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中,龍是高貴的象徵,為何還會有鯉魚化龍的故事

2020-12-26 第一國學

在古代中國,龍是高貴的象徵,代表著無上的權威和能力,後來更是成為皇家的專屬圖案,中國人幾千年來對龍一直都保持著虔誠的態度,雖然龍的來歷在各種傳說故事中並沒有具體的交代,但是其他物種卻可以通過特殊的機遇幻化為龍,比如我們經常聽說的「鯉魚躍空門」,這又為何會出現呢?

鯉魚化龍

龍在圖騰信仰中,是一種最為高貴且純正的存在,有著上天入地的本領,可以遨遊雲海直達九霄,表現在人類社會,「人中之龍」特指那些有非凡成就的英雄人物,真龍天子更是成為皇帝獨有的稱號。鯉魚躍龍門講的是在大海中有一個龍門,鯉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跨越,如果跳過去就可以化身成龍,若是失敗也無關緊要,可以進行多次的嘗試。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龍一直都是皇家的象徵,不允許百姓和朝臣們私自使用這圖案,那麼鯉魚化龍代表什麼呢?

鯉魚主要生活在亞洲地區,《本草綱目》中記載:「鯉為諸魚之長,形既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江湖,所以仙人琴高乘之也」,這裡的鯉魚不是我們一般食用的鯉魚,而是指錦鯉,錦鯉作為一種觀賞魚,自古以來就是富貴和好運的象徵,皇家和民間庭院中大都養殖錦鯉,就連西遊記中觀音在南海蓮花池中也養有鯉魚。

本質區別

錦鯉更多時候代表著人們的富貴,鯉魚化龍是說人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般特指好的現象,孩童懷抱錦鯉也是富貴吉祥的象徵,就像現在春聯上的圖案那樣,不過鯉魚通過化形成為地龍與皇家所說的龍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在民間傳說中古代帝王為「真龍天子」,這裡最主要的是一個真字,而跨過龍門的鯉魚自然不是真龍,在等級和權威上低了一等,需要聽從真龍的命令,而皇帝以真龍自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些化身為龍的鯉魚更多指德才兼備的有學之人,他們是皇室統治天下的基礎。

所以民間所說的鯉魚化龍,並不是讓人成為皇帝,而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朝廷的官員,這與古代的科舉制度息息相關,隨著選官制度的不斷完善,普通百姓家庭雖然很難供養學子,但依然希望通過科舉來改變命運。

「窮文富武」,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參加科舉,若是能夠金榜題名就可以化身為龍,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即便不能高中,做一名秀才也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地位,放到現在許多的學生也都是通過學習才更加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

