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傳家 | 吳良鏞:建築大師眼裡的孝順

2021-01-18 澎湃新聞
清風傳家 | 吳良鏞:建築大師眼裡的孝順

2021-01-14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讀本深入採訪了25位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同時,對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家風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揭示領導幹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清風傳家」系列報導,摘取讀本中的家風故事進行刊發,敬請關注。

人物簡介:

吳良鏞,男,漢族,1922年5月出生,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清華大學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協助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主持京津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北京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等多項重大工程和科研課題;創立的人居環境科學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先後獲得「世界人居獎」、國際建築師協會「屈米獎」、「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陳嘉庚科學獎」等。2012年2月,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2月,獲得「改革先鋒」榮譽稱號,並獲評「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吳良鏞

「言傳身教,潤物無聲。」每一個當過吳良鏞學生的人,對他的評價中從來少不了這一點。「吳先生從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告訴你必須怎樣做,而是從點點滴滴處啟發學生。」學生郭璐說,「跟吳先生學習,不僅是學習的過程,還是思想境界不斷升華的過程。」

吳良鏞80多歲時依然堅持每天全天上班。他習慣凌晨4點起床,工作兩個多小時,再合上眼眯一會兒,然後帶上夫人備好的午餐,出發去上班。為了攜帶東西方便,他特意做了一個小拉杆箱,把書放在裡面。就這樣,在清華園中人們經常看到這樣一道風景:一位滿頭銀絲、白白胖胖的老者,手拉著個小書箱,款款行走在馬路上。他90多歲仍堅守在教學崗位上,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課,和團隊共同開展科學研究。

吳良鏞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這或許正是他對事業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期許。

吳良鏞為建築事業傾注一切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吳晨,父子之間談論的話題總是脫不開建築領域。吳晨在英國求學期間,繼承了父親勤勞刻苦的精神,挑燈夜讀是家常便飯。學業有成後,帶著「城市復興」的理念,他回到了祖國。

父子成為同行,吳晨更願意稱呼父親為「吳先生」。先生,既是為了表示對父親的敬重,也是為了增進作為同行的親近感,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吳晨不想強調二人之間的父子關係,更想憑藉自己的努力來打拼。吳晨說:「因為吳先生的緣故,我喜歡北京,我也願意為北京的建設出力。」

我們今天看到位於前門的北京坊,成為新的文化地標,正是出自吳晨和他的團隊之手。在設計北京坊的時候,吳良鏞特意為他們提出八個字的文化精髓:「和而不同,違而不亂。」

2008年的夏天,86歲的吳良鏞在南京金陵紅樓夢博物館工地視察時突發腦梗,一頭栽倒在地上。醫生判斷他這輩子不可能再站起來。但是面對腦梗造成的手腳不便,吳良鏞開始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康復治療。「別人一天練4個小時,我就練8個小時,我告訴自己,必須儘早站起來,回到我熱愛的建築領域。」吳良鏞暗下決心。病痛並沒有將他擊垮,反而激發出更加頑強的拼搏精神。

正是因為這種超乎尋常的毅力,吳良鏞又可以走路了,不聽使喚的手也能握筆寫字了。醫生直呼不可思議。「身體再好一點,能參加更多工作。」就是這樣簡單平實的話語,讓我們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對事業的激情。

出院那天,吳良鏞送給醫院一幅親筆所寫的書法作品,蒼勁有力的字跡,是給康複課程交出的最好答卷。醫生們都說,他不僅在建築界留下一個個令人驚嘆的奇蹟,在康復醫學領域也創造了一個奇蹟。

「少有的刻苦、淵博,少有的對事業的激情,多年與困境抗爭中表現出的少有的堅強。」70多年前林徽因對吳良鏞的這句評價,到今天他依然當之無愧。

現在,吳晨周末就會回到父親身邊,跟父親交流自己的工作和見聞,在吳晨看來,這是父親了解社會的一個窗口。在父親這座高山面前,吳晨除了景仰,還有孝順。與通常理解的孝順不同,吳晨覺得,「如果有幸跟他們的專業一致,我們就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如果我們的觀點、我們的思想能夠一致,那便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孝順」。這份更深層次的孝順,吳晨做到了,201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這些榮譽稱號,正是對這份父子相繼的事業最好的註解。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這裡精彩繼續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最是清風傳家遠清風傳家 | 樊錦詩:錢不留給兒孫

