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 碉樓中的史詩

2021-02-07 中國建設報


川西大地,雲霧繚繞的雅拉雪山與貢嘎山遙遙相望。沿山下公路進入峽谷,自西向東,積雪、冰川、松海與亂石在2000餘米的海拔落差中依次呈現,直至與發源於雪峰深處、洶湧東進的東谷河相逢……橫斷山脈造山運動餘波未盡處,是春日的丹巴,一幢幢聳立千百年的碉樓正安然沉睡於似雪春花中。


碉樓,古稱「邛籠」,是一種碉堡狀樓房。丹巴地區的碉樓多為嘉絨藏族所築。「嘉絨」一詞源於「嘉莫查瓦絨」,「嘉莫」指女王,「查瓦絨」意為「河谷」,即女王河谷。公元六七世紀的川西曾存在過一個神秘的「東女國」,在東女國中,女性是政治的核心,男性則負責鎮守疆土。除了女性崇拜,東女國的另一文化特徵便是廣築碉樓。相傳,東女國女王的宮殿是一座9層碉樓,而普通百姓民居則多為4~5層碉樓。



丹巴地區的碉樓並非是東女國獨創,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中就有古羌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的描述。東女國碉樓民居的大規模興建既是對羌族先民建築的傳承,又與當地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其國土多位於狹長的河谷地帶,高山阻擋了寒流,營造了相對溫和的氣候;河流衝積下土地肥沃,適宜農耕。



這些自然優勢在複雜地貌的重疊交錯中造就了一個果樹遍布、物產豐隆的傳統耕作區,繼而形成聚落。而建築形式卻受制於有限的平整土地,無法構建平原地區常見的廣府大宅。同時,峽谷地帶落石、泥石流等災害頻發,山林中又時常有野獸出沒,種種自然因素致使東女國居民在建造房屋時需要強化其結構,而可以抵禦猛獸和落石的石制牆壁,也就應運而生了。



除了因地制宜,碉樓群的形成更多受到當時特殊地緣政治影響——東女國地處唐朝與吐蕃兩大文明版圖之間,雖坐擁「大小八十餘城」,可在「夾縫中生存」的現實情況下,堅守家園遠比開疆拓土重要。



於是,東女國就在村寨附近的要道、交通要隘、渡口、關卡等地修建了一座座大型碉樓,這就是「寨碉」。寨碉多用石塊與木材壘成,具有體量大、牆面光潔、上窄下寬、稜角分明等特點。碉內分層修建,最高可達十餘層,每層都有瞭望孔、射擊孔。其整體造型風格各異,有四稜、六稜、八稜等,稜數越多,其主人地位越高,結構也越堅固。大型寨碉普遍具備多種用途,例如同一座碉樓可隨時充當烽火碉、界碉、戰碉等,而多座寨碉可以在戰時各司其職,構成完整的通信預警和軍事防禦體系,共同拱衛村寨的安全。



在今日的大金川河兩岸,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兩座大型寨碉。雙碉為木石結構,四面立錐體。東碉位於金川河東岸曾達溝與金川河交匯處的半坡上,高28米,底邊邊長3米,每邊石牆厚0.9米;保存完好、被稱為「中國碉王」的西碉「馬爾邦關碉」則位於西岸半坡,高近50米,底邊長5米。



雙碉隔水相望,呈現「一江南流,雙碉守關」的景觀。馬爾邦關碉是東女國遺址之一,迄今已巍然聳立千年之久。雖然東女國這個《西遊記》中「女兒國」的原型早已隨時光流逝而湮滅,但石碉氣勢磅礴的牆體依舊背靠青山、面朝激流,日復一日、無言地守護著東女國女兒們昔日的河山。



相比「寨碉」,「家碉」在丹巴地區更為常見。顧名思義,家碉是當地傳統的民居形式。這些碉樓多為四層結構:底層用於圈養牲口;二層為廚房、貯藏室和日常生活起居之所,二層的屋頂也常常修建有打穀場;三層建有小型經堂,也常設有客房;最高處是眺臺和祭壇,安放供奉神靈的香爐。



嘉絨藏人是室內空間劃分的高手——圈養在一層的家畜們用呼吸和毛茸茸的身體溫暖了底層房間,形成了「地暖」,讓生活在二樓的人們在高原的夜裡不會感到寒冷。二樓廚房同起居室和社交場所融為一體,便於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交流。三層和四層的面積逐級遞減,形成了一個「架」在主要樓體之上的「樓中樓」,因而在二層和三層的屋頂上分別形成「L」形平臺,既是打穀場,又是孩子們玩耍的好地方。



