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號燈換主 一場涉及600萬機動車和2100萬人的出行大變革

2020-12-18 新知Vlog

編者的話

作為國內的超大型城市,北京每天有400萬+輛機動車(保有量608萬)上路,每天6環內有3000萬+人次出行。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信號燈哪怕只是節省10秒鐘,都能讓北京的出行上升一個檔次。

智能化是未來信號燈發展的趨勢

一個趨勢是,讓全市的信號燈進行聯網,引入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信號燈在運行過程中自動發現問題,實時進行調控,優化城市道路使用效率。讓信號燈不再傻亮,人車不再傻等。

歸權:從隸屬多門到集中公安交管

很難想像,遍布北京的信號燈在此前其產權竟然歸屬幾十個部門。並且每個部門採用的標準、產品型號各有不一。這讓進行全市一體化管控似乎陷入了僵局。僵局的問題在哪?請參考,撤掉省界收費站併網後的ETC。

跨部門意味著監管難統一、數據難統一、型號難統一、標準難統一,而這些都是併網一體化管理的難點。

1月11日,在北京「兩會」代表委員政務諮詢會上, 北京市交管局局長楊雄華表示,全北京的信號燈,在2020年將實現五個統一,即統一產權、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統一聯網。

為實現上述目標,北京市城區和所有郊區的信號燈,要全部移交到公安交管部門。業內人士分析,基礎設施的統一是為下一步全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礎。但相關人士也指出,目前多品牌、多型號的信號燈是遺留的歷史性資產,其聯網後管理功能的實現將會大打折扣,獲將採取自然淘汰的方式,而新建信號燈將採用統一品牌、統一型號。

這也將意味著,從2020年開始,北京的市的信號燈政府集採將進入新一輪的換擋期。政府採購標準將更為嚴格、統一,品牌的集中度也會增加。

智能化信號燈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

智腦:聯網、上雲、集中管控

公安交管部門的一個設想是,把全市的信號燈全部聯網、後臺上雲,利用大數據實現精準管控。

其實,這不是北京市第一次提出此類的設想。

去年7月,一套「會看人」的智能人行過街系統就已經部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玉帶河大街北小園路口,這是北京首例「會看人」的信號燈系統。

它的實現機制是:行人檢測相機——識別待區行人數量——數據傳輸到交通信號控制機——算法在設定的參數內求算——算出機動車和行人均可接受的信號燈等待時間。

當然,這還只是個案。

如果再往前追溯一點,2018年年尾,百度地圖還為北京市交通局定製了城市燈控路口路況檢測平臺。

百度地圖高級產品經理何蕾介紹,平臺已經實現了地圖導航汽車位置大數據、信號燈報警數據和信號燈配時數據三者的互通。平臺已經覆蓋了北京二環線路。

兩個案例放在一起看,會涉及幾個關鍵數據,車輛位置數據、行人數據、信號燈數據。未來信號燈聯網後要求精準化管理,平臺則必將進入新一輪的數據接入期。而在統一的併網管理平臺下,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合規社會數據接入。理論上,數據的顆粒度越精細,大數據管理的精度也就越準確。

寫在最後的一點,為什麼要歸權到公安交管,而不是交通部門?這裡並沒有權威的答案。

新知Vlog嘗試解釋一下:

未來智能交通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要滿足三個前提:一標準化的個體識別;二標準化的基礎設施;三標準化的後臺管理系統。就北京的的構建來看,在信號燈領域歸權公安交管部門,或許考慮的是未來電子車牌的試點。畢竟,在車輛身份識別和城市車倆監管上,電子車牌比ETC要有一定的優勢。電子車牌及其標準恰是由公安部交管部門管理推廣。

