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穿甲能力有多強?鋼板如紙片

2020-12-26 ALEX俊赫

【話說軍世】集防護、火力與機動於一身的戰列艦堪稱海中怪獸,而其標誌性的就是其巨大的炮塔和粗壯的艦炮,到二戰時代,主流戰列艦的主炮口徑都超過了380毫米,大和號更是達到了460毫米,那麼他們的穿甲能力如何呢?

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擊穿裝甲和數據一樣「簡單」

由於大和號戰列艦的艦炮口徑高達460毫米(也說是457毫米,約18英寸),對比同時代戰艦嚴重「超標」,理論上同時代任何戰艦都被會被擊穿,因此這裡就不說這個「BUG」了。

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380毫米主炮,其被帽穿甲彈炮彈重800公斤,在35公裡的距離上,能夠擊穿170毫米表面硬化裝甲。

英國前衛號戰列艦裝備381毫米主炮(15英寸),穿甲彈重量達到879公斤,在19.8公裡的距離上能擊穿450毫米的裝甲防護。

衣阿華級戰列艦採用的MK7型406毫米主炮(約16英寸),穿甲彈重達1.2噸,在26.9公裡到27.4公裡的距離上可以擊穿381毫米裝甲防護,在18.2公裡的距離上甚至可以擊穿508毫米的裝甲防護。

艦炮口徑決定攻擊力上限,但不是唯一因素

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大,其理論上的最大攻擊力也就越高,不過,實際攻擊力與火力密度,一方面取決主炮的數量和布局,另一方面取決於炮彈的質量和重量。

英國較早發展了「重彈」思路,同樣的356毫米艦炮(約14英寸)炮彈重721公斤,對比美國海軍356毫米艦炮彈重680公斤,理論上擊穿裝甲能力更強。

威爾斯親王號裝備的是356毫米艦炮,俾斯麥號裝備的是380毫米艦炮,口徑相差約25.4毫米(1英寸),但是,威爾斯親王號主炮炮彈重量,只比俾斯麥號主炮彈輕了不到80公斤,穿甲能力還是很高的。

如1941年丹麥海戰中,威爾斯親王號曾一發水中彈擊穿俾斯麥號左舷水下部分,導致一座鍋爐被毀,發電機艙被淹,不過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356毫米主炮,也確實是同時代戰列艦中口徑最小的主炮。

打擊戰艦弱點穿甲能力有多強?水平裝甲鋼板如紙片

水平裝甲防護是二戰時代戰艦的弱項,即便是鋼甲怪獸的戰列艦,也大都存在水平防護力不足的問題,不過戰列艦對戰時,想要擊穿對方水平裝甲,難度比較大,運氣成分很多(胡德號:小編,你是不是每次不暗示一下我,皮都癢。俊赫君:我只是皮一下,不癢)。

356毫米艦炮是戰列艦主炮口徑主流的時代,如美國田納西級戰列艦,12門356毫米(約14英寸)主炮,炮彈重680公斤,27.4公裡的距離上,可以擊穿135毫米水平裝甲。

英國前衛號戰列艦裝備的380毫米主炮,彈重為879公斤,在29.7公裡的距離上,擁有擊穿200毫米水平裝甲的能力,在33.4公裡的距離上擊穿145毫米的水平裝甲。