每當秋收時節,人們便把收穫的莊稼堆放在平臺的四周等待風乾,待到農閒時再來脫粒入袋。秸稈就堆放在側面小屋中,作為牲畜的飼料。對谷地居民而言,有限的土地是彌足珍貴的。相比漢族側重水平空間的傳統庭院式民居,家碉是充分利用樓內垂直空間的「立體院子」——碉樓裡形成了「底層養牲畜、中層起居、樓頂打麥」這一居住與生產完美融合的生活模式。



在建築藝術方面,丹巴地區的家碉又有明顯的「公」、「母」之分。「公母碉」也可被稱為「陰陽碉」,陰碉在每層之間會箍上一圈木條,遠遠看去,這種碉樓像「穿」著一條百褶裙,體現著女性的婉轉陰柔。



陽碉整體造型較之陰碉則更加簡潔,立面平整光滑,象徵著男性的剛毅果敢。碉分男女,是古代東女國習俗的延續。不過,在本教傳入藏區後,碉樓就開始被賦予更多宗教色彩——樓體越建越高,因為在當時人們的信仰中,高樓可以接近天神。



可無論信仰怎樣衍變融合,無論碉樓被加高几許,其頂端的祭壇都被保留下來。祭壇四角角頂安放有白石。



「白石崇拜」是貫穿古羌到嘉絨血脈深處的精神符號。古羌先民發源於「龍來氐羌黃河頭」的甘青河湟流域地區,居住地在雪線以上,長年與風雪為伴,也由此產生了崇尚白色的文化,白石逐漸成為祖先真善美品格的象徵。



到了近代,作為居所的碉樓逐漸衰落,可在川西藏地許多民居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碉樓的影子——民居的最高層有一間被稱為「拉吾則」的小屋,其含義為「修建碉樓的地方」。一間拉吾則代表著一座碉樓,在豐饒河谷地帶的遠山、白雲與花海掩映中,其四角角頂始終安放著從漫天大雪與刺骨嚴寒中一路走來的白石。



乾隆十二年(1747年)春天,因邊境爭端,大金川土司沙羅奔起兵攻掠其他土司的屬地,清廷緊急派兵平息戰亂。大批清朝軍隊從各地開赴川西,由平原進入藏地,在雪山的注視下,一路穿過密林、涉過激流,直至來到山地中林立的碉樓群面前。



今日「千碉之國」浪漫的美稱,卻是昔日清軍的夢魘——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遊兩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處,經過加固、沿地勢呈階梯狀分布、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碉樓正在等候著他們。戰爭開始後,土司的軍隊依託碉樓,不斷對進攻的清軍發起正面攻擊,此外又依靠地利,在碉樓背後的山崖上進行迂迴、俯攻。



面對清軍的火炮仰射,在大型寨碉中駐紮的有生力量可及時撤退到較低矮的家碉中躲避,以至於當高大的寨碉在炮擊中坍塌後依然存在「碉盡碎而不去,炮方過而人起」的現象。



平定伊犁、穩定整個新疆,所費不過3000萬兩白銀,耗時不過3年。而平定方圓不過200公裡,人口不滿3萬人的大小金川地區戰亂,卻耗時5載,耗資7000萬兩白銀……



當硝煙遠去,如今留存的碉樓已在時光的雕琢中化為土地般的黃褐色。仍然居住在家碉中的老人們每天還會在樓層間古樸的木梯上攀爬,邀請遠方來客在三層的客房留宿,再從被炊煙洗禮的廚房裡端出酥油茶、藏瓜湯和青稞饃饃。


遠行四方的丹巴遊子在看到碉樓時或許會想到藏家母親——那份堅毅外表下的脈脈溫情,以及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在風雨裡奮力張開的臂膀。


