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應該怎麼辦?

2020-12-23 骨事匯

肩關節脫位是一種骨科比較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在受到外力衝擊,甚至是扭轉手臂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肩關節脫位,一旦發生,會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肩關節脫位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其實肩關節脫位並不難治,治療的關鍵在於「及時」和「恰當」。

「及時」是指患者在肩關節脫位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診治,避免拖延導致復發性脫位。

「恰當」是指患者在肩關節脫位後,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便更好更快地恢復健康。

一、肩關節脫位的原因

創傷性肩關節不穩定

是正常的肩關節遭受外力損傷後變得不穩定,約佔95%。

非創傷性盂肱關節不穩定

非創傷性肩關節不穩定約佔4%,患者常表現為雙肩不穩定或肩關節多方向的不穩,有的患者甚至可以隨意控制肩關節的脫位和復位。

二、輔助檢查

X線檢查

外傷後懷疑有肩關節脫位時,需拍攝X線片確定診斷。以明確脫位的方向、移位的程度、有無合併骨折。更為重要的是明確有無合併肱骨頸的骨折,避免造成醫源性骨折,使治療更為複雜、困難。

其他的檢查

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是否做相關檢查,如X線存在疑問,一定要行肩關節CT檢查,甚至必要時行血液檢查,及MRI等。

三:復位方法

一般來說,臨床上使用的復位方法有兩種,分別為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手法復位我們只講其中一種,對於情況較嚴重的,手法復位不理想的,會通過手術復位來糾正。

助手以布單繞過患者腋部及側胸部行反牽引,然後術者沿患肢上臂方向行牽引,鬆脫肱骨頭與肩盂地嵌壓。然後使肱骨幹頂於前側胸壁形成支點,內收、內旋上臂,使肱骨頭復位。操作時手法應輕柔,動作均勻緩慢,嚴禁採用粗暴、突然的發力,否則易於造成肱骨頸骨折或引起神經、血管損傷。

四、肩關節復位後康復

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治療並沒有結束,可以說是剛剛開始,有些患者需進一步檢查排除肩袖損傷,肩關節盂唇損傷及韌帶損傷等。接下來肩關節制動及關節功能康復需逐步進行,後期在恢復運動後仍需肩關節保護性支具保護。

肩關節脫位的早期以物理治療為主,加強肩袖肌肉及肩胛骨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可以穩定肩關節,物理治療的目的是幫助肌肉提供肩關節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本由撕裂的韌帶維持,康復治療方案應針對每個患者精心設計,否則遺留肩關節習慣性不穩定,會造成患者對某些特定姿勢及鍛鍊的恐懼。