相關焦點

  • 蹲點|被瓶頸路圍擋的萬人社區!濟南東站一新建小區出行之困
    近日,家住該小區的壹粉「白菜」寫了近千字長文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小區2100餘戶居民出行遇到了難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連續四天對該香溢紫郡小區進行探訪,路多卻斷頭,車道莫名收窄,停車場壓縮道路空間,乃至背後的規劃問題都成為困擾小區出行的障礙。業主:小區被瓶頸路包圍究竟是是誰之過?
  • 北京自行車出行比例首次上升 共享自行車總數達220萬輛
    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北京中度擁堵以上天數減少16天,每日擁堵時長減少15分鐘,根據第三方機構評測統計,北京的平均車速提升了10%,同時,去年全市共享自行車總數達到220萬輛,自行車出行比例首次出現上升。
  • 西安對103處路口信號燈優化調整 將提高通行率
    5月17日上午,記者在韓森路—公園南路交叉口看到,該交叉口交通衝突點多,經過對路口信號燈配時的優化調整,路口車輛得到及時清空,明顯提升了通行效率。西安交警支隊秩序處工程隊劉傑警官告訴記者,韓森路—公園南路交叉口位於韓森路中段,距東二環約900米,東西方向車流量較大,交叉口為畸形雙T型路口,周邊分布有多個中小學校,大型商場,中小型飯館及早市攤點,同時該交叉口周邊有多個大型老舊住宅小區,老年人出行交通需求旺盛,交通情況複雜,管理難度大。
  • 32萬人次警力守護廣州交通
    (資料圖片)多措並舉提高交通守法率,緊盯新業態交通源頭治理,優化完善中心區部分路段、路口慢行系統……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在2018年至2020年創文期間,共出動警力32萬人次,通過「嚴管」和「宣導」兩把利劍,努力提升廣州市民群眾的文明出行意識和理念,提升羊城文明交通程度。近日,廣州交警榮膺廣州地區2018—2020年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績突出集體。
  • 春運返程高峰到來 北京火車站增開夜間公交接駁出行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預計,受到旅遊、探親、學生返校等返程客流疊加影響,北京地區今天到達旅客為55萬人。鐵路部門介紹,為應對返程客流高峰,車站以旅客乘降組織為重點,通過增派人員,加大廣播宣傳力度,加強電梯盯控,暢通所有出站通道,做好出站引導服務等措施,組織到達旅客安全快速出站,並視情況採取快速放行、協調增加公交運力和計程車調度,重點保障北京站、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的接續服務。
  • 機動車斑馬線前未禮讓行人大曝光!
    目前斑馬線前未禮讓行人抓拍遵循一個原則,即行人所在車道和行經方向相鄰車道的機動車需要讓行。情況一:有無交通信號燈和斑馬線❖有交通信號燈和斑馬線有交通信號燈時,行人、車輛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交警現場指揮時,按照交警的指揮通行。❖無交通信號燈或斑馬線駕駛人集中精力駕駛,觀察道路情況,遇前方有路口時,應該減速行駛。
  • GFM2020|智能汽車 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推動出行產業變革升級
    在剛剛圓滿落幕的第四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致辭中表示:「我們正在經歷一百多年來汽車產業最深刻的一場變革。支撐汽車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倒逼汽車革命的是拯救地球、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汽車革命要實現的是綠色出行、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減少交通傷亡、改變出行體驗。
  • 北京一周超12萬人次打卡綠色出行,MaaS將出英文版
    不到一周時間,北京已有超過12萬人次通過MaaS出行服務平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打卡綠色出行,實現碳減排量308噸。市民積累碳減排量可以兌換公共運輸優惠券等獎勵。預計每日引導10萬人次「棄車」9月8日,北京啟動「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在全國首推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
  • 1小時功夫沒了2100元 原是機動車檢測站員工出了「內賊」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孫雲)機動車檢測站裡每天有許多車輛進進出出,難免有「馬大哈」在車內留下財物,這竟成了個別貪小便宜的檢測工人的生財之道。這不,松江九亭鎮機動車檢測站裡,就有一名車主發現車內的2100元現金不見了蹤影。
  • 機動車斑馬線前怎麼讓 行人斑馬線前如何走
