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賽道為何難尋「第一股」?

2021-01-1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鋅刻度,作者丨孟會緣,編輯丨陳鄧新

近日,知乎傳出了要上市的消息,此時距離邏輯思維的運營主體「思維造物」在今年9月於科創板上市,再次引發的「知識付費賽道第一股」之爭,才過去短短三個月的時間。

眼看羅振宇的「思維帝國」,在披露招股書之後,接連遭遇估值近腰斬、產品月活下降、營收大幅波動等困境,或許正預示著其以線上知識服務為核心的業務模式,在版權意識覺醒不久的中國市場,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

而更早前,與羅振宇爭奪「知識付費第一股」寶座的吳曉波,旗下巴九靈借殼上市被證監會否決夢碎A股後,在6月又傳出了主動上市的聲音,不過其至今仍在遙待後續結果。

從知識付費的兩大領頭羊的現狀,可見知識變現發展之難。

在2016年就開始試水知識付費的知乎,也曾推出知乎大學、值乎、知乎LIVE和鹽選等多項試水業務:可惜知乎Live不能滿足用戶系統化的學習,知乎大學因用戶對內容質量的懷疑,也導致其打開率以及復購率一直都不夠,至於鹽選會員,雖然付費用戶一年增長了四倍,但在整體營收佔比中並不高。

若僅憑現有知識付費業務的相關表現,知乎籌謀上市,恐怕前程難料。

吳曉波、羅振宇共同見證,知識付費IPO之難

現在回想知識付費賽道的發展第一步,要從2013年公眾號「羅輯思維」推出付費會員制說起,不過在羅振宇率先開啟知識付費模式之後,直至2016年才真正迎來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知識付費元年」。

「付費閱讀解決了網際網路出現以來的一個主要痛點。在一些特定的消費場景中,付費閱讀內容的需求已經誕生。」彼時,網際網路娛樂高級分析師黃國鋒分析認為,「一方面,網上免費信息豐富,質量參差不齊;另一方面,觀眾迫切需要快速獲得對他們自己有價值或有趣的信息。」

於是,當風口襲來,羅振宇創辦了得到APP、喜馬拉雅主打有聲讀物、知乎發布了立足於知識分享會的知乎Live、果殼網團隊創建了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分答......

一眾跟風者,通過不同的產品載體對應了不同的用戶需求,卻迎來了差不多的發展結局:在2017年,知識付費風口過境後,用戶對知識付費的熱情減退,各大付費平臺的使用率也明顯降低。

緊接著,外界開始質疑知識付費的合理性。

羅振宇在2018「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結束後,因引用的巴菲特「名言」,被指出是偽語錄,一個「中年人看羅振宇的演講和老年人買權健的保健品沒什麼區別」的網絡段子開始流行,用戶質疑知識付費是個偽命題,「羅振宇們」只是在販賣焦慮。

羅振宇

而用戶的反映,恰好也解釋了知識付費的發展之所以進入瓶頸,不僅僅是風口過境、紅利消退的問題,更有參與者們自身的原因——無論是吳曉波,還是羅振宇,亦或者是其他人,都無法去證明自己或講師團隊「搬運」的概念,或目前所擁有的「專業」內容,能有多少核心競爭力。

再加上,他們的知識付費模式極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行業又缺乏統一的內容質量和服務標準。有業內人士透露,「知識付費行業的復購率真心不高,很多只有10%,和割韭菜也差不多,第二年必須換撥新人繼續忽悠。」業內相關付費業務模式在競爭中的脆弱程度,從用戶的復購率可見一斑。

至於吳曉波在A股借殼上市折戟,後又打算主動上市的苦苦等待,與羅振宇堅持奔赴科創板,近乎「流血上市」般的遭遇,則充分反映了資本市場對當前知識付費商業模式的不信任。

畢竟,流量變現攸關企業持續發展的造血能力。在還沒有探索出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以支撐更長遠發展的情況下,貿然走上IPO道路的艱難,肉眼可見。

前赴後繼的競爭者中,知乎從不是最優者

事實上,僅知識付費市場本身來看,自2016年的井噴期開始,的確在不斷發展,特別是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反向刺激,知識付費市場還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

據《2020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運行發展及用戶行為調研分析報告》,2017年以來,中國知識付費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階段,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78.0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392億元。在2020年,中國在線學習用戶中88.8%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46.8%的知識付費用戶每月花費500-2000元購買知識付費產品。

