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網(www.myqin.net),一個建站十年的全球秦氏族人的網絡平臺,一個關注秦氏文化、秦氏發展的專業主題性網站,PC網站與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yqinnet)信息同步,值得您關注!
因年代久遠,總有一些關於我們秦氏祖先的民間傳說和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則湖北「破鍋秦」的傳說,也歡迎各位秦氏宗親將你們當地的秦氏傳說典故發到郵箱:14482737@qq.com,以便通過秦網分享給大家。
在此單說秦家灣的故事。
秦家灣在這片丘陵地的偏北位置,相對其他部落離黑黝嶺最近。
在元朝未期,湖北省這裡發生了瘟疫,加上戰亂,這裡一村村幾乎死絕人種。秦氏祖宗兄弟三人與許多人一樣被官府從江西淇水縣強制遷移到湖北省鍾祥縣的這個位置。
由於當時地廣人稀,兄弟三人商量著及早搶佔地盤,於是將一口做飯用的鐵鍋摔破為三,兄弟三人各執一塊,以便日後破鍋重圓相認,因此這秦姓與別家秦姓有所不同,這家秦姓自稱叫「破鍋秦」。至此,從江西遷來的秦姓兄弟便分別居住在秦家灣、烙鐵溝和象河三處地點。
居住在秦家灣的這一支脈的秦姓先人,在這片寬闊的土地上披荊斬棘、勤奮耕耘。這些丘陵與丘陵之間形成的一條條衝口,被他們隨彎就彎地改造成梯田;在衝口的某一適當地方,找一個角落的位置挖出水井,以供人們生活之需;一般在衝口的偏上的位置,挖出一口能接住山水的大堰塘,以供農田灌溉和日常生活之用;大多數住房都建在衝口的上方,用挖堰塘出來的壤土,作為幹打壘房牆的牆體材料。
他們在兩塊長約兩公尺長、寬約一尺三寸的木板的一頭,做一個高一尺五寸的活動丁頭,並在這塊丁頭的正中作一垂直的準星線,在準星線的頂端釘一顆小元丁,在小元釘上拴一鞋索線,在這條線上用幹泥巴捏搓一個湯元大小的泥砣,吊在準星線的下部,以此來衡量校正這套幹打壘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安放得垂直與否,從而保證幹打壘牆體由底至頂垂直不偏的建築質量。
在建築施工中,這個木夾具的另一頭用兩條活動的木夾扦,經調整模具的寬度後扣緊,之後將壤土倒入模具框內,再用木夯將土一層層的夯實。
這種古老的民居建築方法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種建築方式,不僅取材方便,而且建築質量至今無可挑剔。這種房子的牆體厚一尺五寸,冷熱空氣不容易滲透,具有冬曖夏涼的特點;聰明的人們不但用此方法建起了兩層甚至三層的土樓房,有很多家還建有夾牆。
夾牆是隱蔽的,從屋子的內外是不容易輕易被發現的,在非常時刻,可以使人躲避災難。屋面一般都是小瓦蓋就,也有些用山茅草鋪蓋的,但不論屋面是何質量的,都是四合院的設計,有的在一座四合院的兩邊又連著建築圍屋,圍屋從外看是有小大門的,但是室內卻是與主屋相通的。(圖片來自網絡,由編者配圖,與文章內容無關。)
本文摘自網友博客之《流逝的光陰》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a50b9d0100s92u.html
延伸閱讀:
秦氏傳說:唐秦爭始祖三則
重慶忠州秦氏真的來自麻城孝感鄉嗎?
秦叔寶不參加玄武門兵變的原因?
秦家丁:牛頭山記
秦國歷代君主及姓名列表
四川中江通山秦氏蜀川創業話滄桑
廣西興安縣秦家大院,據說是秦瓊後人修建
歡迎您向秦網投稿
免費發布宣傳一切秦氏信息!
秦網(www.myqin.net)開設了「秦氏新聞、秦氏家譜、秦氏宗親、大秦文化、大秦商訊」五個一級欄目。
秦氏新聞:主要發布與秦氏宗親有關的各類新聞動態信息,分為「國內新聞」、「國外新聞」、「秦企新聞」、「秦人動態」幾個二級欄目;
秦氏家譜:主要發布秦氏家譜有關的信息,分為「秦氏通譜、秦氏族譜、秦氏字輩、修譜動態、尋親認宗、譜牒學堂」幾個二級欄目;
秦氏宗親:主要發布秦氏宗親的各類組織、活動相關信息,分為「宗親組織、宗親大會、聯誼聚會、國內秦氏、港臺秦氏、日本秦氏、韓國秦氏、海外秦氏、其他秦氏、慈善基金」等二級欄目;
秦氏名人:主要發布秦氏宗親中的知名人物信息,分為「歷史名人、當代英才、宗親會長、秦家子弟、始皇大帝、秦觀研究」幾個二級欄目;
大秦文化:主要發布秦氏各類文化信息,分為「傳說典故、民風民俗、秦氏書畫、秦氏文學、秦史研究、秦人觀點、秦氏陵墓、秦氏宗祠、秦家大院、人文景觀」幾個二級欄目;
大秦商訊:主要發布秦氏企業、秦氏宗親的各類商業供需信息,分為「供應信息、需求信息、秦氏企業、秦氏聯盟」幾個二級欄目。
我們將通過多種渠道收集、發布關於我們秦氏家族的一切信息,讓您多一種了解秦氏家族的渠道,同時,也希望您能參與到我們的工作中來,共同努力,共同宣傳秦氏的發展,為秦氏家族的發展一起努力!所有相關資料均可發至秦網站長秦輝的郵箱進行代為發布。
聯繫人:秦輝 QQ:14482737 (加時請註明「秦網」) 電話:13881185758 郵箱:14482737@qq.com
秦網,關於全球秦氏華人的一個網絡平臺,致力於秦氏文化、秦氏發展研究的專業主題性文化網站,期待所有秦氏宗親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