其他閱讀: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鋼甲巨炮的戰列艦,為何艦員達2000多人

「講數據」:納爾遜級戰列艦406主炮尚能戰,卻不能穩贏

落後還是先進?伯克級驅逐艦300多人,與二戰驅逐艦艦員差不多

相關焦點

  • 重要部位裝甲被一炮擊穿,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這麼弱麼
    水線附近的主裝甲帶厚達320毫米,加上德國的表面硬化裝甲技術,實際防護能力相當於125%厚度的美國哈維裝甲和208%厚度的英國裝甲,就理論上來說,可以直接擊穿其主裝甲帶的戰列艦主炮不多。但是概率這東西,寫出來是數據,發生了就是事實,1943年12月的北角海戰中,沙恩霍斯特號被英國約克公爵號戰列艦356毫米主炮彈,在20公裡的距離上一發擊穿側舷,並報銷了鍋爐房,沙艦失去速度優勢無力逃脫後,最終被擊沉。
  • 法系380艦炮,性能卓越不輸北卡南達,卻因法國的戰敗而被埋沒
    二戰時期使用15英寸艦炮的國家有德、英、意、法四個國家,前面已經把義大利、德國、英國的15寸炮給嘮嗑完了,所以今天的主角就是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上的15英寸艦炮,而且為了鋪墊這款艦炮,順便將法國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建造的首型戰艦敦刻爾克級上用的330艦炮先介紹了一遍,因為法國的380艦炮就是在330
  • 二戰戰列艦艦炮的威力有多大?現代主戰坦克能否抗住一擊?
    能擊穿,實際上海軍用的穿甲彈都是半穿甲爆破彈,因為僅僅是擊穿主裝甲,對於戰列艦來說毫無意義。那怕是半穿甲彈也能擊穿戰列艦,但對於後期那些新思路設計的戰列艦,就算打穿一兩發,那點裝藥也造不成太大傷害。實際上越往後,戰艦的設計越傾向防止次生傷害,抵抗彈藥的後效,而不是防穿,因為根本防不住。
  • 蘇聯最高水平戰列艦和美國最高水平戰列艦均為下水,到底誰更勝一籌?
    在這其中,美蘇兩國都有兩型戰列艦如流星一般出現,又如流星一般消失。它們就是美國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與蘇聯的「蘇聯」級戰列艦。也許是天意弄人,這兩款戰列艦命運相近,一個是為了對付世界最強戰列艦大和級,一個是為了抗衡「第三帝國」的正在建造的「興登堡」級戰列艦而生,卻都因時過境遷而無緣面世,頗有幾分「英雄好漢命運如何,三分努力七分天定」的意味。
  • 戰列艦裝甲有多強?大和號資料曝光,現代軍艦果真「薄皮大餡」
    那戰列艦艦體裝甲到底有多厚?現代軍艦艦體難道真的如此不堪一擊?又該用什麼辦法來提高軍艦防護水平?今天不妨來聊聊這個話題。被撞毀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首先,二戰時戰列艦艦體裝甲能有多厚?只能說,真的很厚。目前已知戰列艦艦體主裝甲帶的厚度最大的,可能是二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它厚度為410毫米,其中的硬化層厚度約135毫米左右,此外它一共安裝了22895噸重的裝甲板,整個重量佔全艦33%的排水量。可以說,以現在的眼光看,每一項數值都堪稱恐怖。為何要如此厚重的裝甲呢?其實都是時代的產物。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日本在一戰之前就建造了「扶桑」級無畏艦,一戰開始後又建造了「伊勢」級無畏艦、「長門」級戰列艦等多款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充分借鑑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將其滿載排水量設計為了3.2萬噸、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最大射擊仰角高達30度,適合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 大和號戰列艦的裝甲防禦有多強?美軍戰列艦抵近射擊後結果是這樣
    ▇1941年10月在宿毛灣試航的「大和」號戰列艦。 美國海軍同時期的戰列艦有與「大和」號同年服役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以及1942年服役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這兩級戰列艦均裝備了406毫米三聯裝主炮。
  • 7萬噸戰列艦:410毫米主裝甲,2萬噸裝甲總重,同級對手難以擊穿
    作為超級巨艦,大和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7萬2810噸,裝備有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單發炮彈重達1.5噸,每門炮備彈100發。其中作為戰列艦防護的核心部位的就是主裝甲帶了,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度達410毫米外加20度的外傾角,其內部的重要位置中,彈藥倉還有最厚處270毫米的裝甲防護,同樣有25度的傾角,這樣的防護數據,在戰列艦的艦炮對射中,即便重要的側面裝甲被擊穿,重要位置已經有著很強的防禦能力,進一步削弱穿甲彈對於內部的毀傷。
  •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話說軍世】在戰列艦作為主力艦的發展時代,其艦炮的口徑是雙方艦隊對戰時,最為直接的戰鬥力評定,比如說在1942年瓜島戰役中,裝備有356毫米艦炮的日軍霧島號戰列艦,原以為自己可以輕鬆「吊打」美軍巡洋艦和驅逐艦,不想美國海軍裝備了406毫米的戰列艦其實就在暗處,結果直到巨大的炮彈在自己艦身旁激起巨大水花,才發現為時已晚,硬「接」
  • 日本炮這麼廢垃,長門的410炮不如俾斯麥380?長門戰列艦曾號稱最強
