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視頻丨習近平寧夏再看脫貧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2020-12-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夏日炎炎,塞上江南天高雲淡,草木蔥蘢。習近平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進行調研,總書記心中最牽掛的還是脫貧攻堅。

習總書記說,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居住著眾多少數民族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民族地區進行調研,與當地人共商脫貧致富大計,開出一張張脫貧「藥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關注中國少數民族脫貧問題,始終念茲在茲,心有牽掛。截至2019年11月,民族八省區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79%。28個人口較少民族25個民族已實現「整族脫貧」。

總監製丨楊華

監製丨耿志民

製片人丨韓任偉

編導丨王稷鈞 寇琳陽

剪輯丨嚴佳

統籌丨楊波 楊山

相關焦點

  • 時政微視頻丨浦東30從頭越
    時政微視頻丨浦東30從頭越 2020-11-12 09:17:50 字號:A- A A+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最後更新: 2020-11-12 09:21:34
  • 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重點和難點都在打贏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2020年6月,習近平來到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考察。這個社區常住居民近一半是少數民族群眾。社區廣場上,習近平同居民們親切交流。他說,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讀懂總書記的民族情
    編者按: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我們梳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關於少數民族脫貧攻堅的相關論述,一起來學習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我感到很高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脫貧攻堅...
    隨後,2008年、2016年,他兩次來到寧夏,重點都是扶貧。  這次去,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他牽掛著那些還沒有脫貧的困難群眾,惦念著那些剛剛脫貧、日子還不富足的鄉親們。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調研。3天時間,吳忠、銀川兩地,進農村,察黃河,訪社區,走田間,看灘區,烈日炎炎,風塵僕僕。  一切在改變。
  • 新華網: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丨一個都不能少!
    新華網: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丨一個都不能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1日上午10時舉行「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中外記者見面會,河南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張銀良,甘肅甘南州卓尼縣脫貧帶頭人張雅萍,寧夏隆德電商創業者辛寶同和中國殘聯扶貧辦主任解宏德,4位代表圍繞「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 時政微視頻丨澳門2020:盛世蓮花別樣紅
    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的日子「蓮花之城」的發展讓習近平牽之掛之祖國好則澳門好祖國興則澳門興面對國家戰略實施的重大機遇澳門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建「一帶一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擁抱「十四五」規劃把「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和「澳門所需、國家所長」有機結合起來同心同向廿一載盛世蓮花別樣紅總監製丨駱紅秉
  • 全面小康路上德保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全面小康路上德保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www.gxbszx.gov.cn  2020-12-10 09:02  閱讀:214次  作者:石永超  編輯:班潔  來源:德保之聲微信公眾號
  • 時政微視頻丨三言「明」義——常口村的故事-新聞中心-北方網
    △時政微視頻丨三言「明」義——常口村的故事常口村,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這裡地處閩西北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的核心區。1997年4月11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常口村,調研農村奔小康工作。那天,他一到村裡,就直接到村民家中,和鄉親們一起喝擂茶、話家常。
  • 時政微視頻丨攜手聯合國 一諾千金重
    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諮詢熱線023-89123801  023-68058242九龍坡區政府衛生服務熱線電話●時政微視頻丨攜手聯合國
  • 打贏硬仗中的硬仗,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
    2017年6月23日,習近平在山西省太原市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與參加會議的省市縣三級書記交流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貧困之策。  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召開了7個專題會議,每次圍繞一個主題,作出工作部署。
  • 「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深情中有深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再一次強調了這個重要觀點。  「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深情的話語裡包含著怎樣的深意?各民族都做出了貢獻,因此,56個民族一個也不能少,都要過上好日子。
  • 那事、那河、那群人……讀懂習近平寧夏之行念茲在茲的牽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來到吳忠、銀川等地,深入農村、社區、防洪工程、農業產業園區等,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進行調研。
  • 原創時政微視頻丨崢嶸歲月 永不褪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26日在京會見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全體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勉勵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開創我國退役軍人工作新局面
  • 「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寧夏北部俗稱川區,得黃河水之利,地勢平坦,河渠縱橫,湖泊眾多,宛如江南;中部荒漠戈壁,乾旱少雨,風大沙多,土地貧瘠;南部丘陵溝壑林立,陰溼高寒,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之一。  擺脫貧困,是寧夏尤其是南部西海固地區千百年來難以破解的一道難題。  20多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四赴寧夏。
  • 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丨一個都不能少!
    辛寶同,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現在是寧夏隆隆薯閩寧助殘商貿中心的一名創業者。2013年,因為一場疾病,他高位截癱。更不幸的是,父親由於一場事故導致全身癱瘓。接連的打擊,讓他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這時,黨和政府把他們全家安排到隆德縣殘疾人託養中心,不僅生活有了保障,還給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後來在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和幾個殘疾人一塊開始做電商。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2020-10-13 08:22:23   來源:央視網
  • 時政微視頻丨淬火煉真金
    11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自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已經連續8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他的每一次重要發言,都為引領金磚合作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動力」,在金磚合作進程中留下了深刻的中國印記。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與金磚其他四國領導人共商抗疫合作大計,共繪金磚發展藍圖。
  • 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2020年6月11日國內外時政熱點匯總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人民網發布: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2020年6月11日國內外時政熱點匯總,更多關於2020廣西公務員,廣西選調生,廣西定向選調生,廣西公選遴選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交匯之時,習近平為何赴山西大同考察
    △獨家視頻:習近平在山西大同考察△習近平山西之行第一天考察地示意圖 一株「忘憂草」 萬戶脫貧計 雲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是習近平在大同的第一個考察點。立夏剛過,黃花正處於種苗繁育階段,滿目翠色。(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習近平上一次赴山西考察是三年前的2017年6月。他到了呂梁山區,實現了走遍全國11個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夙願。他還在太原主持召開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那次考察期間,他強調脫貧攻堅要強化落地,吹糠見米。這次再到山西,全省58個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1%以下。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在我國56個民族中,全國總人口在30萬人以下的人口較少民族有28個。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政府便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人口較少民族。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各族兒女攜手同行,正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