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葫蘆七
【拼音】Hu Lu Qi
【拉丁名】Liquilaria Fsicheri(Ledeb.) Turcz
【來源】菊科植物腎葉橐吾的根及根莖。夏、秋採挖,曬乾。
【別名】大救駕、荷葉七
【產地】東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四川等。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莖短粗,具多數細長鬚根。莖直立,有縱紋。基生葉腎形,長10~20釐米,寬11~25釐米,邊緣有細鋸齒,基部深心形,具長柄;莖生葉小形,葉柄部膨大,抱莖。頭狀花序長約2釐米,排列成總狀,總梗下有卵形帶齒的苞葉一片;舌狀花黃色。瘦果細長,具長冠毛。花期夏季。
【生長環境】生於山坡草地稍潮溼處。
【地理分布】分布東北及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四川等地。
【性味歸經】甘辛,溫。
【性能功效】理氣活血,止痛,止咳祛痰。治跌打損傷,勞傷,腰腿痛,咳嗽氣喘,百日咳,肺癰咯血。
【藥材應用】
①治腰腿痛:葫蘆七二兩,研粉,每次二錢,每日二次,涼開水衝服。
②治勞傷:葫蘆七、小救駕各一錢,紅三七、四塊瓦、紅毛七各二錢。水煎服,黃酒為引。(性味以下出《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衝服。
【使用注意】忌漿水;陰虛、肺熱乾咳者慎用。
【化學成分】腎葉橐吾根含異戊烯酸呋喃橐吾酮。地上部分含橐吾烯酮、橐吾環氧素、橐吾環氧醇、橐吾環氧醇乙酸南。齒葉橐吾含延胡索酸、山崗橐吾鹼、橐吾鹼、齒葉橐吾鹼。
編輯:惠月敏、蒲草閒人
聲明:
本公眾號文章查閱自以下書籍、期刊、網絡等,在編輯過程中造成的錯誤敬請諒解,請您批評指正!本公眾號僅為中藥愛好者的提供學習和參考方便!
《中國七藥》(高學敏、謝曉林、黨學德主編)
《秦嶺七藥》(毛水龍主編)
《太白七藥應用與研究》(宋小妹、劉海靜主編)
《中國礦物藥集纂》(尚志鈞集纂,尚元藕、尚元勝整理)
《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三版 王國強主編)
《中藥大辭典》(第二版)
《中華道地藥材》(彭成主編)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講稿》(作者張廷模)
《最新中藥材真偽圖鑑》(高天愛、王滿恩、劉如良主編)
《中藥學》(第二版 高學敏、鍾贛生主編)
《中國常用中藥材》(中國藥材公司編著)
百度百科
搜狗百科
360百科
中醫世家
聯繫郵箱:hyf20180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