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花式」助農增收 新點子激發創業活力

2021-01-19 央視網

  在科技特派員的帶動下,花卉產業成為寧夏銀川市興慶區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王迎霞攝

  開展多樣化服務並不意味著只秀一秀花把式,要在放寬眼界的同時腳踏實地,才能給農民帶來好收益。

  養魚,餵牛,種菜,育瓜……在農業常規產業佔主導的寧夏,提起3400多名科技特派員的創業服務領域,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便是這些關鍵詞。

  當改革的春風吹遍塞上大地,越來越多的科技特派員已不再滿足於用固有思維耕耘夢想。在市場需求的指揮棒下,他們瞄準高附加值做起文章,勇敢試水各種新興產業。

  於是,種植花卉、引種榛子、移栽火龍果、飼養梅花鹿、發展紅樹莓等「花式」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綻放。

  新亮點,高收益,寧夏科特派隊伍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拓出一條新路。

  新點子激發創業活力

  置身花海,無關四季。這在西北地區是一件何其幸福的事。當你來到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這個美好的願望即刻就能實現。

  對於當地人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在科技特派員周志強的帶領下,不但聞到了花香,還能嘗到甜頭。花卉種植已經成為這裡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在銀川,提起周志強的名字,大家或許比較陌生,但提起「周景世榮」花卉品牌,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專業賣花27年、種花13年,周志強從下崗工人華麗轉身為科技特派員,將這份「美麗產業」越做越大。

  2007年,「賣花先生」周志強成立了寧夏周景世榮進出口有限公司,以鮮切花種植、銷售、種苗繁育為主營業務,旗下不但有花店,還有農民專業合作社、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技術創新中心。

  「我們主要生產玫瑰、菊花、康乃馨等鮮切花,農民跟著我們幹,效益要比種地好得多。現在公司計劃『兩條腿』走路,正打造寧夏地區出口花卉示範基地呢。」花圃裡,周志強嫻熟地摘著多長出來的花苞。

  和他一樣「不走尋常路」的科特派不少。

  紅樹莓因富含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份被譽為「水果之王」。有科技特派員瞅準了其中的商機,要將它打造為寧夏繼「賀蘭山葡萄」「靈武紅棗」「中寧枸杞」之後的第四大名優果品。

  寧夏青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來,為紅樹莓的落戶進行了不懈追求,終於馴化成功4個品種,並計劃在移民聚集的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推廣。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寧夏廣大科技特派員大膽創新,勇於實踐,服務熱情和創業活力迸射出耀眼的火花。

  原本靜靜生長在寧夏南部山區一種名叫「羊奶頭」的小野果,在年輕人馬丁的努力下,居然成了閩寧鎮移民增收的大產業,並且有了學名——奶瓜瓜。

  而銀川欣振養殖有限公司高效養殖梅花鹿,銀川市聯萬家果蔬專業合作社在日光溫室立體栽培火龍果,永寧縣春之秋農林專業合作社引種榛子……無不讓人眼界大開。

  「不敢想像離了科技創新是什麼樣」

  在農村廣闊的天地大施拳腳,寧夏科特派一點點地把產業做大做強。科技創新,是他們紮實開展創業和服務的利器。

  對於這點,大家體會得越來越深。

  起初,馬丁以水果品類向外推銷奶瓜瓜,顧客反饋回來的信息說,這種水果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口味沒什麼特別。事實也證明,回頭客並不多。於是,馬丁開始重視如何將它的產業鏈延伸。

  他在閩寧鎮園藝村獲得流轉土地108畝,開闢出一個專門的奶瓜瓜種植基地,種下35萬株幼苗。2018年,基地產出3萬斤果實,馬丁把果當成水果賣,把葉子和枝幹深加工生產出茶葉、面膜、催奶產品,還把老果送進了製藥廠。

  下一步,他打算進軍化妝品領域。

  而寧夏首家提倡規模種植有機紅樹莓的寧夏榮德佰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靠著科技的力量已發展為集種植、冷藏、觀光農業、產品研發、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企業。

  「在中國林科院、暨南大學、南昌大學、寧夏農科院、銀川市農牧局、興慶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技術力量的支持下,我們獲得了紅樹莓生產全過程的指導服務。」該公司董事長王潔介紹稱。

  2017年,王潔將紅樹莓種植面積擴大到了2500畝,當年產量就達700噸。基地還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聯手研發,深加工出紅樹莓酒、口服液及紅樹莓籽油等高端產品,並通過了國家相關機構審核認定。