    據公安交警部門的統計數字顯示,由機動車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造成的交通事故佔全年交通事故總數的12.4%。近年來,隨著交通安全宣傳的深入,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在日常交通出行中,機動車「斑馬線前主動禮讓行人」逐漸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即使在沒有電子警察監控的情況下,大多數行駛車輛依然能夠做到斑馬線前自覺禮讓行人。
  • 濟南機動車即將破200萬輛紅線!面臨「癱瘓式擁堵」,濟南究竟是否限牌限購?官方這樣說……
    據統計,濟南市上半年新增近15萬輛機動車,按照這個速度,再有一個多月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就將突破200萬輛的紅線!濟南交警提供的數據顯示,濟南市有車市民工作日平均小汽車使用頻率為2.9次/日,明顯高於北京的2.5次/日,而個體駕車出行距離分布在5公裡以內的比例高達32.5%。而且機動車單人駕駛率極高,大約佔出行機動車的70%。
  • 信號燈管理「五統一」應成為全國「標配」 -信號燈,北京市,看不清...
    」代表委員政務諮詢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交管局相關負責人對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應。(1月12日《新京報》)  據報導,目前北京的信號燈管理產權問題非常複雜,不少單位都擁有產權。北京市交管局局長楊雄華表示,「城區信號燈有56個產權單位,郊區就更不用說了。」為此北京市實行「五個統一」管理,即「統一產權、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統一聯網」,實在是大有必要。眾所周知,時下城區信號燈產權多頭,多少個部門管不好信號燈現象,不僅北京如此,在全國都有類似普遍存在的現象。
  • 北京地面公交日均發車12萬次 便利市民國慶長假出行
    記者獲悉,根據今年國慶節客流預測和市民節日出行特點,10月1日至8日,公交集團每日計劃配車1.46萬部,每日計劃車次12萬次。國慶長假期間,公交集團將採取途經熱點地區線路增加運力、返京高峰加密發車、夜班公交增加備車、有軌電車西郊線縮短運營間隔和開通節假日專線等多項措施,全力便利市民節日出行。
  • 明天起北京機動車逾期未年檢交管部門將處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
    多家檢測場未現扎堆兒驗車現象 「臨近政策調整的最後期限,市民辦理相關業務的情況如何?是否存在排隊時間長的現象?」10月28日,記者先後前往盛華機動車檢測場、國興汽車服務中心機動車檢測場等,實地探訪後發現,目前各家檢測場的秩序普遍較好,並未出現排隊時間過長的現象。
  • 何同學為紀念粉絲達600萬,拍攝出了一張「600萬人大合照」
    玩b站的小夥伴都知道,b站有兩大傳奇up主,一個是羅翔老師,一天粉絲破百萬,5個月粉絲達850萬,一個是何同學,一夜漲粉百萬。關於羅翔講刑法,我們下次再說,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何同學,因為他打造了一張自己與600萬粉絲的合照,這樣硬核的操作,在b站實屬前無古人。
  • 北京北三環西路大鐘寺路段,機動車隨意停車載客盼疏導
    最近,在北三環西路北側輔路方恆時尚中心南側,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隨意停車載客情況頻繁發生。12月10日22時許,筆者還看到10餘輛機動車分成兩列,佔道停車等候乘客。一網約車司機正下車幫乘客拿行李,一輛機動車從旁駛過,險情頓生。
  • 八一廣場的信號燈調整了,這樣走才不會被處罰
    八一廣場的信號燈調整啦小夥伴知道嗎日前,廣場西口信號燈新增設北向西及西向南右轉信號指示燈
  • 北京12萬人次通過這個平臺打卡綠色出行,6天實現碳減排量308噸
    不到一周時間,北京已有超過12萬人次通過MaaS出行服務平臺(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打卡綠色出行,實現碳減排量308噸。市民積累碳減排量可以兌換公共運輸優惠券等獎勵。市民選擇公交、地鐵、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出行時,通過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綁定「綠色出行-碳普惠」帳號後,即可累積碳減排量,兌換公共運輸優惠券、購物代金券等獎勵。行動發布以來,市民們踴躍參與。截至9月13日,高德、百度平臺「綠色出行-碳普惠」帳號註冊用戶量達到3萬餘人,累計服務綠色出行12萬餘人次,實現碳減排量308噸。
  • 北京重新定義馬路:自行車道治理累計將達3200公裡,你的出行焦慮...
    2019年2月,為提升公共運輸運力,打通出行的「最後一公裡」,北京CBD管委會開始對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進行「寬」「窄」的平衡調整,一期改造完成後,CBD西北區交通違章率顯著下降,街區對步行者和騎行者更加友好。
  • 注意 | 自行車出行也得看燈啦!看看都有哪些路口得看燈~
    「搶路」衝突終於,交管部門放大招了新建了非機動車信號燈3處、人行信號燈61處你注意到這些 「新面孔」沒?圍堤道左轉友誼北路或友誼路方向增設了帶有自行車標誌的信號燈,在該信號燈綠燈放行左轉非機動車的幾秒內,左側直行機動車方向的直行信號燈仍處於紅燈狀態,有效避免了直行機動車與左轉非機動車「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