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賽罕區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何妥善處理廚餘垃圾成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之一。日前,記者來到位於保全莊農貿市場東側的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實地了解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過程。
在廚餘垃圾處理站記者看到,大型箱式廚餘垃圾處理機不停運轉(見右圖),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桶桶廚餘垃圾倒入垃圾槽內進行分揀,除去像塑料瓶、金屬等不可降解物後,將分揀後的廚餘垃圾投入自動化設備,就開始粉碎、發酵降解全過程。處理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臺機器能將『吃』進去的菜葉、果肉果皮、剩飯肉類等變成可利用的有機肥,對降解發酵時產生的廢氣,除臭系統會進行吸收處理,變為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無臭味。」
據項目負責人、潔盟公司副總經理王富柱介紹,保全莊農貿市場廚餘垃圾處理站於1月2日開始運行,日處理能力達5噸。「廚餘垃圾投入料鬥前需要先進行稱重登記,然後分揀投料,再經過螺旋輸送機傳送到粉碎機,經過壓榨粉碎後自動輸送至降解設備內,再經過高溫好氧微生物對廚餘垃圾進行降解,等待24小時發酵好後,就可出料裝袋密封,最終的出料物就變成了有機肥和營養土。」王富柱表示。
「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的投入使用,能夠從源頭上減少汙染,既緩解了垃圾轉運壓力,又減少了垃圾處理投入。」據了解,目前,賽罕區已經建成3座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分別位於東瓦窯農貿市場、丁香路政協小區對面公園和保全莊農貿市場。下一步,賽罕區還將在祥瑞家園北側、濱河路金鳳凰酒店驛站南側、中海凱旋門東南側等地建設5座分布式廚餘垃圾處理站,目前已配合企業完成選址和現場踏勘,計劃今年開工建設。
(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劉軍 通訊員 李穎劍)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