  她感慨道:「雖然寧夏具有紅樹莓種植的天然優勢,但真不敢想像離開了科技的我們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名氣漸盛的寧夏周景世榮進出口有限公司,在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寧夏大學農學院的技術支持下,2009年經自治區科技廳批准組建「寧夏設施花卉(銀川)技術創新中心」,制定了4個花卉生產地方標準,還被授予全區農業重點龍頭企業、農業示範基地等多項稱號。

  最令周志強驕傲的並不是這些。

  「設施鮮切花關鍵生產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說明我們科特派還是有兩下子的,是真的開心!」他笑了起來。

  開展多樣化服務不秀花把式

  開展多樣化服務並不意味著只秀一秀花把式,要在放寬眼界的同時腳踏實地,才能給農民帶來好收益。

  「根植於實際又不拘泥於現狀,他們為全區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吹來一股新風,為農民增收趟出了新路。」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楊勇軍評價稱。

  銀川市聯萬家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煥鑫,2011年加入興慶區科技特派員隊伍,由最初普通的草莓種植戶發展到集新品種引進、示範、推廣、技術服務於一身。隨著草莓種植技術的成熟,他又篩選出3個品種實施草莓火龍果立體栽培模式示範種植項目,為豐富銀川人的「菜籃子」積極摸索。

  草莓種植戶人均年增收約2萬元;合作社周邊70多位生態移民就業問題得到解決;服務對象已不僅僅是周邊農戶,而是輻射廣東、海南、貴州、山東、陝西等多個省區……

  2018年5月,郭煥鑫的果蔬合作社與上述省區種植戶籤訂了3000萬株草莓苗訂購協議及草莓種植技術合作協議,還為青海、甘肅、內蒙古等省市的23個種植戶提供「一對一」幫扶,充分展現了寧夏科技特派員的風採。

  技術硬、創業強、服務優。由科技特派員組成的創業服務團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助農增收效果明顯,贏得掌聲一片。

  女強人王潔為實施產業化發展戰略,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與當地移民合作創建紅樹莓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2500畝。公司先後獲得全國巾幗脫貧創業示範基地、銀川市精準扶貧產業基地等榮譽。2016年7月19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汪洋到月牙湖樹莓生態產業園視察,對公司帶動當地移民增收致富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

  自2002年啟動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以來,寧夏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行了有益探索。未來,將繼續鼓勵科特派創新性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創業和科技服務,扶持農業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在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更多科技特派員將成寧夏鄉村振興的「先遣隊」。

