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開張 骨力峻健——張峻書法略議

2020-12-12 騰訊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慶陽是革命老區,也是一方文化底蘊深厚的沃土,在書法方面有非常好的群眾基礎。張峻先生雖已年逾六旬,在書法上卻一直孜孜以求,不僅有作品在全省和全國性展覽上頻頻亮相,還有書法、文章發表於權威書畫報刊。

張峻先生學書初以唐人楷書入手,後轉攻二王行草,併兼及張旭、懷素、米芾、王鐸諸家,近些年又於甲骨文、金文大篆用功尤勤,傳統功底深厚。

他的創作主要集中在篆書和行草書上,並對傳統碑帖臨摹數十年如一日,下了不小的功夫。老年人學書,長處是少了青年人的浮躁,但對事物的敏感力不及青年人。嫻熟的技法固然需要反覆練習、日積月累,但其中對筆法和結構的敏感度也決定著練習的結果。有的人臨池功夫下了不少,但卻停留於碑帖的表面,未能深入內核,這種類型的學書者,不同年齡段的都有。張峻先生似乎不是這樣,他能夠從一個較高的藝術層面上來對待自己的書法研究,是難能可貴的。

張峻先生的行草書,有多種面目。既有王鐸一路的,也有章草一路的,更有二王、米芾一路的,行草書用筆自然、氣韻暢達,章草古樸蒼茫、汪洋恣肆。這對於一位老年書法家來說,所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他的總體風格是氣勢開張,骨力峻健,有正大氣象,可雅俗共賞。

張峻先生近年來熱衷於甲骨文、金文書法的學習和創作,這是他對自己書法事業的一種再認識。金文、甲骨文字字獨立,天趣爛漫,和行草書給人的藝術美感迥然有別。然當下書壇,學習行草書者可謂熙熙攘攘,而以甲骨文、金文作為主攻書體者卻寥寥無幾,能寫出風格性情者更是鳳毛麟角。張峻先生的創作,不僅在用筆、結構、章法上用心良苦,而且逐漸上升到如何藉助這種古文字來表達當代人的思想情感。他的作品用筆細膩而靈活,結構嚴謹而多變,將內容與形式充分結合,使人感到舒服自然,達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其實,在我看來,無論何種書體,關鍵都在於取法是否正確,創作觀念如何,在不面對展覽評選的時候,無需考慮太多,只要能夠抒情達意就可。尤其是當要面對展覽評選的時候,還要看你的創作理念是否和當代主流書風一致。因此,展覽一方面會給作者帶來動力,起到促進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會形成阻礙,影響個性的發揮。張峻先生一邊堅持自己的創作方向,一邊積極參與展覽。不僅沒有在展覽中迷失自我,反而愈來愈理智而清醒地看清了自己未來的書法之路。

張峻先生臨池創作之外,勤於讀書、寫作,在不斷充實自己內心世界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語言。正是他以「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精神,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出了不平凡的藝術人生。因此,他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