市場的繁榮,促使想要瓜分「蛋糕」的參賽者爭先入場:除了得到、蜻蜓、荔枝、知乎等老牌選手,還有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充當攪局者,加之百度和今日頭條兩大巨頭開始深挖這一領域的潛力......一時間,知識付費賽道熱鬧非凡。

作為最早入局的參賽者之一,同時也在當前佔據著頭部梯隊席位的知識付費平臺,知乎在面對諸多強勁對手的進攻時,其商業模式一直都在被質疑。

首先是入局的腳步比較慢。在剛進入知識付費紅利期時,知乎推出知識付費產品已經晚了喜馬拉雅FM、分答、得到等同行好幾個月;然後是推出的知識付費產品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雖知乎通過知乎Live、書店、私家課等產品在知識付費領域大肆布局,其主要營收來源卻一直都是廣告,而廣告的增多同時也致使用戶體驗感變差;最後是開放了註冊之後用戶素質的下降。知乎獨屬於小眾專業人士的圈層打破後,一部分專業人士出走其他平臺,內容質量出現下滑導致用戶流失。

除了上述知乎自身因素外,大環境的變化也不可忽視。由於知識付費平臺太多,且行業混亂、內容參差不齊,用戶難以分辨出有用的知識付費產品,這也引發了外界對知識付費的質疑,讓用戶留存、復購率低成為行業通病。

當然,因遲遲未能完成在付費閱讀領域的華麗轉身,知乎為了維持自身的競爭力,在近幾年也做出了一些改變。

比如緊追短視頻風口,上線可將圖文自動生成視頻的製作工具、推出視頻專區、針對視頻創作者發布「海鹽計劃」,只不過短視頻領域早有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盤踞於此,知乎關於短視頻發展道路的探索充滿了變數。

綜合來看,在知識付費這條走起來註定艱難的發展道路上,知乎雖大招頻頻,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可以說在一眾參賽選手中,從來都算不上是優勝者。

「知乎們」的下一步,尋求鮮花和掌聲並存

當知乎參與到人們口中的「知識付費賽道第一股」競逐賽中,鋅刻度發現,行業內外對其上市的看法大多比較悲觀,與看待早一步開啟上市進程的吳曉波、羅振宇類似。

正如上述分析,吳曉波、羅振宇的上市近況,和知乎上市道路上滿載的挑戰,其實都是是知識付費賽道上的入局者,他們正在面臨或者將會迎來的發展困局。

知識付費行業圖譜(圖源:艾媒諮詢)

實際上,從內容的選擇而言,眼下用戶在購買知識付費產品時,更傾向於率先考察內容生產者的專業度,其次才是內容創作者的知名度、口碑等因素。適應用戶的需求變化,市場也從早期主要靠創作者的名氣吸引用戶觀看,轉變為以專業的、有深度的內容體系來讓用戶買單。

「付費模式允許大量高質量內容的加入,這個市場越來越繁榮。」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兼聯合CEO 餘建軍認為,內容付費是比廣告更好的商業模式。

更通俗的說,知識付費著重的是知識本身,優質的內容才是確保競爭力的「護城河」。而這,也是「知乎們」打破發展枷鎖的關鍵所在。

既然如此,想要在內容上下足功夫,就要在做出更具吸引力與個性化的內容的同時,考慮如何提供好的使用體驗、服務好用戶。而根據前文提及的行業通病,「知乎們」真正著眼於未來,應集中在內容質量的保證、商業模式的突破,以及用戶需求的深度挖掘上。

具體而言:

在內容方面,不比早期為迎合受眾碎片化需求,PGC的內容生產多呈現碎片化的狀態,未來的UGC佔比提升,產出更有針對性,更注重連續性的優質內容,有利於系統性的獲取知識。

在商業模式方面,要找到一條可持續、賴以支撐的業務主線,且保持用戶信用體系、知識評價系統進一步完善也至關重要,讓操作更便捷、做到需求的精準匹配,也是提高用戶使用體驗的不二之選。

在用戶需求的深度挖掘方面,知識付費發展初期的泛知識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若是沿著醫療、美容、健身等垂直領域發展,可向特定細分領域延伸,推出特定的知識付費產品。