相關焦點

  • 「最美快遞員」李成:助農增收+引導創業,他是這麼做的!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從擔任天水中通快遞有限公司經理,2015年開始助力將天水農特產品通過網際網路銷往全國各地,2018年在天水響應各級政府號召,著力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派送問題,孵化村級服務網點,幫助返鄉青年創業,擔任天水市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李成的「根」始終扎在農村,心始終牽掛著父老鄉親,致力於通過中通快遞網絡打通農村電商「最後一公裡」,為助力家鄉農業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努力奮鬥著。
  •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方軼  2020-07-14 預計籤訂《助農協議》的兩戶農戶今年可分別增收約
  • 「愛心助農」走進鄭州基層社區 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通訊員 馬喜霞 文/圖)12月20日,鄭州市鑫苑社區「愛心助農 情暖寒冬」活動溫暖啟程。此次,鄭州市鑫苑社區委員會聯合鑫苑紅色物業,發動社會力量助力,在轄區院內開展愛心助農助商活動,讓更多市民直觀感受這些來自山區的優質農產品,也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提供了一次展示和銷售機會,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 博白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
    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為如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龍潭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博白縣助農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武海 ▼今年我們博白縣助農蔬菜專業合作社在龍潭鎮一共有四個村種植髮展毛豆,一共種有差不多有兩千多畝。市場價4.5元一斤,每畝產值是6300元左右,今年按兩千畝來計算的話,總產值有一千兩百多萬元,去掉成本、利潤,大概有三百多萬元。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莊浪:電商扶貧結碩果 網銷興農添活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莊浪:電商扶貧結碩果 網銷興農添活力 2020-05-21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曲縣搭上電商「快車」助農增收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推動解決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農副產品的銷售問題,穩定脫貧群眾增收渠道,夯實扶貧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增強帶貧益貧能力,陽曲縣以打造優質農產品為目標,積極搭建合作平臺,著力搶抓電商發展機遇,全面加快陽曲特色農產品發展新步伐。
  • 新民市三合村新增大棚助農增收520萬元
    原標題:新民市三合村新增大棚助農增收520萬元如今正處農閒時候,但新民市大紅旗鎮三合村的村民卻一點沒閒下來。12月9日,村第一書記侯衛平挨家走訪種植大戶,聯繫對他們進行線上銷售培訓——「得把咱村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賣出去!」
  • 南充「體彩+公益」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
    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莊林致辭2020年12月2日,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市網際網路聯合會、南充市運動協會和南充市戶外公益協會攜手開展了南充「體彩+公益」 脫貧攻堅、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以購代捐助農活動。
  • 金塔:科技創新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通訊員 盧玉)  近年來,金塔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全領域創新,讓科技智力變成發展的優質動力,著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闖出了一條創新創業實踐之路。
  •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返鄉創業為助農,最美田家四姐妹!
    四姐妹本來都在大城市工作,卻因為一份助農情懷,選擇返鄉創業。 今天18:30,蓬萊田家四姐妹做客山東影視《一張照片》,聊一聊她們的電商助農創業路。
  • 青田縣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改革促農增收成效顯著
    ,促農增收成效顯著。截至目前,累計有省級237人次、市級50人次、縣級51人次科技特派員入駐各鄉鎮(街道),5個省團隊科技特派員服務縣域產業發展,近三年各級科技特派員共實施各類科技項目近200項,引進種養新品種156個、推廣新技術185項,有效地推進了農村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青田縣先後六次榮獲全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單位。
  • 黑土地有了「田保姆」 ,助農新模式讓鄉親省心更增收
    黑土地有了「田保姆」 ,助農新模式讓鄉親省心更增收 2020-12-18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城 發展羊產業助農增收
    慶城 發展羊產業助農增收每日甘肅網12月9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雲 通訊員樊睿)近年來,慶城縣堅持把發展肉羊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採取「公司帶動、合作社引領、貧困戶(村集體)入社分紅」的方式,持續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 瑞昌發展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中國江西網瑞昌訊 (記者練煉 通訊員雷勉鴻、談榮雄)瑞昌市以優化產業布局為主線,以發展特色種植為抓手,以科技增效為重點,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取得良好的成效,農業特色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
  • 巾幗創業 電商助農│「建行杯」遼寧巾幗農產品電商品牌大賽圓滿落幕
    各級婦聯組織要順應新趨勢,推動婦女創業創新;要搶抓機遇,引領廣大婦女積極投身電商創業新實踐;要強化措施,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中做出巾幗貢獻。二是統籌推進,切實保障巾幗電商高質量發展。要開展典型宣傳,大力宣傳創業創新女性、巾幗電商等先進典型。要巧搭政府的船,銜接整合電商創業政策,力爭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統籌多方資源,進一步拓寬思路,引入專業力量,成為助力服務巾幗電商的「加油站」。
  • 騰衝馬站鄉1754畝椿頭助農增收
    本報訊 騰衝市馬站鄉立足產業根基,積極打造了特色椿頭產業助農增收。幾年來,馬站鄉因地制宜,利用高海拔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的特殊地理及氣候條件,引進發展優質椿頭產業,拓寬農戶尤其是貧困戶長效增收渠道,走好農業產業發展的路子。
  • 保真保質保致富,京東「京心助農」助鹽池灘羊成「金羊」
    保真保質保致富,京東「京心助農」助鹽池灘羊成「金羊」 2020年09月22日 22:34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在羊肉飄香的現場,京東和寧夏鹽池縣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供應鏈打造、產品溯源體系建設、物流發展、品牌建設、助農扶貧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灘羊養殖數位化試點,推動鹽池灘羊多渠道、高效率、高品質上行。
  • 【婦聯改革活力提升】揚中市八橋鎮紅旗村:微家激發姐妹活力 脫貧...
    【婦聯改革活力提升】揚中市八橋鎮紅旗村:微家激發姐妹活力 脫貧致富「路子多」 2020-08-18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新農人」的田園夢:無荒田、年增收
    (中國減貧故事)安徽「新農人」的田園夢:無荒田、年增收中新社合肥12月22日電 題:安徽「新農人」的田園夢:無荒田、年增收中新社記者 吳蘭隆冬時節,顆粒歸倉,原本農閒時節,但在安徽農村,有很多回鄉逐夢田園的「新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