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城陽區以體教融合為抓手 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

2020-12-17 國家體育總局

青島市城陽區以體教融合為抓手 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

發布時間:2020-12-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字體: 大 中 小

  近年來,青島市城陽區深入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家體育總局《2011—2020年奧運爭光計劃綱要》《關於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山東省青少年體育「全面求強」和青島市「競技強市」工作要求,堅持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

築牢政策支撐 形成制度保障

  將青少年體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教育體育專項規劃,作為健康城陽建設、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作為打造群眾體育名城、青少年足球名城的重要內容一起謀劃、一起實施,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城陽區搶佔國際青少年足球高地作戰方案》等文件,明確青少年體育的目標任務措施,做到政策引導、多點發力、綜合施策。

深化體教融合 增強工作合力

  一是強化體制機制融合。在發揮區政府工作部門區教育體育局職能作用的基礎上,為增強工作力量,設立區體育發展中心(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編制19人,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分管學校體育,統籌管理配置體育資源,理順了體教融合發展體制。建立激勵機制,把學校向區級以上訓練部門輸送運動員納入績效考核、中小學生運動會綜合加分項;設立「區長杯」體育比賽專項獎勵,表彰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對輸送運動員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體育教師,給予政府層面的表彰和物質獎勵;完善體育教師崗位評價,將體育教師課餘指導學生勤練和常賽,以及課後訓練、課外活動、指導參賽等計入工作量,確保體育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調動了全區中小學和體育教師參與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二是強化運動員就學融合。統籌全區教育資源,隨時保證區體校、「市隊區辦」「區市聯合辦隊」和駐城陽市級訓練單位運動員入隊就學問題,並且安排至全區5所實驗類優質學校,增強區體校辦學吸引力。
  三是強化師資融合。區體校原有編制15人,為擴大辦學規模,近幾年,從教育系統劃轉13個事業編制至區體校,通過教育系統教師考錄引入9名體育教師到體校執教,體校安排7名專業足球教練員到校園足球重點學校帶隊,形成教育體育師資雙向互動。
  四是強化訓練設施融合。為彌補區體校室內運動項目訓練場地不足,藉助7所學校室內訓練場館,採取錯時使用方式,開展排球、武術、攀巖等10個項目訓練。加大體彩公益金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支持力度,近三年,投入4000萬元對全區37所學校進行場地更新、設施完善。
  五是強化學校體育基礎作用融合。堅持把學校體育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每年開展一次學校體育考核督導評估,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及格率低於90%的學校,在年度考核中「一票否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嚴格落實學校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豐富大課間、體育節、軍訓活動形式,推廣武術、棋類、毽球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近五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合格率均保持全市第一,2019年學生視力檢測不良率全市最低,獲評「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

健全多元體系 構建「大體校」格局

  建立以體校為龍頭、42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7個市級訓練點、16個社會體育俱樂部為支撐的多元化訓練體系,近年來,為各級國家隊輸送運動員60人,第二十四屆省運會周期為青島代表團輸送212人,新的省運會周期為市級訓練單位輸送207人。
  一是全面加強體校建設。把區體校作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主體,堅持 「以科學選材為突破口、系統訓練為基礎、輸送為核心」的發展定位,通過安置優秀退役運動員、公開招聘、爭取教育事業編等方式,加強體校師資保障,目前區體校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教練員18名,佔比達到72%;優秀退役運動員16名,佔比達到64%。近三年,累計投入505萬元專項經費,用於更新提升訓練設施專業化水平;2019年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新體校。
  二是實施青訓共同體工程。以足球、攀巖、賽艇等9個運動項目為重點,在全區中小學實施「青訓共同體」工程,區體校在師資培訓、經費投入、競賽交流等方面,對共同體學校給予支持,為人才培養、輸送打下良好基礎,每年培養輸送至市級訓練單位的運動員佔城陽區輸送總數的45%,在全區形成校校都是訓練點、體育教師人人都是教練員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強與社會體育俱樂部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健身券定點消費、提供場地支持等方式扶持俱樂部發展,利用16家社會俱樂部專業師資和優良設施優勢,合作開展足球、遊泳、跆拳道等10個項目訓練,拓寬了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渠道。

