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購置年貨,農村老人說「豬七,狗八,羊對中」,啥意思呢?

2020-12-16 鄉村黑土哥

眼瞅著春節就要到了,而春節農民都有購置年貨的習慣,記得小時候,春節是最快樂的時期,農村集市熱鬧異常,各種花鼓戲、雜耍鑼鼓喧天,大人挎著籃子到集市購置油鹽醬醋啥的,小孩們則眼巴巴的望著鞭炮攤,如今生活好了,大家購置年貨也不那麼積極了,每天過的都像過年似的,有時在農村集市上,一些老農民就說『豬七、狗八、羊對中』,這是啥意思呢?

住在農村的都知道,以前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那可是農民一年四季主要的開銷來源,春節過後抓頭豬仔,到年末可以長到二三百斤,日常餵些青草、剩飯等,而年末』殺豬』過年更是一些農村習俗,四五個小夥子摁住一頭豬,三下五除二放血、褪毛、切割銷售,年味十足,有時也殺羊過年。

老人口中的『豬八』,可不是豬八戒,而是家豬的出肉率,一頭豬看似二三百斤,去掉皮毛、內臟、血液、雜碎,能夠銷售的豬肉只佔一頭豬的80%左右,經常殺豬屠戶非常熟悉,殺豬的利潤提前要知道;『狗七』,狗身上的肉發達,肉質緊湊,背膘厚,出肉率底,就是肉用犬也就是70%左右,大部分狗出肉率60%左右;『羊半中』羊肉好吃,但是出肉率極低,就是純血波爾山羊出肉率也只是50%,其他羊出肉率多為40%左右。

綜上,農村老人說的『豬七、狗八、羊對中』,是農民長期飼養牲畜中,發現可以獲得銷售的大概出肉率,從而在收購屠宰銷售中,把控價格,獲取利益的最大化。

相關焦點

  • 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羊對中」,這話估計你都不太清楚是啥意思?這句俗語也是在春節或者其他的節日的時候,很多的老人經常說的俗語,畢竟這時間距離春節也是不遠了,農村裡就開始流行起了走親戚,你走親戚總不能空著手去吧?其次說的說的這個狗8,也是說的肉狗的出肉率,一般老人認為肉狗的豬肉率在8成左右,根據老人的說法是狗在生長的時候,身上的肉比較緊實,所以出肉率就高一點,不過這些數據來看呢,主要還是農村裡的一些土狗,要是養殖的肉狗那麼出肉率還要高一點,另外就是羊肉了,說的這個羊對中啥意思呢?
  • 老祖宗說:「豬七,狗八,羊對中」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中,寫作中,交談中無不應用到俗語,而恰當地運用俗語,還能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真是「行行有狀元,處處有能人」吖,咱村的小李沒啥文化,但是種菜卻能吃得了那苦,受得了那累,現在承包一百多個大棚,年收入估摸著有個幾十萬」。
  • 春節將至,農村老話「豬出7,狗出8,肥羊能對中」,啥意思?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春節了,在北方,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很多農村人在春節的頭兩個月就開始準備過年用的東西,就像筆者的家裡這些年已經把冬儲菜準備的差不多了,因為最近疫情原因,筆者老家的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提前進入關門狀態,所以備年貨一定要抓緊了。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是啥意思?
    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去,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句俗語是來自於《灶馬頭》。過去人們用天幹地支紀日法來記錄時間,天幹地支紀日法是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結合在一起後的產物。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2021-01-10 18:54:23 來源: 棒奔霸 舉報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為啥這樣說?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其描述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更和傳統民俗節日春節息息相關,且其中大有講究和忌諱,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其中的數字又代表啥?古人所要傳達的寓意又是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啥意思?
    今天要講的,是正月的一些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在中國民間的神話傳說中,女媧創造了世間所有生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了人。
  • 農村常講:「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
    俗語說「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 數字之外到底蘊含了什麼深意?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年關將至不妨一看。第一、「五德之禽」之頭雞「雞日」顧名思義就是雞的生日,古語有云:「五德之禽啼,福氣滿門來。」宋代詩人也曾做《宜章元日詩》:「避地逢雞日,傷時感雁臣。」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這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2021年1月15日,農曆的臘月初三,從今天算起距離春節也還有20多天的時間,這個時候也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了,所謂的三九天和四九天也是出現在臘月裡,所以說臘月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也是到了農閒的時候,農民沒有農活可做,沒事的時候大家就聚在一起聊聊天,也是比較悠閒。
  • 農村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三白」指什麼?
    人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後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臘月裡,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開始為過年了,買年貨、殺年豬、蒸饅頭等等,以至現在人們覺得過年只有臘月熱鬧,春節後反而沒有過年的感覺了。關於臘月,有很多習俗和俗語,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白」又指什麼?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
    千百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然現在很多民俗俗語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還保留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佔歲」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許多地方農村仍保留著「正月佔歲」的習俗,具體而言,就是以月初至正月初八這幾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新年伊始的莊稼收成如何,如果這幾天是大晴天,那麼新年伊始就是風調雨順,但如果這幾天天氣不好,又會發生災荒。雞犬豬羊牛馬,其實都是老鄉們稱之為六畜,早在遠古時代,先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先後挑選了雞、狗、豬、羊、牛、馬,經過馴化,便成為現在的家畜。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俗語,農民都能說幾句,尤其這春節臨近,外出的農民都回家過年,農村空前熱鬧了許多,大人忙著購置年貨,小孩子則窩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村裡的老人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午後,討論著家長裡短,村裡有人想趁著年前這段時間把房子建好,不耽誤明年外出打工,農村老人卻說『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了,在春節時候的農村,濃濃的年味讓原本比較平靜的農村越來越熱鬧了起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張燈結彩,貼對聯,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你別看農民在家裡喝酒不幹啥,但是農民聊天起來都是帶有「學問」,比如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就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意義比較深刻,帶有很多的警示意思。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 農村老人說的「金豬年」是什麼意思?2019年真的是金豬年嗎?
    農村老人說的「金豬年」是什麼意思?2019年真的是金豬年嗎?大家都知道豬渾身是寶,而且和人類關係密切,就連老祖宗造字「家」,也是寶字蓋下面一個「豕」字。意思是說,屋簷下養有豬才是真正的家。豬雖然貪睡好吃,但憨態可掬,屬豬的人通常都是有福相的。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在農村,人們最注重的就是嫁娶。老人常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人到了結婚的年紀,家裡就開始著急給他娶媳婦,而女人到了嫁人的年紀,就想著找個好人嫁了。如果晚了,村裡的好男人都沒有了。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談正月的講究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談正月的講究 大詩人皇甫冉在《春思》中寫道:「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新的一年已經到來。這幾天已經有很多遊子返回了家鄉,不知過得可還習慣?在農村正月裡有許多講究,其中就有「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 今年是寡年,老農說今年是「四分甲田,五牛六馬」,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這個農村的俗語,那是在農村裡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畢竟在歷經了那麼多年以後,農村的俗語依然是傳承至今,畢竟作為俗語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就像以前的時候農民耕種都是需要俗語作為參考,有的俗語都是一些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也是和農村的黃曆有著相同之處,像有的景象也是農民通過俗語來傳達給更多的人
  • 農村老話說,「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自然少不了飼養一些家畜,屬於日常食物和生活來源的一部分。並且在飼養過程中並且從中衍生了「六畜」的說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長時間的飼養對於這些家畜的習性無比的了解,因此也有了許多關於飼養的俗語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