相關焦點

  • 西南碉樓為何出現在北京
    西南碉樓為何出現在北京香山健銳營碉樓一瞥金川兵藉助險峻山勢,盤踞在碉樓裡,清軍屢屢受挫、久攻不克,一度陷入困境。針對這一情況,乾隆皇帝決定從八旗部隊中挑選精兵組建雲梯部隊用於進攻碉樓,並利用從金川押解回京的俘虜和工匠在香山附近仿製碉樓,供雲梯部隊演練,取得良好效果。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首次金川戰爭以大金川土司投降而告終,雲梯部隊也獲得清軍正式編制,稱為「健銳雲梯營」,分東西兩翼。
  • 廣安城寨碉樓知多少?
    廣安到底有多少城寨、碉樓呢?沒人說得清。在全市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的近3000處地面文物中,可以檢索到「城址」148處、「寨堡」遺址320處、「碉樓」38處,總數達506處,而這些並不是廣安城寨碉樓的全部,歷史上規模較小、損毀不存或改名的並沒有被登記在內。
  • 走進獨具鄉村特色的段氏碉樓
    在武勝縣寶箴塞鄉,當你飽覽了「全國罕見,蜀中一絕」的「塞上」風光,你是否還想去到一些古樸的農家大院,去看看那裡的護院碉樓,去領略一下它們矗立於竹樹環抱中卓然不群的雄姿?如果說「寶箴塞」是夜空中一輪美麗的明月,那些護院碉樓或許就是鑲嵌在深邃天空中的星星,三三兩兩點綴著夜空,映襯著明月。古樸的段氏碉樓在距寶箴塞四五公裡外的金斧村,現今仍保存著三處極為完整的碉樓,都是段氏家族在上世紀40年代修建的。
  • 廣東最奇葩的「碉樓」,大樓攻不破,土匪不敢搶,現成著名景點
    廣東最奇葩的「碉樓」,大樓攻不破,土匪不敢搶,現成著名景點,廣東省江門市既不是高大雄偉的大樓,也不是一目了然的平房,而是集國防、居住、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式建築, 這就是開平碉樓,第一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只要一看到「世界遺產」這個詞就知道開平碉樓一定不簡單!
  • 「碉樓旅遊,不只是賣門票」
    廣東開平,以碉樓而聞名。開放旅遊的開平碉樓,大多集中在塘口鎮自力村。我們來塘口鎮採訪,副鎮長李振聰熱情地說帶我們去自力村看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卻先把我們引到了祖宅村。李振聰說,「這些年,我們早已不是簡單地賣門票了,而是圍繞『碉樓』做文章,旅遊的內涵越來越豐富。」
  • 廣東舊時典當為何多是碉樓大押?
    廣州碉樓大押廣州珠江邊的碉樓大押廣州的碉樓大押底層以花崗巖等石材砌成,防止盜賊挖地洞潛入,在碉樓四面牆上開窗,既通風,又能進行監視,防火防盜,顧客安心,掌柜的也安心。廣州鑊耳牆式碉樓大押澳門半島的碉樓大押清末民初後,國內軍閥割據,政權頻繁更迭,加之西方現代金融的滲入,傳統典當行業在與錢莊、票號、票局、借貸所、合作社、銀行等眾多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未能轉變經營理念
  • 湯瑪斯在碉樓的日子
    父親在龍口裡天主教堂上小學的時候,湯瑪斯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父親說他一頭紅髮,勾鼻碧眼,卻操著一口流利的開平話,那時候湯瑪斯已經在開平呆很多年了,五十年代,這邊的環境很艱苦,湯瑪斯那時候入了黨,生產隊還分給他一頭牛,讓他住在離教堂不遠處的一所碉樓裡。 湯瑪斯是五十後在龍口裡一帶的孩子們的集體記憶。因為有趣,所以父親說起他的時候都是一臉笑意。
  • 清朝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亂:雙方在碉樓展開攻防戰
    碉樓主要分布在岷江、大渡河、雅礱江上遊流域羌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居住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中就如此記載「:冉駹夷者,……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十餘丈,為邛籠」。「邛籠」為羌語「碉樓」的音譯。「邛籠」的營建者冉駹,是古羌人的一支,秦漢時期主要生活在岷江上遊一帶。到隋唐時期,碉樓建築在四川西部和藏東地區廣泛盛行。
  • 解密《三國殺》史詩武將的設計初衷,歷史中的小角色為何賣大價錢
    在所有版本的三國殺中,遊卡旗下的《三國殺online》與《移動版三國殺》好像一母同胞的兩兄弟,雖同出一脈,但性格卻迥然不同。在移動版三國殺中,武將被分為普通、精良與史詩三個等級,這種分級的背後其實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 廣州鬧市罕見「碉樓」建築,稱「大押」,牆上為何布滿「補丁」?
    在許多的可以了解廣州的歷史景點中,珊珊三丫頭推薦你不妨來「東平大押」看看,除了可以欣賞廣州鬧市中「特別」的碉樓建築,還可以了解廣州典當行業的發展歷史,同時可以避開人多的旅行景點。