原標題:《清風傳家 | 吳良鏞:建築大師眼裡的孝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風傳家|吳良鏞:建築大師眼裡的孝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讀本深入採訪了25位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同時,對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家風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揭示領導幹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
  • 清風傳家 | 鍾南山:醫生父親的言傳身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讀本深入採訪了25位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同時,對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家風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揭示領導幹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
  • 清風傳家 | 于敏:愛國是家裡永恆不變的主題
    清風傳家 | 于敏:愛國是家裡永恆不變的主題 2020-12-21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潁東區人社局開展《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學用工作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通過正面引導和反面警醒,收集編寫正、反案例49個家庭,其中有25位英模黨員事跡、24個違紀違法案例。自2020年12月中旬以來,潁東區人社局通過多種形式對《清風傳家》、《嚴以治家》讀本進行了深入的學習。一是開展集體學習。
  • 清風傳家|樊錦詩:錢不留給兒孫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讀本深入採訪了25位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同時,對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家風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揭示領導幹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
  • 焉耆縣人民法院學習黨員幹部家風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
    近日,根據《關於做好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學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焉耆縣人民法院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幹警學習了《清風傳家》和《嚴以治家》這兩個讀本。「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
  • 孝德傳家忠義報國
    孝德傳家忠義報國    ——記建黨97周年之際隨媽媽看望八角街道汪家村老黨員汪全倫    現年93歲的汪全倫爺爺,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抗日戰爭,在渤海獨立營大隊攻打八角口日本的炮樓時,腿部受傷回村參加工作,任村支部書記。    他不光是村裡的好幹部,更是家裡的孝德典範。先後共悉心照顧7位老人送終。
  • 建築老八校排名:哪幾家最早開設專業?老八校厲害的秘密是什麼?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建築專業全國聞名,是梁思成先生創建,後來的領軍人物是吳良鏞先生。梁思成先生在古建築保護,古城保護方面影響力很大,吳良鏞先生在城市規劃方面影響很大。清華建築專業從1946年到現在,培養了不少優秀的畢業生,像著名的建築學家張錦秋院士,故宮博物館前館長單霽翔等等。清華建築這麼多年一直是國內的霸主地位。
  • 「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舉辦
    下午15時00分,「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在前海無念美術館開幕。前海無念美術館館長張麗詩致辭張館長表示,舉辦本次「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既展示了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大師劉碩識、章群、李鐵民數百件文房雅玩探索與創新之路,亦是我們以優秀作品向新中國70華誕的獻禮
  • 星陽村「耕讀傳家」 數百年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後世子孫遵循祖訓,以耕讀為重,忠孝傳家。    幾幢古宅,兩副對聯    在陳氏後人陳嶽的陪同下,記者在星陽村裡走走停停。夏日早晨的陽光已分外炙熱,鋪陳開來灑向一幢古樸的院落,仿佛歲月慢了下來。    這座院落呈前後兩天井,一進四明軒格局,構作考究,做工地道,尤以東軒子屋最為精雕細刻。
  • 吳良鏞:城市美的創造
    5、城市中建築,雕塑、壁畫、工藝之美在西方古代,建築、雕塑、繪畫是三位一體的,稱為綜合的藝術。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大師如米開朗琪羅等,即是建築家,又是畫家,又是雕塑家,因此更能得心應手,他們的開拓為城市藝術美增添了很重要的內容。建築藝術形象的表達是抽象的,內容是有一定局限的,但雕塑能道出建築所不能表達的內容,雕塑作品可以表現人們的喜怒哀樂,表達歌頌什麼或憎恨什麼。
  • 中意傳家保終身壽險上市 -- 臻愛傳家,一生中意
    臻愛傳家,一生中意 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滿足中高端人群的保障和傳承需求,中意人壽推出傳家保終身壽險。傳家保終身壽險專注傳承,保險責任簡單,利用分期投入的槓桿效應為高淨值客戶做好身價保障的同時,提前規劃財富的傳承與分配,為客戶解決後顧之憂。對於符合條件的高淨值客戶,公司提供核保綠色通道,提高免體檢保額,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的投保服務。如果客戶投保高額的傳家保,可以直接對接中意人壽和崑崙信託合作的臻傳保險金信託計劃,實現客戶個性化的資產隔離和財富傳承需求。
  • 字裡行間|耕讀傳家: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宇軒「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自古以來,這則古訓被不少家族奉為家規家訓,寄寓著長輩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與殷切期望。那麼,古人為何如此重視耕讀?今天,我們來說說詞語「耕讀傳家」。
  • 臻愛傳家,一生中意 中意傳家保終身壽險隆重上市
    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滿足中高端人群的保障和傳承需求,中意人壽隆重推出傳家保終身壽險。傳家保終身壽險專注傳承,保險責任簡單,利用分期投入的槓桿效應為高淨值客戶做好身價保障的同時,提前規劃財富的傳承與分配,為客戶解決後顧之憂。對於符合條件的高淨值客戶,公司提供核保綠色通道,提高免體檢保額,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的投保服務。
  • 丹青溢光彩,巾幗傳佳風——民勤縣慶祝建黨99周年暨「翰墨傳家...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家教,共頌家國情懷,共育和合家風,縣婦聯、縣教育局、縣文聯組織開展了慶祝建黨99周年暨「翰墨傳家」婦女兒童書畫大賽。
  • 高考成績陸續發布,建築專業志願填報指南:清華大學城鄉規劃專業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良鏞院士領銜的教師團隊,繼承清華大學理工與人文結合的深厚傳統,追求「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4. 豐富的校園生活,提供同學們多元的課程體系與實踐平臺。5. 依託清華大學的重要影響力與遍布全球的校友資源,提供高起點的多元就業機會。
  • 餘姚:柿林村沈氏千人傳家風 耕讀傳家忠孝為本
    來到這裡,處處都能感受到古村宗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耕讀傳家的傳統美德。近年來,這裡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佳山村旅遊勝地、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等榮譽,而使這個古老的山村長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是「耕讀傳家,忠孝為本」的家風。前不久,記者來到柿林村,傾聽家風故事,感受歷史文化。
  • 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以玉傳家可富十代,揭開傳家玉的真實內幕!
    所以古人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傳家之玉」這一說法。說到以玉傳家,很多人認為這是為了傳承財富,因為好玉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歷久彌貴。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如果僅僅是為了傳承財富,那麼黃金、鑽石甚至是人民幣不更簡單直接麼?
  • 從「詩禮傳家」走向「耕讀傳家」,為何這麼難?
    「耕讀傳家」, 是秦可卿為賈府指明的出路。 外人眼裡的「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實際上已經呈現衰敗之象,「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照這樣發展下去,賈府很快就將衣食難繼、生活無著。
  • 沉默5個月,「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戰鬥「親情牌」孝順
    羅志祥擊敗「親情牌」走孝道,忘記最重要「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交往9年的前女友周揚青踢爆曾在參與前女友周揚青踢爆的「多人運動」。他直到()才出示母親的合影來打家庭牌,但卻卻意外地忘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照片發出後僅8小時,就有6萬網友稱讚,看來這張家庭卡真的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