優化項目布局 提升綜合實力

  一是鞏固發展青少年足球優勢項目。建成青島市最大的足球公園——擁有17片標準足球場的白沙灣足球基地,通過「市辦實事」建設學校籠式足球場地50個,豐富足球場地供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40名優秀退役運動員到足球重點學校帶隊。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校園足球參與率達100%,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所、特色幼兒園10所,位居全國前列。採取「區市聯合辦隊」,實施中國足球發展基金「菁英計劃」,與巴西桑託斯足球俱樂部合作引進優秀教練團隊,藉助先進訓練資源和手段,全面提高精英隊訓練水平。近5年,向國少隊輸送24人、國青隊4人、國家隊1人。按照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在全國田徑後備人才基地、武校開展足球青訓工作」要求,在體校系統全面普及足球項目,目前已組建4支田徑項目足球隊,2019年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到城陽調研,給予高度評價。
  二是大力發展冰雪、攀巖等新興奧運項目。投入400萬元在兩所學校建設室內仿真冰場地,開展冰雪項目訓練。投入100萬元建設攀巖訓練配套設施,參訓選手在2019年山東省青少年攀巖錦標賽中獲得6金6銀4銅,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均為第一名,在全國少年攀巖錦標賽上獲得1枚銀牌,區體校還被授予「山東省攀巖項目後備人才基地」「全國攀巖項目特色學校」稱號。
  近年來,城陽區運動項目競爭力穩步提升,2019年9個運動項目被列為「市隊二線隊」,攀巖被列為「市隊區辦」,武術和女子足球被列為「區市聯合辦隊」,區體校田徑、羽毛球等7個項目被評為青島市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一類基地。

完善競賽體系 放大平臺效應

  一是完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2011年啟動 「區長杯」系列體育比賽,每年舉行足球、籃球、健美操等12項比賽,區、街道、學校和班級層層聯動,以學校為單位的參賽隊伍達到600餘支,參賽學生數量達到20萬人次以上。創新青少年體育選材機制,依託「區長杯」12項比賽和單項選材競賽,在年齡設置、組別設置、項目設置等方面進行改革,搭建了優秀體育後備人才選拔平臺。
  二是建立專業高端賽事體系。積極爭取上級體育部門支持,加強與專業機構、俱樂部合作,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每年舉辦「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全國青少年籃球賽等高端專業賽事10餘項,搭建起競技體育專業化交流平臺,發揮「檢驗訓練成果、提高專業水平」的綜合作用,助力優秀體育後備人才成長成材。(轉自12月15日《中國體育報》05版)