  • 探訪:廣州增城有座水上碉樓,曾抵禦過外來侵略者
    (增城瓜嶺村)瓜嶺村是典型的嶺南水鄉,全村被水道環繞,寧遠樓和棠蔭樓和寧遠樓兩座碉樓矗立於村內。村內形成水道、荔枝林、碉樓、祠堂、民居的布局,是廣州唯一的水上清代建築民居群,擁有廣州唯一的水碉樓。(增城瓜嶺村)村中心有座南華書院,既是祠堂也是私塾。嶺南人都非常注重教育。
  • 國慶到開平尋跡碉樓、探尋古村、傳承文化、探索自然,帶孩子來一場...
    開平最集中的碉樓群——自力村碉樓景區感受中西建築的獨特交匯觀立園,聽歷史感受園林中美學、功能和風水設計相結合的建築美學深入探訪碉樓居民住宿品嘗最地道的塘口農家美味戶外騎行實地取景,席地而坐,展示筆尖下的碉樓建築群。
  • 「我的僑鄉·我的家(13)」「碉樓旅遊,不只是賣門票」
    來源:海外網開平碉樓。李浩東攝廣東開平,以碉樓而聞名。開放旅遊的開平碉樓,大多集中在塘口鎮自力村。我們來塘口鎮採訪,副鎮長李振聰熱情地說帶我們去自力村看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卻先把我們引到了祖宅村。李振聰說,「這些年,我們早已不是簡單地賣門票了,而是圍繞『碉樓』做文章,旅遊的內涵越來越豐富。」
  • 探訪清朝抗英名將郭超凡故居:碉樓古堡風骨猶存
    後求學於清鎮中四(今清鎮梨倭鄉右拾村)徐廣文塾師門下。徐廣文門下英才甚盛,有進士四川知縣何端、陝西知縣任恩培等。據傳,每當檢試,永焜常列第一。17歲時,徐廣文為他取名「超凡」。據郭氏族譜記載,郭超凡道光五年(1828年)中舉,道光十五年(1825年)榮膺進士。
  • 慕名遊碉樓卻美食難覓,僑鄉美味眾多卻鮮見大品牌 餐飲業如何為...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翁丹萍(署名除外)「我想去看開平碉樓。開平有美食街嗎?一個地方可以吃到很多美食那種。」廣州的謝女士向在開平本地工作的朋友詢問,並未得到滿意的答覆。謝女士表示,這讓她有點失望。記者了解到,慕名遊碉樓卻難覓美食,不少人對開平旅遊都有這樣的感受。
  • [醉美花垣] 梳子山懷古 (去看乾隆時期,梳子山下駐軍的營盤、關隘和碉樓)
    去看乾隆時期,梳子山下駐軍的營盤、關隘和碉樓。錄仲春登山所賦:《登梳子山》----久有凌雲志,又攀梳子山。八百裡扶搖直上,春寒料峭,高處不勝寒。借得霞光萬丈,普照湘黔。雲蒸霧繞,換了人間。碉樓壁壘,關隘森嚴,到如今,斷垣殘壁,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淹沒荒蕪草叢中。
  • 四川丹巴的中路藏寨,碉樓梨花星羅棋布,比甲居更顯寧靜和原始
    中路藏寨位於四川丹巴縣中路鄉,海拔2100米,「中路」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人和神嚮往的地方」。藏寨坐落於小金川東岸山坡半山腰的一處開闊平地上,除了五個村子的民居,還有為數不少的碉樓星羅棋布其間。在墨爾多神山腳下寧靜如詩的田園與美麗的藏寨碉樓交相輝映,有著「最美的古碉藏寨」的美名。
  • 中國四川的一個偏遠村落,中國最美古村排名第一,藏著千年的碉樓
    如今旅行是很平常的事, 每逢休息日,為了釋放工作中的壓力,大家都出門去,熱門景點都擠滿了遊客。國內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除了一些美麗的自然風光外,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文化建築,值得一看。在四川偏遠的小縣城丹巴,有這樣一批罕見的建築——丹巴碉樓,也是當地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在丹巴,境內有許多古老的碉堡建築,被世人稱為「千碉之國」。.這些建築的造型也比較奇特,一般是四角形,六角形和八角形,除了位於梭坡鄉的一個五角形碉樓。這些建築也有千百年的歷史,最初建於漢代,經過這樣多年的風雨洗禮,還是保持得非常好。
  • DNF:舅舅黨設計希洛克武器,由史詩蛻變成神話,屬性再次同質化
    就連旭旭寶寶也表示,希洛克會走武器同質化道路,這是團本特色,但會上升到一個品級,由史詩升級為神話!因此,舅舅黨就設計出了希洛克武器,作為超越史詩品級的神話,屬性自然會更上一層樓。其實,旭旭寶寶不止多次的提及,希洛克Raid副本中,裝備會延續多樣化,不會升級統一屬性。但是,武器就不一定,會產出翻牌的材料,來進一步的升級。
  • 妲己新史詩設計稿曝光,蔡文姬史詩皮1號返場,90紫星幣給韓信
    蔡文姬奇蹟聖誕1號返場奇蹟聖誕是一款史詩級別的限定皮膚,參與過兩次周年慶投票返場,只不過人氣不高兩次都沒能成功返場,由於今年沒有新皮膚的出現,天美決定把這款皮膚返場,作為聖誕節的遺憾。只不過這款皮膚的返場日期並不是12月25日,而是元旦節,以原價返場,價格為888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