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手機號:17717324202)中國的麵館,尤其北方的以山西、陝西、甘肅麵食為代表的麵館,大多講究一個現做,刀削麵現削、biangbiang面要現抻、拉麵要現拉,大多數的麵館都是10-20元的定價,選址街邊,不溫不火的營業。因而,一家打著「書房元素」風格的麵館橫空出世之後,自然是引人注目。2013年第一家和府撈麵開店之後,截止2019年底,和府撈麵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常州等城市開設200餘家直營門店。近日,和府撈麵已經完成D輪4.5億融資,由騰訊、LFC(longfor capital)領投,華映資本跟投,金額也為本年餐飲行業內最高融資。和府撈麵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騰訊、阿里共同入股的連鎖餐飲品牌。
小吃簡快餐是餐飲業最大賽道,因為剛需特徵明顯、開單店成本可控等原因,中式快餐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然而開店速度越快,倒下的速度也更快,賽道雖然寬敞,但競爭也異常激烈。
和府撈麵用精緻、考究定義麵館,把面定義為「小資、享受」型產品,店面多進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商場,客單價人均45元,主要做的是周邊高端寫字樓白領的生意。
把書房拎出來打造了一個雅致的用餐場景,正如和府撈麵宣揚的「快節奏、慢飲食、慢生活、慢讀書」。
從第1家店到第100家店和府撈麵用了4年,到第200家店用了不到2年,這其中離不開資本的加持。
2015年、2016年、2017年以及2019年9月,和府撈麵分別獲得3000萬的A輪,5000萬的B輪,1億的C輪以及2.15億的C+輪融資。此次D輪融資4.5億將加快和府撈麵在一二線城市,以及更下沉新城市的擴張進程。和府撈麵目前在運營近270家門店,年底總門店預計達到310家。2021年計劃開出200家左右門店。從4年100家,到2年100家,到1年100家,到1年200家,和府撈麵的擴張速度距離2023年開1000家門店的大目標越來越近了。對於規模化發展的品牌而言,不可避免的要面對人工和口味上的問題,而和府撈麵直接借鑑了日本面的核心元素:熬湯頭、選配料,打造匠心面,也就是「標準化」。
中國飯店協會9月發布的《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業收入近4.7萬億元,同比增長9.4%。2020年1-7月份,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收入只有1.8萬億元,同比下降29.6%。餐飲業巨虧的同時,一些做速凍、食材供應鏈的企業卻逆勢上漲。此次D輪投資方均表示和府撈麵很早便投建中央工廠支持全國門店冷鏈配送需要,在標準化和信息化方面均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將中式麵條做到了西式快餐的標準化連鎖水平。曾有媒體報導,和府撈麵年複合增長率達60%以上,2019年收入16億元,2020年預估收入25億元。盤點餐飲市場,似乎把門店開到1000家是裡程碑似的目標。
味千拉麵,1996年被引入香港及內地,十年後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以內地為基地的快餐企業。創始人更是連續4年成為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並獲得「拉麵女王」的稱號。
2010年味千中國首次提出「五年千店」口號,但2011年就爆發「骨湯門」事件,直至2015年才再次宣布重啟千店擴張計劃。2015年至2018年,味千中國門店數則由2015年底的673家增至766家,但其營收並未隨著餐廳的擴張而增長,反而波動下降,從25.45億元波動下滑至23.78億元。
2015年至2018年,其淨利潤分別為1.85億元、6.65億元、-4.87億元、5.51億元,而導致其利潤波動的原因受到對外投資。
2015年味千中國共計向百度外賣投資7000萬美元,佔百度外賣的股份不足10%,這筆投資直接讓味千拉麵2016年上半年的利潤翻了5倍。但在2017年百度外賣被餓了麼收購,這也導致了味千中國大幅虧損,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
2019年味千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歸母淨利潤1.56億元,同比下滑71.6%。味千中國稱,收入上漲系門店數量增加所致,並未對淨利下滑給出直觀解釋。
2019年味千拉麵也在品牌升級方面下了功夫,先後推出了「味千拉麵製造所」、「三代目」等新型門店,從裝修和菜品方面都做了升級。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味千為此的努力或許是竹籃打水。
當代消費群體具有客群年輕化,注重高顏值、儀式感、體驗感的特徵,他們對消費、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持續推動餐飲品牌的升級。為了迎合他們,幾乎所有的連鎖快餐品牌都在升級。門店升級、增加數位化設備、更新視覺系統,或者增加健康菜品都是比較普遍的做法。新冠疫情後,消費者消費或許更具有價格敏感性。在中式快餐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能順利存活並開到1000+店的無一不是物廉價美。歸根結底,一碗麵,到底能不能長遠走下去而不是淪為資本造富的工具,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面本身。