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神秘的大理國,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歷史?

2020-12-15 小貝讀史

文原創/圖來自網絡 作者:小貝讀史

我是小貝讀史,歷史如浩渺的滄海,如縹緲的煙雲,道不淨前朝事,理不清的今朝人。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昔日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化為歷史的泡影。政權動蕩,五代更迭,十國割據,金庸筆下那帶有神秘色彩的國度——大理國誕生了,比之趙匡胤的趙宋王朝還要早上23年。作為一個與宋朝並立且延續三百多年的多民族政權,大理國究竟有著怎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呢?

古南詔國地理位置圖

我們從大理國的源起——南詔國說起。時間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當時「西南洱海地區曾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割據政權,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作為地區性的勢力劃分,蒙舍詔在其它五詔之南,於是便稱之為「南詔」。

初興的大唐王朝恰恰需要拉攏外部勢力,來形成自身威懾力。於是便看中了南詔,給予了大力扶持,幫助南詔一統了六沼之地。據史料記載:

「時任首領皮邏閣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訓、御史嚴正誨參與軍事,先滅越析,次滅三浪,又滅蒙嶲,很快統一六詔,南詔算正式立國。」

南詔中興畫卷

此後南詔國在時任首領皮邏閣的帶領下一步步壯大起來。但好景不長,有點家底的南詔國開始耀武揚威,向唐朝伸出作惡的利爪。此時興盛至極的大唐哪受得了這窩囊氣,前前後後發動了三次徵討。可哪想南詔依附著吐蕃,令唐軍吃盡了苦頭,損失異常慘重。直到第三次才徹徹底底把南詔、吐蕃聯軍打的服服帖帖。

遭受潰敗的南詔國終於又倒向唐朝,大唐王朝畢竟家大業大也不再追究。可反覆無常的南詔國日子稍微過的好一點就開始野心勃勃起來,致使南詔與唐朝關係又一次破裂。

地理配圖

無休止的戰亂讓南詔內耗過大,政權開始四分五裂,逐步走向滅亡。此後的30年間,這片帶有權力分化的土地上先後建立了大長和國,大義興國,但終究只留下一串蒼白的歷史字符罷了。

政權的割裂使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直到937年,在這個動蕩混亂的西南邊陲,終於盼來了那個堪當大任的一代明主段思平,大理段氏也由此在金庸筆下塑造出一個個妙筆生花的人物。

而此時五代之局已走向末路,隨著後周世宗柴榮的大刀闊斧的南徵北戰,天下的格局似乎逐漸趨向穩合。再到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王朝。預示著軍閥割據的年代徹底終結,而宋朝也將面臨著大一統的難題。

大理段氏建國地理圖

遠在西南的大理國自然是不願參與到中原王朝的爭鬥之中,而趙匡胤也未有開擴疆域的野心。據《續資治通鑑》及相關史料記載:

「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在滅亡後蜀,奪取四川,大將王全斌上奏,乘此機會,一鼓作氣,長驅直入,攻滅大理。但趙匡胤卻拿起手邊的玉斧,在地圖上沿著大渡河畫了一條線,令宋軍攻勢到此為止,並說「此外非吾所有也」。 」

文章配圖

可以看出趙匡胤對於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小國政權,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作為一個非漢人統治之地,所處的位置太過偏遠,而王朝立國多為中原腹地,自然對這等邊陲之地瞧不上。再加上宋朝初立,時局不穩,還有一大片漢地未能收復,自然不敢牽扯到這齣力不討好的對外戰事上。

處於一片祥和之中的大理國,除了皇家內部權勢的爭鬥外,對外始終展現著佛系的一面。宋朝建立之初,便千裡迢迢派使者去朝拜歸順。這和南詔歸順大唐的套路似乎如出一轍。可大理畢竟不是盲目無知的南詔,不論宋朝興盛或是衰弱,大理國始終保持著一個中立者的身份,求的一方安逸,以至於史料中的記載也言之甚少,只留下金庸筆下那難以捉摸的段氏王朝。

