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是一種骨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在受到外力衝擊,甚至是扭轉手臂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肩關節脫位,一旦發生,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肩關節脫位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其實肩關節脫位並不難治,治療的關鍵在於「及時」和「恰當」。
「及時」是指患者在肩關節脫位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診治,避免拖延導致復發性脫位。
「恰當」是指患者在肩關節脫位後,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便更好更快地恢復健康。
一、肩關節脫位的原因
創傷性肩關節不穩定
是正常的肩關節遭受外力損傷後變得不穩定,約佔95%。
非創傷性盂肱關節不穩定
非創傷性肩關節不穩定約佔4%,患者常表現為雙肩不穩定或肩關節多方向的不穩,有的患者甚至可以隨意控制肩關節的脫位和復位。
二、輔助檢查
X線檢查
外傷後懷疑有肩關節脫位時,需拍攝X線片確定診斷。以明確脫位的方向、移位的程度、有無合併骨折。更為重要的是明確有無合併肱骨頸的骨折,避免造成醫源性骨折,使治療更為複雜、困難。
其他的檢查
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是否做相關檢查,如X線存在疑問,一定要行肩關節CT檢查,甚至必要時行血液檢查,及MRI等。
三:復位方法
一般來說,臨床上使用的復位方法有兩種,分別為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手法復位我們只講其中一種,對於情況較嚴重的,手法復位不理想的,會通過手術復位來糾正。
助手以布單繞過患者腋部及側胸部行反牽引,然後術者沿患肢上臂方向行牽引,鬆脫肱骨頭與肩盂地嵌壓。然後使肱骨幹頂於前側胸壁形成支點,內收、內旋上臂,使肱骨頭復位。操作時手法應輕柔,動作均勻緩慢,嚴禁採用粗暴、突然的發力,否則易於造成肱骨頸骨折或引起神經、血管損傷。
四、肩關節復位後康復
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治療並沒有結束,可以說是剛剛開始,有些患者需進一步檢查排除肩袖損傷,肩關節盂唇損傷及韌帶損傷等。接下來肩關節制動及關節功能康復需逐步進行,後期在恢復運動後仍需肩關節保護性支具保護。
肩關節脫位的早期以物理治療為主,加強肩袖肌肉及肩胛骨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可以穩定肩關節,物理治療的目的是幫助肌肉提供肩關節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本由撕裂的韌帶維持,康復治療方案應針對每個患者精心設計,否則遺留肩關節習慣性不穩定,會造成患者對某些特定姿勢及鍛鍊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