眼下,「知乎們」能做的還有很多。關於知識付費賽道,一個鮮花和掌聲並存的時代,也遠遠沒有到來。

相關焦點

  • 張永闊:為什麼做知識付費?
    首先因為知識付費這個行業有位金融領域的師兄在做,他是真知灼見的創始人,既然有人願意帶著我一起做一做,那我覺得可以試一試其次,知識付費這個事情我覺得比較簡單,但是是一個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比較好上手的賽道,而且也是我個人方面的一個創業升級,從傳統行業到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升級階段的體現
  • 知識付費賺錢與知識付費學習
    作為一個知識工作者,我賣的不僅是自己,還有自己的知識,比如說我的顧問費、諮詢費,包括我賣課程和社群。也經常有人問我知識付費的一些問題,所以今天來聊聊知識付費這個話題。臨時寫的幾點分享,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啟清單模式:1、所謂知識付費,本質上就是一個時間值錢的人,或者是有某項技能的人,將自己的時間、技能進行出售。而知識付費就像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之後就會有頓悟的感覺。2、從2016年知識付費開始流行起來之後,也有一些人渾水摸魚,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割韭菜」。
  • 2020知識英雄大會|百度廣發知識英雄帖,付費專欄趁勢起飛!
    12月26日,2020「百度付費專欄——知識英雄大會」在北京百度科技園順利召開。張雪峰、吳小平、沈志坤等一眾知識大咖齊聚一堂,分享在百度付費專欄的運營經驗,探討知識付費行業下一個10年!百度心理付費專欄TOP1創作者——樹原張雪燕說:「99%的信等於不信,99.9%的信等於不信,我既然選擇了百度我就100%相信。」百度攝影付費專欄TOP1創作者——攝影讀書會說:「知識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識本身就需要各種連接,我們提供的是一所大學,大學就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 知識付費愈發火熱,普通人如何參與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自2016年出現以來,一直獲得了高速發展。尤其今年,大部分人對知識付費有了更深刻的實踐與認知。隨著現在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內容付費的意願也逐漸加強。各大內容平臺、媒體等紛紛推出付費模式、會員制度,知識付費已經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 知識付費趨勢下,如何做知識付費推廣?
    知識付費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行業,有些人認為知識付費是個智商稅的行業,交了錢學習後卻毫無收穫,但我認為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一下這個行業,知識付費到底是什麼呢?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和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而知識付費推廣,是在知識付費生態下,把知識給到需要者的過程,作為知識付費傳播者的我們則需要在這個運營過程中細化這個過程,讓更多的人看到的我們產品,從而實現付費購買。一、什麼樣的產品適合做知識付費推廣?
  • 知識付費平臺如何選擇?怎麼做好知識付費?
    隨著知識付費市場的蓬勃發展,在線報名課程成為眾多用戶的學習常態。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知識付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92億元,是5年前的20多倍,一些知識付費平臺的用戶基數也在劇增。na知識付費平臺如何選擇?怎麼做好知識付費?
  • 知識付費推動自媒體商業化,2020年知識付費產業發展與前景分析
    2016年國內免費知識問答型平臺知乎上線了第一款付費問答產品「值乎」,隨後又上線了實時問答平臺知乎LIVE,這一年被視為知識付費產業元年。此後各大知識付費平臺進入產品深耕環節。2017年知乎又緊接著上線了知乎私家課,更多的平臺也在向知識付費領域發展,豆瓣推出了「豆瓣時間」,新世相的新世相讀書會等一系列平臺陸續崛起。
  • 2021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將達到675億元
    2016年被成為知識付費元年,經過多年的爆發增長階段,中國知識付費行業近年來已逐步轉入穩定發展階段,行業競爭格局開始明朗,同時綜合型平臺在知識付費賽道的布局也在加強。隨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落地應用,以及短視頻等行業發展迅速,中國知識付費服務質量和場景都得到了延伸,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大。據統計,知識付費用戶規模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20年增長至4.18億人,2020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已達到392億元,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675億元。