相關焦點

  • 「體教融合」同頻振 青島城陽競技體育結碩果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如今,城陽區體教融合格局已成,競技體育發展碩果纍纍。
  • 累計為各級國家隊輸送運動員72人 城陽區「體教融合」結碩果
    近年來,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
  • 「體教融合」同頻振,「城陽模式」碩果累
    半島網12月23日訊築牢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根基,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根」與「魂」。近年來,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
  • 以「陽光城陽」建設為抓手 打造體育產業發展新動能——青島市城陽...
    以「陽光城陽」建設為抓手 打造體育產業發展新動能——青島市城陽區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0 來源:中國體育報
  • 濟南市章丘區教體局積極推進陽光體育運動構建「體教融合」新格局
    為更好地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章丘區教體局本著「面向全體,注重普及,特色發展,全面提高」的原則,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大力實施「陽光體育運動」,讓體育成為立德樹人的載體,積極構建「體教融合」新格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體教融合開啟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新時代
    、教體結合的探索,到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教體結合沒能構建起適合我國青少年學生發展實際的教體結合的競訓模式,體教結合則實質上變成一種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消化退訓者就業問題而採用的階段性臨時辦法。《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發布,為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 樂動體育深度貫徹五大融合理念為體教融合發展提供新思路
    樂動體育深度貫徹五大融合理念為體教融合發展提供新思路 2020-12-14 15:29:38 來源: 消費日報   現在,體教融合已經成為國內體育培訓教學的主流發展趨勢
  • 體育融合時尚 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圓滿落幕
    本次大會由山東省體育局、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體育局、山東省體育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山東網絡廣播電視臺、城陽區人民政府、山東省體育產業聯合會共同承辦。國家有關部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和兄弟省市體育部門負責人齊聚青島,共同分享體育產業發展機遇,探索時尚和產業融合路徑。
  • 加強體教融合,促進協同發展!第四期三級裁判員培訓班青大開講
    加強體教融合,促進協同發展!10月23日至25日,青島市足球協會第四期暨青島市校園足球協會第一期三級裁判員培訓班在青島大學舉行。本期培訓班是青島足協落實2020年青島市校園足球推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進體教融合,進一步充實我市大學生裁判員隊伍的便民之舉。
  • 山東濰坊打造體教融合先行先試「樣板區」
    在體教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如何行穩致遠?作為先行先試樣板區,濰城區堅持全域統籌、突出重點、特色鮮明、品牌凸顯,致力打造體教融合特色品牌學校「一超多強」新業態。以濰坊光正實驗學校為例,該校近幾年開設了專門的體育課程,通過籃球、手球、排球、桌球等特色體育課程,以普修和專修相結合,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 加強體教融合 島城60餘名空手道小將展風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青島報導12月5日,2020年「中國體育彩票杯」青島市空手道錦標賽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成功舉辦。本次比賽由青島市體育局主辦,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和青島全時健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 完善體育治理體系 提高體育治理能力 推進體育強市和健康青島建設...
    以創建全民健身模範市為抓手,推動全民健身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三)深化體醫融合新模式。編制健康青島全民健身行動方案,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廣使用《青島市全民健身「運動處方」推廣手冊》,開展運動處方培訓。繼續推廣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測驗「青島模式」。
  • 「體育融合時尚 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
    本次大會以「體育融合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以挖掘體育產業時尚元素、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山東省內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旨,設置了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山東省優質體育產業資源推介、山東省體育產業培訓、山東體育產業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山東省體育產業工作座談會5大板塊,是山東體育產業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一次盛會。
  • 青島城陽區體育事業發展再提速
    2019年,建成青島市最大的足球公園—擁有17片標準足球場的白沙灣足球基地。全區共有標準足球場地151處,平均每萬人擁有2.6片,被譽為「中國足球桃花源」。今年7月31日,2023年亞洲杯青島青春足球場開工儀式在城陽區舉行,一座承載多元複合的配套產業功能,能夠以商養體、以體促商的公園化體育綜合體正式落地城陽。
  • 「體育融合時尚 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
    本次大會以「體育融合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以挖掘體育產業時尚元素、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島城時尚生活品質為主旨,設置產業大會、項目推介、產業培訓三大板塊內容。本次大會由山東省體育局、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體育局、山東省體育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山東網絡廣播電視臺、城陽區人民政府、山東省體育產業聯合會共同承辦。
  • 黔南州:體教融合,為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
    比賽中雙方對抗黔南州以體教融合為核心,與教育部門緊密配合,推動重點體育項目進校園,克服黔南州沒有專業體校的短板,在青少年體育、競技體育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許校長介紹,隨著體教融合的不斷深入,學校有專門的運動場館,拳擊運動員擁有相對較好的訓練環境。
  • 築足球名城,促全民健身 城陽區體育事業發展再提速
    2019年,建成青島市最大的足球公園—擁有17片標準足球場的白沙灣足球基地。全區共有標準足球場地151處,平均每萬人擁有2.6片,被譽為「中國足球桃花源」。今年7月31日,2023年亞洲杯青島青春足球場開工儀式在城陽區舉行,一座承載多元複合的配套產業功能,能夠以商養體、以體促商的公園化體育綜合體正式落地城陽。
  • 打造「中國足球桃花源」看青島市城陽區如何築足球名城
    搶佔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紮實推進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城陽區按照「既有方便群眾在家門口踢球的場地,也要有承辦高端賽事的場地」的思路,因地制宜布局建設標準足球場、籠式足球場、體育公園等場地設施,形成「15分鐘足球運動圈」。2019年,建成青島市最大的足球公園—擁有17片標準足球場的白沙灣足球基地。
  • 「四產融合」激發體育發展潛力 「體教融合」之路蓬勃向前
    桌球「名片」享譽全國、「登千山·賞金秋」全民健身活動在鞍圓滿落幕、鞍山南果梨文化採摘節暨自行車騎行活動用青春和熱血點燃鞍山、省中學生籃球錦標賽備受關注……鞍山積極推廣體育運動發展,走出一條鞍山特色「體教融合」之路,釋放「四產融合一體化」發展的疊加效應。
  • 六組關鍵詞讀懂《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
    近日,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關鍵詞組一:破除、導向、統一《意見》的起草過程就是體育和教育融合的過程,並在過程中把握了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大局意識,破除部門思維,摒棄部門立場,以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和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優化設計路徑,強化自身改革,推動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