相關焦點

  • 肩關節脫位怎麼辦?
    肩關節脫位是關節脫位中病發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如果患者出現過一次關節脫位的症狀很有可能引起多次反覆發作的情況,一般來說肩關節脫位的症狀主要是由於外傷暴力等因素引起的,比如說參加了一些對抗性比較強的運動,如打籃球、足球等嗎,會容易引發肩關節的部位發生外傷、撞擊、或跌倒,還容易引起肩關節脫位的情況
  • 肩關節首次脫位、二次脫位、反覆脫位,「傻傻分不清」?
    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脫臼」,有些人會出現反覆脫位,甚至自己知道如何復位,但依舊避免不了脫位的情況,這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那麼,面對肩關節脫位,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直接復位還是要手術治療?手術能根治嗎?
  • 肩關節脫位急救應該怎麼做,如何避免復發?
    肩關節脫位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當動作幅度過大或做劇烈運動時,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需注意自身的護理工作,儘量避免身體損傷,在發生肩關節脫位的情況時,需馬上就醫復位,及時處理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 【科普】肩關節脫位
    某些職業也與肩關節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如清洗牆壁、掛窗簾和做園藝工作;遊泳、網球和舉重運動員,尤其是投擲運動員易發生肩關節損傷,而肩關節脫位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肩關節損傷。那麼什麼情況下容易造成肩關節脫位呢?脫位了怎麼處置呢?怎麼避免肩關節脫位等等問題想必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那麼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些關於肩關節脫位的一些知識。
  • 肩關節反覆脫位怎麼辦?濰坊市中醫院專家用小切口解決大難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曦 濰坊報導平日裡,人體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群體,特別是從事體力勞動或熱愛運動的男性。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我應該選擇手術還是手法復位呢?復位後以後怎麼預防再脫位呢?……今天由陳疾忤教授來為大家講解「肩關節脫位」,為你講解長久以來被輕視的「肩關節脫位」。PART.01為什麼脫位的大多是肩關節?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肩膀脫臼,指的是「頭」離開「託盤」。肩關節解剖示意肩關節容易脫位與兩點有關:1.肩關節的解剖: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就像放在球託上的高爾夫球一樣,活動範圍大,但也很不穩定。
  • 肩關節脫位的閉合/切開復位方法
    臨床上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佔全身關節脫位的一半左右,男性肩關節脫位是女性的3倍,創傷是肩關節脫位的主要原因,多由間接暴力或槓桿作用所致。肩關節脫位根據盂肱關節的不穩定的方向可分為前脫位、後脫位、上脫位、下脫位和胸腔內脫位。前脫位最為常見,佔盂肱關節脫位的95%以上。
  • 肩關節脫位後,警惕以下後遺症!
    一般來講,習慣性的肩關節脫臼一般要採用手術治療,但是術後仍然有復發的可能性.手術主要是增強關節囊或者修復盂唇和關節的穩定性,阻止或者限制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以組織發生再脫位.  肩關節脫位常見的治療方法:  1、手術復位  有少數肩關節脫位需要手術復位,其適應症為:肩關節前脫位並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後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手法不能整復者;合併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移位明顯者;合併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 老人跌倒手掌撐地,致肩關節脫位!骨科醫生一招即復位
    肩關節脫位X光片 手法復位後X光片 吳向陽副主任醫師介紹,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也是全身最不穩定的關節,跌倒等間接暴力容易導致肱骨頭脫離肩胛骨的關節盂而引起肩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
  • 【小黃醫生說】治療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我們有妙招
    有一個問題想問問,最近我肩關節特別容易脫節,這可怎麼辦?別著急,治療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我們有妙招小黃醫生「今天,小黃醫生就帶大家走進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聊聊遇到這種運動損傷該如何治療?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肩關節前脫位......
  • 肩關節脫位後怎麼辦?復位方法很關鍵,多採用這幾種方式
    肩關節是上肢關節中活動範圍最大的一個,也是上肢運動的一個基礎關節,它損傷後會對我們的活動造成很大影響。脫位就是比較常見、比較嚴重的一種了,脫位後我們要及時就醫,讓醫生檢查具體情況,看看有沒有合併其他的損傷,也好能及時做出對應的處理。肩關節脫位如何急救?
  •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是怎麼一回事?專家的建議仔細聽聽
    有一些患者有這樣的問題,在出現過一次肩關節脫位之後,之後很容易便會再次出現脫位。有一些在劇烈的運動中出現再次脫位,有一些甚至是在睡夢中就會出現脫位。為此,如何防止肩關節再次脫位成為了很多患者的一個想要了解的事情。
  • 一個動作,自測是否有肩關節脫位
    根據肱骨頭脫位的方向,肩關節脫位可以分為四型,分別是前脫位,後脫位,上脫位以及下脫位。其中以前脫位最為常見。我們都知道創傷是引起肩關節脫位的最主要原因,根據暴力的大小,力作用的方向以及肌肉的牽拉,前脫位時,根據肱骨頭的位置,又分為鎖骨下脫位、喙突下脫位以及關節盂下脫位三型。那麼肩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 肩關節半脫位如何預防及康復?
    01原因 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致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以岡上肌及三角肌後部為主的肩關節周圍肌肉的功能低下; 2、肩關節囊及韌帶的鬆弛,破壞及長期牽拉所致的延長;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肩關節脫位是老百姓
  • 抬手伸個懶腰 肩關節竟然脫位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肖盛世株洲日報訊 抬手伸個懶腰,也會造成肩關節脫位。這樣的煩心事,市民沈師傅已經歷了十多次。近日,在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醫生為他進行了手術,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頑疾。平日活動時,他只要稍微用力,肩關節就會脫位。「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主任朱寶玉介紹,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但同時也是人體最不穩定的關節。在人體所有的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的比例高達45%。肩關節脫位常發生在體育鍛鍊的接觸性運動項目中,如足球、籃球、柔道、摔跤等。絕大多數的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病例發生在14歲—34歲。
  • 【原創】兩種超簡單的肩關節脫位復位手法,必學!
    【原創】兩種超簡單的肩關節脫位復位手法,必學!、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胸關節,但以肱盂關節最為重要,臨床上習慣將肱盂關節脫位稱為肩關節脫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關節脫位。
  • 康復治療師小漫畫~肩關節半脫位篇
    未 完 待 續康復乾貨:半脫位必須知道的五件事肩關節半脫位於偏癱患者中很常見,而針對它最主要的是做好早期預防。大多數造成患者脫位的原因都是護理者為了轉移省力而直接拉動患者的患側手臂,以及患者平時不注意自己的手臂的擺放。所以早期康復宣教異常重要。然而,治療師在治療中要注意這五點一、矯正肩胛骨位置。
  • 肩關節為什麼容易脫位呢?該如何及時治療呢?
    肩關節為什麼容易脫位呢?該如何及時治療呢? 時間:2020-12-22 16:34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關節脫位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是指關節遭受外力作用後,導致構成關節的關節面脫離正常位置,並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的情況。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為常見。
  • 肩關節脫位了?復位方法是關鍵,醫生告訴你好辦法方式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