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融合」同頻振,「城陽模式」碩果累

2020-12-23 半島網

半島網12月23日訊築牢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根基,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根」與「魂」。近年來,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近年來,為各級國家隊輸送運動員72人,第二十四屆省運會周期為青島代表團輸送212人,新的省運會周期已為市級各訓練單位輸送233人……如今,城陽區體教融合格局已成,競技體育發展碩果纍纍。

2019年國家體育總局苟仲文局長到城陽調研時觀摩足球隊訓練

深化體教融合 增強工作合力

以「體教融合」為抓手,城陽區走出了一條體教資源共享、後備人才共育的競技體育轉型升級發展之路。

強化運動員就學融合。城陽區統籌全區教育資源,隨時保證區體校、「市隊區辦」「區市聯合辦隊」和駐城陽市級訓練單位運動員入隊就學問題,並且安排至全區5所實驗類優質學校,增強區體校辦學吸引力。

強化訓練設施融合。為彌補區體校室內運動項目訓練場地不足,城陽區藉助7所學校室內訓練場館,採取錯時使用方式,開展排球、武術、攀巖等10個項目訓練。加大體彩公益金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支持力度,近三年,投入4000萬元對全區37所學校進行場地更新、設施完善。

強化學校體育基礎作用融合。堅持把學校體育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城陽區每年開展一次學校體育考核督導評估;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嚴格落實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豐富大課間、體育節、軍訓活動形式,推廣武術、棋類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2020年青島市羽毛球錦標賽城陽代表隊留念

健全多元體系 構建「大體校」格局

以體校為龍頭、42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7個市級訓練點、16個社會體育俱樂部為支撐,城陽區建立起多元化訓練體系,構建出「大體校」格局。

全面加強體校建設。城陽區把區體校作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師資保障,目前區體校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教練員18名,佔比達到72%;優秀退役運動員16名,佔比達到64%。近三年,累計投入505萬元專項經費,用於更新提升訓練設施專業化水平;2019年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新體校。

實施青訓共同體工程。以足球、攀巖等9個運動項目為重點,在全區中小學實施「青訓共同體」工程。區體校在師資培訓、經費投入、競賽交流等方面,對共同體學校給予支持,每年輸送至市級訓練單位的運動員佔區輸送總數的45%,形成校校都是訓練點、體育教師人人都是教練員的工作格局。

加強與社會體育俱樂部合作。城陽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健身券定點消費、提供場地支持等方式扶持俱樂部發展,利用16家社會俱樂部專業師資和優良設施,合作開展足球、遊泳、跆拳道等10個項目訓練,拓寬了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渠道。

摔跤隊訓練場景

優化項目布局 提升綜合實力

近年來,城陽區運動項目競爭力穩步提升,2019年9個運動項目被列為「市隊二線隊」,攀巖被列為「市隊區辦」,武術和女子足球被列為「區市聯合辦隊」,區體校田徑、羽毛球等7個項目被評為青島市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一類基地……系列碩果的取得得益於城陽區優化體育項目布局,提升綜合實力。

攀巖隊(市隊區辦)代表青島參加山東省攀巖錦標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城陽區鞏固發展青少年足球優勢項目。建成青島市最大的足球公園——擁有17片標準足球場的白沙灣足球基地,通過「市辦實事」建設學校籠式足球場地50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40名優秀退役運動員到足球重點學校帶隊。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校園足球參與率達100%,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所、特色幼兒園10所。採取「區市聯合辦隊」,實施中國足球發展基金「菁英計劃」,與巴西桑託斯足球俱樂部合作引進優秀教練團隊。

此外,城陽區還大力發展冰雪、攀巖等新興奧運項目,投入400萬元在兩所學校建設室內仿真冰場地,投入150萬元建設攀巖訓練配套設施。參訓選手在2019年山東省青少年攀巖錦標賽中獲得6金6銀4銅,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均為第一名,在全國少年攀巖錦標賽上獲得1枚銀牌,區體校還被授予「山東省攀巖項目後備人才基地」「全國攀巖項目特色學校」稱號。

男子U8足球隊訓練場景

完善競賽體系 放大平臺效應

自2011年啟動的「區長杯」系列體育比賽,如今已成為城陽區的品牌賽事。每年舉行足球、籃球、健美操等12項比賽,區、街道、學校和班級層層聯動,以學校為單位的參賽隊伍達到600餘支,參賽學生數量達到20萬人次以上。依託「區長杯」各項賽事,城陽區創新青少年體育選材機制,在年齡設置、組別設置、項目設置等方面進行改革,搭建了優秀體育後備人才選拔平臺。

青少年體育競賽呈「井噴」之勢,專業高端賽事同樣精彩紛呈。城陽區加強與專業機構、俱樂部合作,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每年舉辦「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全國青少年籃球賽等高端專業賽事10餘項,搭建起競技體育專業化交流平臺,發揮「檢驗訓練成果、提高專業水平」的綜合作用,助力優秀體育後備人才成長成材。