    導語:應粉絲朋友的邀請,在說完15寸炮後說一下日系410艦炮。無論是在哪一款海戰遊戲中,日系戰列艦都是各海戰遊戲的主線之一,這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就有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這艘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主炮,玩日系戰列艦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想衝著它去的。
  • 必殺王牌駕到 雷霆海戰大和級戰列艦一覽
    必殺王牌駕到,雷霆海戰大和級戰列艦一覽。說到二戰中的著名戰列艦,必定少不了它,單以數據而論,第一戰列艦的名號非它莫屬!它是」大艦巨炮主義「的頂點之作,是日本海軍的」必殺王牌「!它就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讀的就是大和級戰列艦的首艦大和號。
  • 大艦巨炮時代,艦炮設計影響維度諸元,戰列艦優勢火力群設計
    戰列艦使用半齊射是為了縮短空窗期,保證火力持續,當炮彈的落點將敵軍包圍時,形成跨射,艦炮進入全速射擊階段,以儘快形成命中。注意一個關鍵詞,炮彈的落點,也就是說必須要有足夠多的落點才可以進一步矯正射角。這就導致大型水面艦艇必須擁有至少6門的主炮。
  • 二戰英國航母保留381毫米艦炮,還會被德國戰巡擊沉麼?
    【話說軍世】80年前的挪威近海,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被德國戰列巡洋艦擊沉,成為唯一一艘被戰列巡洋艦擊沉的正規航母,其實早期航母上都保留有大口徑艦炮,如果光榮號仍然保留有其15英寸艦炮,還會被沙恩霍斯特號擊沉麼?
  • 大艦巨炮時代,大洋的主宰者,戰列艦緣何而生?
    如果說高達,EVA這種類人型武裝寄託的是無所不在的英雄觀念的殘響,那麼戰列艦就是多鉚蒸鋼與大艦巨炮精神的象徵,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戰列艦家族的消亡早已成為了現實,但是戰列艦為什麼能夠主宰海洋數百年?戰列艦為何而生?緣何而死?
  • 「康尼狄格」級戰列艦——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
    康乃狄克級戰列艦(USS Connecticut Class Battleship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該戰列艦後來在1923年拆解。康乃狄克級戰列艦,是美國歷史上最強的前無畏戰列艦,在世界前無畏戰列艦的綜合實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其噸位甚至超過了一開始的美國無畏艦。首艦康乃狄克號在1903年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1904年下水,最終在1906年服役。稍後康乃狄克號擔任美國大白艦隊旗艦,進行環球航行。
  • 大和號戰列艦:防空以小口徑高射炮為主,極少裝備高射機槍
    大和號,是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所擁有的最大戰列艦,據搜狗百科上的資料,艦長263米,寬38.9米,滿載排水量7.28萬噸,是人類海軍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此艦防護能力強悍,艦身重要部位都能經受460毫米大口徑艦炮的轟擊,即便煙囪在開口處和側面裝上了厚重的蜂窩狀鋼板和防護裝甲,相當於一輛能在海上航行的巨型坦克。艦載武器在當年也是出類拔萃的,擁有3座3聯裝460毫米的艦炮,也是海軍史上裝備的最大口徑的艦炮,以及不計其數的副炮和對空機關炮,像一座能夠自由移動的海上炮臺。
  • 二戰納粹德國海軍380mm SKC/34型艦炮
    納粹德國海軍在二戰時期雖然在英國的限制下無法大展拳腳,但是其造艦技術卻也堪稱優秀,擁有四座雙聯裝380mm炮塔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在早期歐洲戰場屬於佼佼者地位,對盟軍的後勤等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幹擾,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反艦飛彈無法擊沉戰列艦的謬論緣何而生?錯代對比與目標選取不當
    等量代換一下,魚叉、飛魚、奧託馬克在現代反艦飛彈中的定位也就是二戰時期152MM級別的艦炮……考慮到這種定位,魚叉、飛魚、奧託馬克無法擊沉戰列艦實屬正常,畢竟就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能夠擊穿戰列艦主裝甲帶的只能是另一艘戰列艦的主炮!那麼想要用飛彈擊沉戰列艦,至少也得是能夠擊沉航母的反艦飛彈吧?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戰列艦主炮口徑不可以超過14英寸(約356毫米),因此在這前後實際只有7艘裝備406毫米(16英寸)艦炮的戰列艦,也就是「海軍假日」期間的「七大戰艦」,分別為3艘科羅拉多級、2艘長門級,以及1922年才開工的兩艘納爾遜級。
  • 講真: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其誕生年代較早,1859年的法國光榮號和1860年的英國勇士號,外敷裝甲的他們已經擁有了更強的防護能力,兼具蒸汽機作為輔助動力的它們,也擁有更強的機動能力。,就是都是從同時代的戰列艦簡化而來。 1915年的多格爾沙洲中,裝備了8門210毫米艦炮的德國布呂歇爾號,這艘航速不夠而掉隊的裝甲巡洋艦,遭遇了英國皇家海軍戰列巡洋艦的追擊和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