蒙古進軍大理路線圖

但隨著蒙古政權的崛起,這個神秘的王朝終究未能成為時代的倖存者,隨著它依附的王朝一樣,成為歷史下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的大理國,唐玄宗時期就存在,如今在哪個省份?
    金庸筆下的大理國,唐玄宗時期就存在,如今在哪個省份?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金庸小說,那我們對金庸小說中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有沒有一些印象?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南詔國和大理國。圖:大理國城門大理國這個名字應該非常的了解,我們應該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我們看見它的第一眼就會想到是雲南的大理,南詔國,可能很多人也感覺離大理國不遠,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
  • 金庸小說中」神秘的大理國」:皇帝喜歡當和尚
    他們的為人又是怎樣的呢?其實,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國的段正淳、段譽父子歷史上真有其人,分別是大理國的第15和16任皇帝一部《天龍八部》虛虛實實亦幻亦真,使古老神奇的大理國塗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那仙境的風花雪月,武學世家大理段氏,琴劍聚豪傑,鬥酒論英雄,好一塊誘人嚮往的塵世仙境、人間淨士!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 延續了318年的大理國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和宋朝存在太多驚人的...
    大理國因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而聞名遐邇,此前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還有個大理國,作者筆下的大理國充滿著優美的愛情故事、騎士俠情以及琴劍豪傑,把大理國描繪的如塵世仙境一般,給古老而神奇的大理國塗上一抹神秘的色彩,歷史上真實的大理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又與小說中描寫的有沒有差距和出入?
  • 金庸筆下有2位歷史名人被改寫命運,英雄成罪人,罪人卻成了英雄
    在金庸筆下的確是有一些極具爭議的改動,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兩位,一個明明是英雄人物,到了金庸武俠故事中卻成了奸賊,而另一個角色明明是奸賊,卻被塑造成了英雄人物。 一、金庸改寫命運之人 金庸筆下的歷史人物可不少,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就是有歷史原型的,金庸是根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理皇帝段和譽(段正嚴)來創作的段譽這個角色,不過很明顯,這個人物和金庸別的他區別非常之大。
  • 金庸筆下的這個姓氏
    在他的小說中,就有著這樣的一個姓氏,是金庸先生最為厭惡的,只要小說中有這個姓的角色,無不都是典型的非壞即惡的反面人物,甚至就連唯一的一個好人都是沒有好下場。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姓氏,為什麼會讓金庸先生如此厭惡呢?
  • 適合避寒的雲南城市,曾是小國都城,金庸筆下的「南詔」
    大理現在是四線城市,歷史上曾經是一國的首都, 這個小國叫大理國,更早叫南詔國,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遊客熟悉大理國,有著未知的感覺, 在大師的武俠世界裡,一燈大師、段譽、段正淳、段正明、段延慶都是大理國人,在武俠世界裡,曾經的西南小國非常神秘,武功高強的人頻繁出現。
  • 天龍八部:金庸筆下的段延慶是誰?皇位被竊,雙腿被廢
    金庸筆下的表哥大多都是奸邪之人,但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卻刻畫了一個待遇比表哥還要慘的角色。他就是大理皇室太子:段延慶。金庸筆下的段延慶原是皇室的太子,因為發生政變,皇位被竊取,延慶太子也因變故外逃中原學習本領,皇位被旁枝段正明所取代。
  • 歷史上的一燈大師:大理國皇帝,建了60座佛寺,在位28年
    這是金庸先生對「天下五絕之一」的一燈大師的第一次出場描寫。在金庸先生的武俠體系之中,一燈大師出場很多,不僅僅出現在《射鵰英雄傳》中,還出現於《神鵰俠侶》裡,在射鵰中開始他的故事,在神鵰中結束他的故事,歸隱山林。一燈大師雖不是主角,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 據傳 金庸筆下的「一陽指」、六脈神劍等武功絕學就藏在大理有個地方!