相關焦點

  • 張峻——忠於市場與實踐的管理學老師
    張峻,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揭開一個忠於市場與實踐的管理學老師究竟有著怎樣天賦異稟的神秘面紗。   張峻,作為北京大學的高層管理總裁班老師,曾經有過 "中國十佳"、"中國十佳策劃師"、"2009年中國廣告行業十佳經營者"、被評為"中國誠信青年企業家"的稱號。
  • 顏真卿書法篆籀氣考略
    《史籀篇》是一部字書,形態與古文大篆略異,主要用於識字啟蒙,規範天下文字。籀文雖被定為標準文字卻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及平王東遷,諸侯立政,家殊國異,文字乖形」②,只有遠在西陲的秦國將籀文相對獨立地承習下來,並對後來文字的改造產生了巨大影響。
  • 「反萊豬、綁大選」雙投票聯署開張 國民黨大咖帶頭衝氣勢
    「反萊豬、綁大選」雙投票聯署開張 國民黨大咖帶頭衝氣勢 2021年01月06日 13: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反萊豬、綁大選」雙「公投」聯署開張 國民黨大咖帶頭衝氣勢。
  • 陳洪武:顏真卿書法篆籀氣考略
    《史籀篇》是一部字書,形態與古文大篆略異,主要用於識字啟蒙,規範天下文字。籀文雖被定為標準文字卻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及平王東遷,諸侯立政,家殊國異,文字乖形」②,只有遠在西陲的秦國將籀文相對獨立地承習下來,並對後來文字的改造產生了巨大影響。
  • 張峻:進了審計門 一輩子就是審計人
    他就是《好人開講》之「追夢審計人」的開講嘉賓張峻。「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這是張峻的座右銘。1987年,他從大學畢業,進入市審計局工作,也將這句話寫在了工作筆記上。「不能落伍,一定要創新」,你幾乎時刻都能在他臉上看到這樣篤定,又充滿活力的笑容。
  • ...中西合璧造福桑梓 ——記大連愛麗健康復醫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峻
    經過沒日沒夜的思考和反覆研究,張峻發現了被遺忘在一旁的中國傳統經絡理論,即通過人體穴位刺激的辦法激活細胞的潛在意識,打通氣、血、水三個微循環系統,調整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從而實現損傷細胞甦醒、再生與復原。中醫的經脈理論讓張峻看到了破解難題的曙光。在中醫的基礎上,他又嘗試了多種方法。有志者,事竟成,張峻終於在醫學電子領域找到了突破口,運用波長療法實現了腦部細胞修復與再生,成功治癒腦部疾病患者。
  • 李叔同的書法被贊為國之至寶!書法與人生同樣傳奇的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以其淡薄的人生態度、純粹的精神追求與超凡脫俗的書法技藝令人稱讚,要知道在遁入空門前,弘一法師涉獵極廣,也頗有所成,但是在皈依佛門後,唯有書法技藝是他一直所追求的。弘一法師的書法精湛且傳奇,但如此超凡脫俗的書法技藝,也並非一日成才。
  • 唐國強書法有「3多」,大字草書滿紙雲煙,網友:氣勢很足
    唐國強書法有「3多」,大字草書滿紙雲煙,網友:氣勢很足。除了演藝事業,唐國強還擅長書法,常常揮毫潑墨,有時候我們也能在電視劇中看到他創作書法,其書法也常常得到粉絲的誇讚,認為他是演藝圈書法水平最高的演員,唐國強的書法擅長行書和行草書,書寫流暢瀟灑,看起來書法的氣勢很足,往往滿紙雲煙,有網友總結了他的書法有「3多」,一是「勁多」,寫起來力度很足,很有氣勢,二是「紙多」,因為唐國強擅長寫大字行草書,當然用紙也就比較多,
  • 【索流】譚澤闓書法解讀
    甫上任,即逢武昌事發,遂絕意仕進,以書法為樂,漸自成一家。工行楷,師法翁同龢、何紹基、錢灃,上溯顏真卿,氣勢雄渾腴美,善榜書,兼善隸書,尤工擘窠書。書近其兄。又善詩,宗謝靈運,從學王闓運之門。平素以詩書會友,不與權貴交。譚澤闓少孤,能自振拔,早年就讀於長沙明德學堂,曾書明德中學「樂誠堂」額。清末授巡守道,分發湖北,剛剛上任,即逢武昌起義爆發,遂折返長沙。
  • 「藝惠藏」家裡掛什麼字畫好,徐朝江小楷書法古樸秀逸,法度嚴謹
    其楷書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古樸秀逸,法度嚴謹,結構外舒內斂,結字寬博,形態略扁,取橫勢,以獲氣勢開張之效。其次,用筆乾淨利落,起筆、收筆果敢,行筆自然,比較嫻熟地掌握了一套小楷技法原理。雖為小楷,但行筆無飄浮、病弱之弊,倒是能力透紙背。再是,小中見大,善為小楷者,當小中見大也。這個「大」,當然是指大氣勢、大境界。
  • 鐵山《大集經》書法淺說