  • 付費專欄:讓我從瀏覽者到知識付費創作者的轉變!輕鬆月入2000+
    但是今年,我在2020年的12月,趕上了百度「知識狂歡節」的活動,我記得在2020年的12月10日開始10天的時間,我的專欄賺了1300+,雖然和我的本職工作相比相差甚遠,但是畢竟是額外收入,從此進入斜槓青年的隊伍。
  • 知識付費APP「好好學習」停止運營
    日前,字節跳動旗下知識服務社區「好好學習」發布公告稱,宣布因業務調整,將於 2021 年 1 月 20 日停止運營、維護及相關服務。
  • 知識付費比拼內容含金量
    老梁是一位重度知乎用戶,從購買智慧型手機開始,這個藍色圖標的APP就一直停留在他手機第一頁的位置。「社交平臺多如星辰,但每每遇到重大事件,還是會到知乎打卡,在這裡瀏覽觀點、分享見解。」時間回到2011年,知乎以邀請碼方式邀請一些在某領域具備專業素養的人註冊,包括李開復、馬化騰、王小川等。
  • 知識付費爆發四年後:有人將敲鐘上市,有人成陪跑,更多人在轉型
    從眾人追捧到不溫不火,這四年間知識付費行業經歷了什麼?「知識付費」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未來,知識付費行業將何去何從?為了尋找這些答案,「創業最前線」與知識付費領域的幾位創業者聊了聊。1、從爆發到沉寂「當免費泛濫的時候,付費便成了必然。」2016年左右,知識付費這個新興行業猛然間爆發,且勢頭生猛。
  • 知識付費二次起風?
    今年疫情期間,知識付費行業爆發,不少人在家買課解鎖各項技能,而疫情過後,因為疫情失業的人們也將成為知識付費行業的潛力用戶。艾媒諮詢就預計2020年知識付費行業規模將突破392億,同比增長41%。
  • 知識付費理念借勢改觀,知識付費系統源碼有望長遠發展!
    為什麼知識付費這一理念會在短時間內讓大眾改變對其的看法呢?知識付費系統源碼廣義上的知識付費是將教育、知識轉變成一種產品或者是服務,以此實現自身的商業價值。狹義上來說,知識付費就是一種滿足自我價值,而付出一定「代價」的方式。
  • 知識付費行業:垂類瓶頸遭遇流量紅利 綜合平臺大建內容生態
    而綜合類平臺入局知識付費賽道並利用其大平臺優勢構建內容生態,為行業帶來新一輪流量紅利的同時對克服行業痛點起重要作用。行業概覽:行業步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將破390億元伴隨知識付費的興起、爆發式增長以及回穩,行業內每年新增企業數呈倒U型變化。
  • 新知榜知識付費2019年中榜TOP100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2019年上半年的知識付費行業,這句話或許再合適不過了。在喜馬拉雅率先吹響「去知識付費」、全面轉型內容付費的2019年,剛剛迎來上線三周年的得到APP團隊,其創始人羅振宇也發出了「摘下網際網路公司的標籤,做一所學校」的宣言。得到大學的正式上線,或標誌著得到團隊正式將目光轉向了在線教育。
  • 從鏈信公開課看知識付費,讓大眾共享知識的果實
    知識付費漸漸普遍出現在大眾視線,那麼究竟什麼是知識付費呢?  知識付費主要指知識的接收者,為所閱覽知識付出資金的現象,它的本質在於,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
  • 八六互聯知識付費系統源碼丨PHP知識付費源碼內容變現源碼
    知識付費系統開發找八六互聯,知識付費軟體開發,知識付費APP開發,知識付費小程序開發,知識付費源碼提供,知識付費源碼定製系統開發;教育行業知識付費系統專業開發公司,內容付費系統源碼提供;八六互聯一直從事網際網路系統開發,知識付費系統從17年立項開發
  • 2016年知識付費迎來了春天,2017知識付費東風還會吹多久?
    2016年知識(內容)付費迎來了春天,轉眼時間已經來到2017年,知識(內容)付費的東風還會吹多久?知識(內容)付費有哪些新的趨勢?前言2016年知識(內容)付費迎來了春天,眾多披著知識外衣的產品收割了大量的曝光,眾多的內容生產者收割了不菲的收入,用戶對知識的渴求讓人驚訝,轉眼時間已經來到2017,人們不禁要問,知識(內容)付費的東風還會吹多久?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的格局會有怎樣的變化?知識(內容)付費有哪些新的趨勢?
  • 2020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報告:垂類瓶頸遭遇流量紅利 綜合平臺大建...
    而綜合類平臺入局知識付費賽道並利用其大平臺優勢構建內容生態,為行業帶來新一輪流量紅利的同時對克服行業痛點起重要作用。行業概覽:行業步入穩定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將破390億元伴隨知識付費的興起、爆發式增長以及回穩,行業內每年新增企業數呈倒U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