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祥的導演處女作再次證明,大家都喜歡面帶稚氣、青春煥發的女演員。
曾國祥,即著名香港演員曾志偉的兒子, 他的首部導演作品《七月與安生》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網絡小說,由討人喜歡的周冬雨和馬思純聯袂主演。同年,這兩個賞心悅目的內地女演員憑藉本片雙雙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金馬獎最佳女演員獎。
回看當屆金馬獎上與她們爭奪最佳女演員榮譽的其他競爭對手(包括《紅衣小女孩》的許瑋甯、《我不是潘金蓮》的範冰冰和《再見瓦城》的吳可熙),她們最終獲獎無疑實至名歸。
因為主演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而進入娛樂圈的周冬雨(當時24歲),和此前最著名作品竟然是李仁港的《盜墓筆記》的馬思純(當時28歲),在《七月與安生》中扮演了兩個性格相反的朋友。一個來自於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選擇在世界各地遊蕩,打零工謀生,而另一個則努力學習,找了一份安穩的工作,準備嫁給一個英俊的年輕人,組建一個完美的家庭。
生活方式迥異的兩個人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成為最好的朋友嗎?
《七月與安生》時長110分鐘,一開始時,安生(周冬雨飾)被她的老闆分派去尋找一部正在連載中的網絡小說的作者。原來這部小說的一個主角就是以安生為原型的。
影片通過這部小說,回溯了安生和七月(馬思純飾)一生的友誼。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如何從兒時的朋友開始,長大後被同一個傢伙(李程彬飾,他在電影中扮演了一個充當花瓶的角色)所吸引。兩位女士以一種極富戲劇性的方式決裂,最終在令人心碎的結局中又重歸於好。
首先,影片華麗的攝影和精緻的藝術指導會讓你沉浸其中。隨著兩個主角從一個環境過渡到另一個環境,你會覺得自己在和他們一起成長。甚至你還會不自覺地跟著哼唱主創恰到好處融入到故事情節中的經典歌曲,如內地搖滾先驅崔健的《花房女孩》和王菲的《浮躁》。
王菲的女兒竇靖童還自編自導為這部電影演唱了新歌「(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這首歌也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提名。
這部電影獲得的其他金馬獎提名還包括最佳導演(這無疑是對曾國祥的鼓勵)、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造型設計和最佳剪輯獎。
希望你沒有因為偏見而錯過這部電影。《七月與安生》的故事很感人,會讓你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際遇,也許還會讓你想起那些你覺得會與你一起踏上旅程的朋友。曾國祥穩健的執導推動影片循序漸進地穩步向前發展,潛移默化地讓你被故事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