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318年的大理國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和宋朝存在太多驚人的...

2020-12-15 騰訊網

大理國因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而聞名遐邇,此前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還有個大理國,作者筆下的大理國充滿著優美的愛情故事、騎士俠情以及琴劍豪傑,把大理國描繪的如塵世仙境一般,給古老而神奇的大理國塗上一抹神秘的色彩,歷史上真實的大理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又與小說中描寫的有沒有差距和出入?

古大理國遺蹟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雲南洱海周圍就有白族的先人在此居住,唐朝時期,蒙舍詔首領皮邏閣於738年在這裡建立起南詔國,公元937年,南詔國將軍段思平發動起義,推翻了南詔政權,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治理的範圍輝煌時比北宋和南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存續的時間也正好是北宋和南宋兩朝之和,大理國也是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幾個王朝之一,在很多情況下,大理國和差不多同時共存的宋朝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開國皇帝都是兄長(大理國是段思平,北宋是趙匡胤),第二任皇帝都是開國皇帝的弟弟(大理國是段思平死後,他的兒子段思英繼位沒多久就被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給篡奪了,而北宋則是在趙匡胤死後,其弟趙光義直接就篡權了),大理國傳了大概一半的時候,又傳回了段思平一脈,宋朝也是如此,到南宋時期也回歸了趙匡胤一脈,大理國和宋朝兩國的國祚存續時間也是驚人的一致,都是318年,又都是被蒙古滅亡的,歷史就是這麼神奇和巧合。

古大理國遺蹟

南詔尊聖二年(929年),南詔權臣楊幹貞篡奪趙善政之位,建立大義寧國,其弟楊詔對他說,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勸說楊幹貞殺掉段思平,得知消息的段思平逃到自己的舅舅部族以躲避楊幹貞的追殺,南詔興聖元年(930年),楊幹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篡奪,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並會師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討伐楊詔、楊幹貞兄弟,所向無不披靡,不久就進攻到大理城下,後來,段思平在浣紗婦女的指引下渡河成功,楊詔兵敗自殺,楊幹貞棄城而逃,後為段思平所擒,大義寧國滅亡,937年,段思平即位稱帝,建國號大理。

古大理國遺蹟

大理建國後,段思平厲行改革、勵精圖治、發展生產,著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國的生產、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944年,段思平在鄧川視察農業的時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繼位 ,不久,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聯合相國董迦羅發動政變,逼段思英退位出家,自立為帝,改元至治,從此大理國的皇位繼承權由段思平一系轉到了段思良一系,段思良死後,其子段思聰繼位,此時迅速成長起來的高氏已經取代了董氏,成為了朝政大權的實際控制者,此後的段素廉、段素隆、段素貞諸朝都以高氏為相,高氏成為大理國最有實權的政治集團。

古大理國遺蹟

969年,大理國東部發生叛亂,正趕上趙匡胤南徵,趙匡胤鑑於唐朝的失敗教訓,遂與大理國以玉斧、大渡河為界設立兩國邊界,沒有繼續南下,大理國得以保全,段素廉死後,他的侄子段素隆繼位,然而段素隆對當皇帝沒興趣,不久就禪位給侄子段素貞(大理國的皇帝似乎都喜歡穿位給侄子),自己出家當和尚去了,段素隆開創了大理國皇帝當和尚的先河,此後大理國先後又有8位皇帝出家為僧(有自願的,也有被迫的),皇位傳到段思興時,他有點不務正業,喜歡養花養草,在全國大興養花高潮,後被相國高氏廢掉,立段思廉為帝,這樣,大理國的皇位從段思良一脈又回歸到段思平一脈,然而大權被高氏牢牢掌握。

古大理國遺蹟

1063年,逐漸失勢的另一權臣楊氏鋌而走險發動叛亂,段思廉只得請嶽侯高智升出兵平亂,並晉封高智升為鄯闡侯,賜給王室直轄領地白崖、茹甸兩地,這樣一來,王室的實力就更加被削弱,進一步促成了段氏統治的危機,段思廉死後,段廉義繼位,此時的高智升已完全掌握了全部權力,1080年,楊義貞再度發動政變,殺死段廉義自立,高智升派兒子高升泰帶兵平叛,最終誅殺楊義貞,擁立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繼位,高智升自任布燮,將兒子高升泰封為鄯闡侯,自此高氏父子權傾朝野,最後搞得段壽輝以及他的繼任者段正明都被逼出家當了和尚。