總結:鯉魚躍龍門,指的是一種人生的機遇,古代多象徵科舉,人們都希望能夠把握住機會,從而成就自己擁有完美人生。

相關焦點

  • 神話中鯉魚化龍和蛇化龍有什麼區別,哪個地位更高走得更遠?
    神話中鯉魚化龍和蛇化龍有什麼區別,哪個地位更高走得更遠?中國古代神話中,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也是長壽和飛升的代表。除了天生的龍族外,還有兩種化龍的方法,那就是鯉魚化龍和蛇化龍。鯉魚化龍自古就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鯉魚跳龍門是震卦之象,震也為龍,震為陽氣從地裡往上衝升,震即為陽。陽為善,善需善功德為基礎,鯉魚為陽善積功累德型,大家認為鯉魚化龍更光明正大,有君子風範,讓人喜樂。同時鯉魚一旦修行到很高級別,彈跳過龍門時會產生風雷激蕩,或者說是召來天劫。
  • 鯉魚和蛇皆可化龍,為何鯉魚的地位比蛇低,對鯉魚有什麼偏見嗎?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載有: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為魚。這是最早的魚化龍說法,幾千年來,中國民間一直都流傳著「鯉魚躍龍門」的傳說,不過鯉魚化龍為什麼地位比蛇化龍要低呢?這在《西遊記》當中白龍馬也提及過,當年豬八戒向白龍馬討要「馬尿」時,白龍馬說:我若過水撒尿,水中遊魚食了成龍。
  • 化龍也有歧視鏈?神話中鯉魚化龍和大蛇成龍,兩者為何地位不同
    神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最為神秘的生物之一。我們中國民族也將龍,作為我們的圖騰之一,而我們也自稱為「龍的傳人」!在我國神話故事中,龍也分為很多種。龍的祖先應該是應龍、燭龍、祖龍。這些龍的後代,都是天生的真龍。然而除了天生為龍外,還有兩種生物可以化身為龍。
  • 神話中,鯉魚化龍和蛇化龍有什麼區別,其地位又有怎樣的不同?
    龍,傳說中尊貴無比的超然生物,被中華民族視作圖騰,除了天生龍屬者外,傳說中有兩種生物亦可通過不同渠道化龍。其一為鯉,正所謂「鯉魚躍龍門」;其二為蛇,蛇俗稱「小龍」,傳說中的大神女媧、伏羲皆為人首蛇身。那麼鯉和蛇所化之龍有何區別?其實從他們化龍的過程就可見端倪。
  • 神話傳說中,有八種生靈可以化龍,蛇化龍、魚化龍只是最常見的
    但即便是這樣,它們依舊百死而不悔,從五湖四海之中趕往龍門,歷千萬劫難,於千千萬萬鯉魚中爭奪那億萬分之一的成功機率。    NO.3 蛟化龍  蛟,也稱蛟龍,傳說是龍的前身,生有四爪,但沒有角或是獨角,頸部有白色的花紋,背上遍布著不規則的藍色條紋,尾巴尖上有著堅硬的肉刺,整個給人的感覺猙獰而恐怖
  • 蛇化龍和鯉魚化龍都不算什麼,這種生物變的龍才是稀有龍種
    在我們中國神話中,自古就有很多神獸的描述和記載,當然要說眾多神獸中最特別的,那無疑就是龍了,龍既是一種神獸,也是一種精神信仰,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關於龍的神話傳說也是最多的,那麼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神獸呢?傳說龍也分很多種,比如《廣雅》記載,有角為虯龍,無角為螭龍。
  • 蛇化龍:蛇想要修煉為龍需要經歷六個階段
    華夏子民龍的傳人,龍也是志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言,龍不過是祖先的圖騰,是皇權的象徵,是一種精神信仰,是由多類物種合併杜撰而來的虛物;有人辯言,龍是真實存在的,各時期各地的墜龍事件,坊間遇龍的傳言,以及無數的志怪典籍的佐證,都似在驗證龍這一神物似真亦幻的縹緲存在。
  • 傳說中的「龍」,並非神話!
    《荀子·賦》:「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      火龍:《清史稿》載:「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
  • 都知道「龍生九子」,但「龍」的種類有十三種你知道嗎?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也是十二生肖之一,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在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那龍有多少種類你知道嗎?
  • 好書推薦丨經典民間故事圖畫書《小鯉魚跳龍門》
    一則古老的民間傳說,一個關於成長的哲學童話。歌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弘揚敢於奮進的追夢精神!金波爺爺最新改編版本。成長惟其艱難,蛻變才得華麗。從古老的傳說中,汲取成長、蛻變的智慧與力量。《小鯉魚跳龍門》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重磅打造「經典民間故事圖畫書」!
  • 臥冰求鯉為題材的民間美術作品中,放大鯉魚造型增添了吉祥寓意