通訊員 劉藝璇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圓

相關焦點

  • 「體教融合」同頻振 青島城陽競技體育結碩果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如今,城陽區體教融合格局已成,競技體育發展碩果纍纍。
  • 高等院校在體教融合中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體育大學舉辦體教融合...
    ,深刻認識體教融合在建設教育強國、體育強國進程中的重要地位。,按照黨中央要求,探索將在基礎教育中推行的體教融合精神貫徹到高等教育中和通過高等教育體教融合引領帶動師範基礎教育的提升與發展的方法路徑,是時代賦予高等院校的新使命。
  • 廣西打造「體教融合」多元特色教學模式
    華奧星空訊 8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化體校改革,與當地中小學校合作,將體校義務教育適齡學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近日,記者走訪了北海市、柳州市、南寧市、來賓市等多地,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體教結合方面的突出做法進行探究。
  • 內蒙古足球的體教融合之路
    2020年10月,學院與呼和浩特市體育局、興安盟文化旅遊體育局、巴彥淖爾市體育局籤署了協議,共同組建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首屆內蒙古少年班,開啟了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之旅。「少年班成立至今,我們和3個合作團隊一起探索發展模式。
  • 累計為各級國家隊輸送運動員72人 城陽區「體教融合」結碩果
    近年來,城陽區加快推進「陽光城陽」建設,以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為核心,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為體育事業「打牢」地基。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6金4銀,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獲得3金1銀。
  • 青島市城陽區以體教融合為抓手 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
    青島市城陽區以體教融合為抓手 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 發布時間:2020-12-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字體:
  • 大工附校奪青超大連預賽冠軍 教體融合模式收穫頗豐
    而在採訪中崔威也感謝大連足協舉辦了本次青超預賽:「因為我們作為教體融合的隊伍,不可能像職業俱樂部梯隊一樣長期外出比賽崔威在談到教體融合的優勢時坦言:「龍捲風俱樂部精英隊與大工附校的這種合作方式在東北來說還屬於首次,以學校的名義去參加正式比賽我們也是首支
  • 廣西體教融合探索各具特色
    本報記者 徐 哲11月30日至12月4日,國家體育總局組織新華社、中國體育報等媒體記者,先後到我區北海、南寧、柳州、來賓四地開展2020年「走基層—體教融合宣傳採訪活動」廣西站宣傳報導,各地的體教融合情況讓記者們感觸頗深,尤其是馬山縣的攀巖進校園更具廣西特色
  • 石景山區教委創新體教融合有大動作
    千龍網北京10月17日訊 10月17日,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與中國滑冰協會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創新「體教融合」模式,共同建設青少年冰雪運動先行區和示範區,助力石景山區「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示範區」建設。
  • 體教融合,飛鏢發展的重大利好!
    9月2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有關情況。 除此之外,體教融合的深遠意義還在於,它對人類瀕臨人工智慧發展奇點,守正自然人的本質、實現人的均衡健康發展,有突出重要作用。
  • 看勞動教育的「城陽模式」
    多學科融合 打造「有趣課堂」城陽區教育和體育局推行的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做點家務、幹點體力活那樣簡單,而是寓教於樂,將勞動教育與學科教育有趣地結合起來。城陽教體局鼓勵勞動教育課程要與其它學科有機融合,把勞動技能、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 王登峰撰文探析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今天,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44卷第10期發表《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對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學校體育的價值定位及其改革方向進行分析。
  • 體教融合 培養「文武雙全」人才
    這番忙碌的起因是體教融合——畢節市體育運動學校和畢節市民族中學的聯合辦學。 2019年7月,畢節市民族中學與畢節市體育運動學校獲準聯合辦學,當年初中部招生200人。今年是聯合辦學後初中部的第二屆招新生。 李宜錦是2019年初一(六)班的學生,今年13歲的李宜錦已經拿了兩塊少年組射擊冠軍獎牌。
  • 「體教融合」律動健美操活力
    新華社濟南12月22日電(記者張昕怡、張武嶽)託馬斯轉體、跳轉、分腿支撐轉體、後手翻轉體,力與美的融合在不到2分鐘的表演中迸發,段奕彤和隊友的精彩表現得到了多個高分。在日前閉幕的2020年中國中學生操舞錦標賽上,他們在10個比賽項目中拿到了5個冠軍、2個亞軍和1個季軍。
  • 山東濰坊打造體教融合先行先試「樣板區」
    大 中 小   體教融合之路該怎麼走?  據悉,濰坊市體育、教育部門2019年就已經就體教融合開始探索,決定將濰城區作為全市體教融合實驗區,充分藉助體育和教育雙方力量,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雙贏。2020年9月,雙方合作進入實質階段,先行先試打造濰城「樣板區」。  在體教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如何行穩致遠?
  • 「體教融合」讓「仙外雛鷹」展翅高飛
    11月14日至15日,2020 MLB First Pitch青少年棒球聯賽南京站在南京工程學院圓滿舉辦,來自江蘇省各地共計3個組別(U8,U10,U12),18支球隊展開冠軍角逐,超過200位小學年齡段球員同場競技。
  • 開展「三個百」工程 走出體教融合「來賓模式」
    「去年機構改革的時候,來賓成立了教育體育局,就是希望未來體育和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廣西來賓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張雪玲這樣告訴記者。張雪玲曾經是一名老師,常年主管教育教學工作,在來賓市教育體育局合併成立後,身為局長的她認識到,分別把體育和教育管好並不是機構改革的初衷,而應該讓二者融合發展,發揮出1+1>2的效果,同時在不斷地探索中,也走出一個體教融合的「來賓模式」。
  • 體教融合邁出關鍵一步 青少年體育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體教融合邁出關鍵一步 青少年體育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發布時間:2020-12-2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顧寧 字體:
  •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中央深改委通過一項教體領域的重要《意見》——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 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濱海區:推動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2020-11-28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