《天龍八部》電視劇照

1094年,一直專權的高升泰廢掉段正明自立為王,建立大中國,兩年後,高升泰病逝,臨終前囑咐其子高泰明將政權歸還給段氏,於是段正淳被擁立為皇帝,由於大理國在此中斷過一段時間,從段正淳起,大理國也被稱為後大理國,雖然段正淳貴為皇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高氏手裡,1108年,段正淳讓位給其子段譽,自己出家為僧(金庸老先生的《天龍八部》就是講述了這段歷史並經過了藝術加工),段譽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明白與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是立國之本,為此與宋朝建立了長期的邊貿關係,並對宋稱臣,宋徽宗也對他禮遇有加,冊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

《天龍八部》電視劇照

到段智興在位時,由於他極其崇信佛教,「智興奉佛,建興寶寺,君相皆篤信佛教,延僧入內,朝夕焚咒,不理國事」,大修佛寺,在全國修建了60多家寺院,大理是小國,消耗不起,國力有所衰落,期間,大理國內高氏子弟為爭奪權力又經歷了多次內戰,嚴重消耗了國力,段智祥在位期間,廣納賢才、發展農業,國力有所提升,然而他也篤信佛法,後來也禪位給其子段祥興,自己出家為僧去了,段祥興在位期間,正趕上蒙古大軍出臨關南下攻宋,結果沒攻下四川,轉道來攻大理,大理軍隊不敵,只得敗逃,就在這時,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蒙古大軍北撤,大理國這才沒遭致滅亡的噩運。

