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講:「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

2021-02-17 史學界的9527

距離牛年春節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了,每當春節臨近之時很多地方,都會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風俗。

俗語說「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 數字之外到底蘊含了什麼深意?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年關將至不妨一看。

第一、「五德之禽」之頭雞

「雞日」顧名思義就是雞的生日,古語有云:「五德之禽啼,福氣滿門來。」宋代詩人也曾做《宜章元日詩》:「避地逢雞日,傷時感雁臣。」傳說中女媧娘娘在「七日」中,每一日都創造出了一種生物,而正月初一則創造了雞,所以又有「頭雞」的說法。

當然,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正月初一這一天如果晴空萬裡,那麼家裡的雞就會茁壯成長,進而全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就會平安幸福、美滿安康。

第二、正月初二是「狗日」

按照雞日的來歷可以推斷出,狗也是由女媧創造的生物,只不過它位列雞後,在正月初二被創造出來。狗是第一個被人類馴服的動物,也是人們最好的朋友,它們的主要職責就是看家護院,但現在除了農村還養狗看家之外,城裡的人早已將其當成了寵物。

這一天家家都要祭財神、吃餛飩,而在古代餛飩又稱「元寶湯」, 「喝下元寶湯,家家祭財神」說的就是正月初二的習俗。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出嫁女兒初二回門的習俗,按照這種說法初二亦稱為「迎婿日」。

第三、豬日禁忌不殺豬、不吃豬肉

「豬日」是傳說中豬誕生的日子,所以民間有正月初三不殺豬的習俗。如果大年初三的時候天氣特別好,那麼家裡飼養的豬就會長得膘肥體壯。反之如果當天不見太陽,或者天空中灰濛濛的一片,那麼就寓意今年的豬「體弱多病」,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說法而已。

第四、初四頓頓飽,家肥屋又潤

正月初四是民俗中的「羊日」,由於羊不僅可以為人類提供肉食,還可以提供鮮美的羊奶和奶製品,所以在初四這一天忌吃羊。在民間傳說中,臘月二十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到了正月初四返回人間,所以很多地方都有迎財神的習俗。

第五、牛日爭利市,財旺人也旺

正月初五又稱為「破五」,民間有俗語云:「東南西北中, 路路遇財神。」正月初五相傳是財神誕辰,所以很多商人為了爭「利市」,所以都會在初四「接神」,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到了這一天就不用遵守過年的禁忌了,而當日也正是女媧創造牛的日子,所以又被稱為牛日,民間有「初五不殺牛」的說法。

第六、馬日「挹肥」、「送窮」

大年初六是一年一度的「馬日」,古人又將其稱為「挹肥」,顧名思義就是清理室內外垃圾,還有一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拜「廁神」,尤其是廁所內的糞便還要拉到農田中。初六又被古人稱為「送窮日」,韓愈的《送窮文》曰:「結柳作車,引帆上牆」。

《歲時雜記》有云:「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雖然這種習俗感覺很迷信,但現代人卻依然在堅守這個習俗文化。

第七、人日又稱「人七日」

顧名思義正月初七的時候,女媧終於完成了造人的重任,所以這一天是人類誕生的節日。南方有食七菜羹、帶人勝等習俗,而北方人則會在人日當天,給孩子做一大碗麵條,寓意讓麵條纏住他們的雙腳,這樣就可以健康成長了。

第八、慶祝穀子誕生的節日之「穀日」

「穀日」一般都在正月初八,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慶祝豐收設立的節日。人們為了感念上蒼賜予的穀子或其他糧食,所以在穀日有不食穀子煮熟食物的習俗。由於穀日又叫順星節,相傳這一天眾星君下凡,所以最好待在自己的家中,否則很容易犯太歲。

