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詞∣需求側改革 demand-side reform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China will strive to spur domestic demand, strengthen strategic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pand high-standard opening-up to enable its economic growth to remain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in the next year, according to the meeting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Reforms on both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achieve a dynamic equilibrium on a higher level, in which demand and supply can boost each other, said the meeting.

2020年10月15日,在2020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直播間,非遺手工藝人在介紹繩結編織技藝。(圖片來源:新華社)

【知識點】適時提出需求側改革,是基於當前發展新形勢做出的科學判斷。目前,2015年年底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也為工作重點轉向需求側改革準備了條件。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市場的供需力量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總需求不足、需求結構不合理、需求渠道不暢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並已成為影響未來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快需求側改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發展動力充足和持久的關鍵所在。注重需求側改革並不是平均用力,而應有所側重。當前應更注重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和投資需求,充分發揮內循環的主導和引領作用。儘快疏通供給和需求間的渠道,實現供給與需求的良性互動和循環。在此基礎上,重視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在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中,不斷擴大國內總需求,並使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持久性力量。

【重要講話】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閉關內顧,而是要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時發力,全面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在提高經濟韌性和競爭力的同時,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將為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帶來更多機遇。This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is by no means a closed-door policy. Instead, it urges efforts on both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to ensure unimpeded flow i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exchange and consumption. While making the Chinese economy more resilient and competitive, it also aims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open economy of higher standards. This will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world to benefit from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2020年11月21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講話

【相關詞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a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with domestic circulation as the mainstay 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s reinforcing each other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詞∣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cut the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此次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利於實現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並且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重要講話】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
  • 每日一詞∣文化和旅遊消費 cultural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深化文化和旅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見提出,繼續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鼓勵打造豐富的文化旅遊演藝產品,發展休閒農業。China has issued a guideline to unleash the cultural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potential, calling for efforts to deepen supply-side reform in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ies.
  • 每日一詞|清除「殭屍企業」
    mergers and reorganization 市場出清:the clearing up 釋放沉澱資源:unleash untapped resources 2 相關表達 混合所有制改革
  • 每日一詞∣創業板註冊制 registration-based IPO system on ChiNext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會議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
  • 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郭磊12月11日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注重需求側改革」(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 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當時「供給側改革」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在過去五年一直是政策層面最主要的任務,影響深遠,特別是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等方面,直接主導了過去五年的經濟金融及政策走向(如金融去槓桿、影子銀行大整頓、房地產去庫存、商品領域去產能、金融向實體讓利、打破金融機構信仰等等)。此次年終政治局會議特別提出「需求側改革」,意味著未來五年必會將其作為主要工作方向,市場對其可能帶來的影響比較關注。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令人側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降成本、補短板成為改革的具體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制度供給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中。然而,今年以來核心CPI的不斷回落及PPI的持續為負,反映出我國在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兩邊都需要調整,過去側重用供給側改革,如今,對需求側也需要進行改革。這次政治局會議文件上出現「需求」一詞的頻率較高,如「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是否與今年國內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增速低於預期有關?
  • 每日一詞∣研究生教育 postgraduate education
    教育部9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規模結構更加優化、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培養質量顯著提升、服務需求貢獻卓著、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體系。
  • 每日一詞∣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Energy in China's New Era
    was relea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n Dec 21 to provide a full picture of the country's achievements in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and major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energy reform
  • ...經濟工作會議首提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猶如自行車前、後輪
    會議指出,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 中信證券明明: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對比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改革,供給側改革更加注重優化生產結構使其匹配終端需求,而需求側改革則反之。歷史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導致了上遊行業量縮價漲,進而推動了一輪PPI強周期,但在需求側改革的政策思路下我國通脹或將維持在相對溫和的水平。
  • 券商熱議"需求側改革":核心是擴大內需 這些行業將受益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相對已經推行多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改革」這一新提法在上周末引發了各機構的熱議。  國盛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熊園12月12日發布報告分析指出,首提「注重需求側改革」,其核心是擴大內需,抓手是暢通內循環、出臺促消費舉措、推動配套制度改革。
  • 李宇嘉:樓市的需求側改革
    來源:證券時報應該在「需求分層」的基礎上,通過規劃、供地、公共服務配套等支持,輔以住房供給側改革,支持和滿足基本住房需求。李宇嘉近期,業界關注的焦點是「需求側改革」。這個話題很大,怎麼理解呢?我從事房地產研究接近15年了,「手裡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覺得這事兒與房地產有關,那就拿老百姓很關注的住房來剖析這個話題吧!我國百姓不愛提前消費,但買房是個例外。
  • 需求側管理 應與供給側改革有效結合
    會議指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注重需求側改革 加緊補上產業鏈突出短板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此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也明確提出,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貫通生產、分配等環節需求側改革指的是哪些方面?
  • 時評:穩中求進 需求側改革擴內需
    堅持穩中求進,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一個求字,體現的是積極主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加需求側改革,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一對供給和需求,實現的是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經濟運轉閉環。穩中求進,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看似突然,其實並不突然,劉鶴副總理11月25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5000字長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對需求和供給關係給予了深刻的闡述,並且提出了要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
  • 每日一詞∣人才強軍 strengthen the military through talent...
    要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全面深化我軍院校改革創新,推動院校建設加快轉型升級。要在全軍院校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中審視辦學定位,加強院校建設頂層設計和長遠謀劃,形成職能清晰、有機銜接的辦學育人格局。【重要講話】要全面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全面深化軍事院校改革創新,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 需求側改革——各行各業有哪些機會?
    中央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這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你要想掙錢 ,所有的錢道都在這裡。首先我們看一個國家的GDP跟什麼相關,有三個方面:出口、消費和投資。出口業務不用說了,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但是消費和投資是中國必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