    由於大量接觸魚類,久而久之,魚類在先民們的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進而進入圖騰、宗教信仰、巫術的領域。《山海經》中記載的「人面魚身」、「或化為魚」等,「鯉魚躍龍門」的故事更是流傳已久,並多有衍化。《三秦記》中有:「龍門山,在河東界。
  • 身為龍的傳人,你知道龍的種類嗎?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虺(huǐ):《述異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虯(qiú):虯龍是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一說是無角的幼龍。《說文解字》: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賦》引《說文》虯,龍無角者。 螭(chī):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類龍生物。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
  • 「龍」象徵 權勢 和 尊貴
    龍是中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神話傳說生活於海中的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是風和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徵祥瑞。龍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
  • 100歲老人臨終說出:我親眼目睹了鯉魚畫龍的過程
    老人終於看明白了,這鯉魚竟然是在化龍啊,就差腦袋了,只要鯉魚腦袋再變成龍腦袋,就成了。鯉魚似乎快沒有力氣,原本深邃的眼神變得有點暗淡無光,隨著一個神龍擺尾,鯉魚腦袋也開始發生變化,一寸寸的變成龍的頭,鯉魚一直都在不停的翻滾,似乎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當整個魚頭變成龍頭後,「吼」化成龍的鯉魚發出了一聲不甘的咆哮。然後就幾乎停止擺動了,眼神徹底的暗淡下來,幾乎都要閉上眼睛了,龐大的身軀,閃耀著金黃色的鱗片,給人一股厚重的氣息。
  • 1934年遼寧營口墜龍事件,是歷史上真正的龍,還是其他生物?
    1934年在遼寧營口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任誰會想到,在這個地方竟然發生了墜龍事件,這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如今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了,但是大家心裡的疑問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 民間傳說:走蛟是怎麼一回事?
    「龍」在中國文化中極具神秘色彩,代表了皇權、神明、神秘力量,但是在很多民間傳說中,「龍」並不是一種定型的生物。龍可以由其他生物一步步升階進化而來,最為人熟知的兩種升階方式就是「魚躍龍門化龍」和「走蛟」,「魚躍龍門」像中彩頭,「走蛟」更像是苦修。民間有很多的「走蛟」傳聞記錄:走蛟與蛟龍有關,蛟龍並不是龍,蛟其實就是在山中修煉已有所成,具備靈性的大蛇。
  • 龍的傳人,必須要了解一下「龍」這個生肖
    傳說,龍能在水中遊,雲中飛,陸上行,它能呼風喚雨,司掌旱澇。在靠天吃飯的農耕時代,祈求風調雨順乃是人們共同的願望。因此,把主行雨的龍列入生肖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關於龍入選十二生肖,民間也有趣的傳說。據說百獸之王虎入選生肖後,能飛善遊的龍也想當獸王,取代慮在生肖中的地位。於是,龍與虎在人間展開爭鬥,難分難解。玉帝知道後,就把它們召到天宮評理。
  • 8000年前就有龍的形象 與外國龍象徵意義差別大
    在司馬遷的《史記》和東漢王符的《潛夫論》中都有這樣的說法。而把龍和帝王聯繫起來,進而成為帝王的象徵,也是從漢代開始並有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這同樣與司馬遷有關。司馬遷在《史記》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劉邦的母親(劉媼)在大水域邊上休息時,突然下了雷雨。劉邦的父親出來找劉媼,看到一條蛟龍盤在劉邦母親的身上。後來劉邦的母親就懷上了劉邦。
  • 龍真實存在考證!為什麼要隱瞞龍?
    《唐年補錄》載:唐鹹通末,舒州刺史孔威進龍骨一具,因有表錄其事狀云:「州之桐城縣善政鄉百姓胡舉,有青龍鬥死於庭中。《遼史·太祖本紀下》記:「神冊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龍見於拽刺山陽水上。《清史稿》載:「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
  • 古代常見瓷器紋飾:龍、鳳、龜、麒麟、獅子、仙鶴等
    吉祥文字圖形 中國吉祥圖案內容大體有吉祥、求福、長壽、喜慶等類型。 龍、鳳、龜、麒麟、獅子、仙鶴等是人們想像中的瑞禽仁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