列成行的五句古文或兩三句詩詞都要背記,最多一句背不了。同學們,咱咬緊牙關下點真功夫,必須揭去人生中無關緊要的東西,徹底告別裝模作樣!
背完轉發微信圖文到朋友圈,清晰標註「共讀國學……天」,能堅持再加群。
同學,咱們組團對抗惰性,肯下功夫學習你再說進班,已淘汰一千多人了!
簡介:真實,坦誠,生動,有血有肉的曹班長。回鄉書生創辦者兼主編,共讀國學發起人。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同學,跟班長一塊兒善良,一塊兒刁民,一塊兒學習,一塊兒玩耍,一塊兒堅持讀書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