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期間去看了電影《奪冠》,沒想到的是,一部電影,我竟然從頭哭到尾,女排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奪冠》電影
郎平剛開始被袁偉民教練招到國家隊的時候,身高只有1米84,身體條件並不出色。於是,她每天晚上在訓練館偷偷練習,別人練一個小時,她就練2個小時,把身體練得一身傷也在所不惜,直到成為隊裡的主攻手。
刻苦訓練,奮力拼搏
以郎平為首的那一代女排隊員,是最刻苦的一代人,也是最能吃苦的。郎平的身上從脖子往下,沒有一處是好的地方,一走路,渾身的骨頭都在響,到了60歲的年齡,依然在做著大大小小的手術。
她的隊友陳招娣去世時,在骨灰裡找到了幾枚大鋼釘。其他隊友也都身負傷痛。
走進原來女排訓練館,看著牆上一排排的球印,陳忠和教練說,那是那些傻姑娘們訓練時,一個個用球砸出來的。
通往冠軍的路上,從來沒有捷徑,唯有刻苦訓練,奮力拼搏,才能走向冠軍的領獎臺,才能讓國歌在奧運會的賽場上一次次奏響!
在賽場上,郎平不是技術最好的那一個,但絕對是最敢打,敢拼的那一個。就像她的稱號"鐵榔頭"一樣,代表著錚錚的鐵骨,頑強的意志!
成為教練也是一樣,她引導女排姑娘們明白,是為了什麼而打球。因為只要站在球場上,代表的就不是個人,而是代表了國家。全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場球賽,而是體育精神,中國精神。
也許,在球場上,我們沒有巴西隊的技術好,我們沒有俄羅斯隊身強體壯。但我們會拼到最後一分鐘,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中國隊和巴西隊的那場比賽,打的極其艱苦,但是在郎平教練的領導下,女排姑娘們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依然沒有放棄,頂住了壓力,把比分緊緊咬住,打好每一個球,堅持到了最後,終於贏得了勝利!
女排精神
這就像中國軍隊的"亮劍精神":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用小米加步槍,依然打贏了重槍火炮,亮劍精神就是中國軍隊的軍魂!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陳忠和教練跟郎平教練交流時說,也許這個時代已經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但實際上,女排精神正是現在這個時代所缺失的,需要重塑的。我們應該讓現在的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女排精神;什麼叫不拋棄,不放棄;什麼叫持之以恆;什麼叫越挫越勇!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國家之強大,民族之富強,不在於物質,而在於精神!女排精神不僅不應該丟棄,更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生生不息!
你若來駐足,我會來傾聽,歡迎關注@子薇花開並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