《天龍八部》電視劇照

段興智繼位後,又趕上蒙古大軍南侵,大理軍隊終將抵擋不住蒙古大軍的瘋狂進攻,段興智兵敗逃至昆明,1254年,蒙古軍追至昆明,段興智被活捉,大理國滅亡,段興智被押去北方蒙古王庭,去見蒙哥汗,蒙哥汗對大理施以懷柔政策,撤大理國為雲南行省,不僅釋放了段興智,還賜予他金符,任命他為大理總管,命令他繼續管理原屬各部,子孫世守雲南,這比他當大理皇帝時過的還舒坦,1260年,蒙哥死後,忽必烈繼位,段興智北上朝見忽必烈,途中病逝,忽必烈遣使弔祭,諡號「向義天定賢王」,第二年,忽必烈令段興智之弟段實繼任大理總管,段實也像他哥哥一樣對蒙古特別效忠,深得忽必烈的讚賞,此後段氏在雲南又歷經了11世,直到1387年,由於段氏一直奉元朝為正朔,結果被朱元璋給滅掉。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神秘的大理國,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歷史?
    當昔日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化為歷史的泡影。政權動蕩,五代更迭,十國割據,金庸筆下那帶有神秘色彩的國度——大理國誕生了,比之趙匡胤的趙宋王朝還要早上23年。作為一個與宋朝並立且延續三百多年的多民族政權,大理國究竟有著怎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呢?
  • 大理國多次主動稱臣納貢,宋朝為什麼一再拒絕
    大理國向宋朝遣使請貢求封多次,而基本都被宋朝拒絕,大理貢使多不「領於鴻廬」。為何會出現這種「熱臉貼冷屁股」的現象,我們順著兩國歷史,慢慢說起。興致高昂的徽宗正式下旨冊封段和譽為「紫金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這是大理國300多年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受到宋朝的正式冊封,唯一的一次被大宋確認為藩屬國。大理國一百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這不僅對於大理國是一件大事,對於大宋也是一件大事,故而被大宋寫進了公務員考試試卷,1118年宋朝科舉考試的作文題就是「代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謝賜曆日」。
  • 【悅讀九州】中國版圖變遷史之——蒼山洱海大理國
    )(歡迎大家回復自己的讀書感悟,與近5000位讀者一同分享。我們的舞臺,為你而設,讓大家聽到你來自心底的聲音~)蒼山洱海、古城沙溪,這是大理國留下的印記,這片土地歷史悠久,古稱「夷越」,早在秦漢時期,秦始皇和漢武帝即對該地區進行武力開拓,並納入版圖。
  • 金庸筆下的大理國,唐玄宗時期就存在,如今在哪個省份?
    金庸筆下的大理國,唐玄宗時期就存在,如今在哪個省份?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金庸小說,那我們對金庸小說中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有沒有一些印象?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南詔國和大理國。大理國最先是出現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這就讓我們非常容易的就記住它了,他和宋朝是一個時期的,大理國當時還處於一個非常混亂的社會,就是唐末的大亂世——五代十國,當時候後晉一個節度使聯合了一些當地貴族一起滅掉了當時的國家大義寧國,定都在了現在的雲南大理,他把國號城稱作為大理,後來大理被高氏所掌權,成為了大理實際的統治者,而之前大理的統治者已經變為了傀儡,大理存在的歷史並不久遠,他經歷了後漢,後周還有兩宋
  • 大理國曆時300多年,比宋朝立國還早,鼎盛時期疆域有多大?
    歷史上,在我國西南邊陲,曾經出現過一個以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政權——大理國。大理國雖然歷來不被史學家重視,後來的史料典籍記載也遠不如當時的其他政權多,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大理國從937年建國,一直到1253年為蒙古所滅,期間都是以獨立的政權存在,而且歷史悠久,一共歷時300多年。在大理國之前,西南地區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出現在公元738年的南詔國,歷時160多年。
  • 宋朝與大理國並存長達三百年,兩國之間為何沒有爆發戰爭?
    而朱溫取代唐朝建立後梁之後的短短幾十年中,又出現了後唐、後漢、後晉、後周以及其餘十幾個割據政權,史稱「五代十國」。正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在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國,其疆域覆蓋今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等地;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後稱帝,建立了北宋王朝。
  • 通過碑刻銘文美學,探究宋朝與南詔大理國文化的關係!
    南詔大理國與唐宋朝基本處於同一歷史發展時期[唐朝(618—907)、宋朝(960—1279)、南詔(649—902)、大理國(937—1254)],是對我國西南地區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南詔大理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達到了當時雲南地區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其民族文化深受唐宋朝內地文化的影響,呈現出兼容與和諧的特徵。
  • 沒有六脈神劍的大理國是如何開場和落幕的