    康氏所云榜書「五難」,最難的莫過於氣勢不足,「作榜書未有不作氣勢者」。氣勢之形成,不僅要有熟練而紮實的用筆技巧,更需要寬大的胸懷,「若有意作氣勢,便是倉父,凡不能書人。」榜書與小字自是兩種功夫,小字運筆範圍小,易於周到,可得精細。榜書運筆範圍大,追求的是氣勢,卻不易周到。
  • 毛筆書法中「人」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寫「人」字頭時,一撇和一捺都要舒展開張,能夠覆蓋下面的其他部分。基本筆劃要領如下:1、人字頭宜寫得舒展,以便有足夠的空間書寫字的下面部分。2、撇比較細捺稍微粗。3、通常捺腳③比撇下面的尖要稍高一點。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 顏真卿的字體是什麼體好學嗎 顏真琴開創的書法體系顏體
    顏真卿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造詣極高,而且開創了自己的體系,顏真卿的字體是什麼體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顏體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的說法。「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 黃輔性書法:看似行雲流水,卻又蒼松挺拔
    據說他生於1972年,江西省上猶縣人,自從讀書開始,從小寫字端正工整,因而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儘管沒有正式拜師,但臨摹法帖自始至終,經過長期堅持不懈,日積月累之後,其書法之功日逐牢固並漸成特色,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書法比賽當中,斬獲名次不計其數。
  • 臺北藏米芾書法墨跡十五帖
    米芾的《紫金研帖》,是令毫平鋪紙上,並產生「萬毫齊力」的效果,且使書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美感的書法力作。這種「平鋪紙上、萬毫齊力」的筆法,猶如中國人吃飯時的「筷子」的用法——就是那麼兩根細棍,在指頭的作用下,可以「夾」、可以「啄」、可以「叨」、可以「挑」,還可以「叉」,總之,它是靈妙多變,為方便人們實用服務的。
  • 《熹平石經》書法欣賞
    東漢熹平四年,議郎蔡邕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鑑於當時儒家經籍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正定六經文字
  • 書法愛好者的臨摹貼,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多寶塔碑》
    書法是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書法藝術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現代人雖然依靠電腦打字為主,但是書法並不光是書寫功能,還可以修身養性。
  • 於國光隸書書法欣賞古今結合用筆厚重果敢
    【隸書書法的發展】 書法賦予了文字生命與靈魂,隸書書法是一種莊重的字體,具有超常的美感。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的一種書體,它始於秦興盛於漢,是我國自有文字以來的第二書體。
  • 王敬致書法藝術
    王敬致書法近幾十年來,書法界出現很多「著名女書法家」,多少讓人感到有點虛浮。參加所謂展覽,並不能為這「著名」增添什麼,王敬致遠離書法展覽,也許人們識得她作品真正的美質,從而發現她作為書法家的價值。所以,王敬致把米芾書法精髓學到了家,即提按頓挫,點畫鋒勢勁利,結體左右搖曳。米芾書法王敬致的書法洋溢著濃鬱的剛健凝重氣息,看她的書法作品,絕對想像不到是女書法家所作,其字體神氣貫注,筆筆運轉自如,提按有力,結字跌宕多變,既表現了持久不懈的力量,又包孕著銳不可擋的爆發力,令人過目難忘。
  • 臺北藏米芾書法墨跡15帖,賞析
    米芾的《紫金研帖》,是令毫平鋪紙上,並產生「萬毫齊力」的效果,且使書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美感的書法力作。這種「平鋪紙上、萬毫齊力」的筆法,猶如中國人吃飯時的「筷子」的用法——就是那麼兩根細棍,在指頭的作用下,可以「夾」、可以「啄」、可以「叨」、可以「挑」,還可以「叉」,總之,它是靈妙多變,為方便人們實用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