傳說中女媧就是造物主,世間的萬事萬物皆出自於她手,所以人們在崇敬女媧的同時,也對不同生物的誕生日充滿濃鬱的感情色彩。從大年初一至正月初七,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可是女媧卻創造出了:雞、狗、豬、羊、牛、人、谷,對人們的生活都具有非常大幫助。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
    千百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然現在很多民俗俗語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還保留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佔歲」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許多地方農村仍保留著「正月佔歲」的習俗,具體而言,就是以月初至正月初八這幾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新年伊始的莊稼收成如何,如果這幾天是大晴天,那麼新年伊始就是風調雨順,但如果這幾天天氣不好,又會發生災荒。雞犬豬羊牛馬,其實都是老鄉們稱之為六畜,早在遠古時代,先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先後挑選了雞、狗、豬、羊、牛、馬,經過馴化,便成為現在的家畜。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談正月的講究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談正月的講究 大詩人皇甫冉在《春思》中寫道:「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新的一年已經到來。這幾天已經有很多遊子返回了家鄉,不知過得可還習慣?在農村正月裡有許多講究,其中就有「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有啥說法?
    文/一度歷史觀V據宋高承的《紀原·天生地植·人日》中記載:「東方朔《佔書》曰: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侯,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
  • 俗語「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啥意思?
    今天要講的,是正月的一些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在中國民間的神話傳說中,女媧創造了世間所有生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了人。
  • 提醒大夥:「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究竟啥意思?
    在絕大多數人的思想中,都認為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只是日常餐桌上的美食而已。平時與這些動物有聯繫的食物,恐怕也就是十二生肖了。
  •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為啥這樣說?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其描述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更和傳統民俗節日春節息息相關,且其中大有講究和忌諱,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其中的數字又代表啥?古人所要傳達的寓意又是什麼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說的是什麼?其實後面還有三句
    導語: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什麼意思?五和六對應的是什麼?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常常說的「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吧
  • 今年是寡年,老農說今年是「四分甲田,五牛六馬」,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這個農村的俗語,那是在農村裡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畢竟在歷經了那麼多年以後,農村的俗語依然是傳承至今,畢竟作為俗語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就像以前的時候農民耕種都是需要俗語作為參考,有的俗語都是一些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也是和農村的黃曆有著相同之處,像有的景象也是農民通過俗語來傳達給更多的人
  • 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的農村,幾乎每一家的院子裡都會養幾隻雞,在吃不起肉的年代,雞蛋就成為農村人眼中最有營養的食品。農村人常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雞是頭呢?為什麼有「頭雞二犬」的說法?
  • 農村老話說,「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自然少不了飼養一些家畜,屬於日常食物和生活來源的一部分。並且在飼養過程中並且從中衍生了「六畜」的說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長時間的飼養對於這些家畜的習性無比的了解,因此也有了許多關於飼養的俗語老話。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豬草包中國古代有六畜的說法,指的是雞、犬、豬、羊、牛、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這六種牲畜各有各的用途,就好比母雞用來下蛋,公雞用來報時;狗是看門的;豬和羊的主要任務就是讓人們吃;牛和馬都是農事勞動的工具。而豬和羊都是要被人們吃的,卻還有不同。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比如說今年是庚子鼠年,今年生的小朋友生肖就是老鼠,這是更改不了的,這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約定俗成。
  • 春節購置年貨,農村老人說「豬七,狗八,羊對中」,啥意思呢?
    眼瞅著春節就要到了,而春節農民都有購置年貨的習慣,記得小時候,春節是最快樂的時期,農村集市熱鬧異常,各種花鼓戲、雜耍鑼鼓喧天,大人挎著籃子到集市購置油鹽醬醋啥的,小孩們則眼巴巴的望著鞭炮攤,如今生活好了,大家購置年貨也不那麼積極了,每天過的都像過年似的,有時在農村集市上,一些老農民就說
  • 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羊對中」,這話估計你都不太清楚是啥意思?大家都會割點肉,買點菸酒之類的東西帶著,就說這個農村裡割肉吧,一般村裡都有幾家專門宰豬賣肉的人家,基本上村裡人吃肉就在村裡就解決了,所以也是很方便,不過有的人家裡每年都會養上幾頭豬,到了年底家裡就把豬宰宰,這樣也是比較常見的。
  • 「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你真的很在意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十二生肖按照排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12種動物除了「龍」是虛構出來的,其他11種是很常見的。而「龍」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農民的崇拜和圖騰,但是現實中是沒有龍這種動物的,並且龍在四象方位中也非常重要,屬於東邊青龍位,西邊白虎位,房屋要青龍壓白虎才行。
  • 農村豬,牛,羊的一生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很想給農村的雞鴨貓狗寫一篇文章,以紀念他們卑微的一生。所以,我先寫體型稍大的豬,牛,羊,順便寫一下體型小的雞鴨貓狗。先說豬的一生。那就從豬出生的時候說起吧,它們剛出生的時候,有老母豬在身旁,有奶吃。養豬人也會精心照料,甚至還會用奶粉餵那些吃不到奶或者身子虛弱的小豬。
  • 明年是辛丑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餅,九屠共豬」,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餅,九屠共豬」,啥意思?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民俗文化中,有十二生肖的說法,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十一種常見動物再加上一個龍,就組成了12生肖。
  • 農村俗語:「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寓意?
    在農村有很多道理,都是通過寓言故事和俗語表達出來的,小時候父母總是以「狼來了」為故事,對孩子進行誠實的教育。還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段俗語,就是教育人們不要異想天開,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其實最精練有趣的還是俗語。因為許多俗語能折射出精闢的道理,足以讓我們受用一輩子。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是啥意思?
    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去,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句俗語是來自於《灶馬頭》。過去人們用天幹地支紀日法來記錄時間,天幹地支紀日法是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結合在一起後的產物。
  • 農村老人說,「正月初一為雞日,當天要吃五辛盤」,為啥?
    因此說,雞有「義德」。雄雞司晨,啼明報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準時。故此,「守夜不失時」的雞被認為有「信德」。正因為雞有「五德」,所以咱們中國民間將雞視為吉祥物。開年第一天,民間不只是會以紅紙剪雞作窗花,而且也把初一定為了「雞日」。關於正月初一為「雞日」的由來,明代謝肇淛在其《五雜俎·天部二》中記載說,「歲後八日:一雞,二豬,三羊,四狗,五牛,六馬,七人,八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