    然而大理國卻是歷史王朝中最「佛系」的,國家,它全國尊崇佛教,愛好和平,百姓富足。國祚長達316年,疆域覆蓋今雲貴川以及緬越老部分地區,一共繼位22個帝皇,有10個出家為僧。不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就如開篇所述,大理國也難逃皇權之爭的狗血劇情,內部爭來鬥去,最終被一個高氏大臣掌握了朝中大權,皇帝淪為了傀儡。
  • 歷史上的南詔國和大理國(七)
    大理國全盛時版圖幾乎和南詔國時相當,是現在的雲南省面積的2.9倍,每代國王都不斷向大宋王朝寫信,表示要歸附,要上貢,但宋朝的皇帝們都沒有理睬,可能是忙不過來,也可能就是沒有把大理國當一回事,大觀樓長聯中說的「宋揮玉斧」,指的就是楊慎在《滇載記》中說的「既平蜀,欲因兵威取滇,太祖鑑唐之禍,其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非吾土也。由是,雲南三百年不通中國。」
  • 此王朝比宋朝建國早,歷史上卻很沒存在感,但皇帝名字大家都認識!
    由於漢文化的產生,也有僰文的出現,同時還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壁畫和木刻技術。 公元940年左右,段思平成為大理國第一個建國皇帝,這點與金庸小說吻合。大理建國時間比宋朝建國更早,因為一直沒有太大的國家大事發生。
  • 宋朝最後歸宿為什麼會在海裡?文天祥說,死的人太多海上全是屍體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歷經319年。又分為北宋和南宋。北宋與遼、金、西夏對峙時期,北宋疆域僅約290萬平方公裡。南宋與蒙古、金對峙時期:金330萬平方公裡;蒙古300萬平方公裡;南宋僅約200萬平方公裡。就這樣水平,但仍然不妨有人為它吹牛皮。
  • 大理國
    大理國(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語:Dablit guaif)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
  • 大理請求內附,宋朝百般避讓,宋朝和大理的關係為何如此怪異?
    其實並不全是,「中原王朝」是中國的主體,但不是全部,「中國」的歷史其實是中原王朝和很多地方民族政權綜合而來的。不僅「漢唐宋明」是中國歷史;大理、吐蕃、渤海等國的文明歷史,實際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到了封建王朝鼎盛時期的清代,這些邊疆基本上服從中原王朝的權威,這也是現在所說的「今日中國版圖由清朝奠定」的根本原因。那中原王朝和這些地方民族的政權是什麼樣的呢?
  • 經歷時代的變遷一直延續至今!焦山為何總被遊客「遺忘」?
    去過江蘇鎮江旅遊的朋友都會知道,在當地有遠近馳名的三山,分別是北固山,金山和焦山,但是焦山通常會被外地遊客所忽略。唯一一座獨立長江的山峰因為北固山上有非常有名的「劉備招親」的甘露寺,而金山上有白娘子和法海鬥法的金山寺,這麼比較起來,焦山似乎沒有什麼比較有名的建築物,其實大多數都不知道的是,這座山是萬裡長江中,唯一一座四面環水,遊客可以登上山頂的地方。
  • 古代的大理國和現代雲南大理是一個地方嗎
    古代的大理國和現代的大理是一個地方嗎?位於我國西南部的雲南省,是我國擁有地級州數量最多的省,有8個州,大理就是其中之一。雲南省省會昆明以西有個楚雄州,楚雄州以西就是大理州。說到大理,有幾個地理名詞需要理順一下。武俠迷想到大理,第一反應可能是《天龍八部》中段王爺的那個大理國,旅遊愛好者想到大理,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大理古城。
  • 金庸小說中」神秘的大理國」:皇帝喜歡當和尚
    歷史中是否真有段正淳、段譽等人?他們的為人又是怎樣的呢?段正嚴不但是大理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開啟了與中原宋朝的正式外交關係,維繫了南方絲綢之路的暢通,保障了西南一帶近40年的和平與繁榮。
  • 宋朝的制度變遷對其小農經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我認為宋朝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朝代,由於宋太祖趙匡胤制定重文輕武的制度體系,所以導致宋朝的軍事能力很落後,一直夾在金和夏下的裂縫中苦苦掙扎,不僅沒有完成大一統,反而在金夏的逼迫下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還有歲歲上貢,後來又經歷了靖康之變,導致北宋滅亡,南宋崛起。
  • 歷史上的一燈大師:大理國皇帝,建了60座佛寺,在位28年
    他武俠造詣登峰造極,雖是江湖中人,但卻生於皇族,來自大理段氏,曾是大理國的皇帝。他是南帝段智興,擁有一陽指,擁有頂尖武功,擁有權力,擁有財富,但最後卻因私人感情而萬念俱灰,從堂堂一國之主成了一個和尚,法號「一燈」,成了江湖中赫赫有名的一燈大師。
  • 大理國 200多年歷史,24位帝王
    大理段氏的歷史始於公元937年,段思平在通海當上了通海節度使,後來開創了大理國,成為大理國的國王。一直到段興智結束,共經歷24帝王,大概200多年的時間。南詔尊聖二年(929年),楊幹貞奪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改元興聖。其弟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懼下,楊幹貞急欲追殺段思平。 在被楊幹貞追殺期間,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佔卜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係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
  • 趙靈兒出身的南詔國,真實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國度?
    趙靈兒的父親也就是巫王,作為南詔國的國王,遊戲和電視劇裡面都說他是苗族人,這和歷史上的南詔國王所屬民族是一樣的嗎? 南詔國是八世紀崛起於雲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復二年(902年)漢人權臣鄭買嗣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