    今年9月下旬,金庸《天龍八部》「段王爺」的後裔在昆明聚會,成立中華段氏文化研究會雲南分會。聚會上,自稱是段氏後人的河南人段保華還當眾展示了金庸筆下的「一陽指」,同時聲稱曾用點穴手法,讓美國海軍陸戰隊教官當場癱軟,點穴手法可以控制人的一切反抗能力。而自己的「一陽指」則是祖傳功夫。
  • 金庸筆下誰的武功最高?掃地僧比不過他,實至名歸
    金庸筆下人物眾多,武功門派更是五花八門,在此就不一一點名了。對於每一位金庸迷來說,可能心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英雄豪傑,都能如數家珍地點出數位甚至數十位蓋世大俠。那麼,在如此眾多的蓋世英雄中,究竟誰的武功最高呢?
  • 金庸筆下的四人組合有哪些?
    金庸的武俠家喻戶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他筆下有很多精彩的組合,如「江南七怪」、「全真七子」、「武當七俠」,這些七人組合,都在江湖上享有極大的名氣,但是他筆下還有一些四人組合,相對比起來就平庸得多,知名度也不高。
  • 金庸筆下最強武學世家,出過三位天下第一,家傳絕學堪稱金庸第一
    金庸筆下的江湖,武功是評價江湖地位的重要指標,當然它不是唯一指標,但卻是最重要的標準。想當初張無忌神功未成之前,連朱九真、衛壁這樣的三流貨色都能欺負一下張教主,而等張無忌有九陽神功護體,又習得乾坤大挪移之後,光明頂一戰揚名於江湖,誰還敢對張大教主造次。
  • 金庸筆下的張三丰,武功究竟有多高?他無意間說的一句話亮了
    金庸老爺子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他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只要一提起他,「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句貫口便會脫口而出。在金庸的很多部武俠小說中,張三丰都是一個深不可測的人物,沒人知道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自他成名之後,也未嘗有過一次敗績。
  • 盤點金庸筆下的歷代丐幫幫主,回歸金庸諸作品,丐幫竟從未消失
    前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一生十四部作品,部部被世人捧為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之作。更讓人感到有趣的是,金庸十四部作品之間卻是彼此連接,有著共同之處。這些作品金庸皆是以古代歷史作為背景框架,這才擁有這種有趣的共同點。
  • 金庸筆下最神秘的3位宗師級高手,促成三門神功誕生,卻無名無姓
    最常被人提及的莫過於《神鵰俠侶》中提到的「劍魔」獨孤求敗了,金庸對於這個角色的確是留下了不少謎團,比如他生存的年代,又如他擊敗過哪些高手?還有他身邊那隻神鵰究竟是何來歷?所以即便是金庸早已封筆多年,《神鵰俠侶》和獨孤求敗也常常被人拿來討論,但獨孤求敗的名氣實在是太大,其實已經算不上是「隱藏高手」,本文要提到的另外三位高手遠比他更神秘。
  • 歷史上張無忌和趙敏的結局如何?並非金庸的雙宿雙棲,其實都很慘
    張無忌和趙敏結局是什麼,金庸沒說出的答案,但歷史卻有記載《倚天屠龍記》因為讀者意願的不同,以及原著改編成影視劇等多種原因,產生了多元結局。《倚天屠龍記》還有大多數金庸先生筆下的作品,結局都沒有詳細描述,如同水墨畫的留白部分,每部小說都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讓讀者能夠自行體會其中玄妙。但是大家對《倚天屠龍記》的結局總是耿耿於懷,究竟張無忌和趙敏如何給故事畫上句號呢?
  • 大理國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
    段思平自通海起兵時,聯合三十七部及一些世家貴族消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
  •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哪些隱形不為人知的高手?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高手有很多,十五部武俠小說中的主角除了韋小寶都是武功高手,配角就更不用說了,張三丰、王重陽、東方不敗……都是絕頂高手。那麼金庸小說中的隱形高手有哪些?什麼叫隱形高手?我覺得應該是即武功卓絕又出場不多,還不是很出名的人。
  • 在大理穿過這道城門,你就會看到,金庸筆下的那片世外樂土
    在我去過大理之前,很多人在金庸的江湖豪情中想像過大理。金庸筆下的大理古城,充滿了佛光和神秘的異域色彩。今天,在古城大理,這是一個有著寧靜歲月的傳說。大理古城,又名葉雨城、紫城,面積僅3平方公裡。大理古城是中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於蒼山腳下,距大理下關13公裡。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理古城是在明初楊珏的基礎上修復的。城市是正方形的,有四扇門,上面有一座塔,下面有一座衛城,被稱為九街十八巷。家家門前水繞流,家家屋後柳落,是大理古城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